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活--幸福就是平常心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文思源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平常心是尘世中的微笑,是物欲中的淡泊,是风浪中的平静,是困厄中的坦然。若万事以平常心去对待,我们就会:无事时,心能澄然;有事时,心能断然;得意时,心能淡然;失意时,心能泰然。

《生活--幸福就是平常心》分别从贫富、成败、是非、名利、荣辱、恩怨、生死等不同角度入手,对平常心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并辅之以案例和人生哲理的透彻分析,让人们重新用平常心去参透生活和人生,化繁为简、回归本源,以一种健康的心智去认认真真地生活,以一种平常恬静的心态去品味与珍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去看透并超越人世间的成败得失,积极进取,从而于平凡之中创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人生追求的本来境界,快乐幸福一生。本书由文思源编著。

内容推荐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的人在成功的掌声中变得目空一切、得意忘形,有的人则在失败的打击中变得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有的人在荣誉的光环下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这些人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缺少了一颗平常心。他们在贫富得失、福祸悲喜面前,既拿不起也放不下,以致心境失去平静,生活失去平和与幸福。

何谓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生活智慧,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平常心是尘世中的微笑,是物欲中的淡泊,是风浪中的平静,是困厄中的坦然。保持平常心,才是人活在世间自然而自在的状态,才能体晤到生活的真谛、人生的玄妙。

《生活--幸福就是平常心》分别从贫富、成败、是非、名利、荣辱、恩怨、生死等不同角度入手,对平常心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并辅之以案例和人生哲理的透彻分析,让人们重新用平常心去参透生活和人生,化繁为简、回归本源,以一种健康的心智去认认真真地生活,以一种平常恬静的心态去品味与珍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去看透并超越人世间的成败得失,积极进取,从而于平凡之中创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人生追求的本来境界,快乐幸福一生。

《生活--幸福就是平常心》本书由文思源编著。

目录

第一章 名利——功名利禄是虚幻

欲望让你的人生烦恼不安

欲望是一条看不见的灵魂锁链

名利不过是生命的尘土

尘世浮华如过眼云烟

最长久的名声也是短暂的

身外物,不奢恋

可以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

放弃生活中的“第四个面包”

过多的欲望会蒙蔽你的幸福

过重的名誉会压断你起飞的翅膀

给自己的欲望打折

远离名利的烈焰,让生命逍遥自由

知足可以挪去你的各种贪念

功成身退任自如

放弃复杂欲求,恢复简单生活

艳羡别人,不如珍惜自己的生活田园

学会控制不合理的欲望

第二章 得失——人生有得必有失

必要的舍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人生的大智慧

从得中失去,才能从失中获得

聪明人不计较得失

懂得舍弃的艺术,将拥有更多的幸福

患得患失,烦恼无穷

患得患失者终生徘徊在烦恼中

宽心的人懂得取舍的标准

每一次舍去都是一次升华

明智地放弃胜过盲目地执着

难舍难得,天下事得失同生

人生得失寻常事

舍得,有舍才有得

舍要理智,得靠智慧

暂时的失去会获得新的拥有

左手给予,右手收获

吃亏有时是种福

失去可能是另一种获得

第三章 顺逆——胜不忘形败不馁

人生没有真正的难题

人生没有绝对的苦乐

生活是一片百花园,苦难也芬芳

没有永久的不幸

苦难让生命散发芳香

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

解除对你痛苦之身的认同

不能改变环境,就学着适应它

化困境为一种历练

人这一辈子总有一个时期需要卧薪尝胆

祸福相依,悲痛之中暗藏福分

精神的喜悦能够弥补肉身的苦楚

正确和欣然地去接受痛苦

撑伞自度,才有晴空万里

人生没有绝境,只有绝望

换个角度,困境本身就是出路

心存梦想,人生便可随时开始

学会接受不可更改的事实

磨砺到了,幸福也就到了

第四章 荣辱——宠辱不惊成大事

在大起大落间保持平常心

淡泊胸怀,独善其身

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

人生苦旅,等闲视之

荣耀和痛苦只属于过去

时刻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

是非成败转头空

随高就低,遇事悠着点

天塌下来也要淡定

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以淡泊的心境看待人生

自嘲也是解脱

第五章 成败——凡事功到自然成

海上没有不带伤的船

所谓失败,只是意味着仍在征途

逆境是促使人奋发向上的动力

年轻最大的资本就是经得起失败

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

把挫折当作成长的营养

相信自己才能胜利

人生是一种承受

提升你的逆商指数

接受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

增强你的挫折“复原”能力

成功不怕迟,失败要趁早

接受不可避免的现实

跌倒了别着急站起来

把失败当作前进的动力

面对寒潮,不妨勇敢地“冬泳”

信心在,希望就在

要比所有人更积极

第六章 是非——只是庸人自扰之

别为琐碎的小事而烦恼

不斤斤计较是一种豁达

凡事斤斤计较,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别自寻烦恼

不要对自己太苛刻

烦恼本是自家生

快乐的法则:少一点,多一点

气是自己找来的

切莫庸人自扰

切勿悲观,何必杞人忧天

让忧愁远离你的生活

人不能总为小事烦恼

心中无事天地宽

幸福趁现在,何必去预支明天的烦恼

远离疑病心理

到底是什么在困扰你

远离焦虑,斩断心中烦恼丝

人生92%的烦恼都是自己寻来的

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破除“我执”,烦恼无处丛生

放开双手,让烦恼落下

顺其自然,看淡一切

告别庸人自扰,安守本分的心

一念心清净,尽享生命清闲

改变心境,发现生活的美好

学会遗忘天地宽

每天留一点时间独处

不必伤春悲秋,人生没有时间老

第七章 悲喜——人生不老少年心

丢弃“情绪包袱”

别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和忧郁说再见

和悲苦挥手

挫折总会过去

埋葬过去,开辟未来

好了伤疤忘了疼

学会忘记苦难,才有空间容纳幸福

学会遗忘,拥有宽心和快乐

战胜消沉,情绪方能飞扬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正视挫折,走过去前面是片天

给情绪装个“安全阀”

解开愤怒的“结”

让昨日止于昨夜

过去不再是伤害

那些不能看开的,唯有遗忘

随时抛开坏心情

世无净土是因为你的心不净

拥有一颗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

每一天都是生命的第一天

第八章 恩怨——是非恩怨转头空

宽容比怨恨更具威慑力

与人争辩,你永远不会真赢

及时原谅别人的错误

让谣言止于平静

拥有忍耐力可以战胜一切

报复是对别人的打击,也是对自己的摧残

消灭嫉妒的“毒瘤”

内心期待什么就能做成什么

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

我们随时都有选择快乐的权利

活在当下,不透支生活的烦恼

幸福在于失意时的忘却

只要有一颗清净的心,即能领取幸福

以恕己之心恕人

理解之中见晴天

宽容信任胜过发号施令

第九章 善恶——不因善小而不为

存善念,行善事

一言之善,善莫大焉

虽为良医,愿人无病

积善利身,积恶引祸

勿强求,施予莫存回报心

付出一颗善心,收获一片果林

行善不必刻意,有心者自然留意

为别人付出,为生命增加厚度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

麻木比瘟疫更可怕

莫让洁净的心灵蒙尘

善良是一缕最美丽的人性光辉

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

善良是内心源源不断的泉

第十章 褒贬——功过是非任评说

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一切均由爱自己开始

不要拿过去犯下的错误处罚自己

接受天生的限制,改进自己的缺点

每个人都不是“一无是处”

不必为他人的眼光而活

自己的人生无须浪费在别人的标准中

你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

别为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

你是独一无二的,要告诉世界“我很重要”

把“我不可能”彻底埋葬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张扬个性,“秀”出自己才有机会

第十一章 贫富——安贫乐道自在活

不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告别虚荣,让心灵恢复自由

充实人生,安心走自己的路

真正的人格需要内心的充实

不做虚荣的假贵族

虚妄的荣耀,不过是掩耳盗铃

爱慕虚荣会让你狼狈不堪

还原生命本色

不为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

心中存善念,不做贫穷的富人

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欲望有毒,愈靠近愈危险

少一分物欲,多一分安宁

克制己欲,拒绝不需要的东西

第十二章 生死——生命无常人从容

生死有时,只经过喜悦旅途

寿夭得失,都是生命的瞬间

我们不过是路过人生之人

学会承担,学会经受生命的考验

安身立命,百年如同一场梦

惜时是人最大的福

功名利禄,人生路上过眼的云烟

生活的静美待你享受

回归自然是最美丽的生存之道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过程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当你真正忙起来,就不会感觉自己在变老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面对疾病,岂能轻易放弃生命

告别灰色,走入心灵的阳光地带

第十三章 执着——退一步海阔天空

做人不可过于执着

不幸人的一大共性:过分执着

凡事不能太较真

放掉无谓的固执

不要让小事情牵着鼻子走

换种思路天地宽

下山的也是英雄

不做无谓的坚持,要学会转弯

苛求他人,等于孤立自己

有一种智慧叫“弯曲”

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

条条大路通罗马

人生处处有死角,要懂得转弯

方法错了,越坚持走得越慢

第十四章 从容——世事无常心平常

从容,以一朵花开的姿态

顺境舒展身心,逆境安顿自己

淡看世间风光,枯荣皆有惊喜

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

淡定从容,更能让人折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人生是一个自然规律

既然缘变无迹可寻,不如娴雅度过一生

用耐心将冷板凳坐热

用平凡的心态确立人生坐标

等待是生命的常态

将等待进行到底

生活本来就不易,耐心等待才能发现转机

人生不能跳跃着前行,任何事都急不得

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

顺其自然,让心境悠游自在

第十五章 知足——人生知足才常乐

知足是对生命的谢忱

衡量生活,别用过长的尺子

当下就是良师

欲望让人失去了美好心灵

感恩是一种获取,知足是幸福的源头

不做贪婪的人

知足常乐,“满足”即能圆满

到达“度”之前学会知足

远离贪婪,知足让你快乐而清静

做一只容易满足的鼹鼠

幸福就在身边:知足就是幸福

快乐就是知足与成就感

不要变成为金钱疯狂旋转的陀螺

第十六章 随缘——顺其自然方自在

不求公平求效率

从容地接受人生中的变故

何必徒劳寻求完美,生活本身就是不完美的

接纳所有的不幸,期盼生活的彩虹

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回报

尽力了,不一定能做到最好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

没有完美的人和事

玫瑰有刺,要接受事物的瑕疵

煤堆里的金子看不出光泽

人生之路就是一场场挑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生活难免会有不公平,看开就好

坦然接受命运的不公

完美是一种海市蜃楼

既然不能改变,不妨试着接受

量力而行,不逞匹夫之勇

第十七章 爱情——缘来缘去亦安然

爱是生命不息的火

金钱买不到的心灵慰藉

心中有爱,就不要吝啬表达

暗恋,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热恋,爱情经不起太多的嫉妒

感谢失恋,等待下一站爱情

幸福与否,由你来定

挥手告别不适合自己的人

不要让爱牵绊了幸福

放开手,守望对方的幸福

珍爱自己,不执着于错爱

爱情要坚持“半糖主义”

走好爱情的斑马线

在深爱中保持自我

以爱维忠,让幸福常伴左右

好好珍惜眼前人

浪漫爱情要经得起平淡的考验

第十八章 婚姻——平平淡淡才是真

请给爱情一点空间

每天一个拥抱

爱,就是那一瞬间的低头

在欣赏中绽放爱情的花朵

夫妻关系要进退有度

拒绝轻浮,心若玫瑰自芬芳

调整心态,理性面对婚前恐惧

爱情已远,但婚姻还在

离婚,爱已逝,就洒脱地走

再婚,当幸福的门再次敞开

为对方着想,收获甜美爱情

付出多一点,收获多一些

幸福的婚姻少不了包容

让一步幸福就会被你抓住

相互信任是夫妻和睦的基础

第十九章 快乐——快乐在心不在境

敞开你的心窗

看开,想开,烦恼就会走开

快乐不在别处,就在你的心里

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安详

快乐是一种习惯

乐观的人看到希望,悲观的人只能看到绝望

让自己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失去什么都不能失去希望

时刻保持精神的愉悦

心往宽处想,境界两重天

信念是溺水时的救生圈,只要不松手,希望就在

幸运不是天生的,是设计出来的

保持好你的心境

用微笑面对人生

第二十章 幸福——简简单单最幸福

傍晚时刻,欣赏夕阳西下

尝一杯幸福的美酒

幻想美梦成真的那一刻

饥来吃饭倦时眠

黎明时分,看着太阳升起

美,就在我们身边

内心的平衡才是幸福的能量源

幸福与金钱无关

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

善于发现身边的快乐

羡慕别人的幸福,不如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相信美好的存在

心灵的充实,是一朵幸福之花

幸福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笑看人生的各种风景

试读章节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住持,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

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他这一次小心翼翼,但还是从悬崖上面滚落到原地。

慧明稍事休息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一半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太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

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顸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

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

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静静地看着尘元的去向。

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顸。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尘元向其他人解释:“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在山腰处低头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随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勘验你们的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不去追求虚假的得益,实实在在地施为,高僧传达的正是这个意旨。在这个世界上,名与利通常都是人们追逐的目标。虽然人人都道“富贵人间梦,功名水上鸥”,可真正要一人放弃对名利的追求,如自断肱骨,是难而又难的。对于名利的追求,已经渗入我们的骨髓了。谁不爱名利呢?名利能给人带来优越的生活,显赫的地位。然而,谁又能保证这种“心想事成”的梦幻生活,能保持五年、十年、甚至更久?13岁的李叔同就能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的诗句,佛意十足。他自己也真正视名利如浮云,飘然出家。

出家,不过出的是家门,人仍在红尘内,名与利仍然如炎夏的蔓藤伸出小而软的触手,纠缠不清。

做和尚也是有三六九等的,普通僧人青灯古卷,寒衣草履,有权势的僧人也会出入高屋庙堂与政要周旋,来往前呼后拥,排场十足。弘一法师对此深感惋惜,而他自己对功名利禄则是毫无兴趣。

弘一法师出家后,极力避免陷入名利的泥沼自污其身,因此从不轻易接受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他每到一处弘法,都要先立三约:一不为人师,二不开欢迎会,三不登报吹嘘。他谢绝俗缘,很少与俗人来往,尤其不与官场人士接触。

那时弘一法师在温州庆福寺闭关静修时,温州道尹张宗祥慕名前来拜访。能与道尹结交,是一般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弘一法师却拒不相见。无奈张宗祥深慕法师大名,非见不可,弘一法师的师父寂山法师只好拿着张宗祥的名片代为求情,弘一央告师父,甚至落泪:“师父慈悲!师父慈悲!弟子出家,非谋衣食,纯为了生死大事,妻子亦均抛弃,况朋友乎?乞婉言告以抱病不见客可也!”

张宗祥无奈,只好怏怏而去。

一个人,心要像明月一样皎洁,像天空一样淡泊,才能做到与人无争、与世无争。人世皆无争,才能安心做一名淡泊名利的人。心安定了,才能专注于修行。弘一法师研修律宗,最后能成为一代宗师,与他淡泊名利的心境是分不开的。

慧忠禅师曾经对众弟子说:“青藤攀附树枝,爬上了寒松顶;白云疏淡洁白,出没于天空之中。世间万物本来清闲,只是人们自己在喧闹忙碌。”世间的人在忙些什么呢?其实不外乎名、利两个字。万物自闲,全是因为人们自己在争名夺利。不人名利牢笼,才能专注于眼前事、当下事,没有烦忧,达到洒脱的精神境界。P4-6

序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有的人在成功的掌声中变得目空一切、得意忘形,有的人则在失败的打击中变得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有的人在荣誉的光环下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有的人因为一时的屈辱而让自己变得萎靡不振,让人生变得黯淡元光……这些人之所以处于这种境地,都是因为缺少了一颗平常心。他们在贫富得失、福祸悲喜面前,既拿不起也放不下,既输不起也赢不起。心境失去平静,生活失去平和,所以很长时问品尝着绵绵无尽的焦虑与惶恐、无奈与苦涩、疲惫与怨怒、失落与惆怅,以致患得患失,惶恐不安,使生活远离了平和与幸福。

何谓平常心?平常心即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凡无圣之心。平常心绝不是平庸之心,对什么都无所谓,更不是消极遁世、“看破红尘”,而是一种生活智慧,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平常心是尘世中的微笑,是物欲中的淡泊,是风浪中的平静,是困厄中的坦然。保持平常心,才是人活在世间自然而自在的状态,才能体悟到生活的真谛,收获梦想的成功和幸福。

平常心,贵在平常。保持平常心,是要我们既不清心寡欲,也不声色犬马;既不自命清高,也不妄自菲薄;既不吹毛求疵,也不委曲求全。要波澜不惊,生死不畏,于无声处听惊雷;利不能诱,邪不可惑,心能昭日月;悲悯众生,利益众人,却能明哲保身;旦夕祸福,知天达命,不违自然。这样便能“素甘淡泊心常泰,曾履忧危体愈坚”,才会悠然自得、清净无染地生活,才能纵览生命的全景,体悟人生的玄妙。

平常心,实不平常。平常心是清静心,是光明心;平常心是博爱心、敬业心、正直心;平常心是超脱名利、不溺欲海……在生存的压力下、在名利的诱惑下,人们滋生了虚荣心、贪欲心、名利心、妒忌心、怨恨心、报复心、狂妄心、傲慢心、浮躁心等,一旦平常心被颠覆,痛苦、烦恼就纷至沓来。其实,无论生死、成败或得失都有其自然法则,毁誉褒贬皆为平常中的道理。保持平常心,我们才能做到豁达而不失节制,恬淡而不失执着,宁静而不失勤勉。

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面对失败和挫折,平常心是乐观、自信,然后重振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平常心是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激励,平常心是谦虚、清醒,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力量;面对烦恼和忧愁,平常心是平和、释然,然后努力化解,这是一种境界。

平常心是一种处世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学会了坚守平常心,就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也就学会了化解怨恨与仇恨。有了平常心的坚守,就有了面临窘境时的淡定从容,也就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淡然相处,谦谦君子的淡交之谊。而以平常心来生活,则可以使人理智面对一切,学会知足常乐,并体验到安于途中的无穷乐趣;以平常心来看待人生中的起起落落,学会宽容与谅解,体会包容与舍得的真正含义,会因此使我们远离痛苦与烦恼的深渊。

平常心是一种生活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若万事以平常心去对待,我们就会:无事时,心能澄然;有事时,心能断然;得意时,心能淡然;失意时,心能泰然。我们只有心无杂念,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能获得平常心。世事无常,在各种磨难面前,在各种诱惑和欲望面前,若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就能获得大自在。

平常心是一种淡然心态,更是获得人生幸福之道。我们需要平常心来感受真实、陶冶情操,体味平淡琐碎中的缕缕深情;我们需要平常心来独守孤独寂寞,走过泥泞风雨,潜心播种与耕耘;我们也需要平常心来抚慰创伤、化解恩怨、梳理愁绪,擦净心灵上的污垢。保持一颗平常心,让我们多一些生活的情趣,少一些厌世的情绪。也许我们有很多心结,有许多烦恼、忧愁,有许多怅惘与无奈,但只要拥有一颗看得开、想得通、隐忍豁达又孜孜不倦的心,就能够将挫折、烦恼:困难看淡,生活将变得多彩、幸福而有意义。

叔本华说,最大的快乐源泉是自己的心灵。莫泊桑也曾经说过,人生既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糟。只要你勇于微笑,达观待之,不耽于梦想,不被它左右,以一种平常恬静的心态去品味与珍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去看透并超越人世间的成败得失,积极进取,定能于平凡之中创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人生追求的本来境界,快乐幸福一生。

书评(媒体评论)

只要凡事抱以平常心,不抱怨,不嫉恨,不懈怠,不冷漠,幸福才有所依附。

——南怀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