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揭示了从创意到财富的全过程。这是深圳成为“设计之都”后的首部创意力作,也是中国至今唯一一部对外公开商业秘密的著作,该书已获得十项国家专利。
本书透视了从创意到赢利的手段、技巧和方法,以此命题为基础,向读者阐述企业家是如何将“创意”通过魔幻般的“法术”转化成财富,而实现致富梦想的。
本书所介绍的创意,不只局限于创意产业中的创意,它以创意的一般属性为基点,以创意开发的成功案例为“证据”,并结合“深圳奇龙文化创意机构“策划的一些”市场空白“创意为出发点,为读者建构一个丰富多彩的创意世界。本书共分“创意看准了会助你闪电般成功”、“创意与策划方案整合”、“创意赢利条件”、“创意时代VS未来赢利模式及”、“成功创意案例”五个章节,不但深入浅出地演绎了创意→策划→行动(实施)→商业模式→赢利这个从创意演变成财富的全过程,突出创意在企业财富增长过程中的价值。
本书是“设计之都”系列丛书的第一本。本书作者孙松涛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深圳记者站站长,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林纳是资深策划人,在北京从事畅销书研究、策划和写作多年。
只要你留意每年公布的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你就会深切体会到,中国的财富在不断增长,中国的富人将越来越多,积聚财富所耗的时间却越来越短……富豪们是靠什么“法宝”如此快速地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本书的答案是:创意。正如本书所言:当今社会,创意以其所向披靡的趋势,横扫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演化成风靡全球的产业经济,并已成为最具活力、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的“朝阳产业”——这种创新模式,正以超常规的速度创造财富,并“制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财富神话,使一些在另一个时代可能碌碌无为的人,今天成为创造财富神话的创造者,《赢在创意》所描绘的正是这些财富神话的一部分。
本书透视了从创意到赢利的手段、技巧和方法,以此命题为基础,并结合“深圳奇龙文化创意机构”庞柱平先生的实践经验,向读者阐述企业家是如何将“创意”通过魔幻般的“法术”转化成财富,从而实现致富梦想的。在庞柱平看来,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崭新,充满生机,这里有一群创业的年轻人,对创意而言,更具实验性的标本意义。深圳的发展,过去靠创意,现在也靠创意,将来更靠创意。
别让财富从手指缝“漏”走
再好的创意,如果没有策划能力将它变成一种赢利模式,也只不过是一个点子,或者说是头脑中的一种想法而已。就像有些人手里捏着技术和发明一样,如果不及时利用它,等到别人想到了,为时已晚。关于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数不胜数。
在阿拉伯流传着这么一个可爱的故事:传说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来到遥远的阿拉伯,那里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蒜,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聪明的商人,并赠予他两袋金子作为回报。另一位商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仿效,他带去了味道更好的大蒜,结果,阿拉伯朋友更加感激,认为用金子难以表达谢意,遂回赠了两袋大蒜——因为他们已经懂得了栽种大蒜,自己可以生产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创造财富的路径不是重复前人走过的路,更不是100%的复制,而是靠独特的创意。
在商业社会里,要想以创意获得意外的收获,除了抢先一步、占尽先机外,你的所作所为必须有创意,否则,步人后尘,东施效颦,其结局就像第二位卖大蒜的商人那样,得到的可能依然是大蒜。
所谓“赢在了起跑线上”,就是说,一旦你有了创意,就要先下手为强,不要首鼠两端,否则,就不可能抢占制高点,也就不可能获得最大的成效。
俗话有说,美丽的景色总是让走在最前面的人先看到。创意也一样,当你看准了,就要果断下手。深圳资深策划人庞柱平先生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2000年年底,他去深圳书城办事,书城门口那台29寸液晶电视的画面吸引了他,当时,电视正播放着广告。在等电梯的时候,他的脑子一直在电视屏幕上转,他感觉电梯门口两侧空空如也,忽然想,如果把外面的电视机挪到这里,用VCD播放广告多好,既能让等电梯的人消除烦躁情绪,又可以看到精美的画面!
于是,他马上行动,找报业的朋友商量,倾听业内朋友的意见,了解市场。经过充分的论证和一段时间的奔波之后,于2003年中期,这个项目才正式上马,而这个时候,江南春的“分众传媒”其电梯框架广告、电梯电视广告,已经在全国市场大张旗鼓“抢夺”资源。可想而知,“分众传媒”财大气粗,在凌厉的市场资源争夺战中,庞柱平先生的投资者终因资金不足,致使这个项目不了了之,最后夭折了。
这确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如果庞柱平先生当时及早找到投资者,并在资源整合方面找到好的模式,或许就能改写今天电梯电视广告媒体的历史,而事实上,2002年年底成立的“分众传媒”,成为中国视窗媒体的行业老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找到创意固然重要,但是,有了创意,如果我们不能把创意人、投资者、经销者、生产者等粘在一起的力量整合起来,不能策划成一种符合行业自身特色的赢利模式,成功的机会也很渺茫,终将被淘汰出局。
有时候,先到一步和晚到一步,看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落实到实质上,区别就大了。对先到一步者来说,如果没有把创意策划落实到实处,也会被后来者追上;当先到者的优势被削弱之后,自己的“头啖汤”虽煮好了,却被别人整碗抢先端走了。
后工业时代的创意与复制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两千年前就说过,世界是由水构成的!因为在他的观察中,种子是湿的,大地是以湿的东西为养料才有生命,死的东西是干燥的、腐败的……他进而说,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
在当时看来,他提出这个假说,确实是个创意。
但是,两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人把它叫做创意——尽管泰勒斯的名字和理论始终出现在西方哲学史上,或者出现在科学史上——泰勒斯这句话依然没能“混”上创意的名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这个想法仅仅是个假说,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验证,换句话来说,因为这句话未能为社会带来财富的增长,未能代代相传,未能复制若干的财富,所以,没有人说它是创意!
在当今的商业社会环境里,企业之间同质化的竞争越演越烈,已不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年代,而是“狭路相逢智者胜”的时代,因此,有人用“创意”来定义当今的时代特质。如许多城市设置“创意产业园”等名头,正是“创意时代”大背景下的产物,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一些创意产业企业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创意已被商界视为神明,视为快速积聚财富的“核动力”;如果某个创意因市场运作而取得成功,后来的企业则不遗余力、毫不含糊地I央速加以复制。
我们深入研究发现,后工业时代创意的商品化将面临一个必然问题,就是复制。在工业时代里,商品被机器无情而无限地复制;在后工业时代里,资讯被媒介无限复制,创意也面临着无情的复制。
一个好的创意,源于对以前多个创意结构性的整合,而这个由拼贴和挪用而来的“创意”,必然再次面临被拼贴与挪用的可能,从而成为新一轮创意的奠基石。正是由于这种有意识的“挪用”,才繁殖出新的创意。今天的中国,“麦当劳”连锁模式一次次被企业家拼贴、挪用并取得成功的事实,说明了效仿的现实价值——这也许是企业对模式与复制趋之若鹜的根本缘由。
“新7天酒店”是传统行业复制现代商业模式的成功例子,它刷新了传统旅业的经营模式。在新的创意模式支持下,“新7天酒店”以匪夷所思的速度扩张,并获得了高速的财富增长,而现在,很多行业也在复制“新7天酒店”的商业模式。
有一句话也许你听过无数次,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玫瑰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拿这个比喻说事的人就是蠢才。这个比喻也许有点老土,现在拿出来说,并不是想论证它如何老土,我们想表达的是,原创的东西固然好,但是,再引用它的人也并非蠢材——因为我们可以在“玫瑰”前面加很多不同的形容词修饰,每加一个形容词,可以生成不同的玫瑰……
资深创意策划人庞柱平先生在错失了电梯电视广告媒体经营之后,一直没有停止对电梯广告媒体的思考,在他看来,只要在玫瑰前面加一个形容词,电梯广告发布就活了,便是一朵新的“玫瑰”。最近,他策划了“电梯置顶广告媒体可行性方案”和“电梯无线广播广告媒体”。在他的设想中,电梯间顶部可以装置广告媒体,它既可以是一个框架,也可以是一个电视屏幕或一段声音,这样做,可充分利用电梯的空间。对受众而言,抬起头,既可看到精美的画面,也等于给脖子做伸展运动,减轻疲劳——对于每天乘电梯的人来说,无疑是福音。
后工业时代的某些所谓“创意”,其实是对原创意的效仿或挪用。电梯置顶广告媒体如此,“新7天酒店”也如此。
由此,我们大胆假设,如果去阿拉伯卖大蒜的第二个商人不是带大蒜,而是带那里急需的一些产品,他的结局就不是扛一袋相同的产品打道回府了;如果“可口可乐”其连锁经营模式是原创的话,那么,“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八佰伴”、“铜锣湾”、“新7天”等等,它们的形态则是在“玫瑰”前面加上一个新形容词,是新创意成功运作的结果!
P21-25
创意深圳
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当今社会,创意以其所向披靡的趋势,横扫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演化成风靡全球的产业经济,并已成为最具活力、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的“朝阳产业”——这种创新模式,正以超常规的速度创造财富,并“制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财富神话,使一些在另一个时代可能碌碌无为的人,今天成为创造财富神话的创造者。
在我们的眼前,21世纪动人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慢慢映入我们的眼帘,气势磅礴,惊心动魄……
《赢在创意》所描绘的,正是画卷中的一部分,或许仅仅是某一个色彩,即便如此,已让读者为之喝彩——因为它言之有“物”,晓之以理,所以,震撼,感动,共鸣。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她崭新,充满生机,这里有一群创业的年轻人,对创意而言,更具实验性的标本意义。
2004年,深圳市政府正式提出全力打造创意产业,把深圳定位为“创意设计之都”,大力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扶持包括影视动漫、建筑设计、印刷、服务设计等创意产业的发展。
目前,深圳的创意产业仅平面设计人才就达2万多人,规模居全国之首。近10年来,深圳设计师们以其特有的创意动力,在全球顶级设计赛事和国际展览中,频频获奖。
可以这样说,深圳的高速发展及其发展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大创意,从一个小村庄脚下,经过短短30年自强不息的努力,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今天的深圳,已孕育了一个海纳百川、包容豁达的城市文化,其独特的城市气质,为在这块土地上奋斗的创业者,赋予了一种敢于冒险、崇尚开放的创新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意是深圳的城市名片,是深圳速度的象征,也是深圳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财富。
在深圳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构建深圳商业模式和商业精神方面,创意所起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所以,深圳不但是“创意设计之都”,同时,也是“创意之都”。深圳的发展,过去靠创意,现在也靠创意,将来更靠创意!
无疑,《赢在创意》的出版,不但彰显了深圳“创意之都”的个性,也是给深圳“创意之都”这个美称献上的一份厚礼。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郭荣俊)
当本书稿划上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们突然有一种感觉,这些日子,我们不是在写书,而是在建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的一端是创意,另一边则是财富——任何一个有心的读者,都可以跨过这座桥梁,择取所需。至此,我们感谢“深圳奇龙文化创意机构”庞柱平先生为大家提供了如此丰富多彩、充满想像力的素材,是他为大家无私奉献了这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创意。感谢在本书写作过程中鼎力相助的各位友人,是他们的支持,才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特别蹙谢本书的策划人之一陈燕燕女士,是因为她当初的一句话:“就业难酌源头在于创业的人太少,而创业除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外,更需要的是要有创意。”启发了我们,让我们下决心写这本书。《赢在创意》的出版,与其说是她在背后默默支持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她精心策划与推动的功劳。同时,考虑到有些具体的商业策划案(在书中提及的某些商业项目),如“倒立机可行性调查报告”、“民族文化广场运作方案”等,由于“深圳奇龙文化创意机构”跟有关合作伙伴正在洽谈中,所以,在没有获得该机构授权的情况下,我们不便将它们一一公布,为此,我们深表歉意,并恳请大家谅解。本书选用的“策划案例解析”,我们认为是国内不可多得的策划创意案例,在分享他们的智慧同时,也希望与相关的作者取得联系,在这里,我们感谢他们!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由于资料庞杂,时间匆忙,不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为使该书再版时更加精彩,我们将十分珍惜您的宝贵意见!
21世纪的财富是什么?是创意!
本书将让你——看到一个更广阔的创意世界,从一个更高的层面,理解创意、熟悉创意、应用创意!
——分众传媒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 江南春
《赢在创意》所描绘的,正是画卷中的一部分,或许仅仅是某一个色彩,即便如此,已让读者为之喝彩——因为它言之有“物”,晓之以理,所以,震撼,感动,共鸣。
《赢在创意》的出版,不但彰显了深圳“创意之都”的个性,也是给深圳“创意之都”这个美称献上的一份厚礼。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郭荣俊
这本书读的是创意,写作也充满创意。阅读者自然会收获创意。
——文化学者、作家、凤凰卫视栏目策划人 胡野秋
创意来自灵感与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会长 葛荣晋
点石成金。
——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六小龄童
香烟广告媒体、倒立机、高速公路收费处栏杆广告、可更换刷毛牙刷、大学生诚信档案,这些都是你可以在本书中发现的创意商机。读完本书,或许你将进发更多属于自己的创意灵感。
——著名策划人、奇龙文化总经理 庞柱平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陈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