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演义》是一套统一布局,分卷撰写,多卷合成的大型历史丛书,共计十八本,从炎黄传说写到五四运动,系统地反映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概貌。本套丛书采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用文学讲述历史的内容,文史结合,是一部好看的信史。由王吉祥编著的这本《秦汉兴替》是该系列丛书之一,它写的是秦、西汉两朝200多年的历史,重点描写了秦始皇、刘邦、项羽、汉武帝等著名历史人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五千年演义(秦汉兴替)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吉祥 |
出版社 |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五千年演义》是一套统一布局,分卷撰写,多卷合成的大型历史丛书,共计十八本,从炎黄传说写到五四运动,系统地反映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概貌。本套丛书采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用文学讲述历史的内容,文史结合,是一部好看的信史。由王吉祥编著的这本《秦汉兴替》是该系列丛书之一,它写的是秦、西汉两朝200多年的历史,重点描写了秦始皇、刘邦、项羽、汉武帝等著名历史人物。 内容推荐 由王吉祥编著的这本《秦汉兴替》是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的一部,写的是秦、西汉两朝200多年的历史,重点描写了秦始皇、刘邦、项羽、汉武帝等著名历史人物。这丽代的其他三十几个重要人物和十几个重要历史事件也均有描写。《秦汉兴替》全书选材得当,重点突出,宏观统筹较好。人物有性格刻画,细节描写生动。 目录 序言 前言 再版说明(一) 再版说明(二) 第一回 称始皇定制颁法令 理国事传诏划统一 第二回 行封禅刻石滋骄横 迷神仙讨药求长生 第三回 修长城万世留功罪 劈灵渠一朝通南北 第四回 发淫威焚书坑群儒 兴徭役筑宫造陵墓 第五回 染重病老父死沙丘 弄诡计小儿窃宝座 第六回 昏胡亥逞虐施苛政 庄稼人奋起反暴秦 第七回 传捷报义旗飘城头 露傲气陈王忘旧情 第八回 分兵进占地各称王 出叛徒英雄遭杀害 第九回 群雄起项氏领兵将 从范增薛城立楚裔 第十回 斩巨蛇刘邦应势起 三让礼张良再出山 第十一回 暗构陷赵高害李斯 袭楚营章邯杀项梁 第十二回 战巨鹿破釜沉舟船 积罪孽权相挨刀斩 第十三回 入咸阳约法安百姓 鸿门宴沛公受惊辱 第十四回 称霸王项羽分天下 筑高台韩信拜大将 第十五回 修栈道暗地度陈仓 败彭城汉王露惨相 第十六回 巧用兵智摆背水阵 激攻战彼此胜负频 第十七回 划鸿沟难阻汉兵火 决垓下悲歌别虞姬 第十八回 聚南宫置酒论兴亡 除内忧亲征抵外强 第十九回 固根基消灭异姓王 承秦制四海归汉统 第二十回 操政务吕后弄权谋 忧国事老臣定密计 第二十一回 争权势诸吕遭诛戮 迎新主文帝善施治 第二十二回 张廷尉执法传美名 中郎将进谏正主误 第二十三回 少壮人奏言论兴废 弱女子奋勉感圣君 第二十四回 信黄老失察错谬出 两太子争博惹强吴 第二十五回 严治军名将留佳话 割封地七国起叛乱 第二十六回 清君侧晁错被枉杀 平吴楚景帝削诸侯 第二十七回 颂治世史家誉文景 嗣皇位汉武称雄主 第二十八回 咏上林相如得恩宠 言春秋买臣受君命 第二十九回 重文治不忘兴武功 御外侮兼之抚边鄙 第三十回 修内政未能识贤臣 急备战沙场出良将 第三十一回 连用兵倾力除边患 追穷寇漠南无王庭 第三十二回 通西域张骞垂青史 互往来踏出丝绸路 第三十三回 开三边朝廷拓疆土 信方士天子屡受诓 第三十四回 祭神祗沉迷巡四方 汉家女远嫁乌孙王 第三十五回 苏子卿出使忠苦节 司马迁受刑愤著书 第三十六回 巫蛊案虚构成祸水 轮台诏痛悔改前非 第三十七回 奉遗命霍光肩重负 南北和苏武归故国 第三十八回 起内争权归大将军 易嗣君敢废昏乱主 第三十九回 霍氏妻嘱毒许皇后 汉宣帝临朝擢才俊 第四十回 败家子谋逆遭族诛 中兴主亲政循吏出 第四十一回 狡阉官蛊惑汉元帝 立奇功陈汤斩郅支 第四十二回 出塞外昭君千秋在 夺朝位王氏渐兴起 第四十三回 追风流频仍失举措 移国柄大权终旁落 第四十四回 挟幼帝觊觎天子位 得玉玺圣朝换新主 第四十五回 效古制四方烽烟起 昆阳战新莽告覆亡 试读章节 在距今两干多年之前,也就是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件伟大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这就是秦王赢政顺乎历史的潮流,按照人民的愿望,“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六世,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以自己的雄韬大略,调动千军万马,将那中原六国全部荡平,使天下九州归为一统了! 为庆祝攻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胜利,连日来,国都成阳城里,到处张灯结彩,钟鼓和鸣,呈现出一派节日景象。年纪还不到四十的秦王赢政,面对这种景象,怎能不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地想继续干一番空前的伟业? 这一天,他一大早就上朝视政,处理国事。只见他头戴冕旒(mian liu免流,古代天子戴的前后垂玉串的礼帽),身穿衮(gun滚)龙袍,挺着魁梧的身躯,端坐在殿堂正中;再细看,他蜂鼻长目,方面阔口,除下颏(ke科)一抹黑须之外,上唇及两嘴角述翘着一绺卷须,眉宇之间隐含着一种刚毅、自信的神情,小眼角那浅浅的鱼尾纹里,流露着说一不二、生杀予夺的凶气。当文武百官欢呼着向他歌功颂德之后,他得意扬扬地颁下一道命令: “诸位爱卿,我秦国自兴兵以来,攻城略地,斩关夺隘(ai爱),终于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如今寡人(古代君主自称的谦词)也该更换一下名号了。如果不更换名号,仍然称作‘王’,这与原先六国的国王有什么区别,怎么能显示成功,传之后世?诸位议论一番,看到底改成什么名号为好?” 这命令一下,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用眼神打探对方的主意,一时间谁也说不出个名堂来。散朝以后,丞相王绾(wan晚),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几个大臣,急忙召集起一群博士(有专门学问、充当顾问的人。秦时博士为奉常属官,掌通古今,员额不定),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他们引古论今,苦思冥想,都希望找出一个最美好、最崇高的称号,来奉给自己这位统一天下的一代雄主;众人绞尽了脑汁,整整商讨了一夫一夜、最后总算议定了。第二天一大早,秦王政上朝时,李斯代表众臣,上前奏道: “启禀陛下,臣等就陛下更换名号一事,连宿研讨,众皆以为,古时有三皇五帝,可他们管辖的地方不过千里。如今陛下兴兵诛伐暴乱,荡平六国,统一天下,这是自上古以来未曾有过的壮举,三皇五帝岂能相比!臣等与众博士合议,都说古时三皇中天皇、地皇、人皇,以人皇最贵。陛下欲更换名号,臣等特恭上尊号,奉陛下为‘人皇’,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zhen振)。请陛下裁择施行。” 李斯奏毕就位,众臣屏住呼吸,单等秦王政答个“可”字,好舞蹈欢呼,争先颂扬。不料,秦王政端坐着,硬是不吭声儿,还不断轻轻摇头,似乎对“人皇”这个称呼不大满意。他在暗自思忖: “人皇”虽然尊贵,但终究是个陈迹了,自己既然功德无量,远远超过三皇五帝,就应该取个更新的名号。他沉吟了半晌,忽然朗声说道:“古有三皇五帝,寡人何不取三皇的‘皇’字,五帝的‘帝’字,称作‘皇帝’呢!” 众臣一听,齐声叫好,一起匍匐在地,极口称颂:“陛下德过三皇,功高五帝,应该尊称为皇帝!”接着,“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像波涛一样,在大殿里滚荡起来。秦王政大喜,待众臣舞蹈欢呼一阵之后,说:“寡人既是振古至今第一皇帝,就叫做‘始皇帝’吧!今后寡人的子孙做皇帝,就以世数来计,叫做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直至干世万世,传之无穷!……” 从这时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皇帝,人们也就称秦王赢政为秦始皇了。 就在这欢庆的日子里,秦始皇并未沉醉在大统一的胜利之中。一天,他在宴饮之后,身穿便袍,腰扎一条黑色缎带,独自在宫中漫步。他在考虑:天下虽然归为一统了,可面对这空前的广土众民的大帝国,究竟采用何种办法进行治理呢?这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如果搞得不好,朝政就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入夜了,他抬眼望着挂在中天的一轮皎月,品察着一颗颗眨眼的星斗,忽然觉得这乾坤宇宙唯有靠他才能运转。他正在凝神思索,忽见一颗小小的流星划破幽蓝的天空,向东方逝去。那时人们迷信,连他这位始皇帝见此也大惊失色了。他认为这是上天对他的警告,告诫他必须勤于朝政,安邦治国,才能稳坐皇位。他越想越觉得急迫,叫来侍从官,说:“马上传寡人旨意,立即召开宫廷会议!” 咸阳城秦宫大殿里,灯火辉煌。文武百官,分列两旁,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皇帝为什么连夜升朝议事。 P1-3 序言 我于1986年开始参加工作算起,至今已经过了24年的时间了,一直从事着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故而,要说到给广大的青少年们推荐历史读物,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因此,值此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约我在工作之余,抽出一点儿时间为他们即将全新再版的“镇社之宝”——大型丛书“五千年演义”写序之机,我便欣然提笔。 大凡学过一点儿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是一门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正是因为如此,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过去性:发生了,就永远成为过去,不能重复。换句话说,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实际上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即历史学家对人类过去的回忆和思考。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学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历史学不可能把自己的价值定位在追求描述历史的真实性上。这就引出了下面的一句话:“历史有什么用?”年鉴学派史学大师布洛赫曾遭到其幼子此般的质问。 对于一般人而言,不管你学习的是什么,都会有上述这样的想法。因为,任何学科面向的,都应该是未来,而不是过去——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正是基于此种考虑,有的朋友就会觉得,历史一点儿用处没有,因为它不能给非常现实的我们带来任何物质财富。 但我不这么看。对我来说,历史非常有用,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借用一千多年前的宋真宗在他的《励学篇》中的话说,就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您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证据嘛,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我纪连海本人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么?您想啊,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人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能找到我么?即使人家一不留神发了昏,找到了我,我能够挑起这副担子么?我能够取得“百家讲坛”栏目开播九年来无人能及的0.69%的收视率么?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能有我今天的成就么?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您能知道我是谁么?现在的问题在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依我看,差距就在于你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是否遵从了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几十年前所说的非常精辟的“认真”二字。中国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话说到了这儿,很自然的就会有个问题:应该看些什么样的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呢?“五千年演义”这套书,在它刚刚出版的时候,我就看过,当时就觉得不错。这次又经认真修改后再版,质量更加精良,是一套水平较高、值得推荐的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儿浅见,您的感觉如何呢?看了,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 纪连海 2010年9月27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