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灯琐记(上下)/青年读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黄苗子
出版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黄苗子是当代漫画家、书法家、作家,曾告密陷害著名学者、诗人聂绀弩,因此有“文坛犹大”之称。

本书为其散文作品集,书中收录了:《落笔摇五岳——徐悲鸿小传》、《郁达夫的诗》、《芬先生——纪念大哥祖芬》等作品。

内容推荐

为了让广大青年读者对中国现当代学者、作家、艺术家的学术、文化思想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编者在大众文艺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下,推出《青年读本》系列。

本套书选入作品,均以优美文字来表达绵厚的感情内涵,使读者能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青灯琐记》分册,书中收录了:《落笔摇五岳——徐悲鸿小传》、《郁达夫的诗》、《芬先生——纪念大哥祖芬》等作品。

目录

记人篇(一)

画手看前辈——记黄宾虹先生

跌宕飞扬挥五弦——谈张大千的绘画

江山代有才人出——潘天寿小记

落笔摇五岳——徐悲鸿小传

因蜜寻花——叶恭绰谈书法

英也夺我心——李苦禅小记

西子湖恋情——记林风眠

妙造自然·与古为新——傅抱石的生平和作品

梦痕捡拾——悼庞薰栗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李可染及其艺术

山高水长——叶浅予三题

法由我变·艺为人生——记吴作人

夕阳红隔万重山——启功杂说

脱却樊笼奋翅飞——吴冠中的突破

一个造梦的土家人——黄永玉三题

速写·生活·技巧——黄胄的创作经验

梅花草堂人瑞——朱屺瞻三题

记人篇(二)

郁达夫的诗

老舍自传

生命之火长明——记沈从文先生

平生风义兼师友——关于夏公的片断回忆

半壁街忆语

风雨落花——忆粱白波

说杨诗——为《银翘集》写

王世襄其人其书

不会老的小丁——记丁聪

刑天舞干戚——记廖冰兄

叙事篇

我的自传

青灯琐忆——记我的童年之一

香江之恋——记我的童年之二

烽火断忆

芬先生——纪念大哥祖芬

床虱

学诗乎?——《牛油集》后记

学书随想

遗嘱

后遗嘱

随笔篇

论交朋友

画家的互相推重

师天·师古·师心

藏书和藏书印

联妙

门联

语石

盆景

黄菜叶

酒故

茶事

寂寞

忙什么

说“衄折”

画个圈儿替

说真话

游记篇

兰亭

沈园怀放翁

春波桥

钓台的春昼

华山谈险

凤凰游——湘西凤凰散记

佛山祖庙

韵语篇

题林锴《钟馗夜归图》

吴赵丹

游青岛鱼鳞峡

韩羽画戏,漫题一绝

菩萨蛮。题《寒山诗意图》

步吴甲公韵

吊绀弩六首

奉和友人问病之作,时足部患痛风

鹧鸪天自题杂文小集

苦人索书

咏史六首

启老八十,未克踵贺,打油致祝

鸡年元日寄丝韦兄四首

《嘉音》一首寄宪益,贺其获港大名誉博士学位

自题《雅士图》

悉尼饮宴过度,归后胃出血大吐,诗以自诫

试读章节

黄宾虹先生是成名较晚的,他虽然十岁就开始学画,四十以前就对绘画钻研甚深,但真正为人所知,却是到了上海以后的事。这时他不但有机会饱观古今书画,并且还能与当代名家切磋交流,益发充实了他的理论与技法。因此,从四十四岁到七十四岁,整整三十年的上海生活,给这位才气纵横而又勤奋过人的画家,创造了发展的条件。在这个时期,他畅游粤、桂、荆、楚、齐、鲁、燕、赵、川、蜀。六十五岁和七十二岁,即民国十七年和民国二十四年,他四次到广西讲学,都经过香港。七十二岁那次是秋天,应香港画友李风坡、张谷雏等的邀请游九龙,在沙田慧业山堂与同人商榷笔法、墨法、临摹写生等问题,张谷雏把他记下来,题为《宾虹画语录》,曾传诵一时。七十四岁那年,他应艺术专科学校的邀请,去北平教学。不久,日寇侵占平津,他被困在北平,抑郁的闭门从事绘画及金石文字的研究,直到八十五岁才由北平经上海至杭州,担任杭州艺专的教授,从此定居杭州,安静地度过他的晚年。1955年3月,他以胃癌病逝。翌年,浙江省当局建立了“画家黄宾虹先生纪念室”于西湖栖霞岭三十二号故居,所陈列的作品,多是宾虹先生家捐献的珍品。

黄宾虹的绘画,主要是刻苦自学。五十岁以后,与邓秋枚共同搜辑历代书画典籍,编成《美术丛书》;此外又出版多种专门介绍古代名画的《神州大观》、《神州国光集》等画册。在理论与借鉴方面,通过这些宏著又充实自己的创作。加以常常畅游大江南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艺术实践,使他成为学识渊博、修养精到、技法超妙、理论深邃的艺术宗师。从读书多而且能够把学问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去这一点来看,是我国画家中罕见的。

黄宾虹对于自己中国河山,有深挚的感情,他说:“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由于对自己的国土无限热爱,他的山水画才具有触动心弦的感染力。他的一山一水,都只是为了表现中华山川的美秀而进行创作,从这一点出发,黄宾虹在行万里路中,从没有忘记携带画笔。他的作品绝不是单纯的临摹古人,追求技巧,而是以写生为主。在近代画家中,宾虹先生是最讲究笔、墨、章法的人,在他的遗著中,对此三者有极为精彩的阐述,但是笔、墨、章法,都只是为了表现真山水的形神状态,而不是单纯的笔情墨趣。在他遗留下来的创作中,写生山水册幅和写生画稿占很大的数量,这正是黄宾虹作品的主要特征。黄宾虹提出“平(用力平均、如锥画砂)、圆(起笔用锋、收笔回转)、留(笔有回顾、上下映带)、重(笔力能扛鼎、笔下金刚杵)、变(知白守黑、推陈出新)”五种用笔的方法和“浓、淡、破(淡墨破以浓、浓墨破以淡)、泼、渍、焦、宿”七种用墨的方法。他说:“一笔之中,有数色之墨;一点墨之中,有干湿互用之笔,此谓有笔有墨。”这在他的作品中,都很容易地找到典范。

除了笔墨的运用之外,宾虹先生用水,有他独到之妙。他用水把浓墨、焦墨化开;用水渍痕衬出画面的空灵;又用大笔蘸水铺在画面上,来求得画面的氲氤谐协。他常常说“画要达到浑厚华滋的效果”,他的用水法,正是达到这一效果的窍妙。宾虹先生的作品,十分讲究章法,特别是他的写生山水。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一本《黄山写生册》,构图千变万化,烟云树石,安排得非常恰当,使人感觉到他把黄山最美的景色都收入笔底,但又不是呆板地、一成不变地重现黄山的一水一石。他主张写生“不妨增损”,“照实写生,恐妨过板”。中国山水画的写生,主要是“写神”,把真实山水最美的部分表现出来,因此,对真实山水的不美之处可以“损”,而美的部分则“不妨增”,即用各种方法突出或夸张它所特有的美。要达到这个要求,笔墨技法的掌握之外,章法(构图)的讲求是更重要的。他认为章法的虚实取舍,“乃画家造诣之极”。他常说:“江山如画,言如画者,正是江山横截交错,密虚实,当有不如图画之处,芜杂繁琐,必致人工之剪裁。”这种“剪裁”,也就是章法的运用。中国画来说,笔、墨、章法的运用产生气韵,“气韵生动”,则是中国绘画所追求的准则。

宾虹先生觉得,不懂得用笔用墨,终无以见章法之妙,“阴阳开阖,起伏回环,离合参差,画法之中通于书法”。因此,他晚年对于金石碑帖、钟鼎彝器,特别是秦汉玺印文字,下很深的功夫去研究(他搜藏很多古玺印,并辑为印谱)。中国绘画发展到近代,从书法的探求来丰富画法用笔的趋向日渐显著。如果说:赵之谦的用笔得力于魏晋碑刻、吴昌硕得力于石鼓文的话,那么,黄宾虹则得力于钟鼎及汉印;这是大家所承认的。他在《论笔法》一文中,有一章专说“三代秦汉之笔法溯源镂刻”,文末云:“练习国画,金石拓本,宜常备案头,随时临摹,增进笔法。”宾虹先生的用笔,刚劲老辣,如刀切玉,这和他的玺印金石的研讨是分不开的。“力挽万牛要健笔,所以浑厚能华滋”(自题山水诗)。浑厚华滋,是他毕生追求的画境,而达到这个境界,要有力挽万牛的健笔,健笔的来源则从书法的钻研中来。这是研究黄宾虹作品的人,都知道的。

大体上说,黄宾虹先生的绘画,在七十五岁前,笔法空疏明快,用笔披离,更接近于他所推重的同乡先辈程邃。七十五岁以后,逐渐发展为浓重深邃、层次不穷的境界,用笔则越老越辣,浓墨淋漓杂以青绿,打开国画的新境.界(香港的鉴赏家称前者为“自宾虹”,而后者为“黑宾虹”),完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而给后人开辟新的途径。李可染先生就承认他的作品得力于晚年的黄宾虹。而宾虹先生于厚重中,更见空灵。

黄宾虹先生对我国艺术的伟大贡献,除了他的绘画成就之外,还应当提出他在保存整理我国古代美术论著方面的功绩。民国初年,他和邓秋枚合编的《美术丛书》,经他三次修订,分为四集,共一百六十册。这套丛书从光绪三十四年(1908)起,迄民国十五年(1926)止,先后十余年完成,集中了许多前人罕见的美术论著。他的美术著作如《古画微》等,对我国美术史有独到的见解,至今还是美术论著的重要著作。此外,宾虹先生又是最早以铜版及珂罗版印刷介绍我国古代绘画的一个人。他所编的《神州国光集》,及有正书局的《中国名画集》,是早已脍炙人口的大本画册。P2-4

后记

为了让广大青年读者对中国现当代学者、作家、艺术家的学术、文化思想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我们在大众文艺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下,近期推出《青年读本》。

《青年读本》(第一辑)叶圣陶 钟敬文 张岱年 费孝通

季羡林 金克木 冯亦代 于光远

《青年读本》(第二辑)鲁迅 郁达夫 朱自清 茅盾

冰心钱 歌川 曹聚仁 施蛰存 

《青年读本》(第三辑)梅兰芳 老舍 丰子恺 夏衍

吴冠中 黄苗子 郁风 吴祖光

本套丛书选人作品,均以优美文字来表达绵厚的感情内涵,使读者能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编者

2001.2.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