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雪域莲花(走读印度尼泊尔)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冯羿淇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冯羿淇,弧身穿越川藏线、青藏线、尼泊尔、印度、东南亚等地。长期关注西藏宗教与人文,多次于藏地寺院生活、探寻其历史与传说,对中国道家、西方新纪元有一定研究与实践,潜心研究心灵提升的学问。

《雪域莲花》是她的又一部最新游记作品,一本走读尼泊尔、印度的新鲜游记,呈现具有手心温度的旅行资讯。在书中,她还讲述了佛陀遗迹和本事,讲述如何拾得内心宁静与自在的故事。

内容推荐

我们心的本性是什么?

红尘滚滚,智慧和快乐在哪里?

怀抱疑问,一路追寻。

作者冯羿淇上路了——

“我希望籍沿佛陀的脚步,从尼泊尔向印度,一路追寻藏传佛教的历史与源头,以一名心灵探寻者的所失所得所感,向大家呈现在异域色彩下的生命意义。”

《雪域莲花》是一本走读尼泊尔、印度的新鲜游记,呈现具有手心温度的旅行资讯;

《雪域莲花》还是一本心灵朝拜地图,讲述了佛陀遗迹和本事,讲述如何拾得内心宁静与自在的故事。

目录

前序

第一部分:踏上心灵的朝圣之旅尼泊尔

01 观音的眼泪——满愿塔Boudhanath

02 为了纪念那朵智慧之莲——苏瓦扬布佛塔Swayambhunath Temple

03 最高的布施——无畏南无布达Namo Boudhanath

04 燃灯——莲师成佛地巴平Pharping

05 和平之火——佛陀诞生地蓝毗尼Lumbini

06 爱上尼泊尔——古都寻圣

尼泊尔资讯

第二部分:生命的流向——印度

01 相遇灵魂——瓦拉纳西Varanasi

02 离苦——鹿野苑Sarnath

03 以生命证取圆满——拘尸那迦Kushinagara

04 无畏金刚座——菩提迦耶Buddhagaya

05 知识的给予——那烂陀Nalanda

06 开启无量光——台拉登Dehra Dun

07 珍珠上的朱砂泪——泰姬陵与红堡Taj Mahal & Lal Qila

印度资讯

试读章节

歌声在雪山中荡漾开,在空谷中与雄鹰一起高低回旋:歌声摩挲着桑格花,涌起一层层黄色的波浪好像是一种幸福的唱和;歌声带着美好的祈愿轻绕佛塔,再被风马旗传唱着;歌声随着白云一直飘一直飘,飘到喜马拉雅的南麓,慢慢沉淀在一个高山古国。

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是什么?这个遗世独立的小王国,我尽力在脑中搜索关于它的记忆:

是加德满都吗?她总是披着神秘而绚丽的面纱吸引你走近。在加都的日子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坐在被晨雾浸润的故城残庙脚下,听古庙楼上的钟鼓梵音,看着夕阳斜照下来的一刻,钟声惊起觅食的鸽子漫地遍天。这些容颜沧桑的宫殿高塔在千年的时光中依旧守护着人们的信仰,默默地看着红尘里的过客每天在恍若隔世中消磨掉时光。

是奇旺吗?我还记得那里有很多惊险奇妙的感受。当坐着大象进入原始森林,第一次见到珍贵的白犀牛,惊讶地看着美丽的孔雀张开七彩的羽毛在眼前掠过:第一次在独木舟上看着狡猾的鳄鱼慢慢从河里浮出,再缓缓地向我的小船移过来;还有那个被犀牛袭击得满身鲜血,被救护人员从森林中抬出来的外国人,希望他早已康复,更不会因此不再爱上尼泊尔。

是瑰丽的博卡拉吗?多少次我期盼每天夜里张开眼便能见到喜马拉雅的星空,看着日间晶莹剔透的安娜普尔纳雪山在夜幕中只留下淡淡的轮廓,此刻她不再是凛然不可侵犯女神,而是充满慈爱的母亲,柔和地为怀中的宝贝费娃湖讲述在她身上发生的,那些饱经风霜的勇士如何带领骡队战胜风雪满载而归的故事。

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到底是什么?

曾经,我喜欢不设终点地一站一站走下去,每次在新的猎奇与期待的兴奋中接近下一个目的地,当停下来的时候便觉得有强烈的孤独感袭来,于是又在兴奋与落寞的交替循环中继续旅程。直到我第一次亲近蓝毗尼,我开始明白我所找寻的答案。

那天晚上在韩国寺碰上几个来自成都的朋友,晚饭后他们说“出去走走噻”,我们就在淡淡的月色下摸索着这个神圣的大花园。去哪呢?前面好像有一颗黄豆大的亮光在闪动,大家都不确定是不是灯光,只是在黑暗中突然见到一点光明必然会被吸引。走了一段时间灯光越来越亮,决定没有错,继续向光明前进吧。慢慢地我们听到了悠悠的梵唱,像一阵清凉的雨水洗去疲惫的尘埃,浸润着烦躁的心灵。一声一声,轻轻柔柔的却重重地落在心田,是灰霾中的一刹闪电,是惊醒残梦的雷鸣。乍醒间抬头,守护着佛陀出生的娑罗双树茂盛的繁枝显露在层层叠叠的风马旗之上。2500多年过去,圣者诞生、离开,却永不离弃,他为后世开示一个永恒的真理,让众生知道佛性本具,只是轮回中的无明客尘遮掩了心灵,通过爱心的开发祛除情绪中的贪、嗔、痴、无明等妄想颠倒,内在宁静的真我本性自然显现,智慧的觉悟扬帆使我们到达极乐的彼岸。佛陀的出生、证道不正是向众生演示着生命的最高真理——生命潜能无限吗?只是我们身心的觉知在对外境物质的追求中已渐渐麻木,遗忘了内在最本原的真我,而圣者在心灵的探索中证悟到宇宙的真谛。当我刚抵达蓝毗尼时我就知道,我必定再回来,再回来感受生命的本真,感受佛陀的慈悲,尝试接近智慧的大乐。

尼泊尔这个圣者诞生的古国,佛陀在这里出生,以自己的身体在这里作了最后一次报施;这个从莲花中诞生的古国,一切密乘之师莲花生大士从印度经此入藏并于此成佛,自此印度的佛教思想精萃开始传入我国西藏,智慧之莲的种子便沿着喜马拉雅山脉一路盛放。

在喜马拉雅的雪水滋润下,尼泊尔一直传承着佛教的血脉,即使宗教多样,佛教在这里始终没有被湮没。作为西藏与印度的衔接之地一直推动着藏传佛教的弘扬,公元十一世纪中至十五世纪时,藏传佛教中的萨迦、宁玛、噶举教派渐渐形成,先后传入尼泊尔,转而又推动了尼泊尔佛教的发展,因此在尼泊尔也可于多处见到藏传佛教的寺宇以及修行者。在泰米尔,我常常见到来自西藏与世界各地的修行者,我总觉得他们像来自喜马拉雅山上的一阵和暖熏风,又像永远披着一件阳光做的僧袍。虽然不同面孔,但举手投足都轻缓而淡定,不同颜色的眼珠有着同样的沉着,与你目光相交时总先对人坦然一笑,隔膜被他的笑容所溶化,内心的武装被这和暖的熏风所软化,甚至一些世俗的偏见或执着也随之风化。我常想为什么藏传佛教的僧袍那么红?那是喜马拉雅的太阳吗?去到世界不同的角落点燃大爱的火种?可能那是慈悲的火把,代代传承保护着这朵神圣的莲花,甚至我想喜马拉雅是不是因为这耀目的红才变成冰肌雪骨?因为在严峻无情的削壁孤岭间,狂风冰雹像嗜血的魔鬼随时威胁高原上的人民,但是即使远远见到那抹鲜红,便增添了人们对生存的信心,面对善与恶的强烈对比,人们生起了强烈的勇气与之对抗,甚至促使高原上的人们开始思考在抵御灾难恐怖的同时如何使自己处于更安全的地方,如何使自己进入光明的境地,这红色的僧袍代表了对生命的思考。P10-14

序言

我体内的灵魂被雪山的旋律所唤醒。

那天晚上箫笛与六弦琴谱出一曲曲妙韵雅音袅袅回旋于耳际,伴随着梵语的吟唱仿佛清凉宁静的天籁在轻叩心窗,带我回到曾经的梦与故乡喜马拉雅。在星月皎洁的夜空下,亘古不化的冰川像藏族少女头上珍贵的宝珠长年镶嵌在雪山顶上,巍峨的雪山蕴藏着最原始质朴的神秘力量,苍莽壮丽得令人心悸。雪地上蜿蜒着的一串串脚印,这是朝圣者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对爱的虔诚,用生命兑现智慧的真谛。从古至今,这些脚印被风雪抹去又被后人刷新,永不遏止地一个重叠着一个,是怎样的一种力量,使渺小而脆弱的生命敢直面大自然的咆哮而毫不颤抖?在高山险峰背后是一个什么宝藏能让人们以坚定的信念漠视对灾难的恐惧?

公元七世纪,一切密乘之师莲花生大士从印度将爱的种子带到雪域,爱便像纯洁无染的莲花沿喜马拉雅盛放至今。在西藏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由爱而创造的奇迹,由于对爱的信奉,使这方人们即使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依然像活在天堂一样快乐。如果我们可以暂时放下“中华文化”的架子,不去藐视藏族人民的文化风俗,不去非议他们的悍勇善良是一种无知,不去诽谤他们对灵性的追求是一种愚昧,而是积极地用真正的中华文明那种圆融的智慧与博爱的胸襟,去解读他们身体中潜伏的爱心,我们可以通过倾注爱心、收获爱心而提升自己的灵魂。

在西藏对爱的感受是直接且深刻的,爱流露得那么真挚自然:在阿里的雪山中,我的登山鞋爆裂开了,我正担忧怎样走完剩下的路时,年轻的藏族小伙子已经脱下他的靴子给我换上,自己赤脚在雪水上行走。他做得如此自然,像做一件平常不能再平常的事一样继续边哼歌边前行,只留下默默流泪的我;在星夜的雪山上。天气突变下起大雨,雨停后气温更低了,我们一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人蜷缩在狭小的用树枝搭起的帐篷里,雨不知什么时候还会再次袭击,我们的马队大哥是虽然健壮却上了年纪的藏族大叔.他为了让我们有多些空间,宁愿在帐篷外披着袍子席地而卧也要让我们休息得舒服一些,透过从帐篷外映射进来的篝火亮光,我见到旁边的法国人在偷偷抹泪;在拉萨城里的转经路上不时有匍匐的身影。他们是从青海、甘孜等地出发一直朝拜至此的藏民,三步一个等身长头,就是这种姿势保持了两年、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手上的木板与护膝已磨得光滑,额上隆起了大疱,面孔也已被灰尘所掩盖。只有一双虔诚的眼睛闪烁着幸福的神采。他们或者是摄影机捕捉的对象,或者又被人嘲笑为不事生产,只虚妄地祈求来生福报,但我们或许不知道这种饮霜餐露的苦行并不是为自己祈祷,而是为家人.为一切众生的富足幸福祈愿,以自己的痛苦来清洗众生的业障。当然,我们可以轻松地拒绝他们所付出的爱,但我们仍有必要去感激,至少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中有某些素不相识的人,愿意为带着不屑目光看待自己的陌生人付出无条件的爱。

仔细想想,我们与他们有些什么不一样?可能是我们在想如何让自己摄获更多名利的同时,他们在想如何与神靠得更近,结果是我们获得多反而觉得失落,他们物质贫乏却精神富足。究竞谁处于天堂?难道物质的发展与精神的富足不能平衡地在天秤的两端?

我想很多人对雪域藏地,对喜马拉雅的迷恋并不仅仅是那绚丽的色彩、神秘的天葬、原始的生存状态、奥义的藏传佛教,而是想去体验、开启这纯朴背后所潜藏的爱的力量。我视这种爱是最广义的爱,它的焦点不是“我所喜欢的”,而是将生命视为最宝贵的一切,用欣赏、关爱的态度看待周遭世界,所以雪域的人们在严酷的境地里能笑对生命,雪虐风饕也不能扑灭他们对快乐的追求。

我们很少听到生活在这个富足都市中的人们说快乐,反而更多的是听到人们在诉说烦恼,我开始在想是不是我们在生命旅途中行走得太急促,忘记了分享爱;又或者在我们行动的背后缺乏坚定的信仰。令我们怀疑人生、怀疑自己的追求。无数先贤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从心中所爆发的爱的力量驱使他们不畏重重险阻往返于喜马拉雅,经尼泊尔远赴印度取经求道,他们所求得的智慧成为支撑着雪域人民的精神信仰,既然法显、莲师、阿底峡尊者能一步步行走于冰山险峰,我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为什么不走出去,亲身体验佛家所宏扬的“无私的爱”,体验在藏传佛教智慧精华悲智双运下的无漏之乐?

于是,我开始了在喜马拉雅的另一方行走。

书评(媒体评论)

我把金刚乘视为人类思想发展最绚丽的花朵之一,所以我坚信为它辩护并没有错。不过我又自忖,由在井底观星这青蛙对茫茫宇宙的描述只能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

——约翰·布洛菲尔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