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节名篇,每篇按七个栏目处理信息,分别为节习概要、节日档案、节日传说(包括节日来历及相关传说)、节日风俗(按时间顺序叙述)、节日禁忌、节日物品以及节日诗文(具有纪实性和趣味性的诗歌和美文)处理信息,有关节日的佚闻趣事,则以链接方式,附相关栏目之后,并有相关美图。故本书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工具性和观赏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世界节日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周啸天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节名篇,每篇按七个栏目处理信息,分别为节习概要、节日档案、节日传说(包括节日来历及相关传说)、节日风俗(按时间顺序叙述)、节日禁忌、节日物品以及节日诗文(具有纪实性和趣味性的诗歌和美文)处理信息,有关节日的佚闻趣事,则以链接方式,附相关栏目之后,并有相关美图。故本书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工具性和观赏性。 内容推荐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节日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传说,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风俗,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吉祥物。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凝聚着、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遗产,都记录着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心理和信仰。节日又是文化交流的最好平台,中国人过外国节,外国人过中国节,可以加深相互的了解,增进友谊。至于传统节日的名篇佳作,则是最好的德育美育教材,朗读吟诵,不但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爱国之情、博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目录 前言 新年 1月1日 情人节 2月14日 狂欢节 2月中下旬 复活节 3月22日至4月25日 愚人节 4月1日 母亲节 5月第二个星期日 父亲节 6月第三个星期日 万圣节 10月31日 感恩节 11月第四个星期四(美),10月第二个星期一(加) 圣诞节 12月25日 附录 世界主要节日和纪念日 试读章节 3 节日传说 新年最早来源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当时的古埃及人已经定居于尼罗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开始了衣耕生活,尼罗河的泛滥对农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于是,埃及人通过长期观察和测量,发现尼罗河以三百六十多天为周期定时泛滥,而且尼罗河的潮水涌到开罗城附近时,太阳与天狼星正同时从地平线升起。于是,埃及人把这一天定为这一周期的开始,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新年。 现行的公历新年起源于公元前46年的古罗马。据说为了祭祀罗马神话中掌管地点、时间、场景、事件起讫等各类变迁交汇处的门神(Janus),恺撒大帝把公元1月1日定为新一年的开始,并在这天举行祭祀和庆祝活动。英文中表示“一月”的“January”就是由“Janus”一词演化而来的。 【链接】中国的新年 《晋书》中记载:“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可见元旦在中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氏,那时候以农历元月一日为元旦。之后,分别又有商代以农历腊月初一,周代以农历十月初一,秦代以农历十月初一为元旦,直至汉武帝时创制太初历,才恢复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的传统并一直延续至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宣布统一使用公历纪年,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则为春节。 4 节日风俗 新年是传自西方、兴于当代的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它没有繁复的节俗或是隆重的仪式,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份假日的悠闲和快乐。 这天,城市广场上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到了晚上还会有迎接新年的倒计时仪式。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们相聚在广场,齐声倒数,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璀璨的礼花飞升夜空,共同迎来新的一年。各大电视台还会举办大型的元旦晚会和跨年演唱会。 如今,人们多以发送短信,寄送贺卡、明信片等方式来表达对亲友的新年祝福。 【链接】各国新年节俗 日本——日本有六天的新年假期,全国上下都很重视这一节日。日本人称公历12月31日为“大晦日”,这天午夜时分,各个庙宇要敲钟一百。八下,民众则要静坐聆听,钟声响毕,便意味着迎来了新的一年。新年当天,日本人都要到父母、长辈和亲朋好友家去拜年。民宅的大门口都挂着用草绳编成的“注连绳”,摆放着松竹,有的人家还将龟、鹤等长寿动物的剪纸贴在门上,祈祷平安长寿。 巴西——巴西人在新年这天会举行“寻福”竞赛。人们要到山上去寻找象征着幸福和好运的金桦果,谁能找到这种果子,谁就能在新年里好运连连。在巴西农村,人们还在新年这天相互揪耳朵来表示祝福。 意大利——新年前夜,意大利人纷纷走出家门,拥上街头,聚在一起跳舞、放焰火,举行盛大的狂欢派对。等到午夜12点,人们都把家中可以打碎的旧物(比如瓶罐、碗碟、花盆等等)统统扔出窗子,寓意除旧迎新,扔掉一年的晦气和烦恼,祈愿新年里吉祥如意。新年那天,家家户户都要燃起炉火,不能熄灭,寓意新年里事事兴旺。 【链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新年举行音乐会的传统源自维也纳。时至今日,每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仍是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全球绝大部分电视台和电台都进行现场直播,听众数以千万。每年的当地时间1月1日上午(北京时问1月1日晚上6点),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厅——维也纳金色大厅被装点得富丽堂皇、分外秀丽。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全球的瞩目下举行,演出的曲目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家族创作的音乐作品。音乐会由世界历史最悠久、素质最高超的乐团——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演奏。新年音乐会展示的是人类最文明、最欢快、最明亮的侧面,高雅、轻松、豪华、热烈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大特点。 5 节日禁忌 中国人过新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但是作为一年之始,在一年伊始家家户户均欢欢乐乐,是希望给一年开个好头。 墨西哥一些地区的人们在一新年前的五天是禁止大笑的,直到新年才能解除这一禁忌;新年前的五天还是巴拉圭人的“冷食日”,这五天内忌动烟火;法国人在新年之前会把家里的酒喝光,认为新年这天如果家里还有去年余下的酒,新的一年就会交厄运;匈牙利人在新年这天忌食鱼和家禽。 6 节日物品 1.贺年卡——新年佳节之际,给远方的亲友寄上一张贺年卡,不仅表达了自己美好的祝愿,也增添了许多温馨、和谐的节日气氛。贺年卡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宋代,官绅阶层、名门望族等盛行在春节期间互送“拜年帖”,到了明代,这种社交礼仪已经不仅局限于士大夫阶层,开始流行于民间,后来经过逐渐发展,演变为今天的贺年卡。时至今日,更为环保的电子贺卡、短信祝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纸质贺年卡。 2.焰火——新年当天的零点,许多城市都会在广场、公园等地举行跨年焰火表演,来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其中以中国台北的101大楼和香港维多利亚港的焰火表演尤为著名。 7 节日诗文 这首诗选自20世纪50年代小学的课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百姓发自心底的最朴素的生活愿望: 孩子,你听 时钟正打十二点 首都北京城里 毛主席正在迎接新年 他期望全中国的人民 大人和小孩 老人和青年 大家都过一个快乐的新年 大家都有一个更幸福的明天 情人节 1 节日概要 公历每年的2月14日为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St.Valentine's Day)。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帝国时期,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现已成为世界性节日。相爱的情侣们会在节日中互赠鲜花、糖果或其他礼物,这一天不但是表达情谊的最佳日子,也是向心爱之人求婚的吉日。过情人节从16世纪末起在欧洲成为时尚,1863年在美国开始流行。如今又成为中国年轻人心仪的节日。正如一位美国杂志编辑所说,除了圣诞节,没有什么节日能像情人节那样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兴趣了。 2 节日档案 时间:公历2月14日 流行地区:世界各地 【关键词】爱情、浪漫、巧克力、玫瑰、丘比特箭射中的心形 3 节日传说 关于情人节的来历有不同说法,流传最广者为圣·瓦伦丁的故事。 暴君克劳狄二世当政时期,古罗马帝国内外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由于一段时间内征不到士兵加入军团,克劳狄二世迁怒于罗马男子不愿离开他们的爱人或妻子,竟然下令禁止国人举行婚礼,甚至毁掉婚约。然而暴政禁止不了爱情。在古罗马一个幽静而美丽的小镇里,居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基督圣徒,他就是瓦伦丁。他不忍看到一对对伴侣就这样生离死别,于是为前来请求帮助的情侣们秘密地主持婚礼。事情很快传到暴君的耳朵里,瓦伦丁不幸被捕,在狱中受尽折磨致死。他殉难的日子就是公元270年2月14日。 相传瓦伦丁受审时,监狱长问他:“你认罪吗?”“不,我没有罪。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他回答。坐在老监狱长身边的盲人姑娘被他富有磁性的声音吸引了,突然问:“先生,你喜欢花吗?”姑娘是监狱长的爱女,从小就双目失明。奇怪的审讯词换来了温柔的回答:“是的,小姐,我喜欢花。我热爱自然,热爱人。”傍晚,姑娘为他带来了丰盛的晚餐。饭后,两个人一起散步,聊天,谈论外面的世界、谈生活、谈爱情。渐渐地,他和姑娘的感情越来越深,爱情的力量几乎使他忘记了自己身在狱中。终有一天,他发现了一种能够治愈姑娘眼睛的草药,可是姑娘还没有等来光明,他却等来了2月14日执行死刑!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姑娘的眼睛奇迹般地复明了,她跌跌撞撞地跑向刑场,一路呼喊着瓦伦丁的名字。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瓦伦丁,便将他的忌日2月14日定为圣·瓦伦丁节,又称情人节。 古代庆祝情人节的习俗基于对基督教的信仰,因而得以“圣人”来命名。事实上,这个节日与古罗马的牧神节或雀鸟交配的季节有关。古罗马牧神节那天(2月15日),青年男子们会以狂欢作乐的方式去崇拜牧神,他们围着一个写满待嫁姑娘们姓名的签筒依次抽签。抽中的一对男女将成为情人,持续交往一年或更长时间后,最终会步入婚姻的殿堂。公元7世纪,基督教教会将这个节日用瓦伦丁的名字重新命名,并将日期由2月15日改为2月14日。牧神节从此就变成了圣·瓦伦丁节。 P17-35 序言 “节”字本义为竹节,引申为关节、节奏,再引申为时节、节令。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岁时伏腊,周而复始,于是有计时性节日,如公历的新年、中国农历的春节等等;原始祭奠活动,如期举行,于是有宗教性节日,如西方的圣诞节、中国的中元节等等;农业生产,须不失其时,于是有生产性节日,如汉族的二十四节气、高山族的丰收节等等;社群竞技、联欢活动,亦定时开展,于是有娱乐性节日,如巴西的狂欢节、蒙古族的那慕达大会等等。这些都是传统节日。 节日使生活增添了光彩,节日使生活有了希望。节日是紧张的放松,节日是必然的自由,节日是辛勤的快乐。俗谚说“阴司盼月半,小孩盼过年”,唐诗云“但将酩酊酬佳节”(杜牧)、“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有了节日,人们就有了盼头。打工族不惜花去一年工资的三分之一,一定要挤进爆满的车厢,匆匆赶回家过年,足见节日对普通人有何等强大的感召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应劭),节日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传说,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风俗,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吉祥物。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凝聚着、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遗产,都记录着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心理和信仰。节日又是文化交流的最好平台,中国人过外国节,外国人过中国节,可以加深相互的了解,增进友谊。至于传统节日的名篇佳作,则是最好的德育美育教材,朗读吟诵,不但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爱国之情、博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本书以节名篇,每篇按七个栏目处理信息,分别为节习概要、节日档案、节日传说(包括节日来历及相关传说)、节日风俗(按时间顺序叙述)、节日禁忌、节日物品以及节日诗文(具有纪实性和趣味性的诗歌和美文)处理信息,有关节日的佚闻趣事,则以链接方式,附相关栏目之后,并有相关美图。故本书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工具性和观赏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作者水平及收集资料的采源有限,只重点介绍了10个外国传统节日,更多的外国节日我们采用附录的方式将其名称和时间置于书后备查。 本书由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主编并统稿,撰稿人有曹薇、陈奇琦、董子茗、葛璐萌、罗玲、罗洪梅、倪素芳、舒三友、殷志佳和张爱萱。本书图片提供音有:罗韵希、帅初阳、吴涛等,特此感谢。 编者 周啸天 2009年5月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