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贞观之治的翔实记录;一部总结古代政治伦理精粹的名著;一部历代君王都视为治国方略的古典领导学。
弘扬吴兢所著的《贞观政要》的价值,让现代人有机会学习贞观朝明君贤臣的智慧结晶和人格魅力,是《白话贞观政要(译注与诠释)》的宗旨。在写作方式上,本书采用了原典、注释、译文、解析四位一体的方式,这样可以使读者既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贞观政要》,从中汲取营养,同时解析部分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读者的阅读提供参考,为读者拓展出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白话贞观政要(译注与诠释)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吴兢 |
出版社 | 时事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部贞观之治的翔实记录;一部总结古代政治伦理精粹的名著;一部历代君王都视为治国方略的古典领导学。 弘扬吴兢所著的《贞观政要》的价值,让现代人有机会学习贞观朝明君贤臣的智慧结晶和人格魅力,是《白话贞观政要(译注与诠释)》的宗旨。在写作方式上,本书采用了原典、注释、译文、解析四位一体的方式,这样可以使读者既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贞观政要》,从中汲取营养,同时解析部分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读者的阅读提供参考,为读者拓展出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 内容推荐 吴兢所著的《贞观政要》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 《白话贞观政要(译注与诠释)》对这部史书加以注释、翻译、诠释,是一部独具特色、富有启发的经典典籍导读。 目录 卷一 君道第一(一) 君道第一(二) 君道第一(三) 君道第一(四) 君道第一(五) 政体第二(一) 政体第二(二) 政体第二(三) 政体第二(四) 政体第二(五) 政体第二(六) 政体第二(七) 卷二 任贤第三(一) 任贤第三(二) 任贤第三(三) 任贤第三(四) 求谏第四(一) 求谏第四(二) 求谏第四(三) 纳谏第五(一) 纳谏第五(二) 纳谏第五(三) 直谏(一) 直谏(二) 直谏(三) 直谏(四) 直谏(五) 直谏(六) 直谏(七) 直谏(八) 直谏(九) 卷三 君臣鉴戒第六(一) 君臣鉴戒第六(二) 君臣鉴戒第六(三) 君臣鉴戒第六(四) 君臣鉴戒第六(五) 君臣鉴戒第六(六) 君臣鉴戒第六(七) 君臣鉴戒第六(八) 择官第七(一) 择官第七(二) 择官第七(二) 择官第七(三) 择官第七(四) 择官第七(五) 择官第七(六) 封建第八(一) 封建第八(二) 封建第八(三) 封建第八(四) 卷四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一)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二)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三) 尊敬师傅第十(一) 尊敬师傅第十(二) 尊敬师傅第十(三) 尊敬师傅第十(四) 尊敬师傅第十(五) 尊敬师傅第十(六)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一)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二)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三)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四) 规谏太子第十二(一) 规谏太子第十二(二) 规谏太子第十二(三) 规谏太子第十二(四) 规谏太子第十二(四) 规谏太子第十二(五) 卷五 仁义第十三(一) 仁义第十三(二) 仁义第十四(一) 仁义第十四(二) 仁义第十四(三) 仁义第十四(四) 仁义第十四(五) 仁义第十四(六) 孝友第十五(一) 孝友第十五(二) 公平第十六(一) 公平第十六(二) 公平第十六(三) 公平第十六(四) 公平第十六(五) 公平第十六(五) 公平第十六(五) 公平第十六(六) 诚信第十七(一) 诚信第十七(二) 诚信第十七(三) 卷六 俭约第十八(一) 俭约第十八(二) 俭约第十八(三) 谦让第十九(一) 谦让第十九(二) 仁恻第二十(一) 仁恻第二十(二) 慎所好第二十一(一) 慎所好第二十一(二) 慎言语第二十二(一) 慎言语第二十二(二) 杜谗邪第二十三(一) 杜谗邪第二十三(二) 杜谗邪第二十三(三) 悔过第二十四(一) 悔过第二十四(二) 奢纵第二十五(一) 奢纵第二十五(二) 贪鄙第二十六(一) 贪鄙第二十六(二) 卷七 儒学第二十七(一) 儒学第二十七(二) 文史第二十八(一) 文史第二十八(二) 礼乐第二十九(一) 礼乐第二十九(二) 礼乐第二十九(三) 礼乐第二十九(四) 礼乐第二十九(五) 卷八 务农第三十(一) 务农第三十(二) 刑法第三十一(一) 刑法第三十一(二) 刑法第三十一(三) 刑法第三十一(四) 刑法第三十一(五) 赦令第三十二(一) 赦令第三十二(二) 贡赋第三十三(一) 贡赋第三十三(二) 兴亡第三十四(一) 兴亡第三十四(二) 卷九 征伐第三十五(一) 征伐第三十五(二) 征伐第三十五(三) 征伐第三十五(四) 征伐第三十五(四) 安边第三十六(一) 安边第三十六(二) 安边第三十六(三) 卷十 行幸第三十七(一) 行幸第三十七(二) 畋猎第三十八(一) 畋猎第三十八(二) 灾祥第三十九(一) 灾祥第三十九(二) 慎终第四十(一) 慎终第四十(二) 慎终第四十(三) 慎终第四十(四) 慎终第四十(五) 慎终第四十(六) 慎终第四十(七) 慎终第四十(八) 试读章节 卷一 君道第一(一) 原典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①。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②。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③。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谏议大夫魏徵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④。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⑤。’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注释 ①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就好像割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吃饱了,人也就死了。②皆由嗜欲以成其祸:都是追求享受和欲望才造成了祸端。③怨讟既作,离叛亦兴:怨讟(dú),亦作“怨黩”,因怨恨而出诽谤之言。讟,怨恨。抱怨既然已经有了,那么背离叛乱也就不远了。④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都是反省自身的行为,才能远及一切事物。⑤未闻身治而国乱者:没有听说过治理国家的人能够管好自身,而他所治理的国家还会发生混乱的。 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说:“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先保存老百姓。如果君王以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来达到自己享乐的目的,就如同割取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吃饱了,人也就死了。如果君王想让天下安定,必然要从端正自身做起,身正不怕影子斜,上至朝廷清明无事,下至民间安定没有动乱。我每每思忖至此,就想到身不正其实并不在于外物,全都是追求享受和无止尽的欲望造成的祸端。就像贪食美味佳肴,沉溺于歌舞女色,这样的欲望越多,对自身的损害就越大,不但妨碍政事,还动摇百姓民生。这时君王如果再说出一些无道妄言,那么天下必然人心离散,怨言横生,叛乱之事也就不远了。我每想至此,就不敢再恣意放纵自己。” 谏议大夫魏徵听了这话说道:“自古以来,圣明的君主都善于从反省自身做起,从而由己推远,远离一切身外之物的拖累。当年楚王聘请詹何,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詹何则以修养自身的道理来作答。楚王不解,便再次问他如何治理国家,詹何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过管理好自身的人却治理不好国家的。’陛下刚才所明示的,正与古时道理如出一辙。” 解析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若管理者自身行得正,那么他不用下命令,下面的人也会遵从;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那么即使三令五申,下面的人也不会遵从。由此可见,无论是君王还是普通的管理者,加强自身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行得正,坐得端。一个人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才能让他人诚服,才会让别人乐意跟他合作;如果自身行不正、坐不端,那么即使给他再好的机遇,他也没有能力抓住。 P3-4 序言 作为一本古书,《贞观政要》其名不显。然而,如果提到唐太宗李世民和他所开创的名为“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毫无印象。 《礼记·大学》中说,人的一生有四重境界,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修齐治平”。而唐太宗李世民这样一位奇男子则将这四重境界全都做到了极致。修身,李世民被后世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严于律己的皇帝;齐家,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夫妻相知、举案齐眉的故事举世皆闻;治国,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让神州大地在隋末的战乱之后迅速恢复了生机;平天下,李世民不仅结束了隋朝末年诸侯割据的混乱状态,统一了中国,还灭东突厥、薛延陀平定高昌、吐谷浑,被草原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他的赫赫功绩恐怕只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可以相提并论。因此,唐太宗李世民被后世的众多帝王当作崇拜和学习的对象。 那么,如何学李世民呢?学的便是这本《贞观政要》。《贞观政要》的体例有点像我们熟悉的《论语》,它并不是由李世民自己写成的,事实上,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勤政爱民、日理万机,也不可能有精力来写这样大部头的著作。《贞观政要》是由武则天时期的史官吴兢编辑而成的政论性史书。全书共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提出的问题,以及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用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还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可以说,贞观朝拥有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位皇帝,而且汇集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一批大臣,《贞观政要》是他们的言行和思想的最真实写照,这便是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后世的读书人在做官之前,读的是四书五经,一旦步入官场,便要学习《贞观政要》,而对于一国君主来说,《贞观政要》更是他们从小便要细心研读的重点书籍。 即便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说,《贞观政要》也是极有价值的。也许我们无法成为决定国家命运的那群人,但我们可以从中领会治国与民生的道理,从而更能理解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也许我们无法成为领袖群伦的人物,但我们可以学习这些伟人的个人魅力和人生智慧;也许我们终此一生也不会踏足官场,但官场即是职场,官场的智慧便是职场的智慧,其道理也是一脉相通的。 弘扬《贞观政要》的价值,让现代人有机会学习贞观朝明君贤臣的智慧结晶和人格魅力,便是本书的宗旨。在写作方式上,本书采用了原典、注释、译文、解析四位一体的方式。这样既可以使读者领略到原汁原味的《贞观政要》,从中汲取营养;同时解析部分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读者的阅读提供参考,从而拓展出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 最后,希望本书的每一位读者都能从阅读中得到收获,我们不求成为李世民那样的伟人、完人,但他的思想精华也足以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完善自己,不是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