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兰芝编著的《卢森堡(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理论家、革命家,被列宁誉为“革命之鹰”。在反对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和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暴风骤雨中,始终英勇斗争,不畏强暴,展现了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其所言:“要有耐心和勇气,我们还要活下去,我们还要经历惊天动地的事呢……”德国现有以她命名的左翼政党奖学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卢森堡(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孙兰芝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孙兰芝编著的《卢森堡(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理论家、革命家,被列宁誉为“革命之鹰”。在反对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和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暴风骤雨中,始终英勇斗争,不畏强暴,展现了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其所言:“要有耐心和勇气,我们还要活下去,我们还要经历惊天动地的事呢……”德国现有以她命名的左翼政党奖学金。 内容推荐 罗莎·卢森堡,这是一个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闪耀着英雄色彩和智慧光芒的名字。她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一位非凡的女性,是与列宁同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她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活动经验,是留给人类,特别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列宁曾赞誉卢森堡是“无产阶级的真正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伟大的共产党人”、“令人难忘的国际社会主义革命领袖”。孙兰芝编著的《卢森堡(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使广大读者群众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入细致了解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风雨历程,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觉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豆蔻年华 多难的祖国 悠远的故乡 温馨的家庭 杰出中学生 第二章 风云岁月 投身革命 告别故土 流亡瑞士 入籍德国 第三章 左派领袖 “新兵”的锋芒 反战勇士 创建德国共产党 铁窗烈火 遇害牺牲 第四章 理论建树 出手不凡的博士论文 通俗卓越的经济学说 有别于《资本论》的巨著 与列宁的争论 对社会主义的忠告 第五章 多才学者 饱学之士 党校教员 演说家 文学成就 《狱中书简》 第六章 壮美人生 翱翔的鹰 纯真的人 苦恋的爱 第七章 玫瑰流芳 卢森堡与中国 中国的卢森堡研究 国际社会的“卢森堡热” 卢森堡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国际工人运动得以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欧洲各国纷纷建立起工人团体和社会主义政党。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19世纪就能消灭资本主义,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布了资本主义的死刑:“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特别是1876年国际工人协会(后称第一国际)解散后,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新发展,各国工人阶级和政党要求加强国际团结、共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决定建立了第二国际。第二国际成立以后,积极组织和聚集革命力量,展开了反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如火如荼的斗争。在这一时期,卢森堡勇敢地投入了革命洪流,经历了一段风云岁月,成长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左派领袖。 投身革命 1887年卢森堡中学毕业。就在卢森堡临近中学毕业时,波兰当地的社会主义小组重新开展革命活动,着手重建党的组织——“波兰第二无产阶级党”。中学毕业后,卢森堡没有追求个人前途,没有到俄国或国外上大学,毅然加入了“第二无产阶级党”领导下的青年社会主义小组,从事秘密革命活动。除了在校内进行革命宣传外,她还出入工人居住区,与工人群众建立了联系。在参加实际革命活动的过程中,卢森堡迅速成长为一名勇敢的革命者。 “波兰第二无产阶级党”,全称“波兰社会革命无产阶级党”,又称“小无产阶级党”。1888年年初以“波兰第一无产阶级党”所属华沙工人小组和华沙高级商业学校的学生小组为核心组成,主要领导人为卡斯普沙克和库尔奇茨基。该党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最高纲领,而以在俄国实行立宪制度和在“波兰王国”实行自治作为最低纲领。卡斯普沙克倾向于采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活动方式,宣传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库尔奇茨基热衷于波、俄联合实行个人恐怖活动。全党统一的目标是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争取民主。当时党的领导人还不是成熟的革命者,特别是库尔奇茨基把从民意党人那里承袭过来的个人恐怖活动作为斗争的主要策略,从而使党组织在1888年秋天的大逮捕中遭到严重摧残,一批革命者被判处绞刑,或终身监禁、流放和苦役,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活跃的年轻女革命者卢森堡的名字也被列入了沙皇军警追捕的“嫌疑犯”黑名单。在追捕风声越来越紧的情况下,她不得不秘密逃离华沙,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告别故土 卢森堡在出逃过程中得到了前辈革命家卡斯普沙克的帮助与呵护。在他的安排和带领下,卢森堡来到了俄国与奥匈帝国占领区交界处附近的一个村镇,化名安娜(实际上用的是她姐姐的名字),在一个挖墓人那里租赁了一间小屋暂住,伺机偷越国境。卡斯普沙克则寄宿在近处一个熟人家里。 卡斯普沙克是波兰工人运动活动家、波兰第二无产阶级党的创始者和领导人。他1860年11月生于希雷,早年当工人。1885年在柏林参加地下社会主义组织。后回国与波兰无产阶级党建立密切联系,并在波兰无产阶级党被镇压后参与建立华沙工人委员会。1885年年底被捕;1887年4月流亡瑞士,同年年底秘密返回华沙;1888年参与创建波兰第二无产阶级党。卢森堡被列入“黑名单”时卡斯普沙克正在波兰国内,也需要逃离波兰。 到了卡斯普沙克与卢森堡约定越境出逃的那天晚上,卡斯普沙克回家收拾衣服,遇到了麻烦。原来沙俄的暗探已经跟踪上这位革命家了。面对抓捕他的三个彪形大汉,他机智地逃脱了。他翻墙进入墓地,匆匆拉起在一条小道边上等候的卢森堡猛跑,气喘吁吁地简述了刚才发生的惊险情景。毫无思想准备的、还不满18岁的卢森堡听后异常紧张,浑身哆嗦,腿软得迈不开步了。不得已,卡斯普沙克就背着她走了一阵。然后,把她领到了一位乡村教区神甫沙佩尼那里。这是卡斯普沙克事先安排和约定好的。 神甫仔细地审视着站在他面前的这位高颧骨、大眼睛,散发着青春气息,然而显得有些心神不定的姑娘。卡斯普沙克向神甫解释说:这位姑娘是犹太裔,决心皈依基督教,想改变宗教后嫁给基督徒,但又怕触怒双亲,不得不想法逃往国外。好心的神甫根本没有想到这位妙龄少女会是一名政治上的“危险分子”。他盯着这位姑娘,略带迟疑地说道:“既然如此,您得答应我一件事,我才能帮助你越过国境。”“一件什么事?”卢森堡警惕起来。神甫以布道的口吻接着说:“您既然求助于我,也就是求助于上帝。因此,姑娘,您若到了国外,必须保证皈依基督,接受洗礼。您能做到吗?”听他这样说,卢森堡就放心了,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889年年初,在一个严寒的暮色苍茫的傍晚,在神甫的安排下,一辆满载谷草的马车缓缓驶向俄国与奥匈帝国的边境线。国境线上的俄国岗哨瞧见驾车的是当地的一位老农,没有任何怀疑,没有进行搜查就放行了。而卢森堡就藏匿在这辆车上的谷草堆里。 逃离虎口后,卢森堡转道前往预定的目的地——瑞士的苏黎世。从此,这位在时代风雨中成长起来的波兰少女就告别了故土,告别了亲人,勇敢地、义无反顾地迈上了漫漫的革命征途。从此,一直到1919年1月她为革命牺牲的30年间,她只因工作回波兰一次,并在波兰被捕坐牢。 卢森堡很重亲情,特别念念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但因形势的冷酷、严峻,1897年秋卢森堡获悉母亲去世的消息时,虽以泪洗面,悲痛万分,却没能回国参加母亲的葬礼。1899年秋,卢森堡从瑞士返回德国,来到了德属波兰西部地区的沃波累市,与从华沙赶来的父亲会晤并团聚了一段时间。这是卢森堡流亡国外十年后第一次见到父亲,也是他们父女的最后一次相聚。1900年10月,卢森堡在柏林获悉父亲已于9月在华沙逝世的噩耗。她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愁眉泪眼,多日闭门不出,哀毁骨立,很长时间不与人们来往。然而,革命工作还是把她从悲苦的追思中解脱出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革命家卡斯普夏克因反对热衷于恐怖活动和热情支持群众性的工人运动而闻名。他的这一立场不能不对卢森堡产生一定的影响。1889年在波兰边境帮助卢森堡逃出之后,他亦逃亡国外,1891年侨居伦敦。后在波兰社会主义者的机关刊物《黎明》的印刷厂工作。1893年在偷越国境时被捕。1896年出狱后又参加波兰社会党的工作。大约在20世纪初,卡斯普沙克作为波兰党在波兹南地区的领导人,卢森堡与他重逢,并建立了密切的工作联系。1904年春,作为波兰党领导人之一的卡斯普沙克在华沙的秘密印刷所与前来搜捕的警察交火,在击毙5名敌人后负伤被捕。1905年8月,被华沙军事法庭判处死刑,9月被杀害,时年不足45岁。卢森堡获悉这一噩耗,痛心疾首,很快在党刊《战地》上发表悲壮慷慨的文章,寄托深切的悼念之情。P20-23 序言 学习革命先辈典范增强社会主义信念——《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丛书序言 高放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于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谈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时,这样说道:“从提出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五百年时间。”他在讲话中精辟地概述了近五百年来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六个时间段及其代表人物。习近平同志的这次重要讲话,引起了全党、全国人民重视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光辉历史及其经验教训。 中国工人出版社于2013年5月就开始策划要出版一套《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丛书,作为《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的姊妹篇,便于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和各方面各界别读者通过历史人物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来较为系统地了解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风雨历程和宝贵启示。出版社邀请我担任这套丛书的主编。我自1949年3月京和平解放后两个月,就提前结束了解放区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研究生的学习,随华大队伍从河北正定迁进北京,给我的导师何干之教授当助手,担任学习助理员(助教),辅导新学员学习社会发展史等课程。自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以华大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大学起,我一直从事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理论和实践的教研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主编过《社会主义思想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大辞典》等书,出版过《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主义在世界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等论著。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来的各类历史人物是较为熟悉的。我深感出版社策划出版这套丛书是很有眼力胆识、很有现实意义的,所以慨然应允。我以远超耄耋之年,病弱之躯,甘愿为主编好这套丛书克尽绵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简而言之,我认为社会主义是旨在减免资本主义剥削压迫、争取劳动人民福利权益、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思潮、社会运动、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依我管见,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是包括社会主义思想的飞跃、社会主义运动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演进和社会主义革新的拓展这样四个波澜壮阔的历程。这四个历史进程既是依次递进,又是后者涵盖前者。五百年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波浪起伏、跌落升扬,亿万群众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其问造就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思想家、理论家、活动家、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宣传家、改革家。他们感悟历史进步趋势,认知社会发展规律,反映群众要求,代表群众利益,以其个人的智慧、能力和言行,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独特的突出的贡献,理应为他们树碑立传,谱写他们非凡的事迹,描绘他们生动的形象。这样便于我们以人为镜、以人为鉴、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世界社会主义历来有各种流派,我们只选定在五百年历史长河中在全世界或某地区起过最先进、最有创新作用的人物25人,分为20册传略出版。每册控制在10万字至15万字之间,都不是孤立地写传主个人,而是包括与之相关的人物,都提炼出一两句最能凸显这个人物历史地位和作用、最具概括性和吸引力的词语作为书名。我精心设计的书名如下。 第一册,乌托邦社会主义首创者莫尔; 第二册,第一批社会主义者,三位“最伟大智士”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第三册,科学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始祖马克思; 第四册,科学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第二提琴手”恩格斯; 第五册,巴黎公社革命活动家、“国际歌”作者鲍狄埃; 第六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倍倍尔; 第七册,父子两代社会主义革命家威廉·李卜克内西和卡尔。李卜克内西: 第八册,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缔造者、世界社会主义开拓者列宁; 第九册,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 第十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卢森堡: 第十一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领袖,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统帅斯大林: 第十二册,意大利共产党创建人、共产国际时期独立探索者葛兰西: 第十三册,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先锋、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 第十四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国际妇女运动领袖蔡特金; 第十五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先锋、西班牙共产党中央主席伊巴露丽; 第十六册,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自治社会主义试验者铁托; 第十七册,美国社会主义探索者、美国社会党创始人德布斯和美国共产党创始人福斯特; 第十八册,拉丁美洲社会主义探索者、秘鲁共产党创建人马里亚特吉和古巴革命英烈格瓦拉: 第十九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日本社会党和共产党创始人片山潜; 第二十册,越南共产党缔造者、越南社会主义奠基人胡志明。 从以上设计来看,这套丛书涵盖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四个阶段、欧美亚国家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历史人物。其中有夫妻一对都是革命家的列宁与克鲁普斯卡娅,有父子两代都是革命家的李卜克内西,有四个革命家还是烈士,即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克鲁普斯卡娅和格瓦拉。我执意挑选出四位女革命家:蔡特金、卢森堡、克鲁普斯卡娅和伊巴露丽。这套丛书没有选人中国历史人物,这是因为中国工人出版社已于2012年出版了一套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刘少奇等在内的《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 这套丛书由我和出版社分头约请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等单位的老中青学者分别编写。其中有四位作者是我指导过的博士研究生,其余大部分作者都听过我讲课或者读过我的著作,对我的学术思想较为了解。2013年9月12日中国工人出版社约请在京作者10人召开组稿会。我讲了编写这套丛书的基本要求。经过大家共同讨论,我们明确了写作与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是帮助广大职工和青年学生了解与学习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人物,缅怀伟大历史人物,汲取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认知水平,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更加自觉地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并且更加自信地展望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我们还明确了这套丛书是面向广大职工的普及型、大众化的传略,而不是学术性的人物评传,也不是带有想象性的文艺作品。因此要依据翔实、精确的史料,做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要加强故事性与可读性,又要注意思想性、理论性,要文风活泼,文字通俗,力求把书稿写成雅俗共赏、做到图文并茂,对大众有吸引力、能引人入胜、启人深思的传记。同时还要写到各个历史人物与中国的关系,在中国的影响,这样我国读者就会感到更加亲切。我还向每位作者提不了写好书稿的具体要求,向7位作者提供了我多年积累的有关9位历史人物的全部书刊资料,对每位作者都提出了如何写好书稿的建议。随后我还审读了部分书稿提纲和初稿,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还有一点我想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这套丛书论述、颂扬历史人物的光荣事迹和功绩,是为了学习世界社会主义先辈中诸多先驱、先哲、先贤、先锋、先烈为社会主义事业锻炼成才的路径,心系群众的胸怀,艰苦奋斗的作风,甘于奉献的品格,勇于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月艮务群众的本领,担当重任的志向,等等。我们为杰出人物谱写传略,并非是要鼓吹个人崇拜。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精英伟雄只有勤于密切联系群众,敏于集中群众智慧,善于宣传鼓动群众,精于组织指挥群众,坚决依靠群众,群策群力,才能成就社会主义事业。任何英雄圣贤由于个人思想领域、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和思想作风、思想意识的欠缺性都难免有过失和错误。所以我们在这套丛书中是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纠“左”防右,在充分肯定历史人物成就与功勋的同时,也简要点明其不足与差错。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是非定圣贤。英雄难免也会失败,甚至失败得很悲惨;圣贤难免也有过错,甚至错得很离奇。善于学习者要精心学习别人、尤其是伟人的长处和优点,同时也要从其短处和缺点中汲取教训。但愿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我们能做到切实学习革命先辈典范,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共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是所至盼,期然为序。 2014年6月于中国人民大学寓所 书评(媒体评论) 革命是永存的!明天,革命将在雷鸣电闪中冲天而起,在令你们胆颤心惊的号角声中宣告:我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依然存在!——罗莎·卢森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