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包括1979年3月发表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与企业两权分离,国民经济调整的若干理论问题,企业自主、兼并和向国外扩展,再生产跨所有制改组和发行股票,特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管理,利用外资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要换代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度(体制)创新能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效益观以及关于“创新”的系列定义研究。
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与企业两权分离
(1979年3月)
国民经济调整的若干理论问题
(1979年7月)
人口问题与部门、所有制结构调整
(1979年8月)
企业自主、兼并和向国外扩展
(1979年12月)
再生产·跨所有制改组和发行股票
(1980年12月)
论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
(1981年1月)
特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管理
(1982年6月)
利用外资的基本原则
(1984年6月)
再论社会主义企业兼并
(1984年12月)
国有企业要换代升级
(1985年8月)
国有企业所有权与国家为主体、企业为本位的新体制
(1985年10月)
论全面经济效益和效益链
(1985年12月)
把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阶段论发展为四阶段论
(1986年1月)
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及其运用
(1986年1月)
社会主义资金积聚、集中和企业兼并、改组
(1986年1月)
私人企业是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产物
(1987年1月)
国有企业财产持有权——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选择
(1987年5月)
简论企业持有制——对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综合分析
(1988年2月)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开放
(1988年8月)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异议
(1989年2月)
计划不“姓社”,市场不“姓资”
(1990年7月)
要把垄断陛企业推向市场
(1992年2月)
特区还会再“特”
(1993年4月)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2月)
“复关”紧迫,要加快国企改革
(1994年2月)
企业法人代理所有权与企业持有制
(1995年5月)
海峡两岸产权制度改革比较研究
(1998年10月)
再论企业法人代理所有权
(1998年11月)
简论国企的进与退
(1999年8月)
中国县域中小企业发展问题
(1999年8月)
智力劳动价值论
(2001年8月)
私营企业主群体研析
(2001年9月)
正确认识生产力发展规律
(2001年9月)
遵循进退规律,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2002年7月)
国企与非国企共进论
(2002年7月)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度(体制)创新能力
(2002年12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效益观
(2004年6月)
关于“创新”的系列定义研究
(2004年6月)
附录 与本书相关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大事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