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章节体中国通史——夏曾佑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经学入门之书——皮锡瑞的《经学通论》
自觉而精熟的研究方法——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中外史料互补互证——柯劭忞的《新元史》
论列纵横 辨析入微——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
近代最早的史学理论专著——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
二重证据与古史成就——王国维的《观堂集林》
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李守常的《史学要论》
探讨中国文化的出路——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
考辨真伪的科学精神——顾颉刚的《古史辨》
撰写民史的先驱——王桐龄的《中国史》
一部新型的清代历史——萧一山的《清代通史》
早期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之作——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
开辟中国史学的科学道路——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一部综合性的史学评论起——刘成炘的《史学述林》
中西交通史的开拓之作——张星烺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治明代清初史者必读之书——谢国桢的《晚明史籍考》
简明的中国古史通论——蒙文通的《古史甄微》
会通中西文化的丰碑——陈垣的《元西域人华化考》
避讳学的典范——陈垣的《史讳举例》
风格独特的中国通史——邓之诚的《中华二千年史》
为中国古史研究打开了新天地——傅斯年的《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冯承钧的《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
以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史前社会——吕振羽的《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
探索殷周时代的社会形态——吕振羽的《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
中国敦煌学的滥觞——王重民的《巴黎藏敦煌残卷叙录》
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总结——何干之的《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
唯物史观与历史理论——翦伯赞的《历史哲学教程》
以点带线 勾勒轮廓——蒋延黻的《中国近代史》
亦“文”亦“武” 独树一帜——雷海宗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多方面成就的甲骨文考释——于省吾的《甲骨文字释林》
对历史的敬意——钱穆的《国史大纲》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撰写历史——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
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综合考察——李剑农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解读——侯外庐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融简牍学与历史学为一体——劳鞣的《居延汉简考释》
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阐发——侯外庐的《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
隋唐制度源流考论——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周遍求证的甲骨学与殷商史——胡厚宣的《甲骨学商史论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