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通史纲要(上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白寿彝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白寿彝(1909-2000年)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就读于中州大学、文治大学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曾为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通史纲要》很好地把科学性和通俗性结合起来,用简明的形式和深入浅出的语言,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揭示出内在特点和规律,反映了白寿彝先生对中国历史的新思考。

内容推荐

1975年,正处“文革”期间,白寿彝先生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中国通史纲要》的研究、编撰工作。从1977年至1980年,历时三年,白寿彝先生主编的这部小型中国通史完稿。1980年11月,71岁高龄的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出版发行了。

《中国通史纲要》是“文革”后,国内出版社科史学学术的第一本书;这是自1975年以来落实白寿彝先生倡议编写中国通史所迈出的第一大步;又是多卷本《中国通史》的纲要性和前瞻性的书藉。《中国通史纲要(套装共2册)》很好地把科学性和通俗性结合起来,用简明的形式和深入浅出的语言,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揭示出内在特点和规律,反映了白寿彝先生对中国历史的新思考。按原先的设想,《中国通史纲要(套装共2册)》一书是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面向外国读者,因此在写法上多有独特之处,如基本上不引用原始材料,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历史上的专用名词,在表述上力求明确和精炼。不料当出版社先行出版中文版后,却立即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到20世纪末,此书已是印刷27次,累计印数达94万余册,到目前为止累计印数已远远超过了上百万册,现已经出版的外文本有英、日、德、法、西班牙、罗马尼亚、韩、蒙等8种外文译本及世界语译本。《中国通史纲要(套装共2册)》虽然只有30多万字,但在国内外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3年,它被列入我国通俗理论读物的必读书目、全国高校指定使用教材。1988年,它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级优秀教材奖。

目录

第一章 叙论

 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二、五十多个民族,十多亿人口

 三、一百七十万年和三千六百年

第二章 远古的遗存

 一、从元谋猿人到北京猿人。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

 二、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工具的进步,装饰品的出现

 三、仰韶文化所见母系民族社会

 四、龙山文化时期的父系氏族社会

第三章 古老的神话和传说

 一、古老的部落

 二、部落首领,神和神的儿子们

 三、夏的“家天下”

第四章 商周奴隶制国家

 一、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二、商奴隶主王朝

 三、商代的社会经济

 四、周的兴起和周奴隶主王朝的建立

 五、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六、周由盛而衰

第五章 东周初年和春秋战国时期。奴隶

 制向封建制过渡

 一、东周初年和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二、战国时期七雄的斗争

 三、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四、儒墨。诸子。楚辞

第六章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成长

 一、秦,第一个封建皇朝

 二、秦末农民大起义

 三、西汉皇朝的建立和巩固

 四、西汉的盛世

 五、西汉的衰落。绿林、赤眉军大起义

 六、东汉皇朝的建立和长期的动荡。黄巾军大起义

 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八、封建关系的成长

第七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发展

 一、三国鼎立

 二、两晋和十六国

 三、南北朝

 四、隋皇朝的建立。隋末农民大起义

 五、唐皇朝的盛世

 六、唐中叶的变乱

 七、唐皇朝的没落。唐末农民大起义

 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九、封建关系的发展。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

第八章 五代宋元时期。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

 一、五代十国

 二、北宋皇朝的兴亡。王小波和方腊的起义

 三、辽,夏,金。它们跟北宋的关系

 四、宋金的南北分立。钟相、杨么和红袄军起义

 五、蒙古的兴起。夏、金和南宋的灭亡

 六、元皇朝的建立。元末农民大起义

 七、社会生产力的继续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八、封建关系的继续发展。广大边区的封建化

 九、中外交通的发展

第九章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老

 一、明皇朝的建立

 二、明皇朝的中衰。流民矿徒的起义

 三、明皇朝的腐朽。农民起义的继续

 四、满族的兴起。明末农民大起义。明皇朝的灭亡

 五、大顺农民政权。南明诸王。清初的统一活动

 六、清皇朝统治的加强

 七、清皇朝的衰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

 八、封建社会的衰老。封建势力禁锢下的资本主义萌芽

 九、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

第十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

 一、鸦片战争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兴起和发展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四、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五、鸦片战争以后的学术文化

 六、外国的经济侵略和官员们的洋务活动

 七、早期的中国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

 八、中国边疆地区在侵略势力下的危机

 九、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活动

 十、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

 十一、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十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十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十四、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皇朝的灭亡

 十五、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十六、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文艺和科学技术

 十七、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第十一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三、北洋军阀势力的演变。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四、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失败

 五、国民党统治的确立。苏维埃革命的开始

 六、国民党各派势力的消长。苏维埃区域的开辟

 七、九一八事变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高潮。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国策

 八、国民党政府的法西斯统治。苏维埃革命的深入和扩大。红军的长征

 九、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变化

 十、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

 十一、七七事变和全国抗战的开始。三种不同性质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

 十二、相持阶段到来后抗战形势的演变

 十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抗战中期的国民党统治区和解放区

 十四、抗战后期的政治斗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十五、各党派的建国主张。政治协商会议

 十六、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国军事政治形势的根本转折

 十七、南京政权的覆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十八、哲学、史学、自然科学、文学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叙论

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国境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心,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的地方。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陆地边界长达2万余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东北和西北邻苏联,西和西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南邻缅甸、老挝和越南。大陆海岸线长达1万8000余公里,隔着大海,跟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文莱等国家和地区遥遥相望。

全国行政区划,是以北京为首都,北京和天津、上海为直辖市。环绕北京的是河北省,其北是内蒙古自治区,东北是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西和西北是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南是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是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台湾省,西南是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省、自治区以下,分别设有自治州、市、县(旗)、自治县(自治旗),还有镇;直辖市下设有区、县。

全国有很多山脉,主要是在西部。其中,由西向东延伸的山脉,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山脉和南岭山脉;由北向南延伸的山脉,有横断山脉,是由大雪山、怒山和高黎贡山等东西并列的山构成的。在国境东部,另有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山脉。其西侧有大兴安岭山脉、太行山脉、巫山、武陵山、大娄山、雪峰山等。其东侧有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闽浙丘陵。以上这些山脉,构成了全国地形的基本骨架。

就海拔高度的显著变化说,由西向东,全国地形可分为三级阶梯。青藏高原,以昆仑山脉北支和祁连山脉为北缘,以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为西缘和南缘,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线上,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稍为低平,海拔也近3000米。这是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的北面和东面,下降到海拔大多为1000米至2000米的高原和盆地。其中,有云贵高原,有在甘肃中部东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陕西省北部、山西全省和河南省西部的黄土高原,有内蒙古高原,有四川盆地,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这是第二级阶梯。在大兴安岭以至雪峰山一线以东,是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至200米以下的平原。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都在这里。沿海平原,更在海拔50米以下。这是第三级阶梯。

全国的河流,也多是由西向东,最后流人太平洋。主要的河流,如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松花江、辽河、海河和淮河,大部都向东流。也有向南流的,如雅鲁藏布江、怒江,分别经由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流人印度洋;澜沧江、元江,分别经由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流人太平洋。有向北流的,如额尔齐斯河是流人北冰洋。以上都是外流河。还有不能流人海洋的内陆河流,有塔里木河、柴达木河、疏勒河等。

长江是最长的河流,长达6397公里,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支流兼及贵州、陕西、甘肃、河南等省,流域面积是180万平方公里。其次是黄河,长达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和自治区,流域面积是75万多平方公里。再次是黑龙江,流经国境内和中、苏边境的长度,是2965公里,流域面积占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塔里木河流长2179公里,但由于支流不多,流域面积只有19万8000平方公里。珠江,以西江的上游南盘江为正源,流长2129公里,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和自治区,流域面积是42万5700平方公里。松花江流长1840公里,而流域面积却有54万5600平方公里。雅鲁藏布江在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和海河的流域面积,都在20万平方公里以上。 全国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而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藏北高原分布最密。较大的湖泊,是江西省的鄱阳湖,面积是3976平方公里。湖南省的洞庭湖,面积是3915平方公里。江苏省西部的洪泽湖,面积是3‘780平方公里。江苏省南部的太湖,面积是2200多平方公里。这些都是有名的淡水湖。还有咸水湖,主要有青海省的青海湖,面积是4400多平方公里;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罗布泊,面积是2500多平方公里。它们的面积和形状都不稳定。在中、苏边界上的兴凯湖,面积是4380平方公里,分属于中、苏两国,是一个淡水湖。

除天然河流湖泊外,中国人民还开凿了运河。最著名的是京杭大运河,长达l782公里,北起北京市,南至杭州市,经由天津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个水系。

中国大陆的东面和南面都是大海。在东面,最北的,是渤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南北对峙,成为渤海的天然门户。渤海之南是黄海,长江口以南是东海,台湾海峡以南是南海。渤海是中国的内海,其他三个海都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在大海中,罗列着50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其中一半是在东海。台湾是最大的岛,面积达3万5700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岛,面积3万4000多平方公里。再次是崇明岛,面积1083平方公里。此外,位于渤海门户的庙岛群岛、钱塘江口外的舟山群岛、台湾海峡的澎湖列岛,都相当著名。南海中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最南端的岛屿。南海诸群岛都是由数目不等的岛屿、沙洲、暗礁、暗沙所组成,总数共有上170多个。南沙群岛约有近百个岛屿、暗礁和暗沙。西沙群岛次之,约有30个。P1-3

序言

题记一《中国通史纲要》

本书的编著,自1977年10月22日开始草拟大纲,到今年6月7日全部定稿、10月22日校完清样,前后恰好是三个年头。我们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的支持,使我们得以在各种干扰下,毕竟完成了这一工作。

参加本书编著工作的,有杨钊同志和龚书铎同志,他们分别负责先秦和近代史部分。方龄贵同志参与编写了封建社会部分的初稿。朱仲玉同志参加了一些章节的改写并编了全书的索引。精装本的图版是由杨钊同志和龚书铎同志选集的。我做了一些修改补充的工作,负责全书的定稿。

侯外庐同志是我们的顾问,他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和《中国封建社会史论》给我们不少帮助和启发。王振铎同志在科学技术史方面,给我们许多学术上和人力上的帮助。华觉明同志、刘金沂同志、何绍庚同志、杨文衡同志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其他同志,把他们未发表的研究成果提供我们。缪鸾和同志、李进修同志、戴学稷同志、刘先照同志、马寿千同志和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的许多同志,参加了讨论,有的还编写了材料。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云南大学和昆明师范学院的领导,选派专人参加工作,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不少同志的作品,包括论文、专书、辞书、年表、教材,都给了我们教益,特别是范文澜同志的《中国通史》和游国恩等同志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给我们的教益较多。有时,我们做不出更合适的表述,还袭用了一些作品里的成文。因为本书是普通历史读物,我们对于材料来源和吸收别人的成果都没有注明。外文出版社首先答应为本书出版日、英、德、法等外文版本。紧接着,上海人民出版社要出汉文原稿的版本。外文出版社吴恂南同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有关同志为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做了耐心的工作。我们对上述的各位同志,表示深深的感谢。对于我个人来说,还应该感谢牟传同志在生活上给我的周到的照顾和对减少我可能遇到的干扰的关心。

我们在努力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我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这一点,这有待于读者的论定。中国史上有一些大家所感兴趣的问题,或限于资料上的不足,或由于研究的不足,我们没有勉强地作出论断,希望以后能不断地有所解决。

白寿彝

1980年11月9日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3: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