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做泰勒斯,有一天晚上,他走在旷野之中,正抬头仰望星空估算着会不会下雨,突然一脚踩空,跌进一个深坑。一个路人把他救起来,他道谢后说:“你知道吗?明天会下雨。”
两千年以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若没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便不会有希望。一个民族若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是没有未来的。我们需要泰勒斯这样的人。
读完徐端编著的《喜悦之路(世界属灵与灵修大师的幸福箴言)》,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你会发现,他们所想的,正是我们在忙忙碌碌中完全忽略了的;他们所说的,正是我们真实的自己想要表达的。
《喜悦之路(世界属灵与灵修大师的幸福箴言)》由徐端编著。
《喜悦之路(世界属灵与灵修大师的幸福箴言)》内容简介:我们穷尽一生追求幸福,却不愿停下想想幸福是什么。我们嘲笑想去南极却往北走的人,却没发现我们在外界寻找的幸福,就在我们的内心。
我们要的幸福实际上是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我们真正要的其实是喜悦。可是。我们总是无法停止思考,在头脑里形成种种错误观念和假象,为自己定下许多错误目标,最后给自己带来痛苦和烦恼。
那么,你看清真相了吗?路一直在脚下,我们的脚却不在路上。学会停止思考、用心感受,让大师带着你回到喜悦之路,去感受那永恒的喜悦。
喜悦不是情绪,而是一种内在的稳定状态
喜悦是千卜么?喜悦非关个人,就不嘱于你,氆不属于我。有沉思的心,就有琶的喜悦,那是无法形客,无法纳入语言的。
——克里希那穆提
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的生命长度几乎消耗在寻觅与寻而不得的痛苦中。每个人都在自己短暂的人生中追求著幸福与快乐,而幸福与快乐恰似原野上的几点流萤,高不可攀又转瞬即逝:我们追求的幸福与快乐是一种情绪吗?
现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绪是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简单点说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情绪是受外界影响的。对于外界,任何人都无法完全掌控,由此便不难理解,任何人都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绪。如果幸福和快乐只是一种情绪,那么我们将无法找到长久的幸福与快乐。
快乐和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指事业成功、家庭和睦、爱情甜蜜吗?如果是,为什么生活中那么多满足以上条件的人也说自己并不幸福呢?为什么我们有时会羡慕在街头长卧、醒来后一脸惬意与满足的乞丐呢?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
克里希那穆提、奥修、阿玛斯、托利等灵修大师以充满智慧的语言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往幸福与快乐的喜悦之路。
灵修大师们让我们了解到,我们要的实际上是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我们要的是喜悦。这种喜悦与外界环境无关,与物质条件无关。它不是情绪,没有标准,它只是一种内在的稳定状态。拥有了这样的状态,那么不管遭遇灾难还是打击,无论生活贫穷还是富贵,我们都能始终如一地感受到永恒不变的喜悦。
我们穷尽一生追求着幸福和快乐,却不愿意停下来想一想幸福与快乐到底是什么,又来自哪里。我们嘲笑想抵达南极却往北走的人,却没有发现自己就是在外界寻找内在喜悦的人;我们嘲笑拿着金饭碗四处乞讨的人,却没有觉察到我们忙碌一生寻找的就在自己的心里。
一位大师曾经说:‘‘喜悦就是内心的宁静与内在的完整感,是在你度过这一天时发出的内在的声音。”也就是说,喜悦是一种发自内在的感受,只要让心静下来,认真体会,我们就能感受到喜悦。
我们的内心被各种错误的观念和目标紧紧地捆绑着,犹如沙漠中负重前行的骆驼,根本无法享受行走带来的乐趣。我们给一切事物下定义,给一切行为定目标,最后却在其中失去了方向,迷失了真实的自己。只要我们意识到这一切所带来的恶果,只要我们终结所有这些错误,喜悦自然也就出现了。只要我们不再为错误的观念与目标所困惑。我们就能一直感受到喜悦。用心智代替了自己的人j用快乐代替了喜悦
很多情况下,快乐是人们扮演的一个角色,在那个微笑的假相之后,其实暗藏许多痛苦。当不快乐被微笑的表象和光亮洁白的牙齿遮盖时,抑郁、崩溃和过度反应都是常见的事。
——埃克哈特·托利
在某个北欧小国的首都,如果你在街上对陌生1人微笑,按照当地法律,你有可能被当成喝醉酒的大抓起来。听起来是不是匪夷所思?至少在我们的生活中,两个人见面时,常常会面对着对方不知真实还是虚假的笑容,轻声地问一句“最近还好吗”,并得到预料中白勺答复——“嗯,还好”。这是再平常不过的语言了。虽然我们常常感觉不到快乐,但总是让自弓显得心情还不错。而在某些国家或某些文化里,回答自己感觉很不好或者很糟糕则是非常正常的,人们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答案。
不管怎样,这都反映出~个问题:这个星球上大部分的火是不快乐的。在我们的世界里,不快乐是常态,快乐倒是短暂的或者不正常的。我们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我们的?为仟么我们的快乐不能长久?我们在过去的经验里受到了怎样的制约?这些制约为我们创造出了什么样的世界?
自诞生于这个世界起,我们就在不断地感受着外界的变化,接受着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做出反应。当一个外界刺激进人我们的大脑时,我们所做出的任何反应及反应带来的结果都被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为了求得生存,我们开始形成一些反应模式,比如体验到愤怒能让企图伤害我们的人退却,我们便会在下一次感到有人企图伤害我们时表现出愤怒。这些反应模式包括思考模式、情感感受模式、情绪模式、价值观,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心智。
对于一些问题来说,心智是一个很强大的工具。这个工具就像-系列公式一样,遇到以前面对过的问题时,我们直接套用相应的公式就可以解决。问题在于,我们的心智逐渐变得过于强大,以致我们逐渐忘了自己的存在,甚至用心智代替了我们本身。
心智让我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性格、气质、思维与行为方式,于是有些人走到哪里都觉得充满阴谋危险,有些人干什么都觉得烦心劳累,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可怜,有些人总觉得自己不被人喜爱……这一切的外在结果,包括人际关系、事业成败、亲子关系、夫妇情感、情侣恋爱,所有我们能见到的现象,根本原因都在于心智。P2-5
一份来自大师的邀请函
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做泰勒斯,有一天晚上,他走在旷野之中,正抬头仰望星空估算着会不会下雨,突然一脚踩空,跌进一个深坑。一个路人把他救起来,他道谢后说:“你知道吗?明天会下雨。”
两千年以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若没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便不会有希望。一个民族若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是没有未来的。我们需要泰勒斯这样的人。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自身存在的感受和生命的意义,甚至没有发现自己的内在。
所幸,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大师,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人生、痛苦、生命、死亡等的意义。他们的智慧穿透了历史的烟云和空间的束缚,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条道路饱含着大爱,充满着分享,通往永恒的喜悦。它直指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心灵云开雾散、雨过天晴。
如果我们带着盲目的偏见去接触他们的观点,可能会轻率地认为,他们不过是告诉了我们一些看起来很荒谬的东西:我们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自己;时间是一种幻觉,本身是不存在的;快乐和喜悦不一样,孤独和寂寞完全不同:我们慷慨的分享只是为了索取;死亡这回事根本不存在……如果我们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就将如同他们所说,“在大脑里形成了一个错误的概念”,然后坚持自己的观点,嘲笑他们的荒谬,把他们当疯子。很多人都会这么做,他们也因此失去了内在成长的机会。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你会发现,他们所想的,正是我们在忙忙碌碌中完全忽略了的;他们所说的,正是我们真实的自己想要表达的。
然而,他们并不想让你跟随他们的脚步,尊他们为大师,膜拜他们,而是希望你能在他们的启发下,发现一些什么,找到真实的自己,找到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就是他们给你发出的一个信号,是他们给你的一封邀请函,邀请你踏上永恒的喜悦之路,真正地了解自己。
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