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白话贞观政要(译注与诠释)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吴兢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贞观之治的翔实记录;一部总结古代政治伦理精粹的名著;一部历代君王都视为治国方略的古典领导学。

弘扬吴兢所著的《贞观政要》的价值,让现代人有机会学习贞观朝明君贤臣的智慧结晶和人格魅力,是《白话贞观政要(译注与诠释)》的宗旨。在写作方式上,本书采用了原典、注释、译文、解析四位一体的方式,这样可以使读者既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贞观政要》,从中汲取营养,同时解析部分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读者的阅读提供参考,为读者拓展出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

内容推荐

吴兢所著的《贞观政要》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

《白话贞观政要(译注与诠释)》对这部史书加以注释、翻译、诠释,是一部独具特色、富有启发的经典典籍导读。

目录

卷一

 君道第一(一)

 君道第一(二)

 君道第一(三)

 君道第一(四)

 君道第一(五)

 政体第二(一)

 政体第二(二)

 政体第二(三)

 政体第二(四)

 政体第二(五)

 政体第二(六)

 政体第二(七)

卷二

 任贤第三(一)

 任贤第三(二)

 任贤第三(三)

 任贤第三(四)

 求谏第四(一)

 求谏第四(二)

 求谏第四(三)

 纳谏第五(一)

 纳谏第五(二)

 纳谏第五(三)

 直谏(一)

 直谏(二)

 直谏(三)

 直谏(四)

 直谏(五)

 直谏(六)

 直谏(七)

 直谏(八)

 直谏(九)

卷三

 君臣鉴戒第六(一)

 君臣鉴戒第六(二)

 君臣鉴戒第六(三)

 君臣鉴戒第六(四)

 君臣鉴戒第六(五)

 君臣鉴戒第六(六)

 君臣鉴戒第六(七)

 君臣鉴戒第六(八)

 择官第七(一)

 择官第七(二)

 择官第七(二)

 择官第七(三)

 择官第七(四)

 择官第七(五)

 择官第七(六)

 封建第八(一)

 封建第八(二)

 封建第八(三)

 封建第八(四)

卷四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一)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二)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三)

 尊敬师傅第十(一)

 尊敬师傅第十(二)

 尊敬师傅第十(三)

 尊敬师傅第十(四)

 尊敬师傅第十(五)

 尊敬师傅第十(六)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一)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二)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三)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四)

 规谏太子第十二(一)

 规谏太子第十二(二)

 规谏太子第十二(三)

 规谏太子第十二(四)

 规谏太子第十二(四)

 规谏太子第十二(五)

卷五

 仁义第十三(一)

 仁义第十三(二)

 仁义第十四(一)

 仁义第十四(二)

 仁义第十四(三)

 仁义第十四(四)

 仁义第十四(五)

 仁义第十四(六)

 孝友第十五(一)

 孝友第十五(二)

 公平第十六(一)

 公平第十六(二)

 公平第十六(三)

 公平第十六(四)

 公平第十六(五)

 公平第十六(五)

 公平第十六(五)

 公平第十六(六)

 诚信第十七(一)

 诚信第十七(二)

 诚信第十七(三)

卷六

 俭约第十八(一)

 俭约第十八(二)

 俭约第十八(三)

 谦让第十九(一)

 谦让第十九(二)

 仁恻第二十(一)

 仁恻第二十(二)

 慎所好第二十一(一)

 慎所好第二十一(二)

 慎言语第二十二(一)

 慎言语第二十二(二)

 杜谗邪第二十三(一)

 杜谗邪第二十三(二)

 杜谗邪第二十三(三)

 悔过第二十四(一)

 悔过第二十四(二)

 奢纵第二十五(一)

 奢纵第二十五(二)

 贪鄙第二十六(一)

 贪鄙第二十六(二)

卷七

 儒学第二十七(一)

 儒学第二十七(二)

 文史第二十八(一)

 文史第二十八(二)

 礼乐第二十九(一)

 礼乐第二十九(二)

 礼乐第二十九(三)

 礼乐第二十九(四)

 礼乐第二十九(五)

卷八

 务农第三十(一)

 务农第三十(二)

 刑法第三十一(一)

 刑法第三十一(二)

 刑法第三十一(三)

 刑法第三十一(四)

 刑法第三十一(五)

 赦令第三十二(一)

 赦令第三十二(二)

 贡赋第三十三(一)

 贡赋第三十三(二)

 兴亡第三十四(一)

 兴亡第三十四(二)

卷九

 征伐第三十五(一)

 征伐第三十五(二)

 征伐第三十五(三)

 征伐第三十五(四)

 征伐第三十五(四)

 安边第三十六(一)

 安边第三十六(二)

 安边第三十六(三)

卷十

 行幸第三十七(一)

 行幸第三十七(二)

 畋猎第三十八(一)

 畋猎第三十八(二)

 灾祥第三十九(一)

 灾祥第三十九(二)

 慎终第四十(一)

 慎终第四十(二)

 慎终第四十(三)

 慎终第四十(四)

 慎终第四十(五)

 慎终第四十(六)

 慎终第四十(七)

 慎终第四十(八)

试读章节

卷一 君道第一(一)

原典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①。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②。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③。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谏议大夫魏徵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④。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⑤。’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注释

①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就好像割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吃饱了,人也就死了。②皆由嗜欲以成其祸:都是追求享受和欲望才造成了祸端。③怨讟既作,离叛亦兴:怨讟(dú),亦作“怨黩”,因怨恨而出诽谤之言。讟,怨恨。抱怨既然已经有了,那么背离叛乱也就不远了。④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都是反省自身的行为,才能远及一切事物。⑤未闻身治而国乱者:没有听说过治理国家的人能够管好自身,而他所治理的国家还会发生混乱的。

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说:“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先保存老百姓。如果君王以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来达到自己享乐的目的,就如同割取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吃饱了,人也就死了。如果君王想让天下安定,必然要从端正自身做起,身正不怕影子斜,上至朝廷清明无事,下至民间安定没有动乱。我每每思忖至此,就想到身不正其实并不在于外物,全都是追求享受和无止尽的欲望造成的祸端。就像贪食美味佳肴,沉溺于歌舞女色,这样的欲望越多,对自身的损害就越大,不但妨碍政事,还动摇百姓民生。这时君王如果再说出一些无道妄言,那么天下必然人心离散,怨言横生,叛乱之事也就不远了。我每想至此,就不敢再恣意放纵自己。”

谏议大夫魏徵听了这话说道:“自古以来,圣明的君主都善于从反省自身做起,从而由己推远,远离一切身外之物的拖累。当年楚王聘请詹何,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詹何则以修养自身的道理来作答。楚王不解,便再次问他如何治理国家,詹何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过管理好自身的人却治理不好国家的。’陛下刚才所明示的,正与古时道理如出一辙。”

解析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若管理者自身行得正,那么他不用下命令,下面的人也会遵从;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那么即使三令五申,下面的人也不会遵从。由此可见,无论是君王还是普通的管理者,加强自身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行得正,坐得端。一个人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才能让他人诚服,才会让别人乐意跟他合作;如果自身行不正、坐不端,那么即使给他再好的机遇,他也没有能力抓住。

P3-4

序言

作为一本古书,《贞观政要》其名不显。然而,如果提到唐太宗李世民和他所开创的名为“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毫无印象。

《礼记·大学》中说,人的一生有四重境界,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修齐治平”。而唐太宗李世民这样一位奇男子则将这四重境界全都做到了极致。修身,李世民被后世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严于律己的皇帝;齐家,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夫妻相知、举案齐眉的故事举世皆闻;治国,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让神州大地在隋末的战乱之后迅速恢复了生机;平天下,李世民不仅结束了隋朝末年诸侯割据的混乱状态,统一了中国,还灭东突厥、薛延陀平定高昌、吐谷浑,被草原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他的赫赫功绩恐怕只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可以相提并论。因此,唐太宗李世民被后世的众多帝王当作崇拜和学习的对象。

那么,如何学李世民呢?学的便是这本《贞观政要》。《贞观政要》的体例有点像我们熟悉的《论语》,它并不是由李世民自己写成的,事实上,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勤政爱民、日理万机,也不可能有精力来写这样大部头的著作。《贞观政要》是由武则天时期的史官吴兢编辑而成的政论性史书。全书共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提出的问题,以及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用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还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可以说,贞观朝拥有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位皇帝,而且汇集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一批大臣,《贞观政要》是他们的言行和思想的最真实写照,这便是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后世的读书人在做官之前,读的是四书五经,一旦步入官场,便要学习《贞观政要》,而对于一国君主来说,《贞观政要》更是他们从小便要细心研读的重点书籍。

即便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说,《贞观政要》也是极有价值的。也许我们无法成为决定国家命运的那群人,但我们可以从中领会治国与民生的道理,从而更能理解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也许我们无法成为领袖群伦的人物,但我们可以学习这些伟人的个人魅力和人生智慧;也许我们终此一生也不会踏足官场,但官场即是职场,官场的智慧便是职场的智慧,其道理也是一脉相通的。

弘扬《贞观政要》的价值,让现代人有机会学习贞观朝明君贤臣的智慧结晶和人格魅力,便是本书的宗旨。在写作方式上,本书采用了原典、注释、译文、解析四位一体的方式。这样既可以使读者领略到原汁原味的《贞观政要》,从中汲取营养;同时解析部分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读者的阅读提供参考,从而拓展出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

最后,希望本书的每一位读者都能从阅读中得到收获,我们不求成为李世民那样的伟人、完人,但他的思想精华也足以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完善自己,不是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6: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