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名人张璧评传(玉衡张璧先生生平史事考证与研究)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正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张璧为了躲避袁世凯在北洋军第六镇中肃清革命党的行动,他逃亡奉天,并在1911年10月底前后在奉天加入了青帮组织。当时,张璧曾充分利用青帮组织和商震共同发起组织了陆军小学,招集学生学习,建立东北地区的“光复军”,积极策应了武昌革命。本章将集中考察张璧在革命成功后和青帮的来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再也无法忍受段祺瑞的统治的冯玉祥,再次发动政变,将制造了“三·一八血案”的段祺瑞拉下台,段逃往天津。此时,张作霖带领军队人京,又将冯玉祥及其军队赶出北京。

1926年5月10日,冯玉祥在日记中表示要加入国民党。

8月,冯玉祥被广州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

9月17日,冯玉祥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正式宣布全体将士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1927年6月18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京就任陆海军大元帅。

1928年6月3日,冯玉祥率领军队打跑了奉系军阀张作霖,重新占领了北京。

10月,冯玉祥任武汉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

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通电东北易帜,宣誓效忠于蒋介石和中央政府。

1929年1月,北伐胜利后的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国军编遣会议”。会议决定为减少军费开支,将对阎锡山、李宗仁和冯玉祥等人的军队大量裁军。

3月中,又召开了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何应钦出马,进一步利用这一机会为蒋介石排斥异己,扩充嫡系。由此引起了阎锡山、李宗仁和冯玉祥的强烈不满。这时,日本与蒋介石签订撤出济南的协议,按协议济南应由冯玉祥的西北军接收,而蒋介石却严令西北军不许接收,改由他的中央军接收。由此引起了蒋、冯二人的矛盾激化。

5月中,冯玉祥在陕西华阴部署反蒋军事行动,蒋、冯第一次军事冲突开始。5月22日,冯玉祥军中将领韩复榘、石友三通电拥蒋,背叛冯玉祥。5月23日,国民党中央下令解除冯玉祥的一切职务,永远开除党籍。面对强大压力,冯玉祥通电下野,使蒋介石失去继续进攻的口实,蒋、冯军事冲突结束。蒋介石命阎锡山将冯玉祥软禁在山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

在国民党展开的清党活动中,因为受冯玉祥的牵连,张璧等将领均被国民党开除了党籍,并解除了军中一切职务。

从1929年12月开始,不甘失败的冯玉祥暗中派遣老部下鹿钟麟回到陕西,代理西北军总司令职务,开始策划反蒋活动。鹿钟麟在路过北京时,再次联系老朋友张璧,鼓动他加入反蒋行动。

樊文稷在《民国名人张璧》一文中说,此时的张璧“积极支持,作为冯玉祥的代表往返于晋军阎锡山、桂军李宗仁、东北军张学良之间,秘密联络、反复谈判,传递信息、促其联合,后曾作为冯玉祥特使,长驻东北军张学良部”。

1930年3月15日,冯系将领鹿钟麟等人,联合晋军将领商震等共57名青年将领联名通电反蒋,要求蒋介石下野,拥护阎锡山、冯玉祥为中华民国陆海军总司令、副总司令。

4月,不愿继续接受打击和压制的冯玉祥,联合阎锡山、李宗仁等人的部队,再次倒戈,共同发动反蒋战争,阎锡山宣布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就任副总司令,张学良则保持沉默,暂时持中立态度。中原大战由此开始。

蒋介石先后调集约70万人组成4个军团和4个路军,分别集结于禹城、徐州、砀山、宿县、漯河、武汉、萍乡、衡阳、广州等地,集中主力于陇海、平汉铁路沿线,夺取联系各战场的交通战略要地,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人的主力决战。

5月5日,冯玉祥同时接见了张璧、周煜坤、吴瑞芝、熊斌四人的来访。这四人因何来访、冯和四人究竟谈了些什么具体内容,冯玉祥没有任何记录。当天的工作日程记录了冯玉祥接见的人员多达六七十人。张璧、周煜坤、吴瑞芝、熊斌四人的身份颇为有趣。张璧和周煜坤是早期的陆军中将和少将,吴瑞芝是巩县兵工厂的技术监督,熊斌时任南京国民政府参谋本部总务厅长。张璧上次来拜访冯玉祥是1925年12月8日,距离这次隔了近五年,这可能是由于张璧出任“国民革命军东北特别委员会委员”的缘故。不过这几年中,鹿钟麟、冯治安、商震、张自忠、石友三等张璧的好友,经常与他见面,或叙友情,或通报西北军的情况。

1930年9月18日,东北军首领张学良在蒋介石、李石曾和徐源泉等人的多次劝诱下,终于接受了蒋介石的命令通电出兵,率部人关参战。张学良的突然出兵,使大战的南北僵持不下的局面被打破,蒋介石大获全胜。冯玉祥于10月23日通电下野。阎锡山也于11月4日宣布辞职。他们交出军队,听候蒋介石编遣。实际上蒋收编阎、冯二人的军队,由张学良完成。

樊文稷在《民国名人张璧》中说:“由于张学良于大战中途倒戈拥蒋,使阎、冯大败。张璧原受冯玉祥重托任冯驻东北军特使。张学良也曾信誓旦旦宣言反蒋,不想突然倒戈攻冯,使冯部惨败。张璧觉得有负老友冯玉祥之重托,更恨东北军趁机抢占地盘。”从此以后,反蒋和反张成了张璧这一段时间内的人生目标。于是,他想到了利用日本人的势力和青帮组织,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实现反蒋反张。他首先开始加紧在北平、天津活动,谋划发动一场以赶走东北军张学良为目的的“天津起义”。  1930年lO月,在张学良和国民党元老吴铁城的特别推荐下,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出任天津特别市市长兼公署警察局局长。

P67-P70

目录

前言:本书撰写时遵守的若干规则

一 张璧家世源流考

二 张璧早年的军旅生涯

三 青年时代投身革命

四 北京政变中的逼宫先锋官

五 随冯玉祥反蒋失败后的青帮老大

六 张璧和“天津事件”关系考

七 联日反蒋反张又反伪满洲国

八 七·七事变后保护古都北平

九 协助宋哲元策划通州起义

十 四存学会和北平公用总局时代的张璧

十一 张璧和他的乡亲父老们

十二 张璧和大成拳的诞生

十三 抗战时张璧保护过的共产党人

十四 张璧和他的红色家庭

十五 罩在张璧头上查无实证的“汉奸嫌疑”

十六 张璧之死及盛大的治丧活动

十七 张璧研究启示录

序言

一、严格尊重原始档案和文献的准确记录,本着以下五不原则:不拔高,不曲解,不猜测,不武断,不戏说。本书主要是利用原始档案文献和史料如实地勾画出一幅真实的张璧历史。

二、以事实为依据,参考相关研究论著和报刊文章的观点。如果出现“原始文献和档案”与已经出版的“研究论著和报刊文章的观点”发生抵牾,而笔者又无法判断时,一般将两种观点并列推出,留待以后的研究中增补、甄别、解释、取舍。

三、由于学术界长期缺乏对张璧的客观而真实的研究,作为国内外学术界第一部张璧研究专著,本书中出现的一些记载张璧活动的准确日期和史实,如张璧在光复军、拜访日本大使、首都革命、建议冯玉祥下野、天津事件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中的准确日期和表现,完全由笔者查自中、日两国保存的原始文献和档案,而非个人杜撰和戏说。因此,本书对张璧生平的介绍和研究,有真实可信的史料基础,敬请读者和研究者在使用本书观点时说明这些观点和史料来自本书首先公布。

四、由于历史原因,张璧档案和相关文献记录保存下来的屈指可数,并且在笔者的长期关注和资料收集过程中,几乎囊括了保存至今的有关张璧的中、日文全部档案和文献。但是依然感到有些问题和史实无法给予详细的记述和说明,本着宁缺毋滥、不戏说的原则,只好付诸阙如了,留待他人再有资料发现时进行增补。

五、本书作者和张璧本人及其家族后代非亲非故,基于以上原则撰写的这部《民国名人张璧评传》,主要是利用原始档案和文献,力求客观而真实地揭示出一名辛亥革命的元老和著名军事将领在军阀混战、日寇压境的动荡不安的社会的一幅独特的悲情人生。抛弃传统观点和成见,在面对原始档案和文献的基础上,重新认识民国史上的真实的张璧及其历史功过,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内容推荐

刘正所著《民国名人张璧评传》讲述民国名人张璧(又名张玉衡),这个早期华兴会和同盟会的元老,这个在辛亥革命、光复军、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等大小运动中冲锋陷阵的陆军中将,这个曾经亲身参与将末代皇帝请出紫禁城的京师警察总监,这个中华武林瑰宝“大成拳”的命名人,这个“四存学会”和电车公司的董事长,这个在七·七事变时保卫古都免受同军炮火摧毁的中国人,这个在旧北平有名望的青帮老大,这个传说中的“天津事件”的首要分子,这个拒绝出任伪满洲国陆军总长的旧军官,这个以“汉奸嫌疑”罪名批捕的前公用总局局长……纵横跌宕、褒贬不一的一生,一直被纠缠在民间传闻和报刊影视戏说的误读和辱骂之中……

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本书在真实的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辨析诸多史料和传闻,力求完整、客观、公正地揭示张璧一生真实的史事,并对他的功过是非给出答案。

编辑推荐

刘正所著《民国名人张璧评传》利用原始档案和文献,力求客观而真实地揭示出一名辛亥革命的元老和著名军事将领在军阀混战、日寇压境的动荡不安的社会的一幅独特的悲情人生。抛弃传统观点和成见,在面对原始档案和文献的基础上,重新认识民国史上的真实的张璧及其历史功过,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