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玛格丽特本是一位贫穷的乡下姑娘,为谋生来到巴黎,不幸落入风尘,做了妓女,染上了挥霍钱财的恶习。她疯狂地寻欢作乐麻痹自己,但内心却讨厌这种空虚的生活。这个依旧保持着纯洁心灵的沦落女子,向往真正的爱情生活,后来被阿尔芒的一片赤诚之心所感动,彼此深深地相爱,在远离巴黎市区的乡间过起美满的田园生活。玛格丽特受到创伤的心灵也开始愈合,并决心彻底改掉过去的习惯,永远和阿尔芒在一起,享受一个正常女人的真正生活。不幸阿尔芒父亲的出现粉碎了她的美梦,他的虚伪、自私再一次把玛格丽特推入灾难之中。他被迫离开了阿尔芒,事后遭到阿尔芒不明真相的种种侮辱和伤害,终因心力交瘁,饮恨黄泉……
《茶花女》为我们塑造了一些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她美丽、聪明而又善良,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
晋吕当丝耸了耸肩,那样子表明:
“有什么办法,我完全尽了力。”
“纳妮娜!”玛格丽特叫道,“给伯爵先生照个亮!”
我们听见房门打开又关上的声响。
“他总算走啦!”玛格丽特返身回来,高声说道,“这个小伙子,弄得我烦透了。”
“我亲爱的孩子,”普吕当丝说道,“您对他也实在太凶了,而他对您却那么百依百顺,那么曲意逢迎。瞧,这壁炉上还有他送给您的一块表,我敢肯定这块表少说也值一千埃居。”
杜韦尔努瓦太太走过去,从壁炉上拿起她谈论的精品,一边把玩,一边投入觊觎的目光。
“我亲爱的,”玛格丽特坐到钢琴前说道,“我掂量他给我的东西,再一掂量他对我说的话,就觉得允许他来拜访,太便宜他了。”
“那可怜的青年爱您呀。”
“如果我必须倾听所有爱我的人诉说,那么我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
她放开手指在琴键上奔驰,继而转过身来,对我们说道:
“你们想吃点儿什么吗?我呢,很想喝点儿潘趣酒。”
“我呀,倒很想吃点儿鸡肉,”普吕当丝说道,“我们去吃夜宵怎么样?”
“好哇,我们就去吃夜宵吧。”加斯东附和道。
“不,我们就在这儿吃夜宵。”
她摇了摇铃,纳妮娜进来。
“派人去叫来夜宵。”
“都要什么?”
“你叫什么都行,但要马上送来,马上送来。”
纳妮娜领命出去。
“好了,”玛格丽特像个孩子似的跳着说道,“我们吃夜宵。那个蠢货伯爵,也太烦人啦!”
这个女子,我越看越迷恋。她美得叫人神魂颠倒。她那瘦削的体型,甚至也别有一种风韵。
我看得心醉神迷。
我心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对她的身世满怀宽容,对她的秀美十分倾倒。而她不接受一个准备为她倾家荡产的、风度翩翩的富家子弟,表现出的这种不为金钱所动的品质,在我看来就抵消了她从前的所有过错。
这个女人身上,还保留几分天生的单纯。
看得出来,她还处于放荡生活的天真阶段。她沉稳的步伐、柔软的身姿、张开的粉红鼻孔、略带蓝眼圈的那对大眼睛,都显示出一种热情洋溢的天性,能向周围散发一种享乐的芳香,好似那种东方的小酒瓶,盖子拧得再紧,里面的酒香也要飘逸出来。
总之,不管是由于天性,还是病态的缘故,这个女子的眼中不时闪现欲望的火花,而对于她可能爱过的人来说,这种眼神无异于一种上天的启示。不过,爱过玛格丽特的人不计其数,而她爱过的人,却还数不上。
简而言之,在这个姑娘的身上,能看出她是偶然失足为娼的处女,她又会借助一点儿小事,就从交际花变为最多情而又最纯洁的处女。玛格丽特身上还有某种自豪感和独立性:这两种情感受了伤害,能起到羞耻心所起的作用。我一言不发,然而我的灵魂仿佛完全进入我的心,我的心又仿佛进入我的眼睛。
“这么说,”玛格丽特又忽然说道,“我生病期间,是您常来探问我的病情啦?”
“对。”
“您应当知道,这种行为非常美好!我能做点儿什么,向您表示感谢呢?”
“允许我不时来拜访您吧。”
“您想来就来吧,每天下午五点至六点,晚上十一点至十二点,都可以来做客。对了,加斯东,您给我弹弹那支《华尔兹邀请舞曲》吧。”
“为什么?”
“首先让我高兴,其次,因为我独自一人,就是弹不好这支曲子。”
“您卡在什么地方?”
“第三部分,有升半音的那段。”
加斯东起身,走到钢琴前坐下,开始弹奏韦伯这一优美动听的乐章,而翻开的乐谱就放在架子上。
玛格丽特一只手扶着钢琴,眼睛注视着乐谱,目光随着她低声伴唱的音符往下移。当加斯东弹到她指出的乐段时,她就一边哼唱,一边用手指敲击着琴盖。
“Re,mi,re,do,fa,fa,mi,re,就是这段我弹不好。您再弹一遍。”
加斯东又弹一遍,然后,玛格丽特对他说:
“现在,让我来试试吧。”
她坐到钢琴前,开始弹奏。可是,她的手指就是不听使唤,上面列举的音符总有一个弹错。
“真叫人无法相信,”她说道,完全是一种孩子的口气,“我怎么就弹不了这段!说起来你们相信吗,就这一段,有时我一直弹到凌晨两点钟!那个蠢货伯爵,不看谱子就弹得那么美妙,我觉得正是这一点,我一想起就要对他大发雷霆。”
她一遍一遍地重弹,总是同样结果。
“让韦伯、这支乐曲以及钢琴,都统统见鬼去吧!”她说着,就把乐谱扔到屋子的另一端。“真不可思议,一连八个升半音我都弹不了吗?”
她叉起胳膊,看着我们,还连连跺脚。
血液涌上面颊,她一阵轻轻咳嗽,嘴唇微微张开了。
“瞧哇,瞧哇,”普吕当丝说道,她已经摘掉帽子,正对着镜子分梳头发,“您又要生气了,伤自己的身子,我们还是去吃夜宵吧,那样更好些,我可是饿得要命。”
玛格丽特又摇了摇铃,然后她重又坐到钢琴旁,开始哼唱一支轻佻的歌曲,而这次钢琴伴奏却丝毫不乱。
加斯东也会唱这支歌,于是他们就组成了二重唱。
“好了,别唱这种下流小调了。”我不再拘礼,以恳求的语气对玛格丽特说。
“嗬!您可真纯洁高尚啊!”她微笑着对我说,同时伸手给我。
“不是考虑我,而是为您着想啊。”
玛格丽特打了个手势,用以表明:哼!我同贞洁啊,早就断绝关系了。
这时,纳妮娜进来了。
“夜宵准备好了吗?”玛格丽特问道。
“马上就好,夫人。”
“对了,”普吕当丝对我说,“这套房间您还没看过,走吧,我带您去看看。”
您也知道,那间客厅布置得像仙境。
玛格丽特陪我们看了一会儿,随后她又叫走加斯东,一起到餐室瞧瞧夜宵准备好了没有。 “咦!”普吕当丝看着搁物架,从上面拿起一尊萨克森的雕像,大声说道,“我还没见过这个小雕像呢。”
“哪一个?”
“就是这个小牧童,手里还拎着一只鸟儿的笼子。”
“您喜欢就拿去吧。”
“嗳!只怕我夺了您喜爱之物。”
“本来我就想给我的使女了,我觉得它太难看。您既然喜欢,就拿走吧。”
P64-67
“中央编译文库·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以全新的姿态摆在读者面前。这套丛书有三个特点:
一是大量收入了儿童文学作品。如大家喜闻乐见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爱的教育》、《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一批经典的儿童文学名著,也有近年来脍炙人口的畅销作品,如《小王子》、《绿山墙的安妮》、《小鹿班比》、《吹牛大王历险记》、《海蒂》、《秘密花园》、《小飞侠彼得·潘》、《新天方夜谭》、《安妮日记》等。新与老的儿童文学相结合,丰富了这一文学品种,扩大了儿童文学的天地。
二是力求从原文翻译,如《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十日谈》、《木偶奇遇记》、《好兵帅克》等。转译往往出现删节、漏译和不忠实、不确切的现象,只有通过原文去译,才能消除这些弊端。以往因为知道小语种的人较少,往往通过英文去翻译小语种的文学作品。但英语译者喜欢删节,如《基督山伯爵》的英译本就删去五六万字。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最早也多半从英语转译,错讹甚多。
三是组织了一批著名的翻译家。他们的译本是上乘的,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不得不组织一些新译本。有不少译者抱着认真的态度重译,改正了许多旧译的错误。翻译的境界是无止境的,前人的译作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后来的译者应该提高译本质量,这才体现出重译的意义。当然,倘若译者敷衍塞责,重译未必赶得上前译。总体而言,这套丛书的质量是有保证的。我们抱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每本书都附有一篇序言,阐述每本名著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以助读者理解。与有些人理解的相反,序言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随手就可以写出,不费吹灰之力的。说实话,没有研究的人,花上一两个月也未必能写出一篇有分量的序言。序言不是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就可以打发过去的,而应该对作品发表言之有物的见解,帮助读者欣赏作品。诚然,序言也不宜写得太长,以说清作品的意义为准即可。
这套丛书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终于和读者见面了,我相信一定会得到读者的欢迎。
2009年12月22日于上海文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