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江虹所著的《百鸟朝凤(中短篇小说集2012年卷)》从一个乡村唢呐演奏家成长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作家潜藏的独有的叙事能力;不过,小说对乡土民俗风情的细腻描写则让我更加刮目相看。关于乡村民间音乐家的生活现在也许已经消失了,可是,作家硬是用小说的方式把这样传统的生活复活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百鸟朝凤(中短篇小说集2012年卷)/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肖江虹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肖江虹所著的《百鸟朝凤(中短篇小说集2012年卷)》从一个乡村唢呐演奏家成长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作家潜藏的独有的叙事能力;不过,小说对乡土民俗风情的细腻描写则让我更加刮目相看。关于乡村民间音乐家的生活现在也许已经消失了,可是,作家硬是用小说的方式把这样传统的生活复活了。 内容推荐 《百鸟朝凤(中短篇小说集2012年卷)》的作者肖江虹具有鲜明的写作立场和态度,完全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站在生活中弱者这一头,同情他们,热爱他们,为他们说话,看到他们内心的强大,看到他们精神的价值。《百鸟朝凤(中短篇小说集2012年卷)》中肖江虹对自己家乡的民俗民风情有独钟,特别善于挖掘独特的细节,并知道怎样把这些文化融入到人物的精神气质里。很显然,这些细节坚挺地支撑着小说人物性格的典型化框架,也支撑着小说主题的突现。 目录 总序:袁鹰 序:站到老百姓这一头张陵 百鸟朝凤 我们 天堂口 喊魂 犯罪嫌疑人 试读章节 过了河,父亲再一次告诫我,说不管师傅问什么,都要顺着他,知道吗?我点点头。父亲蹲下来给我整了整衣衫,我的对襟短衫是母亲两个月前就做好的,为了让我穿上去看起来老成一些,还特地选了藏青色。直到今天离开家时,母亲才把新衣服给我换上。衣服上身后,父亲不满意,蹙着眉说还是没盖住那股子嫩臭味儿。看起来藏青色的短衫并没有拉长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日子。毕竟我才十一岁,这个年龄不比衣服,过过水就能缩短或抻长的。 一大早被母亲从床上掀下来的时候,还看见她一脸的怒气,她对我睡懒觉的习惯深恶痛绝。可临了出门,母亲的眼神里却布满了希冀、不舍,还有无奈。父亲则决绝得多,他的理想就是让我做个唢呐匠。我们水庄是没有唢呐匠的,遇上红白喜事,都要从外庄请,从外庄请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恰好遇上人家有预约,那水庄的红白喜事就冷清了。没有了那股子活泛劲头,主人面子上过不去,客人也会觉得少了点什么。所以被请来的唢呐匠在水庄都会得到极好的礼遇,烟酒茶是一刻不能断的,还得开小灶。离开那天,主人会把请来的唢呐匠送出二里多地,临别了还会奉上一点乐师钱,数量不多,但那是主人的心意。推辞一番是难免的,但最后还是要收下的。大家都明白这是规矩,给钱是规矩,收钱是规矩,连推辞都是规矩的一部分。 听母亲说,父亲想让我做一名唢呐匠其实并不完全为了钱。母亲说父亲年轻时也想做一名唢呐匠,可拜了好多个师傅,人家就不收,把方圆百里的唢呐匠师傅都拜遍了,父亲还是没有吹上一天的唢呐,人家师父说了,父亲这人鬼精鬼精的,不是吹唢呐的料。许多年过去了,本以为时间已经让父亲的理想早就像深秋的落叶腐化成泥了,可事实并不是这样。自我懂事起,我就发现父亲看我的眼神变得怪怪的,像蹲在狗肉汤锅边的饿痨子,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一次,我的老师在水庄的木桥上遇见了父亲和我,他情绪激动地给父亲反映,说我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数学考试从来没有超过三十分。我当时就羞愧地低下了头,想接下来理所当然地有一场暴风骤雨。老师说完了,父亲点点头,很大度地挥挥手说三十分已经不错了。然后牵起我走了。走到桥下,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可怜的一头雾水的教书匠,嘿嘿干笑了两声。教书先生哪里知道,水庄的游本盛对他儿子有更高远的打算。 我确实不喜欢念书,我们水庄大部分娃子和我一样不喜欢念书,刚开始还行,渐渐地就冷了。主要是听不懂,比如我们的数学老师,自己都没有一个准,今天给我们一个答案,明天一早站在教室里又小声地宣布,说同学们昨天我回去在火塘边想了一宿,觉得昨天那个题目的答案有鬼,不正确,所以吓得一夜都没睡安稳,今天特地给大家纠正。我们就笑一回,后来又听说数学老师其实也只是个小学毕业的,更有甚者说他根本连小学都没有读毕业。我们就无可奈何地生出一些鄙夷来。鄙夷的方式就是不上课,漫山遍野地去疯。 我不喜欢念书,可我也不喜欢做唢呐匠,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不喜欢做唢呐匠,可能是从小到大总听见父亲在耳边灌输唢呐匠的种种好,听得多了,也腻了,就厌恶了。而且我断定,我的父亲之所以希望我成为一个吹唢呐的,目的就是图那几个乐师钱。 二 翻过大阴山,就能看见土庄了。那就是我未曾谋面的师傅的家。我们这一带有五个庄子,分别叫金庄、木庄、火庄、土庄,再加上我们水庄,构成了一个大镇。按理这个镇子该叫五行镇才对的,可它却叫无双镇。未来师傅的宅子在一片茂盛的竹林中,翠绿掩映下的一栋土墙房。我曾经从爷爷的旧箱子里翻出一本绣像《三国演义》,里面有一幅画,叫三顾茅庐的,眼前的这个场景就和那幅画差不多。通往土墙房的路一溜的坦途,可父亲却发出吭哧吭哧的喘气声,他额头上还有针尖大小的汗珠儿,两个拳头紧紧握着。我看了他一眼,父亲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想我定是把他的紧张看破了,于是他就露出一个自嘲的讪笑。 面子有些挂不住的父亲就转移话题。福地啊!父亲说,你看,左青龙,右白虎,后朱雀,前玄武,一看就不是一般人家。我想笑,可没敢笑出来,父亲是不识风水的,连引述有关风水的俗语都弄错了。这几句我也是听水庄的风水先生说过,不过人家说的是前朱雀,后玄武。我想父亲真的是太紧张了,他怕自己小时候的悲剧在下一代的身上重演。我顿时有了一些报复的快感,想师傅要是看不上我就好了,最好是出门了,还是远门,一年半年的都回不来。 看见我左摇右晃的二流子步伐,父亲在身后焦急地吼,天杀的,你有点正形好不好!师傅看见了那还了得。 父亲的运气比想象得要好,土庄名声最显赫的唢呐匠今天正好在家。 我未来师傅的面皮很黑,又穿了一件黑袍子,这样就成了一截成色上好的木炭。他从屋子里踱出来的时候燃了一袋旱烟,烟火吱吱地乱炸。我很紧张,怕那点星火把他自己给点燃了。他大约是看出了我的焦虑,就抬起一条腿,架到另一条腿的膝盖上,把鞋底对着天空,将那半锅子剩烟杵灭了。做这样一个难度很大的动作只是为了杵灭一锅烟火,看来我未来的师傅真是一个不简单的人。 焦师傅,我叫游本盛,这是我儿子游天鸣,打鸣的鸣,不是明白的明。父亲弓着腰,踩着碎步向屋檐下的黑脸汉子跑过去,跑的过程中又慌不迭地伸手到口袋里摸香烟,眼睛还一直对着一张黑脸行注目礼。可怜的父亲在六七步路的距离里想干的事情太多了,他又缺乏应有的镇定,这样先是左脚和右脚打了架,接着身体就笔直地向前仆倒,跌了一嘴的泥,香烟也脱手飞了出去,不偏不倚地降落在院子边的一个水坑里。我的心一紧,赶忙过去把父亲扶起来,父亲甩开我扶他的手,说扶我干什么?快去给师傅磕头啊!我没有听父亲的,毕竟我认识父亲的时间比认识师傅的时间要长,于情于理都该照看刚从地上爬起来的水庄汉子。主意打定,我仍然不屈不挠地挽着父亲的手臂,我抬起头,父亲的额头上有新鲜的创口,殷红的血珠正争先恐后地滲出来,我一阵心酸,眼泪就下来了。P1-4 序言 站到老百姓这一头 张陵 记得不久前,在一个谈文学创作情况的场合,《人民文学》主编施占军对我说,有个青年作家叫肖江虹,小说写得很不错。我说,以前读过他的中篇小说《百鸟朝凤》,是部好作品。看来,评论家们注意到肖江虹有一段时间了。这次“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评审会上,编委们也对肖江虹评价很高。而我也被指定为这本小说集的作序,又读了不少他的作品。 《百鸟朝凤》的确是肖江虹这个时期很有代表性的小说。从一个乡村唢呐演奏家成长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作家潜藏的独有的叙事能力;不过,小说对乡土民俗风情的细腻描写则让我更加刮目相看。关于乡村民间音乐家的生活现在也许已经消失了,可是,作家硬是用小说的方式把这样传统的生活复活了。我不知道那些活生生的独特细节他是怎样挖掘到的,我只知道这些细节把我吸引住了,以至我不得不说,这才叫小说的品质。很显然,这些细节坚挺地支撑着小说人物性格的典型化框架,也支撑着小说主题的突现。读过这篇小说的人,都会认可主题内涵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意识,也将认可他把这样的意识通过人物性格塑造所展示的一种批判现实的思想力度。当代社会的经济高速发展,对传统文化有着严重的破坏,也使这种乡村文化面临着解体的危机。这个乡村民间音乐家群体的失败,铸造了一出传统文化的悲剧,也是农民在当代现实中的悲剧,很值得我们去反思。 我特别会注意到这篇小说所表达的对乡村文化的那种敬畏感。小说中关于《百鸟朝凤》这个经典曲目的描述充满深情,也带着很深的惆怅情怀。主人公被授权有资格演奏这部神圣的作品,但他终于失去了演奏的能力,他想重新组建乐队的想法,也因为主要演奏员失去手指而泡汤。实际上,他已经知道,自己无法守住这份神圣和敬畏。 其实,读了这部小说集的其他作品我才知道,肖江虹并没有那么文化。也就是说,他的大部分小说,并不过多地讨论文化危机文化命运的问题,而是中国农民生存困境和命运问题。当然,我们会注意到,作者并不像一般知识分子一样,一边唱着莫名其妙的挽歌,一边呼唤莫名其妙的人性。他完全站在弱势者的立场上,触目惊心地描写农民的严峻的生存状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命运。《我们》这部小说给我触动很深。一个普通挖煤工人的生命就这样被埋在地下,如果不是同样九死一生的哥哥执著地寻找,人们将永远不知道这个工人的下落。煤矿上的工人都麻木了,没有人去关心谁死谁活的事情,也没有人会理会谁在寻找谁。生命在这里没有任何尊严,也许比一块煤还要贱。而令人发指的是,这个时候的煤老板却在城里的豪宅里当一个特别疼爱女儿的好父亲。一个农民要得到真相,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哥哥必须使自己触犯法律,劫持煤老板一家,并被作为罪犯击毙,才能得知弟弟的下落。小说中的“哥哥”就这样死去了,但他那种兄弟情谊的道德却庒严得让人肃然。读到这里,我才更感觉到,作家现实批判的力量并不在《百鸟朝凤》上,而在血淋淋的人生《我们》这里。 肖江虹的另一篇小说《天堂口》则在题材独特上加强了思考的力度。一个就要退休的火葬场工人最后日子的故事,是那样的动人揪心。范成大当了一辈子的火葬工,把无数的人送进了天堂。他守在天堂门口,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以敬畏的心情为死者做好最后的工作,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极为庒严,极为神圣,把每一个死者都当作上帝般的客户,但这些在新职工扇子看来,没有任何必要。其实,范成大对死者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这个一辈子都在和死人打交道,看尽了人间的生离死别的人,对生命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把死者当作生者来尊重,已经是他的生活理想和道德,也是他最为闪光的人性。当然,他也让新职工扇子明白了这个道理。 把肖江虹这些小说读下来,会看到作家一个鲜明的写作立场和态度。很显然,他站在老百姓这一头,站在生活中的弱者这一头,同情他们,热爱他们,为他们说话,看到他们内心的强大,看到他们精神的价值。这是一个作家基本的道德和良知。当代文学各种思潮混在一起,特别容易让作家立场游移;最容易向有产者、强势者靠扰。因此,能坚持老百姓立场不动摇的作家,是需要道德良知,也需要有思想定力的。我还不知道他受过什么样的思想训练,但我看出,他骨子里有一种对人民的敬畏,有一种对人民的爱,非常可贵。我看好他的创作,也首先是因为他有这样可贵的文学精神。 肖江虹写实的基础很好,很扎实,看得出,他对自己家乡的民俗民风情有独钟,写起来得心应手,并知道怎样把这些文化融入到人物的精神气质里。或者说,让人物来激活这些传统的文化。一个好作家,应该有这样的本事。当然,我也很希望他的心情、思维和视野更开阔一些。他看到老百姓那么多的苦难,自然会非常纠结。不过,一个作家应该站在更高的地方看问题,也许会不那么纠结,也许会更有思想含量。他的一些作品叙事者出现了过多的交替,例如《我们》。我个人认为不算是成功的写作经验。一般说来,小说叙事角度过多,可能很讨巧,但也会加大叙事的风险。对于全视角的较严格的写实小说来说,可能意义不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