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编著的《平家物语》是日本历史小说和军纪物语的问鼎之作,与《源氏物语》并称日本古典文学两大巅峰巨著。它以贵族阶级的衰亡和武士阶级的兴起这一重大历史转折为背景,以两大武家平氏与源氏之战为经线,以当时诸势力的政治角逐(包括朝廷内部、朝廷与武士集团、武士集团与僧寺集团、僧寺集团内部)和悲恋故事为纬线,展开了平氏一家盛极而衰的悲剧命运,以及武士生活的种种世相。
由著名翻译家、日本文学研究泰斗叶渭渠先生主编,著名翻译家申非翻译的这本《平家物语图典》是真正意义上的《平家物语》中文全足译本,书中的珍贵彩图直观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详尽注释全解了平氏家族的荣辱兴衰。
这本《平家物语图典》是申非译自日本无名氏的一部物语类图文书。此书形式多样,从物语绘、屏风绘、隔扇绘、扇面绘等,场面壮观,以表现作为武士英雄象征的人物群像为主,描写自然景物为辅。它们继承传统“绘卷”的雅致风格,追求场景的动的变化和场面的壮伟,具有一种感动的力量,一种震撼的力量。
僮仆有王
却说流放到鬼界岛的三个流人,两个蒙赦还京,只剩俊宽僧都一人继续做这荒凉孤岛的“岛守”,实在是很悲惨的。有一个名叫有王的僮仆,从上随侍在僧都左右,很受钟爱。他听说鬼界岛的流人今天已回京城,就到乌羽来寻问,却没看到他的主人。问是怎么回事,答说:“因为罪重被留在岛上了。”听了这话,心情的悲伤是无法形容的。以后,常到六波罗那边巡风探问,却总听不到赦免的消息,于是便到僧都女儿隐居的地方,说道:“主人失去了这次大赦的机会,未能回家,我想设法到那岛上去,探询一下他的行踪,请给写一封信吧。”僧都的女儿哭哭啼啼地写了信,交付与他。
他想若按礼辞别,父母未必准许,所以就没告诉父母。通往大唐的商船照例是在四五月开航,或等到那时就太迟了,所以在三月底便搭船出发了。经过漫长的海路,到了萨摩的海边。在从萨摩往鬼界岛去的渡口,引起怀疑,被剥了衣服盘问。他没有一点后悔的样子,只想不能让人发现小姐的书信,便把它藏在自己的发髻里边。终于乘了一艘商人的船来到这个岛上。据他实地所见,原来在京中约略听到的一些传闻简直算不了什么。这里没有水田,也没有旱地;没有村庄,也没有部落;虽然偶尔也有居民,但说的话却听不明白。心想这些人中或许有知道主人的行踪的,便说道:“请问……”答道:“什么事?”又问道:“有一个从京城流放到这里的法胜寺执行,你知道他在哪里?”假如知道什么是法胜寺,什么叫执行,或许会回答的,但他们只是摇头说:“不知道。,’其中有一个人似乎晓得一点情况,回答说:“是的,那样的人有三个,两个人召了回去,进京去了;现在还剩下一个,这儿那儿流浪,究竟在哪里却不知道。”他想,或许在山里吧,便走得远远的,进到山里去。他上攀峻岭,下入幽谷,只见白云覆迹,往来之路不明,睛岚破梦,主人之面难睹。在山里不曾找到,便到海边去找,只见沙滩上留有海鸥足迹,除了海滨白沙滩上聚集着水鸟,不见有任何人的踪影。
一天早晨,在海边上有一个像蜻蜓一样瘦弱的人踉踉跄跄地走来。看来像个法师,头发朝天直愣愣地竖着,还粘着各种藻屑,就像戴着荆冠一般;关节处裸露出来,皮肤松塌塌的;穿的衣服也分不清是绢是布;一只手拿着拾来的海带,一只手拿着向渔人讨来的鱼;像是在走路,但又迈不开步伐,只是摇摇摆摆地向前挨移。有王心想:在京城我见过很多乞丐,却没见过这样的。据佛经上说:“诸阿修罗等居在大海边。”修罗住的三恶四趣在深山大海的边上,照此说来,我是落进饿鬼道了吗?这样想着,彼此渐渐走近。但是觉得这个人或许知道主人的行踪,便对他说道:“请问。”那人回答:“什么事?”他又问道:“有一个从京城流放到这里的法胜寺执行,你可知道他的行踪?”僮仆有王虽然认不出是主人,但僧都却认得出有王,他只说一声:“我就是。”便将手里拿的东西失落在地,昏倒在沙滩上了。有王这才知道原来这就是主人的结局。僧都昏迷过去了,有王把他扶起,让他枕着自己的膝,哭哭啼啼地诉说道:“有王来了。渡过长途海路,寻到这里,却也来不及了,竟让我看到这种惨象。”过了一会儿,僧都苏醒过来,有王扶他坐起,说道:“你到这里来找我,你的心意实在是很感激的。我日日夜夜都在想着京城里的事,时常梦见妻子儿女的面影,有时也变成幻觉出现在眼前,因为身体日渐衰弱,后来连梦幻和现实也分不清了,所以你来到跟前我还以为是在做梦哩。假如这真是做梦,醒了以后又怎样呢?”有王回答道:“不是做梦,这是现实。看您这样子,居然还活到今天,真是不可思议。”僧都说:“说得很对。自从去年召回少将和判官入道,扔下我一个人之后,那无依无靠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了。那时本想投海自尽,但因少将说:‘再等一下京城的消息吧。’听了这不可靠的安慰的话,便愚蠢地期待着,胡乱地活了下来。可是这岛上全然没有人吃的东西,身体还能支持的时候,就爬上山去弄些硫磺,和九州来的商人换些食物;如今体力渐渐衰弱下来,这样的事已无力去做了。像这样天气晴朗的时候,便到海边向撒网垂钓的人,合十屈膝,讨些鲜鱼;潮退的时候,便去拣拾贝类,摘取海带,吃些海藻,苟延这朝露一般的性命,直到今日。不是这样,这苦难的人世还有什么办法度过呢!唉,我还有很多话要跟你说,快到我家去吧!”僧都这样说了,有王心想:“落到这般模样还说有家,岂不奇怪吗?”边想边走,不觉来到一簇松树之间,用漂泊到海岸上的竹子作支柱,结扎些芦苇,架起横梁,上下都铺满松叶,看样子是无法挡住风雨的。从前做法胜寺执行的时候,掌管八十多处庄园,在厅堂楼阁之内,有四五百从人围绕其间。如今眼前所见竟是这般凄惨光景,真是不可思议呀!世人作孽,有各种各样的报应,有所谓顺现业、顺生业、顺后业。僧都一生所用的一切都是大伽蓝法胜寺的布施,按照佛经所说,这就是犯了“信施无惭之罪”,或许这就是现世受到了报应吧!
(第三卷)
P74-78
几度绚丽的彩虹
彩虹是绚丽的。
日本古典名著图典的“绘卷”,就像几度绚丽的彩虹。
日本的所谓“绘卷”,是将从中国传人的“唐绘”日本化,成为“大和绘”的主体组成部分。11世纪初诞生的《源氏物语》就已有谈论《竹取物语绘卷》和《伊势物语绘卷》的记载。换句话说,最早的“物语绘卷”此前已诞生了。它是由“绘画”(“大和绘”)和“词书”组成。丰富多彩的绘画,可以加深“物语”的文化底蕴,立体而形象地再现作家在文本中所追求的美的情愫。而“词书”则反映物语的本文,帮助在“绘卷”中了解物语文本。这样,既可以满足人们对文本的审美需求,也可以扩大审美的空间,让人们在图文并茂的“物语绘卷”中得到更大的愉悦,更多的享受,更丰富的美之宴。
我们编选的这五部古典名著图典的源泉,来自日本古典名著《枕草子》、《源氏物语》、《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平家物语》所具有的日本美的特质。换言之,在这些物语或草子的“绘卷”中,自然也明显地体现了日本文学之美。
我们读这些“绘卷”——日本古典名著图典,不是可以重新燃起对《枕草子》、《源氏物语》、《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平家物语》的热情和对这些古典的憧憬吗!不是也可以同样找到日本美的特质,触动日本美的魂灵,体味日本美的情愫吗!总之,我们像从日本古典名著中可以读到日本美一样,也同样可以从这些图典中发现日本美。
《枕草子图典》,内容丰富,涉及四季的节令、情趣,宫中的礼仪、佛事人事,都城的山水、花鸟、草木、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象,以及宫中主家各种人物形象,这些在“绘卷”画师笔下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使洗炼的美达到了极致,展现了《枕草子》所表现的宫廷生活之美、作者所憧憬的理想之美。 《源氏物语图典》,规模宏大,它不仅将各回的故事、主人公的微妙心理和人物相互间的纠葛,还有人物与自然的心灵交流,惟妙惟肖地表现在画面上,而且将《源氏物语》的“宿命轮回”思想和“物哀”精神融入绘画之中,将《源氏物语》文本审美的神髓出色地表现出来,颇具优美典雅的魅力与高度洗炼的艺术美。
《竹取物语图典》,在不同时代的“绘卷”中,共同展现了这部“物语文学”鼻祖的“伐竹”、“化生”、“求婚”、“升天”、“散花”等各个场面,联接天上与人间,跃动着各式人物,具现了一个构成物语中心画面的现实与幻梦交织的世界,一个幽玄美、幻想美的世界。
《伊势物语图典》,“绘卷”忠实地活现了物语中王朝贵族潇洒的恋爱故事,运用优雅的色与线,编织出一个又一个浪漫的梦,充溢着丰富的抒情性之美。“诃书”的和歌,表达了人物爱恋的心境和人物感情的交流,富含余情与余韵。“绘画”配以“词书”,合奏出一曲又一曲日本古典美的交响。
《平家物语图典》,形式多样,从物语绘、屏风绘、隔扇绘、扇面绘等,场面壮观,以表现作为武士英雄象征的人物群像为主,描写自然景物为辅。它们继承传统“绘卷”的雅致风格,追求场景的动的变化和场面的壮伟,具有一种感动的力量,一种震撼的力量。
这五部古典名著图典一幅接连一幅地展现了日本古典美的世界、日本古代人感情的世界、日本古代历史画卷的世界。观赏者可以从中得到人生与美的对照!可以从中诱发出对日本古代的历史想象和历史激情!
从这五部古典名著图典中,可以形象地观赏这几度彩虹的美,发现日本美的存在,得到至真至纯的美的享受!
《平家物语》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王朝文学所不曾有过的披坚执锐、跃马横枪的英雄人物。全书贯穿了新兴的武士精神,武士、僧兵取代贵族的地位,而成为英姿勃发的英雄人物。这些形象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古典文学开创了新的与王朝文学迥然不同的传统,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与《源氏物语》并列为日本古典文学双璧,一文一武,一象征“菊花”,一象征“剑”。
——周作人
它继承传统“绘卷”的雅致风格,追求场景的动的变化和场面的壮伟,具有一种感动的力量,一种震撼的力量。
——叶渭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