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快乐成长(听妈妈的话吧)/青少年快乐成长方案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张晗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岁时,我们常常模仿妈妈的话;十岁时,我们常常打断妈妈的话;三十岁时,我们常常感激妈妈的话;五十岁时,我们常常回忆妈妈的话……听妈妈的话吧,让温暖、感动、善意的爱伴随我们快乐成长。

生活是充满磨难的,所以我们要学习生存的种种技能。学会生存才能在生活中获取快乐,因而快乐地生活。

内容推荐

一名成年人想让自己的手艺淋漓尽致地发挥,需要身心放松,心情快乐;那么孩子,一名未成年的青少年一样需要身心轻松,才会百分之百地投入学习。可是看看我们的中小学生们,甚至包括那些学前班的孩子们,他们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下学习的呢?每天被父母监督着、催促着,听着日复一日、千遍万遍重复的话,他们的心能放松吗?能愉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也说明了不能。所以这种情况要引起父母的注意,要思考、要改变。

本书的作者虽然讲的是自己老妈常说的话,同时也介绍了他在听了老妈的话之后的心情,但相信这些话同样会对今天的父母有所启发,能更好地托起明天的太阳。

目录

前言

一 答应了就是承诺 人无信不立

 把心放到肚子里

 下刀子也要去

 使假用假也是欺骗

 答应了就是承诺

二 珍惜生命亲近自然

 珍惜眼前的分分秒秒

 我们是大自然的孩子

三 相信自己 敢于担当

 自己想办法保护自己

 敢作敢当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四 摆正自己的位置 小胜在智 大胜在德

 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是谁

 知道自己要什么

 珍惜拥有的一切

 要进步,常反思

 与祖国同在

五 与时俱进学习不止

 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地学习

 学习让自己美丽

 学习带来朋友

 眼里有榜样,心中有目标

六 敢于尝试才有机会

 是骡子是马拉上场跑跑看

 试试就当长见识

 去吧!你行!

 出场才有机会

 害怕帮不了自己

七 坚定的信念 持之以恒的坚持

 敢于面对

 只要努力就有可能

 成功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成功缘于执著

八 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

 你要这样对待别人

 创造舒适生活是一种能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善良的人不嘲笑他人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九 数字时代 数字生活

 观念源于点点滴滴的生活

 数字给自己一个目标

 数字给公平一个说法

 不要被数字左右情绪

十 感谢自然 爱护环境

 人的创造无法替代自然

 感谢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

 关爱自然保护自然

 环境再乱也不受影响

 节约是美德

十一 人生有沟坎信心最重要

 做比什么都重要

 泄气的话不说也不想

后记

试读章节

把心放到肚子里

老妈是给个棒槌就当针的人,是过于轻信别人的人,那种轻信就像还没成年,幼稚得像孩子。

当我提醒老妈不要太轻信别人时,老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老妈和老爸刚工作时,在一个大的中央单位,老妈在机关,老爸在下面的二级单位。他们单位太大,二级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老爸的单位和机关相距数百里,但是机关与下属单位之间来往很多,经常有人到机关办事,也经常有车在两者之间跑。

一天,老妈上班路上听说有车去老爸单位,天气转凉,老妈急着要捎一些厚点的衣服给老爸,所以就由说话的人找到了要去的司机,老妈向司机师傅说了自己的事,要师傅临离开机关时,去自己家取一下自己要带的东西。老妈说话时东西还没准备好,不过好在住家和上班都在一个大院。后来老妈就上班去了,中午回家准备好衣服,等司机师傅上门取衣服。

听老妈讲到这些,是不是有很多不合情理的地方,托人家捎东西又没准备好,准备好后还等人家去取,是不是老妈的架子太大、大没谱了。

其实,老妈说下面单位的人到机关,忙着办事没固定地方,自己住的地方固定,找起来容易,又临近马路,所以车走之前取一下很方便。

老妈办事无道理,想的总是有理。我问,老司机要是办完事走了呢?人家又不是该进那份义务。

老妈说,她没这么想。司机师傅在事先说好的大概时间里找到老妈,老妈把老爸的毛衣等一大包衣物及写有老爸名字的纸条交给了司机师傅。

原来司机师傅不是老爸单位的人,根本不认识老爸,都没听说过老爸的名字,更不知道有老爸这号人,只是驻地相距不远。

老妈送司机师傅出门,口中不断道谢。司机师傅夹着包袄,走得挺急,听见老妈还在说谢,回头说:“把心放肚子里吧!”接着老妈就回了屋,并听到了汽车远去的声音。

正是为了这种信任,老妈没有再多说一句话,而是马上回了屋。老妈说,再说谢就会流露出不信任的感觉,发自心底的信任不必多说一个字,老妈真的是把心放进了肚于里。

那时打电话不方便,老爸老妈要打电话就是长途,他们也根本没觉得事情办得不妥。老妈也没写信,后来是老爸收到衣服后寄信给老妈的。

事情发生后,老妈不知道司机的单位,也没记司机开的汽车车号,当然也没问司机师傅的名字。记得的是司机师傅那张饱经风雨黑红的脸,还有那句“把心放肚子里”的话,当然还有说话时那种值得信任的神情和口气。这句话老妈一记就是一辈子,而且成了自己的人生格言,还把它传给了我。

老妈的轻信可见是根深蒂固的有年头了。

老妈后来的轻信,给个棒槌就当针大概也是那种相互信任的心理,自己讲信用,相信对方一样重诚信。可是老妈忽略了,现在面对的不是当年的司机师傅,而环境也不是当年的环境。大环境,小环境都变了。

老妈却又讲了一个葡萄酒里装满信任的最新版本的故事。

一名在新西兰的中国留学生,买了一台二手冰箱,噪音太大,想换一台,就按自己的要求写了个广告。后来有个外国人来电话,说他有一台满足要求的冰箱。但是两人相距很远,中国留学生没车。那个人答应送货上门,只是不能马上送货。因为自己还要用一个月,办下移民签证就马上送货。中国留学生虽然不能忍受现有冰箱的噪音,但是送货的冰箱又实在便宜,尽管没看货,但是他相信外国人的诚实。一个月后那个外国人来电话,说自己的签证没办妥,冰箱他可以不要,也可以再等等。中国留学生表示等。后来也有过合适的机会,可是中国留学生想到自己答应过要等,就拒绝了后来的机会。这一等就是半年。当外国人的签证办好后,送来了冰箱,中国留学生看到的是远比要求要好得多的冰箱。外国人临走送给中国人一瓶葡萄酒,说,那瓶里装的全是信任。他感谢中国留学生的信任,由等待一个月到等待他六个月。

信任是双向的。信任可以让人与人的交往简单而又直接。

诚信不仅是承诺,还有承诺的坚持、固守。情况变了,就丢了承诺,不再坚持,那不是真正的诚信。

诚信不仅是行动,诚信是有感情的,诚信不是僵化的、冷血的,诚信是温热和柔软的,充满温馨的。

有诚信,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可以让事情变得很简单,可以让各种关系清凉透明,发霉变质的事就会少得多。愿我们人人讲诚信,愿我们的社会充满信任温馨。

下刀子也要去

老妈认真,不仅在工作上,在生活上也一样。记得老妈保留的一期报纸丢了,她向邻居去借,邻居的那份报纸一天不落地保留着,老妈拿了报说两天后还。邻居说,你用吧,收留就为用的。因为家中突然来客人,两天后,老妈报纸还没用完,那时又没法复印,不过老妈还是要还。

老爸说,晚一两天没关系。

老妈说,宁愿不用,说话也要算数,说两天就是两天。

老爸说,较什么真儿呀,你说两天,人家也许根本就没听见。

老妈说,不在于听见听不见,在于我要言而有信,不是为了较真,而是说话算数。

老爸说,多余,什么大不了的事。

老妈说,信用不是只为大事,人生也不全是大事,信用就是说出的话要算数,要不,就不说。

有一次老妈发烧,家人要替她去请假,她不认为发烧就可以放下学生,便去上班了。更有甚者,期末大扫除,又不是她非去不可的日子。她身体不好,大雪纷飞,老爸说,不去了。可是她坚持,老爸想着老妈的认真,不由得重复老妈的话说:“去,下刀子也要去,去吧!”  我刚上学时,我上学的学校离老妈工作单位非常近,每天和老妈一起出门。那时,小学生中午饭都回家吃,学校没饭,没“小饭桌”,也不让学生带饭,因为家里没人照顾我吃中午饭,所以中午要去老妈单位吃饭。

我每天上学路很远,还要坐车,路上要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学校要求七点四十五到校,我和老妈六点四十五就要出家门。下雪下雨的日子,时间还要提前些。

那是一年级,一天早上屋外下着疯狂的雨,雨水声砸在地上很响,像敲响的军鼓,劈啪作响,屋檐上流下的水如注,像从水管中冲出那样飞溅着,窗玻璃上都有地上溅上去的雨水。六点半我们就做好了离开家的准备,吃好了饭,准备好了上班、上学的行装,下雨的日子,该早一点离开家的,可是老妈站在临窗的写字台前就是不行动。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桌上的大钟,秒针的走动声是那么清晰、响亮,在清晨的雨声中像号角一样响着。我很急,想尽快走出家门。可是,老妈一动不动,只是看着窗外。

我觉得没时间等了,催老妈,走吧,再不走要迟到了!

老妈似乎没听见,片刻后说,你这么小,出门会让大雨浇透,会病的。

我说,我不能迟到,我没请假,老师也会去的。

我见老妈犹豫,想重复她说过的话“下刀子也要去!”我刚要开口,老妈离开了写字台,去拿上我的两件衣服,放进背包,背上,又背上我的书包,拿上雨伞,叫我出门。

在暴雨中,她一手撑着雨伞,一手紧紧地拉着我,脚下流淌的水盖过脚面,老妈尽量让雨伞遮住我,又要照顾肩上的书包。那时用的不是双肩背,所以她时时要挺挺肩膀……平日里从家到车站十几分钟的路,那天却觉得是那么的遥远。

车站恰好有车,那里是始发站,若是中途上车我们会很费劲的。因为我真的很矮,我自己无法一步跨上汽车的第一级台阶,每次都是老妈托我一把。那天,老妈手里的东西多了雨伞,身上的东西很沉,脚下又滑,老妈习惯地托我时,滑了一下,单膝跪在车阶边,是前面上车的人拉住了我。车上的人似乎都是平日乘同一次车的人,我们仍然坐在往日的座位上。后来我才发现老妈裤子膝盖处破了个洞。

车少人多,尽管我们从始发站上车,两个人可以坐两个座,但是每次我都是坐在老妈腿上,这样两人只占一个座位,而且方便说话。那时好像人们的声音没那么大,说话又不会被别人听见,我和老妈说的都是每天的学习,当然也可能是当时发生的一些事。

那天老妈和我说的是冒雨上学,老妈问我,以后下大雨要不要上学。我说当然要,没正当理由就不能旷课。

每天去上学,没特殊情况就要遵守学生守则,不迟到,不早退。冒雨坚持上学时我没想那么多。但是我知道没请假就应该去上学。

“应该”指的是理所当然,就该去做。因为我承诺了,这个承诺是在上学前,在不想去幼儿园时,向老妈承诺了的。如果不是我这种情况,没有做过同样的承诺,是否就可以迟到早退、不请假就不上学呢?我认为,不可以。因为我们入学时都承诺过要遵守学生守则。承诺了的事在没有改变时,就该“坚持”。这不是死板,不是僵化,不是傻帽,不是较真,是对承诺的重视,是讲信用。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想方便、便利,做事想简单、随意,做人希望潇洒、不受拘束。但是,作为社会人,就要遵守社会的规则,要有道德,不能方便自己而麻烦别人,不能损人利己,为人处世最要紧的不是自己如何简单方便、自己如何随心所欲、自己如何无拘无束,最要紧的是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站得住的人,这样就要重承诺、讲信用。

在信用和方便之间,我选择信用;在信用和随意之间,我同样选择信用;在信用和好玩之间,我还是选择信用。

尽管和老妈生活在不同年代,但是,老妈的“人无信不立”的格言在眼观、耳听、每日的行为举止中已经刻在了我的大脑控制启动键上,因此,“人无信不立”也成了我的人生格言。P2-10

序言

记忆中,似乎只有名人的话才会被记录,只有毛主席的话应该牢记,所以初次看到这个书名时,甚至以为书中的老妈也是伟人。直到读了书中的部分章节,再与自己身边的事联系起来,才知道书中的老妈也不过是个普通的母亲。却突然觉得这个书名起得好。一个人说的话有道理就该听,那些有警示意义的话语,被记录下来很正常,更何况是老妈的话呢。

很多的中小学生的父母常常会说:“别玩了,快做作业”;“别看电视,快去学习”;“放学马上回家复习功课”;“你只管学习,别的什么都不要想、不要管”;“你考好了,就答应你”;“你考不好,什么也别想了”;“你一定要考大学,一定”……在家长眼里只有学习、学习,分数、分数,考学、考学,似乎学习、分数成了学生的全部生活,考大学成了学生及其家庭的最高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只剩下耳熱能详的那几句。一成不变、不断重复、语录一样的话让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也让孩子们对父母产生了对抗情绪,这样的语录造成的后果显然该引起父母的重视,如今作者提了出来,并列举了自己青少年时听到的老妈语录,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瑞士人布克是钟表大师,又是一名天主教徒,他因为反对教廷的刻板教规而入狱,入狱后被安排去做钟表。在家里时,他做的钟表误差可以低于百分之一,可是在失去自由之后,在监管的高压之下,他做出的钟表误差却达不到十分之一;离开监狱后,他又做出了误差低于百分之一的钟表。他思考其中的原因,开始他以为是环境,后来发现,其实影响制作钟表准确度的是不同环境下制作人的心情。因此,他得出结论,只有愉快的自由人,怀着愉悦的心情才会制造出准确无误的钟表。所以他在埃及看到金字塔时说,建造金字塔那么精细的工程的人一定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

一名成年人想让自己的手艺淋漓尽致地发挥,需要身心放松,心情快乐;那么孩子,一名未成年的青少年一样需要身心轻松,才会百分之百地投入学习。可是看看我们的中小学生们,甚至包括那些学前班的孩子们,他们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下学习的呢?每天被父母监督着、催促着,听着日复一日、千遍万遍重复的话,他们的心能放松吗?能愉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也说明了不能。所以这种情况要引起父母的注意,要思考、要改变。

本书的作者虽然讲的是自己老妈常说的话,同时也介绍了他在听了老妈的话之后的心情,但我相信这些话同样会对今天的父母有所启发,能更好地托起明天的太阳。

后记

老妈强调的话还有很多,从我对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的观察,我觉得我从小接受的这些话语,是他们欠缺的.希望他们能受些启发。

科学家在研究基因时发现,在人类染色体六十亿碱基对的DNA中,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有二百万碱基对的DNA是不一样的;而没有亲戚关系的陌生人,也只有六百万对互不相同。绝大多数的基因人人皆同。

这个研究说明,我们每个人之间的与生俱来的基因差异是那么的小,然而那微小的差异不仅产生了千万张不同的面孔,同时也造成了身体外在及內在特征的不同。其实,生活体验的不同也是一样的,每一点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小卡尔·威特被周围的人嘲笑是低智儿,他在父母的精心爱护教育下十六岁成为法学博士,被称为天才,后来在著名大学讲学,生活得快乐而健康,直到八十三岁。他的健康快乐人生是他的父母为他创造的。如果他的父母对他的智力也怀疑,那么他的人生将是另一种样子。

父母爱孩子,就要信任孩子,让孩子建立自信,学会自立、自强地生活。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责任感,不能独立生活。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是依赖、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是父母娇惯的、溺爱的结果。父母要让子女成龙成风,那么就推着他们面向生活,迫使他们去经历风雨。

我没有做过父母。但是,我知道为人父母的一切言行将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所以我将来要让我的孩子知道真实的生活,生活是充满磨难的。所以要学习生存的种种技能。学会生存才能在生活中获取快乐,因而快乐地生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8: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