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滴泪珠掰两瓣/黄春华炫动长篇系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黄春华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 家庭战争

嘭——嘭!

就是这种感觉,一个家庭的破裂和一只气球的爆炸没什么两样。有点心慌,有点刺激。

我把父母的互骂声关在门外,若无其事地做自己的作业。他们的吵闹声就像窗外的雨,让我更加安静。

我早已习惯了这一切,从记事起,我就生活在两个人的战争中。

而今晚是最后的斗争,没有任何预感,我本已做好了承受持久战的准备,战争却在黎明前静悄悄。

喷薄而出的朝阳给多数人带来新希望,我都只当那是一只吹得鼓胀的气球,随时都会“嘭”的爆炸。

我就是在那样一个吹得鼓鼓的早晨,跟随母亲从城北迁到城南。城北留下了父亲一人,那是爆炸后残留的碎片。这次爆炸并没有让我受到重创,我感觉自己就像看完了一场拳击比赛,频频出拳的选手两败俱伤,一个留在拳击台上,一个毅然离去,仿佛在寻找新的赛场。仅此而已。

我只是一名观众,无权参与比赛,更不能像裁判那样对比赛指手画脚。我只能像大多数拳击迷一样做些分析工作,通过反复比较,我得出这样的结论——职业拳击是为有钱而战,家庭拳击是为无钱而战。

妈妈常说爸爸是个无用的人,无用就是没钱,爸爸是个业务员,腋下夹着个皮包,没日没夜地到处乱跑。夏天晒得像煤炭,冬天冻得像冰饺,皮包里的广告单就是变不成钞票。

我爱看泰森打拳,无往而不胜。

妈妈其实一直扮演着泰森的角色,出拳进攻。爸爸惯于防守,可在最后一个回合一不注意反攻了一下,于是,人去楼空。

他是个可怜虫。我这么想,但这并不代表我的立场,跟谁或不跟谁,我无所谓。我最终跟随妈妈南下,仅仅是因为妈妈临走拉了我一把,说,跟我走!跟着他不饿死才怪!

妈妈的劲很大,我的胳膊差点脱臼,我忍住疼回头看爸爸,爸爸只张着嘴不说话。窝囊货!我在心里拼命骂了一句。我觉得自己没有理由留下,凭什么非要得罪妈妈来讨好爸爸?凭什么?

临出门时,我显得非常冷静,不慌不忙地走进自己房间,把床头的芭比娃娃装进包里。隔着房门,爸爸一直盯着我,那一刻我肯定把他的心伤透了。

问题其实并不在这儿,得罪谁或者讨好谁,我在城南住下的第一个晚上就已经意识到了,可是太迟了,爸爸已经不属于这个家。

一块蛋糕切掉一半,另一半照旧可以吃,而且味道不会改变,以此类推,一个苹果也是如此。可是,如果不是蛋糕或者苹果之类的,而是一只鸟,断了一只翅膀的鸟,一个人,少了一条腿的人,这正是我心情的写照。我开始恨,两人为什么非要吵架?要吵架也成,为什么非要分开?除了分开,难道就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比如都闭嘴,装几天哑巴。

我从来就没和任何人吵过架,这倒不是说我和每个人的观点都一样。天哪!如果是那样,简直太可怕啦!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对我的味口,在面对不同观点的时候,我总是保持沉默,我宁愿让自己恶心得大吐一场,也要坚持沉默。我没有兴趣和任何人争吵,因为争吵除了两败俱伤,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你永远不要指望用争吵让别人服从你,休想!爸爸和妈妈就是最好的例子,争吵只会让他们憎恨对方。这么多年来,他们没完没了地争吵,就算拿世界上最艰深的哲学问题作为靶子,也该有个结果了。可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只能用分手来结束这一切。

结束就是开始。

我以前从不在意父母为什么争吵,每次战争爆发,我只有躲的份儿。我不想搅在中间,一边是爸爸,一边是妈妈,我能说什么?有几次我倒是想参战,当然是以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身份,可交战双方根本不理睬我,同时把我向外推,并异口同声地说:“小孩子家,瞎掺和什么?”我有点尴尬有点气愤,更多的是壮志未酬。经过几次挫折,我就懒得掺和了,一旦听到风雨声,就像鲁迅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

而现在,一切都结束了,我却开始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生活就是这样,它在的时候我们毫不在意,失去之后我们才开始注意。我在总结出这一条经验时,很有点伤心。不过,我还是在努力回忆,结果却令人失望,因为那些争吵的起因都有点微不足道,想起来就可笑。可它竟导致了一场场天翻地覆的争吵,所有的人都会以为这个家庭天天都在发生国际新闻,只有我知道那不过是一小粒芝麻。如果是近视眼,去掉眼镜,什么都不会发生。可爸妈的视力偏偏好得惊人,他们一定把那粒芝麻看做了整个地球,天就要塌下来啦!

事情往往会这样开始,爸爸吃着饭,突然说:“这米有点糙呢。”

“当然啦!”妈妈把话头接得很快,仿佛早就等着这一刻,“泰国米不糙,你吃不吃?”

爸爸闻出了火药味,想化险为夷,连忙赔笑说:“那就买泰国米吃嘛。”“吃个屁!”妈妈不领情,一个人成心想吵架,你就算给一百个笑也是白搭,妈妈就是成心要把泰国小米搞大,“就你挣的那点钱,还敢想泰国米?再这样下去,我怕你连中国米都买不起喽!”

爸爸是个好性子的人,什么都能忍,就是听不得别人说他不会挣钱(事实上他挣的钱的确不多),可妈妈偏偏要说他不会挣钱。于是战争升级,两个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吐沫横飞。就是这样一个模式,任何人长期做一件事,都会形成一种模式,免得每次都要动脑筋。所以,我每次听到的台词都相差无几,有时甚至一个字不改。真是可笑,但同时你又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记忆力。

说来也怪,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可以无休止地重复做一件事,我却不行。一篇课文只要让我连续读上三遍,我准会发疯。所以,我暗暗有点佩服父母,他们能不厌其烦地重复同样的台词。不过,他们最终是自毁形象,因为他们竟然放弃争吵,分道扬镳。

在我看来,爸爸除了性格较软弱之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缺点。他可是个正经的大学毕业生呢,命不太好,在公司干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才混了一套房子。这些年公司又不景气,他本可以跳槽,找个更好的单位,可公司规定人走就得退房。他实在舍不得丢掉房子,就只有守着穷公司挨妈妈的骂。他这一辈子就是毁在了那套房子上,我真不明白,一个人为什么会仅仅为一套房子而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当然,那套房子并不赖,两室一厅,三口之家居住,再合适不过了。这倒是次要的,我更看中的是房后那片广场,叫城北地带。每逢晴好的休息天,广场上就聚满了人,小孩子踢球、跳皮筋,互相追逐;老人跳扇子舞、聊天、放风筝;还有三口之家什么也不做,手牵着手散步看热闹。

这些自得其乐的情形,我不用出门,在窗口一探头,就能看个究竟。休息天,我从不出门,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半时间温习功课,一半时间向广场张望。搞得左邻右舍的家长都以为我没日没夜地发奋读书,连忙号召自己的孩子向我学习。

我其实也很想和其他孩子一样到广场上去疯玩,可我不习惯独自在人群中穿梭,想让爸爸妈妈手牵手带我到广场,那也只能是下辈子的事了。我其实别无选择,倒不如做一名观众来得自在。

我不厌其烦地向广场张望,除了那些热闹的景象,我还特别注意到了两个人。大概是父女俩吧,女儿和我相仿,仅指年龄,因为她每次出来都坐在轮椅上。父亲推着她,找一个人少的位置,就搀着她下地走路。她的半个身子靠在父亲身上,两条腿几乎是被拖着向前挪动,样子十分笨拙,每走两步,就要停下来歇一阵儿。有一次,也许是绊到了一个什么东西,女儿的身子突然向外侧倒去,父亲竟然神速地抢到外侧,和女儿一齐倒下去。当然,女儿倒在父亲身上。

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我甚至“呀”地叫了一声。后来,我看见父女俩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我急得汗都出来了,心想,一定是出事了,要不要下去帮帮他们?

就在这时,我突然听到了一阵笑声,是父女俩发出来的,那种劫后余生的笑声很感人。我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我很难过,觉得自己不如一个残疾人幸福,如果谁肯赐我这种幸福的笑声,我宁愿像那个女孩子一样成为残疾。

我这一生做得最有耐心的一件事,就是观察广场上的父女。我几乎不放过一次机会,一次又一次地观看他们那单调重复的动作,每一次我都看得如醉如痴。

有一次,爸爸破天荒走进我的房间,自从我长大以后,爸爸就没跨入过我的领地,他说这是对我的一种尊重。我当时正在看父女俩练走步,见爸爸进来,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暖流,一把拉住爸爸的手,用少有的撒娇的口气说,爸你来看呀!

从小到大,我几乎不会撒娇,所以爸爸吓了一跳,等走到窗前,他才明白我让他看什么。他长叹了一口气,说,唉,很不幸的,那女孩也跟你差不多大,妈妈得癌症死了,她从小就是小儿麻痹,爸爸一个人带着,真够难的!

怎么?你认识他们?

爸爸摇摇头说,我也是听人说的。

我从爸爸的眼中看出了一丝怜悯,这让我欲言又止,因为我的感受和爸爸完全不一样,我从内心羡慕那对父女,真正值得同情的是我自己,爸爸难道一点也不这样认为吗?

我有时候也感到恼火,我总是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就像现在,我在回忆,更不能改变什么了。一个人一旦开始回忆,她就只能是一名观众,那些演员在她的脑海深处自由表演,根本不会在乎她在想些什么,她只能观看。有时候,她连退场的权利都没有,因为记忆有时固执得像个孩子,你让他回家,他偏要在你门前玩耍,你能怎么办?嗯?面对一个固执的孩子。

P1-6

目录

1.家庭战争

2.城北到城南

3.新班级

4.假装幸福

5.妈妈醉了

6.口述日记

7.周庄打来电话

8.新闻发布

9.公开课

10.图书馆的怪人

11.爸爸来看我

12.爸爸的婚宴

13.香烟的诱惑

14.夜晚的事

15.到吉老师家

16.我没看过这书

17.局外人

18.班长的生日

19.老师家访

20.帮我放束花

21.给谁买裙子

22.妈妈没有忘记我

23.不能毁了她

24.疑是恋爱

25.楼顶惊魂

26.班级座谈会

27.班长的眼泪

28.爸爸要移民

29.机场送行

30.同病相怜

序言

金牌作家们的倾心奉献

徐德霞

做《儿童文学》杂志主编,常和读者有交流。听说我们要出版一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有位小读者就和我进行了一场对话。她叫阳阳,是一位可爱的五年级小学生,率真、活泼,对文学有一种痴迷的爱。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读《儿童文学》杂志,是我们杂志的铁杆“粉丝”。

阳阳:徐老师,您主编的《儿童文学》可好看了,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订了。听说你们要出版一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我们好多同学都特别高兴,但也有一些同学觉得有《儿童文学》就足够了,没必要再搞什么书系。你们为什么要编这套书呀?

徐:你的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除了做《儿童文学》杂志以外,很少做原创图书的出版。四十多年来,我们培养了很多作者,在全国各家出版社出版了很多好书,在儿童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也为我国的儿童文学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这是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

编辑出版一套“金牌作家书系”,把本刊的作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早就在酝酿之中。之所以现在来做这套书,起因于牧铃的那本长篇动物小说《艰难的归程》。你看过这本书吗?

阳阳:看过,是写一条瘦弱的小狗,怎么成长为一条了不起的大狗的。那故事可精彩了,我们班的男生们平时不爱看小说什么的,可他们就爱看这本书。

徐:这就对了。这是一部小人物的艰难成长史,是一个从卑微到高贵、从怯懦到坚强、从弱小到强大的故事。去年刚接到牧铃这部书稿时,我们就想着手编这套书,把《儿童文学》的骨干作家集中在一个书系下,连续出版,形成品牌。但是,当时见市场上那么多书,各家出版社也都在抓这批作者,我们再搞一个书系,不知效益如何。迟疑再三,牧铃这本书最后还是以“《儿童文学》典藏书库”的形式出版了。没想到出版三个多月,竟然再版了三次,差不多每个月都要重印一次。到今年三月份,总共印了将近十万册,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尽管现在社会上套书、丛书很多,看来只要是好书,还是会得到读者认可的。另外作家们也支持我们来做这套书。这些作家都是《儿童文学》的老朋友,有些年轻作家还是我们培养起来的,他们非常希望《儿童文学》做一个书系,通过当代作家原创作品的出版,展示一下本刊作家队伍的阵容和实力。这套书的出版,也是《儿童文学》品牌的深度开发,我们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也非常重视,多次参与我们的选题论证会,从各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大支持。

阳阳:那为什么叫“金牌作家”呀,他们真得过金牌吗?

徐:傻丫头,那不过就是个叫法,就像把你们这些爱读《儿童文学》的读者叫做铁杆“粉丝”一样。不过这些作家可都是《儿童文学》的主力作家、骨干作家,有的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已经十几年、几十年了,在艺术上那是“相当成熟”啦,叫“金牌作家”也是当之无愧呀!为能参与这套书,作家们可用心啦,可以说这套书是他们的倾情奉献!

不过,要编这套书,我们也有为难之处。你知道《儿童文学》杂志是个有四十多年历史的老刊物,从茅盾、冰心、叶圣陶那一代人算起,已经有四五代作家了。每个时代都有她的代表作家、骨干作家,是这些作家支撑了这个刊物,为这个刊物的成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很多老作家的作品流传至今,已经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要说“金牌”作家,那真是一代有一代的金牌得主,你说出谁的书不出谁的书,是不是也很为难?

后来我们商量出这样一个结果:这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立足于市场需求,以当代《儿童文学》的主力创作队伍为基础,其作品要贴近当代少年儿童生活,艺术质量上乘。以原创中长篇小说、童话为主,兼做少量优秀作家的个人短篇作品集。至于前辈作家的流传之作、经典之作,我们就收进“《儿童文学》典藏书库”中。你知道吧,我们那套“《儿童文学》典藏书库”,像《一路风景》、《盛世繁花》、《一岁月留香》也很有名,总共销售了一百七十多万册呢!

阳阳:我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这套书?从来也没有看过呀?

徐:这是四五年前的事了,那时你还小嘛。

阳阳:那套书你们还重印吗?我真想看呀!

徐:我们准备重新编辑一下再印。因为以前按年份从后往前倒推出版,有点儿乱,我们正在着手重做,特别是把最近几年的、以前没有收入的优秀作品多收一些。不说这套书了,等出版以后我告诉你。我们还是言归正传,说说这套“金牌作家书系”吧。

阳阳:好的。您刚才说这套书只收当代作家新写的中、长篇作品,那人数也不少呀!

徐:是啊,少说也有一百多人。不过,我们可没那么大气魄,一出就几十本、上百本,我们可不搞批量生产。我认为文学创作可不是生产套娃,一套模子一压就出一批,大大小小都差不多,这是一种很艰苦的脑力劳动,每一件作品都很个性化,是作家心血的结晶。心血,你懂不懂?那不是水管里的水,什么时候一拧,都能流出来。所以我们也不着急,看准一部出一部,成熟一套出一套。每年出上几个作家的,几年下来,就会形成规模,建立起一个品牌来。

阳阳:这样好,还能保证质量。你们慢慢出,我们就一本接一本慢慢看。要是一下子出得太多,还真看不过来,也不知道先看哪一本好。您能不能告诉我,今年准备出哪几个作家的书呀?

徐:今年要出版的也就五六位作家的书吧。有位梦华的《科学家两极历险》丛书……

阳阳:我知道这个人,是个大科学家,他到我们学校讲过课。他可神了,是我们中国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后来他九次到北极,和爱斯基摩人一起捕鲸,一起生活,还差点让北极熊给吃掉,几次经历生死考验,可惊险,可好玩了!要有他的书,我肯定买。还有谁的?

徐:还有一套《薛涛作品坊》。

阳阳:薛涛呀!我也知道。我从《儿童文学》上读过他很多作品。他的作品可美了,也很有意思,我很喜欢。他写的《两只相距四点五厘米的蚂蚁》,还有《我家的月光电影院》都挺好玩的。不瞒您说,我在偷偷地跟他学艺,学怎么观察生活和结构故事。

徐:噢,你很会读书呀!还有汤汤的“鬼精灵童话”、范锡林的“武侠童话”等。

阳阳:汤汤的童话我们也很喜欢,她写的那些魔鬼和精灵心地纯洁,特别可爱。喂,告诉您一个小秘密,我们几个同学还想把你们刊物上发的汤汤那篇《最后一个魔鬼在雕花木床下》改成小童话剧,“六一”的时候在全校庆祝大会上演出。

徐:好啊!阳阳,这点子多好啊!我支持你们!我们这次除了汤汤的“短篇童话精选”以外,还出了她一本长篇《来自鬼庄园的九九》,也是--写魔鬼的。要不然,我把那本长篇稿子也给你们看看?那本书场景开阔,故事生动,情调温馨而活泼,说不定更适合改成舞台剧。

阳阳:好啊!好啊!起码是先睹为快呀!

徐:其实范锡林的武侠童话也很好玩,那里面不光有生动的故事,还有超人的智慧。我觉得,读范锡林的武侠童话,人都能变得聪明起来。好啦,我不说啦,反正这些书,还有很多其他作家的书,一人一个风格,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绝活。这些书我们会陆续出版,你就等着慢慢欣赏吧。

阳阳:徐老师,您说读这些小说、童话有什么好处呀?我们老师还不错,挺鼓励我们多读文学作品的,就是我妈,总说读那玩意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

徐:你妈要这样想就不对了。读文学书起码有这样几个好处:一可以滋润心灵。你心里要有点什么小郁闷、小疙瘩,静静地读上几页好书,说不定那些小疙瘩就不知不觉地化开了。二可以使你变得高雅而高贵,气质不俗。从小读书多的人很少粗野、粗俗的,这个你信不信?三呢可以帮你开阔眼界,使你变得聪明。你想,那些小说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生活,人生百态尽收眼底。通过读书,你比同龄人见识得要多,经历得要多,经验也多,你是不是就比别人聪明呀?第四条最实际,你可以用这条去说服你妈,那就是能提高写作水平。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看的书多了,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写作水平就提高了。花十几块钱买本书,既享受了阅读的乐趣,又提高了写作水平,那比花几百块钱上干巴枯燥的作文班划算多了。当然,读书的好处还有好多好多,古今中外,有关读书的高论很多,我不过是一孔之见呀!

阳阳:谢谢您,徐老师!您讲得真好,能不能把您这番话对我妈说说呀!

徐:哈哈,我还不认识你妈妈呢!这样吧,我把刚才我们的谈话整理一下,就放在每本书的前面,作为“前言”,你看好不好?

阳阳:好呀好呀!您可要写上我阳阳的名字呀!

徐:好的,一言为定。

内容推荐

女孩梅雨独立而孤僻。父母离异前,她厌恶自己所处的“不断战争”的环境。父母离异,她被扔进一个陌生的空间,幸福从此遥不可及。随着父亲再婚、移民,她彻底成为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过着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被种种烦恼困扰的她,在学校里开始被大家隔离、排斥,最为麻烦的是,她遇到了一个对她表示好感的男孩!校园的压力伴随着家庭的痛苦一起向她袭来……

《一滴泪珠掰两瓣》讲述了一个离异家庭孩子的痛楚,讲述了一个不完整家庭里的泪水,讲述了一个孩子情感世界坍塌的心路历程。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了一个离异家庭孩子的痛楚,讲述了一个不完整家庭里的泪水,讲述了一个孩子情感世界坍塌的心路历程。

女孩梅雨独立而孤僻。父母离异前,她厌恶自己所处的“不断战争”的环境。父母离异,她被扔进一个陌生的空间,幸福从此遥不可及。随着父亲再婚、移民,她彻底成为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过着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被种种烦恼困扰的她,在学校里开始被大家隔离、排斥,最为麻烦的是,她遇到了一个对她表示好感的男孩!校园的压力伴随着家庭的痛苦一起向她袭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