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支舜编著的这本《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最新版)》共分为四个部分,即“鉴赏方法与考点解读”、“课内强化与课外拓展”、“解题指导与考题解析”、“篇名索引与必背篇目”。其中“鉴赏方法与考点解读”,内容实在,材料丰富:75种鉴赏方法指导,100道高考试题透视,200个文学文化点链接,300首诗词曲分类拓展,400句名言名句强化。此外,本书收录了1992年以来历年高考全国卷、上海卷、北京卷以及其他省市卷的所有古诗词鉴赏题,既可作为学生“热身”练习用,又可作为语文教师查找资料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最新版)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高中语文 |
作者 | 李支舜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支舜编著的这本《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最新版)》共分为四个部分,即“鉴赏方法与考点解读”、“课内强化与课外拓展”、“解题指导与考题解析”、“篇名索引与必背篇目”。其中“鉴赏方法与考点解读”,内容实在,材料丰富:75种鉴赏方法指导,100道高考试题透视,200个文学文化点链接,300首诗词曲分类拓展,400句名言名句强化。此外,本书收录了1992年以来历年高考全国卷、上海卷、北京卷以及其他省市卷的所有古诗词鉴赏题,既可作为学生“热身”练习用,又可作为语文教师查找资料用。 目录 沿波讨源以观堂奥——序 前言 第一章 鉴赏方法与考点解读 一、如何从题材内容角度鉴赏 (一)山水田园 (二)边塞军旅 (三)咏物言志 (四)怀古咏史 (五)赠友送别 (六)爱情婚姻 (七)评诗题画 二、如何从诗歌体式角度鉴赏 (八)古体诗 (九)乐府诗 (十)近体诗 (十一)词 (十二)散曲 三、如何从表达方式角度鉴赏 (十三)叙事诗 (十四)写景诗 (十五)抒情诗 (十六)哲理诗 四、如何从修辞手法角度鉴赏 (十七)比喻 (十八)比拟 (十九)借代 (二十)夸张 (二十一)双关 (二十二)对偶 (二十三)互文 (二十四)衬托 (二十五)对比 (二十六)设问 (二十七)反问 五、如何从艺术手法角度鉴赏 (二十八)直抒胸臆 (二十九)借景抒情 (三十)托物言情 (三十一)寓情于景 (三十二)触景生情 (三十三)借古讽今 (三十四)细节描写 (三十五)对面落笔 (三十六)以景结情 (三十七)化用诗句 (三十八)首尾照应 (三十九)卒章 显志 (四十)诗眼 (四十一)渲染 (四十二)白描 (四十三)赋陈 (四十四)比兴 (四十五)用典 (四十六)象征 (四十七)联想 (四十八)想象 (四十九)侧面烘托 (五十)擒纵抑扬 (五十一)虚实相生 (五十二)动静结合 (五十三)以小见大 (五十四)以乐写哀 六、如何从语言特点角度鉴赏 (五十五)平淡质朴 (五十六)含蓄隽永 (五十七)清新雅致 (五十八)形象生动 (五十九)绚丽飘逸 (六十)沉郁顿挫 (六十一)炼字 七、如何从诗歌意境角度鉴赏 (六十二)意象 (六十三)意境 八、如何从创作风格角度鉴赏 (六十四)现实主义 (六十五)浪漫主义 (六十六)豪放 (六十七)婉约 九、如何从诗词比较角度鉴赏 (六十八)同题诗 (六十九)同题材诗 (七十)主题内容相关诗 (七十一)所咏对象相关诗 十、如何从章 法结构角度鉴赏 (七十二)起承转合 (七十三)伏笔照应 (七十四)情景分写 (七十五)对比映衬 第二章 课内强化与课外拓展 一、沁园春·长沙 水调歌头·游泳 二、蒹葭 《关雎》 《静女》 《黍离》 三、诗二首 《咏史》(其二) 《饮酒》(其五) 《咏史》(其六) 《饮酒》(其九) 四、诗词四首 登金陵凤凰台 八声甘州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登快阁 黄鹤楼 蝶恋花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二) 五、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上邪 饮马长城窟行 六、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七、律诗三首 终南山 登楼 书愤 终南别业 登岳阳楼 病起书怀 八、绝句三首 塞下曲(其一) 从军行(其四) 过华清宫(其一) 塞下曲(其三) 从军行(其二) 过华清宫(其二) 九、宋词四首 雨霖铃 踏莎行·郴州旅舍 苏幕遮 声声慢 望海潮 满庭芳 蝶恋花 永遇乐 十、元曲二首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中吕]山坡羊·骊山怀古 十一、采薇 君子于役 无农 十二、诗词三首 月夜 夜雨寄北 水调歌头 月夜忆舍弟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阳关曲·中秋月 十三、琵琶行(并序) 听蜀僧溶弹琴 第三章 解题指导与考题解析 一、解题指导 (一)古诗词流派怎样记忆 (二)古诗词内容怎样读懂 (三)古诗词鉴赏怎样突破 (四)古诗词语言怎样鉴赏 (五)“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题怎样做 (六)“感受形象、品味意境”题怎样做 (七)“咀嚼语言、掌握特点”题怎样做 (八)“分析手法、领会技巧”题怎样做 (九)古诗词“诗眼”题怎样做 (十)古诗词比较题怎样做 (十一)古诗词五种题型怎样做 (十二)古诗词简答题怎样做 二、考题解析 第一章中的“能力迁移”题解答 第二章中的“能力自测”题解答 历年高考古诗词题解析 (一)1992—2004年全国卷 (二)2002—2005年(春季)北京卷 (三)1993—2005年(春季)上海卷 (四)2004年其他省市卷 (五)2005年全国及各省市秋季高考古诗词题解答 (六)2006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古诗词题解答 (七)2007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古诗词题解答 (八)2008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古诗词题解答 (九)2009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古诗词题解答 (十)2010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古诗词题解答 (十一)2011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古诗词题解答 (十二)2012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古诗词题解答 附录 篇名索引与必背篇目 一、古诗词篇名音序索引 二、高中语文教材必背篇目(沪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