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国伟大广告人/栋梁广告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市场营销
作者 林升梁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美国伟大广告人》是一部令所有广告人欢欣鼓舞的广告史学作品。本书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诠释广告历史,几乎每个人物的人生都充满着传奇与不确定性。她使我们再次看到广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本书不仅“复现”了广告历史,而且还“复活”了广告历史。

内容推荐

入选《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1999年评出的美国世纪广告100人龙虎榜的标准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影响力!是否是广告界人士并不重要,评判的唯一标准是他/她是否改变了广告的历史。接下来的工作就稍微简单了,威廉·伯恩巴克以压倒性的多数优势荣登榜首,他的艺术尺度今天仍然被众多广告公司奉为圭臬。小马里恩·哈珀创造性的广告公司网络系统使他位居第二。李奥·贝纳凭借标志性的万宝路广告稳居第三。

这样的排名并非没有争议。譬如,有人可能会对小马里恩·哈珀位于大卫·奥格威之前而争论不休,但对于两者能够位列前十,都毫无意见。

由于我们定下“影响力”的评判标准,这就为其他一些更为争议性人物的入选埋下了伏笔。这样的人物有:阿尔·阿切恩鲍姆,他提倡的按照顾客赢利的模式抽取佣金的办法战胜传统的15%佣金制;罗伯特·雅各比,他出售特德·贝茨公司并从中获利超过1.1亿美元的股票时,重新塑造了整个广告市场的主流文化,等等。我们认为,他们即便不是广告英雄,也足以因其显而易见的影响力而位居其中。

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人物位列其中,如理查德·洛德,他为捍卫公司的独立性而不惜与WPP集团相抗衡,等等。虽然评选的人物集中在广告界,但其中也不乏市场营销者、媒介人士,甚至跟广告貌似不大沾边的人,如迈克尔·乔丹、迈克尔-奥维茨等。

约翰·沃纳梅克因其雇佣广告界第一位全职文案撰稿人而跻身前六。同样入选的苹果电脑创立者史蒂夫·乔布斯与骨灰级创意总监李·克劳的亲密合作产生了令人惊奇的杰作。而鲁珀特·默多克、史蒂芬·凯斯等为广告在新千年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媒介土壤。

目录

“栋梁广告丛书”总序

前言

美国《广告时代》评出20世纪前100位广告人物

 1.威廉·伯恩巴克:不要相信广告是科学

 2.马里恩·哈珀:领导麦肯成为全球最大广告公司

 3.李奥·贝纳:万宝路品牌的大功臣

 4.大卫·奥格威:奥美奠基人

 5.罗素·瑞夫斯:独特销售主张理论(USP)的提倡者

 6.约翰·沃纳梅克:百货商店第一人

 7.威廉·塞缪尔·佩利: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缔造者

 8.萨奇兄弟:撒切尔夫人广告军师

 9.阿尔伯特·拉斯克尔:我是世上唯一的广告人

 10.杰伊·恰特:1984苹果电脑“为何1984不像1984”广告的策划者

 11. F.魏兰德·艾耶:第一位现代意义广告公司创办人15%佣金制度建立者

 12.赫尔马特·克罗恩:甲壳虫汽车广告艺术指导 

 13.尼尔·麦克尔罗伊:品牌经理制先驱

 14.里索夫妇:领导JWT45年

 15.布鲁斯·巴顿:BBDO缔造者行走在广告与宗教之间

 16.马丁·索里尔:WPP传播集团缔造者不做广告的广告人

 17.亨利·R.卢斯:《时代周刊》(time) ,《财富》(fortune)创办人

 18.李·克劳:领导TBWA创意团队几十年

 19.玛丽·韦尔斯·劳伦斯:广告界的无冕女王

 20.阿尔弗雷德·斯隆:通用汽车的“现代组织天才”

 21.约翰·卡普莱斯:广告定量研究的鼻祖

 22.丹·韦登和大卫·肯尼迪:创造了Just do it,成就耐克新形象

 23.霍华德·拉克·戈萨奇:广告业最机巧的反叛者

 24.雪莉·波丽克福:广告时尚女人

 25.乔伊斯·C.霍尔:贺曼贺卡(hallmark)公司创始人

 26.雷·克罗克:麦当劳之父

 27.艾伦·罗森希恩:全球最大传播集团奥姆尼康建立者之一广告业大爆炸引子

 28.克劳德·霍普金斯:平民广告人

 29.特德·特纳:CNN创始人

 30.哈尔·赖利:存在即被感知

 31.费尔·杜森贝利:洞察力可以激发一千个点子

 32.艾拉·C.艾克·赫伯特:可口可乐品牌管家

 33.鲍勃·盖奇:DDB第一位艺术总监

 34.康德·纳斯特:时尚的象征

 35.约翰·斯梅尔:再造宝洁

 36.布鲁斯·克劳福特:为音乐疯狂的广告人

 37.约翰·E.肯尼迪:第一个广告理论家提出“广告是纸上推销术”

 38.约翰·B.华生:心理学普罗米修士的广告机缘

 39.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始人

 40.菲莉斯·K.罗宾逊:“我世代”倡导者

 41.威廉·鲁道夫·赫斯特:报业怪杰的传媒人生

 42.菲利普·盖尔:IPG采购之父

 43.简·查希:广告界的女性主义者

 44.约翰·H.约翰逊:黑人出版先锋

 45.乔治·盖洛普:美国民意调查创始人

 46.雷蒙·罗必凯:影子的延伸

 47.凯茨·瑞恩哈特:创意改变命运

 48.卡尔·艾利&艾米尔·加格诺:携手开创广告新天地

 49.夏洛蒂·比尔斯:麦迪逊大道女王

 50.大卫·沙尔诺夫:现代电视之父

 51.乔治·巴滕:广告就是事实

 52. 詹姆士·韦伯·扬:广告人教授

 53.杰克·丁克:广告界的戏剧评论家

 54.李·艾柯卡:永不屈服的传奇英雄

 55.唐·贝丁:西海岸广告之父

 56.西奥多·F.麦克马纳斯:情感氛围派的霍普金斯

 57.西尔维斯特·L.帕特·维俄:广播电视广告先知

 58.查尔斯·奥斯汀·贝茨:广告文案鼻祖

 59.斯坦·弗雷伯格:喜剧说唱演员的广告巧合

 60. 鲁珀特·默多克:全球传媒帝国巨子

 61.哈里森·金·麦肯:麦肯公司创始人

 62.伯妮斯·费兹—吉本:零售广告先锋

 63.乔·斯德麦尔:幽默电视广告大王

 64.西奥多·L.贝茨:从容一生

 65.霍华德·齐耶夫:广告界的喜剧之王

 66.智威·汤逊:全球第一家广告公司创立者

 67.罗伯特·雅各比:广告业投下“原子弹”

 68.阿瑟·格德佛莱:天使还是魔鬼?

 69. A. C.尼尔森:现代市场研究奠基人

 70. 詹姆斯·H.麦克劳:国际出版业名人

 71.杰瑞·戴拉·费米纳:超级碗就是审判日

 72.本·达菲:新业务拓展高手

 73.俄尼斯特·艾尔摩·卡尔金斯:失聪的广告巨人

 74.乔治·路易斯:麦迪逊大道上的“坏小孩”

 75.迈克尔·乔丹:商海里的“飞人”

 76.西奥多·里普利厄:公共广告倡导者

 77.鲁尼·阿里基:广播业三足鼎立缔造着

 78.托马斯·伯瑞尔:美国黑人第一个广告者美国4A主席

 79. G. D.克莱恩:《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创始人

 80.埃默森·福特:为烟草做广告的禁烟代言人

 81.比尔·贝克:“我想给全世界每个人买杯可乐”

 82.乔·派特卡:伟大的商业广告导演

 83.费尔法克斯·科恩:使广告更受尊敬

 84.丹尼尔·斯达奇:第一个广告公司内部调研部创立者

 85.约翰·E.鲍尔斯:第一位广告文案巨星

 86.维克特·O.斯奇瓦布:最伟大的邮购文案撰稿人

 87.迈克尔·奥维茨: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人

 88.塞鲁斯·H. K.可提斯:可提斯出版公司创始人

 89.霍华德·H.贝尔:美国广告联邦荣誉退职总裁

 90.理查德·洛德:东西广告公司结合的典范

 91.迈克尔·艾斯纳:迪士尼“暴君”谢幕

 92.阿尔·阿切恩鲍姆:品牌态度理论研究先行者

 93.史蒂夫·法兰克福:创意新世纪

 94.莱斯特·伟门:直效行销之父

 95.佩吉·沙伦:儿童电视权益代言人

 96.弗兰克·赫默特:广播肥皂剧创始人

 97.山姆·维特:媒介购买公司先锋

 98.克里夫·弗里曼:“牛肉在哪里”

 99.万斯·帕卡德:广告批判家

 100.史蒂芬·M.凯斯:网络时代的梦想家

附录一:美国《广告时代》评出20世纪前100位广告人物表

附录二:全球六大广告传播集团资料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不要相信广告是科学

威廉·伯恩巴克(William Bernbach,1911—1982)是国际广告界公认的一流广告大师,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广告“创意革命时期”的三大旗手之一(另两位是大卫·奥格威和李奥·贝纳)。他对广告业表现出的天才形象就像是一位鼓舞人心的父亲,他的文案和美术指导为了获得他的认可而活着,争相以博得他蓝眼睛的眨动和微笑为傲。当业务新开张时,DDB的职员和客户会问同样一个问题:“比尔·伯恩巴克(比尔是他的昵称)会觉得怎么样?”

伯恩巴克去世后,《哈珀斯》这样告诉读者:“他的去世在美国所引起的震惊,超过了《哈珀斯》在过去133年里介绍过的所有杰出艺术家和作家,对美国的文化具有更大的冲击力。”20多年以后,伯恩巴克的冲击力依然未减。他在美国《广告时代》所推选的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广告人中排名第一,也是叙述最详实的一位。不要相信广告是科学

1911年8月13日,伯恩巴克出生在纽约市布隆克斯一个服装设计师的家庭。他在纽约公立中学上学,之后进入纽约大学主修文学,他还兼学了音乐、商业、管理等。1933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良好的现代化教育和宽松的家庭环境,再加上他出色的文学功底,使他在广告业一直保持着非凡的优雅气度。

毕业后,他一心想投身广告业。不幸的是,当时美国经济正处于大萧条时期,他不得不先在施恩利公司当邮差,周薪16美元。在业余时间他就为施恩利公司设计广告,终于有一天《纽约时报》刊登了他设计的广告,他被调进公司的广告部门工作。

1939年,伯恩巴克离开了施恩利公司,在“纽约1939—40世界博览会”宣传部工作,专门为官员、社会名流起草演讲稿,以优美和富有逻辑性的文笔赢得同事的好评。博览会结束后,他加入威因特劳博广告公司,找到了第一份真正的广告工作。在那里他进一步坚定了广告的艺术风格,并与公司老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二战期间服完兵役后,他来到格雷(Grey)广告公司当文案撰稿人,很快就升到创意副总监的位置。

随着格雷公司对科学研究的日益重视,使伯恩巴克越来越感到窒息。他给老板写了封信:“我担心的是我们会掉进贪大求全的陷阱中去,过分崇拜技术而忘却实质。我们用不着书呆子,也用不着科学迷。我们用不着把事事做得平平稳稳,我们要的是激情。让我们向世界证明,高雅的品位、优美的艺术和流畅的文笔才是畅销的关键。”

1949年,他与道尔(N.Doyle)及戴恩(M.Dane)共同创办DDB广告公司(Doyle Dane:Bernbach),伯恩巴克任总经理。虽然他排在最后一位,但是他对此毫不在意,因为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关键是他终于有了可以一展身手的、属于自己的舞台。事实上,从DDB公司创立之日起,伯恩巴克就直接创作了大量在广告界引起轰动的优秀广告作品,使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迅速跻身于美国最大广告公司之列,并且赢得了无数广告大奖。他在DDB工作了33年,公司的营业额由刚开张时的不足1百万美元,到他离开人世时已超过10亿美元。可以说,没有伯恩巴克就没有DDB广告公司。但是,他却从未提出改换公司名称,将自己的位置放到前面。这种大度对于公司的稳定和不断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86年,DDB与尼达姆环球广告公司(Needham)合并,成了奥姆尼康集团的一部分。但是,伯恩巴克的精神依然存在,DDB公司37年的历程为广告业在21世纪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并一直激励着广告人色彩斑斓的创意梦想。创作哲学

伯恩巴克没有著书立说,他的创意哲学观点,大多散见于访谈录、演讲以及给公司内部员工的便条、备忘录和书信中。他的创意观不仅对DDB公司的广告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形成了一种颇具代表性的广告流派。伯恩巴克强调广告是“说服的艺术”,他说:“规则正是艺术家所要突破的东西,值得记忆的事物从来不是从方程式中来的”,“并不是你的广告说什么感动了观众,而是你用什么方法去说来感动他们”,“忘却与永存的区别是艺术技巧”。

伯恩巴克认为,一个好的广告应当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相关性原则(Relevance)、原创性原则(Originality)、震撼性原则(Impact),这三个要素被称之为广告的“鬼斧”。在他的领导下,DDB广告公司以众多杰出的反传统广告而著称于世。

与奥格威不同的是,伯恩巴克认为广告执行本身也是内容,它与内容同等重要。他认为广告执行应包含以下几种特性:

1.不要轻视受众,不要低估他们的智力。广告要力求真实,避免夸大、陈词滥调和过分重复。

2.广告要力求简洁,贵精不贵多,以最经济和最有创意的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然后使其具有销售力。

3.广告须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特色。人们买杂志,看电视,不是为了看你自言自语。如果广告没有新意、独创性和想象力,没有人会感兴趣。

4.采用幽默的广告形式。广告常常打断人们连续阅读或欣赏节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幽默的广告是一种娱乐受众的补偿方式。

伯恩巴克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是他很少作调查研究。他轻视调查,认为调查将导致广告个性的丧失。他说:“研究工作可以让你了解人们需要什么,然后满足他们,这是很保险的方法。但是,做生意就是需要冒险。不管怎么说,广告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劝说的艺术。”

伯恩巴克坚持把独创性和新奇性作为广告业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他认为只有这样,广告才有力量来与世界上一切惊天动地的新闻事件以及一切暴乱相竞争。正是在这一信念指引之下,伯恩巴克在美国同时代的广告大师之中,能够另辟蹊径,自成一家,常常拿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

美国著名的广告史家s.福克斯这样评价伯恩巴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是同时代中最有创造力的广告人。他对20世纪60年代创意革命的贡献可以说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大。”奥格威则称伯恩巴克是“广告殿堂六巨擘之一”,并在《奥格威谈广告》一书中,特别尊称他为“智慧的绅士”。原因是,伯恩巴克具有崇高的职业尊严和道德勇气,在他主持公司的37年期间,没有接受任何一家烟草公司为其客户,始终拒绝庞大广告费的诱惑,坚持不做香烟广告。

在他去世前不久,有人问他20世纪80年代广告的变化是什么?他回答说,“十亿年来,人类的本性从没改变过,再过十亿年也是一样,只是表面的东西会改变。”“谈论人类的改变是很时髦的,但一个传播人应注意不变的人性。人的语言常掩饰他真正的动机,但你必须去发掘什么是人类的原始起动力、行动的本能。如果你知道这些,你便能切中核心感动他。”“有件事肯定是不会变的,创作人员若会洞察人类的本性,以艺术的手法去感动人,他便能成功。没有这些,他一定失败。”P1-P3

序言

1999年美国《广告时代》历经数月研究商讨选出美国前100名为美国广告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广告人物,他们分布在广告公司、媒体、企业、教育等各个领域,是每个领域的开拓者和巨人。在此基础上,林升梁同志从传记的角度精心写就《美国广告人》展现他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

世界上的广告实践早已有之,但广告实践起源于何时何地,广告界一直争论不休。但这其实印证了一个重要原理,即广告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时很难在哪个地方把它理断。但现代广告的发源地为美国,这是毋庸置疑的。广告活动的专业化、职业化和现代化是从美国开始的,美国广告业的发展带动了世界范围的广告业的活跃和发展。

而对于广告理论研究序幕的拉开,被认为是在20世纪的美国。1900年美国心理学家盖尔(H.S.Gale)撰写出版的《广告心理学》,是最早的广告理论研究著作。1903年,又有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W.D.Scott)编著的《广告理论》和美国经济学家席克斯编著的《广告学大纲》。

1997年1月由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广告史》(陈培爱著)被称为“中国大陆解放后第一本较系统的广告史书”(曾宪明:《可喜的“第一本”》,《新闻大学}1998年春季号)。广告史的研究为后人理出了一条广告历史发展的清晰脉络。从广告发展最初的口头广告、实物广告到文字广告,以至发展到今天的电子传媒广告,所有形态的广告都融入广泛意义的信息之中。在“中国广告史”的研究中,其内容展示了从原始社会到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到建国前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广告历史进程,反映了中国广告业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这个框架有益于他人今后进一步研究探讨。此书可称为“广告事件的历史回放”。

张金海教授的《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于2002年11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历史的视角,对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作出较系统的历史性分析,探寻其“历史的东西”,进而从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自身内在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环境、传播环境的相关互动,深入寻觅其“内在与逻辑”的规律。此书可称为“广告理论的历史回顾”。

在历史著作的写作中,人、事件与社会背景都很重要。无论采用哪种写法,都会涉及到这些相关的要素。但只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就会体现该著作的意义。《美国伟大广告人》以广告人物的传记为主线,在人的活动中展开广告事件,透析产生“广告事件”与“广告人”的社会背景,使人物不显得孤立,并从“人物”身上寻找广告历史的轨迹。如李奥·贝纳(Leo Burnett,1891—1971)1915年刚从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一年,第一份工作是在伊利诺斯州的彼奥利亚新闻报当记者。当时美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大小车厂纷纷设立,迅速扩张。汽车业的锐势如同今日的资讯业,汹涌而至,猛不可挡,还盛传着汽车将会全面操控人类生活的传言。24岁的李奥·贝纳也抵挡不住这股热潮,决定加入汽车业,他如愿以偿进入凯迪拉克汽车公司,并担任广告部经理。他抓住机遇,通过热情、激情和经验,形成了极富影响的“芝加哥学派”,为美国广告“开辟了任何人都不能想象的那么多可能性”。其他人物传记同样留下了不可缺少的社会痕迹。广告人物传记可称为“广告人物的历史搜寻”。

广告历史的写法大概有三种:第一种是主要按照时间顺序以记事为主的写法,如本人的《中外广告史》;第二种是主要在社会大背景中考察并总结理论发展历程的写法,如以张金海的《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为代表;第三种就是本书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写法,《美国伟大广告人》就是其中之一。应当说,这三种写法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可以互为补充,使广告史的研究更为充实,更有立体感。目前还没有看到有人把这三种写法融为一体,这样作者自己不仅搞不明白,更会让读者一头雾水。

对于广告史的研究,近年来已引发了研究的热潮。目前有志于研究广告史的学者已经增多,但高水平的研究著作及翔实的史料还有待进一步挖掘。1991年3月,海潮摄影出版社出版了田或的《中国古代广告概述》;1997年1月,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版了本人的《中外广告史》;2000年1月,余虹、邓正强的《中国当代广告史》在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2000年7月,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家林的《新编中国广告通史》。2003年开始,《中国广告》杂志连载了赵琛的《中国古代广告史》部分。上述研究,已为中国广告史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与理论框架,为中国广告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史料基础。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古代及近代广告的发展史料大多散失,有些则分散在艺术类的绘画作品中,能见于文字的更见其少。而使我们感到欣喜的是,2004年5月,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黄志伟、黄莹合编的《为世纪代言——中国近代广告》一书,把旧上海最有代表性的广告作了选编与评点,让我们看到了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的通俗画卷。而林升栋的《申报七十七年广告创意大观》的出版,在广告史料研究的园地里更多了一朵奇葩。

2005年以后,广告史著作更是春潮涌动。2005年8月孙顺华等的《中外广告史》出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杨海军主编的《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中国近现代商业广告史》、《中国当代商业广告史》、《世界商业广告史》等由河南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2005年10月赵琛的《中国广告史》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姚曦的《简明世界广告史》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这些都为当前广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广告史的研究对于新闻传播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对于这一块被遗忘的角落,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些探讨。我们不仅要研究中国广告史,也要研究和借鉴世界广告发展史。《美国伟大广告人》的出版,不仅开拓了广告人放眼世界的视野,也必将引发对世界其他国家广告史研究的热潮,如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的广告史。这不仅仅是一种期待,而是已在规划中的蓝图。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会长 陈培爱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12月4日

后记

拙作的完成,极其艰辛,超过一半的内容是从国外英文资料翻译后的再整理。

岁月如梭。2004年8月,我在广告专业期刊上发表第一篇广告人物传记(“现代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了3个多岁月。3年多前,我并没意识到要系统整理美国广告人物的个人传记,当写了10多个人物时,我感到有点顺手了,才开始着手这项“浩大的工程”。3年多来,发生了很多变故,我也终于从一位热血青年变成一位稍微沉稳并且有点沉重的男子。而欣慰的是,这本拙作,始终没有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打断。

《广告时代》的排名对于20世纪美国广告的历史研究、对于当代的广告教学以及对著名广告大家的进一步了解都是意义深远的。本文作者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查阅了大量文献,获得了这100位当选广告人物的相关资料,现简要介绍给大家,以帮助我国广大广告爱好者对广告及其各分支领域的著名学者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本书也为将来用传记式写法抒写其他各个国别广告史时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物在广告的发展史上都曾经做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有些学者仍然在为广告的发展而继续不懈努力着。

和伟人共处是件幸福的事情,这些伟人尽管不能代表美国广告的全部历史,但他们毕竟代表了美国广告的典型历史,至少展现了美国广告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以人为本”广告史观的写法,应该可以吸引比较多的读者深入到每个人物的人生旅程和内心世界中去,如果其中的某一人物能够对读者产生触动,本书的写作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中国经济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严莉女士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初稿的完成比较粗糙,严女士牺牲了元旦等节假日时间,从编辑的角度为我的拙作作了大量细致的修改、润色,本书毫无疑问包含了她的汗水。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董事长徐智明先生和出版策划总监李彦女士对本书提出了极其宝贵的出版意见,广告前辈对后辈的扶持与帮助令人感动。《现代广告》杂志2008年为本书做了连载介绍,感激之情不言而喻。中国广告先行者陈培爱教授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师恩浩大难以报答。卓越形象创意产业机构首席创意官兼CCo贾丽军先生提出本书要增加广告图片的建议,他年轻的心态使我想起来一句广告语“今年二十,明年十八”,他四十多岁的人了,我看他如十八岁一样年轻。我还要感谢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我支持的家人和朋友,他们分别是:林升栋、林元昌、方秀燕、陈萌宜、林升亮、朱永元、方秀梅、林淑婵、王明俊、杨小红、王丽珍、江玉婷、许俊兰、庄建文、李琳源、陈俊杰等人。没有这些人的鼓励和支持,我恐怕很难一个人坚持这么浩大且长期的“战斗”。

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拙作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本书大量文字、图片资料来自国外英文网站的零星介绍,对于联系这些资料尤其是图片来源相当困难,我无法当面答谢或请教,感到非常遗憾。尽管伟大广告人已部分离开人世,在描述的时候我总感到不安,深怕冒犯了这些伟人。我宁愿相信引进的质量不会尽善尽美,但与其坐等一步到位,不如先跨出一步。著作一旦问世,就会被讨论、受批评,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批判性,学术的前进才有了可能。本书的主要缺点是:人物的选取和排名可能存在争议;有些人物生平资料极其匮乏,即使动用国外资源仍然无法收集足够信息;有些人物生卒年份也不详尽;有些人物的广告作品暂时还无法做到全面评点。不一而足·希望细心的读者发现弊病或者有可补充本书的资源,不吝赐教!

本人联系方式:lincooker@126.com。

书评(媒体评论)

《美国伟大广告人》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诠释广告历史,几乎每个人物的人生都充满着传奇与不确定性。她使我们再次看到广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本书不仅“复现”了广告历史,而且还“复活”了广告历史。

《现代广告》杂志社社长 陈永

这是一部令所有广告人欢欣鼓舞的广告史学作品,她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让您从新的角度看历史,带给您全新的阅读乐趣与体验,激发起您对广告全新的热爱。这本书带给您的将是整个广告业的光荣与梦想……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卓越形象创意产业机构首席创意官/CCO 贾丽军

《美国伟大广告人》的出版,给国内广告界带来了新的启迪和借鉴,作者从传记的角度展现这些伟大广告人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对广告的认识和最感性的广告历史评述。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会长 陈培爱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