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1894年11月27日~1989年4月27日),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是横跨明治、大正及昭和三世代的日本企业家,是松下电器、松下政经塾与PHP(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研究所的创办者,他奠定了日本商业的精神,在日本被称为“经营之神”。
蔡大东编著的《松下幸之助传·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讲述了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传奇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松下幸之助传(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世界商业名人传记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蔡大东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松下幸之助(1894年11月27日~1989年4月27日),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是横跨明治、大正及昭和三世代的日本企业家,是松下电器、松下政经塾与PHP(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研究所的创办者,他奠定了日本商业的精神,在日本被称为“经营之神”。 蔡大东编著的《松下幸之助传·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讲述了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传奇人生! 内容推荐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著名跨国公司“松下电器”的创始人,被人称为“经营之神”。松下电器公司在全世界设有230多家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5万人。截至2008年4月1日,其中在中国有10万多人。2007年全年的销售总额为700多亿美元,为世界制造业500强的第59位。 蔡大东编著的《松下幸之助传·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对松下幸之助的求学经历、奋斗历程以及所取得的社会成就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松下幸之助传·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语言流畅,故事通俗,具有很好的阅读参考及学习价值。 目录 序言 Preface 第一章 坎坷的童年 Chapter 1 Childhood Full of Frustrations 1.火盆店学徒 The Apprentice of Heating Stove Shop 2.做一名“赛车手” To be A “Racer” 3.父亲的希望 Father's Hopes 第二章 与电器事业结缘 Chapter 2 Attached to the Electrical Business 1.进入电器界 Live His Part in the Electrical Sector 2.小小正式工 A Little Official Worker 3.学业、婚姻、事业有条不紊 Orderly School Work, Marriage and Career Life 第三章 事业的起步 Chapter 3 The Start of Business 1.从一百日元做起 Start from 100 Yen 2.第一桶金 The First Pot of Gold 3.有惊无险 Near Misses 4.顺应时代潮流 Conforming to the Trend of the Times 第四章 从不景气中寻找生机 Chapter 4 In Search for Business Opportunity from the Downturn 1.信誉重于生命 Credibility is Important than Life 2.员工很重要 The Staff is very Important 3.对经济不景气的思考 Thinking to Economic Downturn 4.最好的收音机问世了 The Best Radios come out 5.定价的秘密 The Secret of Price Fixing 第五章 战后重生 Chapter 5 Post-war Rebirth 1.战时的企业经营策略 The Business Strategy in Wartime 2.最值得学习的经营方针 The Most Worthy Operating Principles 3.战后重生 Post-war Rebirth 4.不向命运屈服 Not Succumb to the Fate 第六章 开辟新天地 Chapter 6 Break New Ground 1.企业的新发展 The New Development 2.走向世界 Advance towards World 3.调整经营结构 Adjust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4.五年计划 The Five-year Plan 第七章 功成名就 Chapter 7 An Outstanding Fame 1.退休了! Retired 2.人生哲学 Life Philosophy 3.经营哲学 Business Philosophy 附录 Appendix 松下幸之助生平 Matsushita Kōnosuke Chronology 松下幸之助年表 Matsushita Kōnosuke Chronology 试读章节 第三章 事业的起步 1.从一百日元做起 辞职自立,是松下人生必然的选择。谋求成功、实现自身价值,是他辞职自立的重要因素;而疾病,则是偶然的,但这种偶然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辞职以后,他首先着手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充满信心的革新插座。 虽说是小小的插座,制造起来也不易。第一个问题是资金。对这方面的准备,松下显然是不充分的。松下当时所有的资本还不到一百元,计有: 1.在大阪电灯公司工作七年的退休金:三十三元两角; 2.离职公积金:四十二元; 3.储蓄:二十元; 合计:九十五元两角 就这点资金,在当时,连买一台机器或一套模具也不够,95元的资本实在是太少了点儿。 雄心勃勃的松下不管这些,他决定自己能干的事情尽量自己解决,节省开支,土法上马。 第二个问题是人手。相比较来说,这不算困难。第一位人选是夫人。此外,两位过去的同事也答应来帮忙。一位是林伊三郎,在松下辞职的时候,他已经转到电业商会去做工人。松下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这位昔日好友立即就答应了。另一位是当时仍在大阪电灯公司工作的经田延次郎。他听到此消息后,对松下说:“松下君,我也想做些事情,请让我参加,可以吗?”松下正需人手,当然求之不得,立即答应了。此外,松下的内弟井植岁男刚从高小毕业,也被姐夫从家乡兵库县经路岛召来帮忙,松下创立的第一套班底就此形成,共有五人。松下的内弟井植岁男,战后创办了三洋机电公司,生产家用电器,成为日本有数的大实业家之一。他应当感谢姐夫当年选他入伙的行为,才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第三个问题是场地。当时的情形,资金少,人员少,还没有必要设厂。解决的办法是:松下夫妇把原来的住房退掉,在生野区找了一间较宽敞的房子,其中两坪的一间作厂房,兼起居室,另外一坪的一间作卧室。 资金、人员、场地的问题有了着落,但创业中更大的问题则是松下他们很少考虑过的技术问题。松下醉心于革新发明,但他一向所从事的还仅仅是修理和装配方面的工作,和制造没有多大的关系。他的两位同事经田君和林伊君,也并不比他高明多少。至于妻子和内弟,就更是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了。 但他们对技术革新有兴趣、对未来的事业充满使命感,同时又由于资金、人员等条件的局限和压力,迫使他们亲自动手,土法上马,倒也克服了一些难关。 在这当中,最难解决的是插座外壳的材料问题。松下等人都知道那是一种合成材料,其成分大概是沥青、石绵、滑石粉一类的东西,但究竟是何比例、怎样合成,就一窍不通了。正当松下几人为此头疼时,恰巧辗转听说过去的同事T君正研究这类合成品。 松下等人赶紧跑去请教,T君告诉说:自己本来也准备搞电料制造一类的事情,可进行得很不顺利,合成的事情倒是知道一些。他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很快就告诉了松下他们,并给予详尽的讲解。这时候,松下他们才知道,自己的方法和正确的工艺相当接近,只差一点诀窍而已。 制造插座外壳的合成品,松下纯粹是从外行起步的。虽说还差一点,但终究已经八九不离十。这种经验,给了松下不小的启迪。由此,在松下的心目中树立了“外行不一定就不能成功”的信念。在此后的松下电器公司的技术、产品开发中,有许多时候正是靠这种信念的支持完成的。可以举出的例子很多,比如:在昭和初年,松下电器公司建立了第七工厂,准备生产收音机。松下幸之助的目标是生产出“外行人也能使用的收音机”,可是当时,松下电器系统内部根本没有这一方面的技术人员,而原来的合作者又把技术力量全部撤走了。 此时,松下叫来研究室主任中尾哲二郎,请他负责尽快研究生产技术。中尾颇有些为难,他虽是技术人员,但对收音机却是地道的门外汉。松下近乎专断地命令他从事研究,并说“电机、收音机一类是相通的”,“凭你们这样优秀的技术人员一定可以办到”。 中尾于是拼命苦干,终于凭着优异的基本技术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三个月以后生产出了在当时质量相当好的收音机,并获得了当年“日本广播协会”收音机评比的第一名。 1965年,松下电器公司的附属企业“松下通信工业”承接了一笔政府生意。订单是国家气象局提供的,要求该厂设计制造远距离测量系统,包括深水测量器材。当时该厂缺少海上技术专家,即使请教了专门的海洋专家,问题也未能解决,因为课题是前所未有的。 结果,只好由自己来研制。四年之后,一套先进的海上测量系统终于设计制造成功,包括海面上的浮标船和深海4600米的测试系统。而这个项目的参加者,实际上是一群对材料、结构和焊接技术完全不懂的门外汉。但门外汉们凭着一股钻研精神,取得了内行人也为之羡慕的成就。这就是松下的精神体现。再说,松下他们突破了合成材料的技术,剩下的金属片等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从8月中旬到10月中旬,近两个月的时间,第一批改良插座制造出来了。“总算做出来了,赶快拿出去卖吧。”经田延次郎急不可待地说。 此时,本来对自己的革新充满信心的松下,反倒感到心里没底了:能卖出去吗?上哪儿去卖呢?怎么定价呢?松下他们五个人,技术是门外汉,销售也同样是门外汉。 电器批发商他们一个也不认识,行情也不懂,首先是定价成了问题。于是,只好请经田带着样品找电器行的老板看看,说出自己的估价,请对方评说,然后再做决定。 推销的事情,主要由热心的经田负责。当他拿着货品出去的时候,松下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他不知道等着他的是什么,对于销售的结果做着种种的猜想。 经田终于回来了,结果果然不怎么乐观:“真不好卖!还没有遇到过这样费劲的事情。”他向大家报告说:“有一家叫他等了很久,最后却让下次再来,连东西都没有看;另外一家,拿着样品却净问些不相干的事情:‘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电器的?除了插座还有别的东西没有?要是有别的东西,我们或许还可以销售一些。’另一家却说:‘这种东西也不知道好不好卖,我们现在还无法订购。’”对这个不好的消息,大家都有些灰心丧气。但松下坚持认为,既然辛辛苦苦地做出来了,就不能半途而废,必须接着推销。 一连十几天,经田几乎跑遍了大阪市的大街小巷,总算卖掉了一百多个,获得了十多元钱的收入回来。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知道,这种新插座并不符合市场要求,只能放弃了。要想继续维持下去,只能以新产品代替这种插座。但新产品开发谈何容易,看来只能在原有基础之上,在插座的改良上做文章。 但要做改良,只是想是没用的,必须要有资金投入。可一提出这个问题,大家都不免有些尴尬。从7月到10月,花了近四个月的时间,收入不过10元钱,连本钱都没有捞回来。 当时,不要说重新设计制作的资金没法筹措,就是大家的生计也都有了问题。因为大家毕竟都是拖家带口的人,薪水多少倒不要紧,可是总得有饭吃呀。而且,新插座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这样的改良不能不让人担心。 没有具体计划,没有资金,也没有薪水的保证,松下的合作者经田和林伊深感为难。虽说他们很愿意和松下一起干下去,但面对此种情形,他们很无奈,只能另找工作谋生,暂时与松下分手。这样一来剩下的就只有松下的妻子、内弟和松下三个人了。 此时,松下曾有过另做其他生意的打算,但很快就放弃了这种念头,坚持原来的事业计划。他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这种努力,一定要坚持下去。对于这项工作,松下内心深处觉得前途无量,深具信心。这种在深陷的谷底,不只是看到黑黑的峭壁,还会看到峭壁上面的坦途中蕴藏的希望,这正是松下此次、也是以后无数次闯过难关的支柱和动力所在,也是松下走向成功和辉煌的良好素质所在。 正是依靠这种信念,在经田延次郎和林伊三郎离开以后,松下的小作坊即使只剩下了三人,松下也没有泄气,夫妻二人再加内弟井植岁男,胼手胝足,辛辛苦苦地操劳着。而在山穷水尽、无饭可吃的时候,松下毅然决然地把自己和妻子的衣饰等送进当铺。 五十五年以后的一天,已经功成名就的松下偶然从住宅的仓库里保存的一包旧文书中,发现一本年轻时典当衣物的账册,依据账面上的记载,从1917年4月13日到1918年8月止,共有十几次将他夫人的衣服、首饰等物送进当铺。这一本账册,把松下当时生活之困窘、事业之艰难,生动地记录下来。 松下的这段经历,也许是许多普通人所没有经历过的。 不过,他认为,任何伟人、任何成功的企业家,这种经历大都是有的。他甚至认为,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是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有多大成就的关键所在。 松下相信,在艰难困苦的场合,精神的力量是重要的,能否踏过坎坷、迈向光明,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在给年轻人谈论这类问题时,松下曾经对年轻人鼓励说:“面对挫折,不要失望,要拿出勇气来!扎扎实实地坚持向既定的目标前进,自然会有办法出现的。一个人如果能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此时此地,即可聆听到福音自九天而降。我劝大家保持精神的沉静和坚定,不可因一时的小挫折而丧失斗志。如此,世间再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了。”就如许多伟大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想法和做法一样,松下不畏惧艰难困苦,反倒视艰难为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祈盼它的来临。 因为没有与艰难斗争的经历就不是真正的人生。 P42-48 序言 经营之神 松下幸之助(1894年11月27日~1989年4月27日),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是横跨明治、大正及昭和三世代的日本企业家,是松下电器、松下政经塾与PHP(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研究所的创办者,他奠定了日本商业的精神,在日本被称为“经营之神”。 在日本的企业家中,松下幸之助无疑建立起了一座丰碑。他不但创立了一个神话般的企业,而且提出了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经营哲学。从少年辍学转当学徒开始,他一步步滚爬摸打,在商海中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独特道路。 少年时代的松下幸之助只受过四年小学教育,因父亲生意失败,曾离开家到大坂去当学徒。1918年,二十三岁的松下在大坂建立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接连推出了先进的配线器具、炮弹形电池灯、电熨斗、无故障收音机、电子管、真空管、晶体管等一个又一个成功的产品。七年之后,松下幸之助成了日本收入最高的人,从那时起,直到1988年的六十三年中,有十年他的收入均为日本第一位,有六年居第二位,1989年他逝世时,留下了十五亿多美元的遗产。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自1918年松下幸之助创业以来,作为企业人,通过提供商品服务,始终以“为了使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舒适,并为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为经营理念从事着企业经营活动。经历八十多年的奋斗,现在已成为世界著名的综合型的大型电子企业,并在世界各国开展着事业活动。 松下认为:经营的第一理想应该是贡献社会。以社会大众为企业发展考虑的前提,才是最基本的经营秘诀。企业如同宗教,是一种除贫造富度众生的事业。松下幸之助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赚钱是企业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赢利。”但他同时又声言:“担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是经营事业的第一要件”,他甚至把企业当做宗教事业来经营。这种从表面文字上看来是矛盾的经营理想,在松下的人生、经营实践中,却是高度统一的。如果作一简单的解释就是:正因为把自己的企业、事业纳入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中,才要不折不扣地强调赚钱、赢利,只有这样才是对社会的贡献;相反,不赚钱,亏损,社会也必将“亏损”。反过来说,如果组成社会的团体、个人都亏损,何来社会的“赢利”?社会何以发展?赚钱赢利与贡献社会的矛盾,是不难解决的,困难的是树立服务、贡献社会的信念,并把它付诸行动。 如今,松下幸之助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称呼,它还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一种拼搏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种爱国爱民,尽心敬业的品格;一门经营与管理的学问。有人说松下幸之助的一生简直就是一个阿修罗(战争之神),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在不停地战斗,为了自己的理想、荣誉,为了日本的繁荣、富强而不停地战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