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实行现行的“总统直选”已有十多年,历经4次“总统大选”,并且实现了两次政党轮替。本书收集资料,同时关注2008年台湾“大选”的进程。展示给读者的就是这几次选战的激烈争斗,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台湾政局十多年来的风云激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世纪争锋(国民党与民进党决战台湾)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李立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台湾实行现行的“总统直选”已有十多年,历经4次“总统大选”,并且实现了两次政党轮替。本书收集资料,同时关注2008年台湾“大选”的进程。展示给读者的就是这几次选战的激烈争斗,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台湾政局十多年来的风云激荡。 内容推荐 纵观台湾“大选”,本是很正常的政治选举,台湾却弄得面目全非。双方阵营斗得你死我活,各种招数使尽,只为了赢得选举胜利。本书展示给读者的就是这几次选战的激烈争斗,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台湾政局十多年来的风云激荡。 目录 第一篇 世纪之败 第一章 各路诸侯尽显身手台湾政坛再起风云 连战2000年“大选”差点被换掉 “连宋配”破局的台前幕后 “总统大选”好戏在后头 第二章 恩怨情仇“兴票案” “父子”反目酿苦果 宋楚瑜被国民党扫地出门 “兴票案”真相何在 惹官司宋痛失宝座 第三章 八仙过海显神通你方唱罢我登台 李登辉呼吁选民“擦亮眼睛”选对人 “总统”竞选粉墨登场 宋支持者遭法院搜索引风波 “立委”连续爆料陈水扁忙着灭火 客家选民频获候选人关爱眼神 陈诚之子为连战助阵 第四章 李远哲“临门一脚” 陈水扁选情上扬 陈水扁大打“李远哲牌” 李敖指李远哲是“伪君子” 李远哲:两岸不应勉强进行谈判 李远哲愿当陈水扁“国政”顾问 李登辉唆使李远哲“弃连保扁” 辞院长李远哲力挺陈水扁 第五章 决战三月天群雄争霸忙 “大选”选情烈 侨民回台涌 陈水扁遭群起攻之 谁是台湾下一届“总统” 台湾选票用钱拉 两岸关系再度成为选战焦点 候选人政见众口难调 李敖捐春宫画筹竞选保证金 台湾“总统”选举弃谁?保谁 连战能否甩掉包袱迎接挑战 600万股民担心两岸关系恶化 真假民意调查满天飞 “超级三八节”抢打“妇女牌” 三大阵营挤爆高雄 夫人齐上阵到处拉票忙 “大选”临近股市遭殃 辜振甫对阿扁说“不” 李敖呼吁支持者“弃李保宋” 变数复杂选情扑朔迷离 李登辉成“票房毒药” 连战当选困难重重 最后时刻选举难见分晓 台湾人赌性坚强连大选也不放过 选战带动商机无限 选举造势比过年还热闹 投票前夕300万人大会战 3月18日台湾选情到了沸点 第六章 国民党世纪惨败 民进党侥幸胜选 阿扁当选 台湾变天 宋楚瑜虽败犹荣组党以图未来 潮起潮落国民党“大选”惨败 被逼迫李登辉无奈下台 临危受命连战稳定大局 扫除“黑金” 杜绝“官商”勾结 国民党中兴路途崎岖 第二篇 功败垂成 第一章 百万人链锁台岛 悲情操作再显灵 “二·二八”台湾人心灵的创伤 “手护台湾”民进党意在选举 千万人心连心 国民党绝地反击 第二章 各路精英竞相登台电视辩论唇枪舌剑 电视辩论主客易位 社会“名嘴”挺身而出 帅哥遇到美女 “智多星”撞上“李大师” “两个女人的战争” 第三章 决战“超级星期六” 台湾民主闹翻天 两大阵营大对决 疯狂台湾 绿军“输人不输阵”倾巢出动 第四章 台湾选举战犹酣粉墨登场看过来 脂粉的力量:台湾选战中的女人们 台湾“大选”赌资超过百亿元 竞选花样百出声色俱全 李远哲再挺阿扁 “临门一脚”重演 胜负只在“官子”之间 第五章 致命冷箭射出 阿扁应声倒地 捐款内幕 阿扁被抖受贿 “政治献金”陈水扁选情告急 陈水扁“金收楼拆” 陈由豪咬贼入骨 陈水扁难去其咎 台湾选战戏剧“变脸” 第六章 “三·一九”神秘子弹 国民党无可奈何花落去 两颗子弹扭曲选举 重建枪击现场:回到“三·一九” “枪击案”受到民众强烈质疑 “四弹”令阿扁选情回生 陈水扁叫连、宋“闭嘴” “枪击案”真相谜雾一团 国际刑事专家赴台办案 离奇“三·一九”枪击案离奇突破 内幕重重 枪击案又起波澜 李昌钰揭秘“三·一九”抢击案背后 第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阿扁冷暖自知 疑云重重申选民平静投票 阿扁险胜 连战申诉选举无效 蓝军悲壮凄凉 绿军欢声雷动 连战两度落泪控诉绿营舞弊 连战率众包围“总统府” 第三篇 东山再起 第一章 “绿卡”危机白失分 马失前蹄被谢欺 谢长廷设局 马英九上当 “绿卡风波”攻防战 马扮猪吃虎引谢入瓮 “绿卡风波”没完没了 绿营死缠烂打 第二章 泥巴战术没格调 台湾选民不胜烦 炒股套利成为大选攻防课题 民进党候选人也尝到遭人修理滋味 马英九姐姐成箭靶 马英九夫人被爆料偷报纸 “台湾周报”与“非常光碟” 庄国荣脏话批马 谢长廷急速灭火 第三章 电视辩论高下立判谢小马大格局彰显 唇枪利齿马教授舌战谢律师 马英九绵中刺进逼谢长廷收敛不凌厉 马谢政见大交锋 针锋相对马谢舌战炮火四射 第四章 “踢馆事件”绿营设局 重挫选情蓝营灭火 敏感时期爆冲突 蓝委执法不明智 绿营狠批蓝委闯总部 蓝委“踢馆”引爆冲突 马英九六度道歉止血 抓住软肋民进党狠批“无法无天” “四个笨蛋”踢出马营危机 绿营设局引君入瓮 奸巧手腕处处可见 第五章 谢长廷紧咬“一中市场” 马英九全力消毒固票 选战杀“红”眼 谢长廷主打“一中市场”牌 绿营煽情“恐共”心态 马萧全力灭火 台湾劳工害怕大陆劳工抢饭碗 第六章 烟花三月硝烟浓 台湾“大选”决战酣 越拍越背气势压倒对方 李登辉力挺民进党效果甚微 大陆记者眼中的台湾“大选” 民调,你靠得住吗 蓝绿掀起百万宗教选票争夺战 谢马端出财经“牛肉”引选民 选前超级星期天 蓝绿对峙白热化 两位“第一夫人”也成为攻击的目标 台湾地下赌盘波动大 蓝绿网络拼场 对尬搞笑十足 再次“临门一脚”李远哲想故伎重演 “马英九可能遇刺”消息满天飞 “准第一夫人”周关青掀起旋风 马英九旋风扫街 谢长廷全台催票 绿营打马计划临阵突然流产 林青霞:对马英九有信心 蓝绿全民总动员 选前之夜沸腾到顶点 民众返乡投票车站机场塞爆了 激战缠斗100天 两位“总统”候选人都对各自选情有信心 第七章 “马旋风”席卷南北 台湾蓝天重现 马英九狂胜221万票 台湾天空又变蓝 马英九胜选原因与未来挑战 马英九最大挑战:快速振兴经济 为台湾人民感到骄傲 近八成民众乐见马英九上台 台湾现蓝天 亚太望放晴 马英九宣誓就职 国民党重新上台 后记 试读章节 台湾第十届“总统”选举的竞选活动2月19日正式展开,台“中央选举委员会”估计在3月18曰投票结束后,选举结果在当晚9时左右就可揭晓。 共有五组人马参与第十届台湾“总统”选举,合格选民人数则有1500万人左右。尽管“中央选举委员会”2月19日才正式公布竞选活动展开,竞选期为28天,但各组候选人事实上早在2004年中后期,便已积极投入各种竞选活动。 “大选”活动开始起跑。连宋陈都有重要代表性的活动。 国民党“总统”候选人连战直捣陈水扁的家乡——台南官田,展开密集拜票行程: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透过全台湾同步电视连线发表“胜利在望”演说:独立“总统”候选人宋楚瑜则在“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举行族群团结誓师大会,并强调会对没有工作的原住民全额补助健保费。 同样出身台南的连战喊出,未来“总统”一定是台南人,而且台南人最重伦理,长幼有序,一定要让有经验的先进,也就是像连战这样的人当选。 连战火力四射,暗批陈水扁的超人装扮,他说,他不会耍宝。“不像有人一会儿扮孙悟空,一会儿扮超人,内裤外穿。” 他说,这种事他做不出来,也不相信我们的年轻人就喜欢这样,这把我们的年轻人看低了。 连战并暗批独立“总统”候选人宋楚瑜,他说,有些政客型的人物,多年来透过地方建设有计划地拉票。他说,这种做法就像英国人写的一本书,描写某东南亚国家选总统的“三P”政策,也就是透过所谓猪肉、计划、比索来拉票,弄得政治不安定,经济不上轨道,弄得大学生到国外当外劳。 陈水扁则在演说中向全台所有县市乡亲喊话,他说:“不要问大家为阿扁做什么,而要问阿扁为大家做什么。” 陈水扁的竞选总部透露,民进党发动全台执政县市同步游行、造势,就是要让民进党组织力量全面动起来。 独立“总统”候选人宋楚瑜选择了颇具意义的“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举行族群团结誓师大会,并发表了原住民政策纲领。 宋楚瑜说。未来他会全额补助没有工作的原住民健保费、补助读大学、生育等医疗费用,并且指定特定银行照顾原住民的生活;而宋楚瑜也表示关心客家族群,宋阵营会提出将设立客家文化园区、设立客家事务委员会及义民大学,并且推动“大众运输工具语言公平法”等客家政策。 客观来说,在五组候选人之中,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与副手朱惠良;新党候选人李敖和副手冯沪祥两组候选人所获得的支持率都在一个百分点之下,已经沦为“大选”的点缀者。不可能会当选。 至于宋楚瑜与张昭雄、连战与萧万长及陈水扁和吕秀莲三组候选人,民意调查支持率相去不远,陷入三强鼎立之势,最终将是哪二雄对决,目前三强阵营都说自己将会胜出,但距离“大选”投票曰还有28天,期间还有许多变数。因此,政治分析者都不敢断然下定论。 为了胜选,这三组候选人频频出招,采用各种选战策略来打击对手,导致选战开打以来一直不断的口水战大幅度升级,各种不利对手的秘闻与“耳语”更是满天飞。 例如。亲宋楚瑜阵营的“立委”周锡玮透露陈水扁曾到“总统”官邸秘密会晤李登辉,因为李登辉心中的最爱还是陈水扁,而且李登辉也担心连战会在当选后“逼宫”。 他还说,民进党和国民党都曾派密使到大陆,与北京当局的高层官员会晤。 宋阵营的这些指责,显然是为了分化李登辉与连战,以期达到减少连战来自李登辉支持者的选票,激发起反李选民的危机感。同时,也对坊间流传宋楚瑜到日本访问时,曾会晤大陆驻日大使及接受中资的不利消息进行消毒。 为了抢夺李登辉支持者的票,陈水扁阵营近期也是不断引述秘闻,指宋楚瑜当选后将会清算李登辉,以及连战会对李登辉“逼宫”,不支持“两国论”和通过“总统府”一名资政要求李登辉提前交出党主席职务。 国民党方面则是通过在基层散布来楚瑜已经出局和宋楚瑜到日本访问时。会晤了大陆驻日本的大使等的耳语。希望能动摇基层选民对宋楚瑜的信心,提升选民担心宋楚瑜当选后出卖台湾的疑虑,促成所谓的“弃宋保连”效应。 除了三组候选人间的互斗,国民党与宋楚瑜之间的炮火,更是激烈。 国民党利用“兴票案”对宋楚瑜展开猛烈的司法攻势,宋阵营则通过宋楚瑜大力抨击国民党中央及李登辉,并将连战告上法庭,指他刊登涉嫌诽谤和公然侮辱宋楚瑜的广告,违反选举法令,意图致人不当选。 总的来说,在选战已经进入决定性阶段的时刻,连战阵营采取了“批宋打扁”的策略,积极利用“兴票案”打击宋楚瑜的同时,也营造宋楚瑜已经出局,最终是连战与陈水扁对决的气氛,让“弃宋保连”发挥作用,再配合国民党“兵多将广”的优势,争取宋楚瑜在地方上的“桩脚”,最终达到将宋楚瑜挤出局的目的。 在宋楚瑜出局后,连阵营便将专心对付陈水扁,尤其是针对台湾安全的问题,倾全力攻击陈水扁。 陈水扁阵营也深切了解到来楚瑜出局对陈水扁的选情并无帮助,因为国民党的票将会因此集中,连战就成了强劲的对手,而且国民党也将在最后阶段打出安定牌,促成另一轮弃保效应的产生,从而取得有利的地位。 因此,在国民党传出宋楚瑜已经出局的言论后,民进党方面马上给予澄清,指出目前仍是三强鼎立的态势。 不过,选战到了最后的阶段,将无可避免的出现双雄对决的局面,因此,民进党目前已积极争取各方面的票源,包括成立客家人总部,争取客家选票。 同时,陈水扁本人也在竞选活动中,不厌其烦地对选民作出“阿扁当选,台湾绝对安全”的保证,以削弱国民党打出安定牌所造成的冲击力度和加强选民的信心。 宋楚瑜阵营方面所采用的策略,主要是在于加强宋楚瑜受到国民党整肃,唯有宋楚瑜才能了解人民心声的形象,以期争取选民的同情和增强他们对国民党的反感,同时也化解“兴票案”的不利影响。 在这一策略之下,宋楚瑜最近在公开场合抨击国民党及李登辉的措词已经明显的比过去强烈许多。 目前,连、宋、扁三方可说是已经进入近身肉搏的阶段,谁是最后的双强?连阵营认定是连战与陈水扁,宋阵营说是宋楚瑜与陈水扁,陈水扁阵营在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度已经居三强之首下,也是信心十足。 三方的说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选战如果出现对决局面时,陈水扁肯定是其中之一。P21-24 序言 岛内现行的“总统直选”已有十多年历史了,台湾历经4次“总统大选”,并且实现了两次政党轮替。本书展示给读者的就是这4次选战的激烈争斗,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台湾政局十多年来的风云激荡。 1996年,李登辉经过一系列的权谋操弄后,终于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总统”“公民直选”梦。 角逐1996年“大位”的共有4组人马,国民党提名当时的“总统”李登辉与“行政院长”连战参选:林洋港与郝柏村两位国民党副主席则脱党由新党支持参选:曾任“监察院长”、笃信佛教的陈履安与曾任“监察委员”的律师王清峰独立参选;民进党提名彭明敏与谢长廷参选。 为了胜选。李登辉握手握到手抽筋。在整个“总统”选举过程中,李登辉参加全岛各地共100多场次竞选活动,大约与共计12万多人握过手。 当然,其他各组参选人也没闲着。都在全力拼选战。但力道自然无法与“李连配”相匹敌。“林郝配”和“陈王配”失去国民党的支持,无法整合资源,难有力量抗衡。而“彭谢配”虽有民进党的全力支持,但民进党本身成立时间不长,民众的支持度不高,也难以脱颖而出。 尽管这次选举是“团结的民进党对抗分裂的国民党”,但1996年3月23日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的李登辉凭借现任优势,再次当选“总统”。 国民党虽然在这次选举后继续掌握执政权。李登辉也彻底击败“非主流派”,结束了党内历时数年的“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之争,但林洋港、郝柏村、陈履安等党内重量级人物的“出走”加速了国民党的分裂,大大削弱了国民党的实力。也可以说为其2000年“大选”的败选埋下了伏笔。 2000年3月18日,台湾举行历史上第二次“总统大选”。民进党“总统”候选人陈水扁、“副总统”候选人吕秀莲当选。这次选举也标志着台湾历史上第一次政党轮替。 选前,国民党内宋楚瑜、连战两派人马在选前未能整和成功,拥有较高声望的宋楚瑜最后宣布退出国民党,独立参选,最终导致国民党选民票源分散,宋楚瑜最后以30多万票的微弱差距落选,而连战则惨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登辉明帮连战暗助陈水扁,并且全力打压宋楚瑜,特别是李登辉抛出的“兴票案”,对宋楚瑜的选情很有杀伤力,也是最终导致宋楚瑜落选的直接原因。 时间转到2004年,台湾又面临新一轮“大选”。4年前,连宋分裂导致双方两败俱伤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整合,是泛蓝群众最大共识。但谁为正?谁为副? 若论4年前的票数。宋楚瑜得票数遥遥领先。但国民党无论在“立法院”或县市、乡镇市的资源都超越亲民党。且自2000年后,宋楚瑜因为缺少执政舞台,光环已经逐渐消退。这些因素。让过去无论是支持连战或宋楚瑜的“大佬”都希望连正而宋副,并不断穿梭其间促成了连正宋副的“连宋配”。 “连宋配”组成后,在台湾内部的民调中立即出现明显的领先态势。就连民进党内部的民调都显示。“连宋配”领先陈水扁与吕秀莲组合的“陈吕配”,领先的幅度从3%至15%不等。 面对不利的选情,陈水扁使出浑身解数。2月28日,绿营组织百万人链,操作悲情意识,陈吕选情一度上扬。但台湾富豪陈由豪的冷箭射出,陈水扁应声倒地,很多人认为陈水扁大势已去,连宋基本上赢定了。就在人们想当然之际,没想到选前一天。“三·一九”神秘子弹竟然会拐弯,陈水扁遭到枪击,选民在疑惑中投了票,选情发生逆转,连宋因为“两颗子弹”而功亏一篑,再次败北,国民党也只好无可奈何花落去。 2004年的台湾“大选”,陈水扁凭着“两颗子弹”连任,连宋仅以不到3万票的些微差距落选。4年来,陈水扁当选的正当性一直受到台湾人民的置疑,台湾人民在2008年的“大选”中,用手中的选票讨回了公道,也还给了连宋公道。 选战伊始,谢长廷攻势凌厉,先后抛出“绿卡牌”、“一中市场牌”、“一党独大牌”、“西藏牌”和“公投牌”等议题,但都反响平平,并没有导致谢长廷迎头赶上高民调的马英九。 格外悬殊的票数落差。更意味着执政两任的民进党近年来在选举中最可靠的各种“中国牌”操作。宣告彻底失灵。而它具有传统优势的民主诉求,也因过去8年政绩不彰、贪腐频传,无法获得选民信任。 对于谢长廷的凌厉攻势,马英九则是以静制动,步步为营,见招拆招,四两拨千斤。最终,“马旋风”席卷南北,狂胜221万票,以近17%的巨大差距击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谢长廷,取得选民最有力的付托,实现了台湾第二次政党轮替。台湾蓝天重现。 作 者 2008年4月28日 后记 2008年的台湾“总统大选”激情已过,选战硝烟已渐渐淡去。回过头来看这场选战,确实令人惊心动魄,犹如一部剧情跌宕的电影,波诡云谲,高潮迭起,让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笔者在台湾“大选”期间,天天霸着电视,好像自己在打选战,就像台湾选民一样,整天三句话不离“大选”,有人以为我也得了选战综合症。 我之所以如此关心台湾“大选”,固然是出于研究台湾问題。需要跟踪台情。但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今年过年前,台海出版社向我约稿。希望我写写台湾这4次“大选”的情况(主要是2000年、2004年、2008年三次“大选”)。 接受任务后,我即收集资料,同时关注2008年台湾“大选”的进程。3月22日,结果出来后,我即闭门造车,足不出户,苦熬了一个多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最新的选战内容,终于交出初稿。后又根据出版社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了修改,才最终形成了本稿的雏形。 纵观台湾“大选”,本是很正常的政治选举,台湾却弄得面目全非。双方阵营斗得你死我活,各种招数使尽,只为了赢得选举胜利。 政党轮替在现今台湾社会生活中已是常态,候选人应该是以自己的政策赢得选民的支持,而不是相反。选举胜负本是政党政治平常事。但台湾因选举而造成了社会的尖锐矛盾,却是世界少有的。形成这种局面是因为执政的“泛绿”阵营刻意推动台湾主体意识,以意识形态执政,明知会造成台湾社会的尖锐对立。却仍始终不舍造成的。 但愿今后台湾的选举能够走出恶斗,步入理性、公平。我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如此,则为台湾民众之福,亦是台湾之福。 本书能够出版,我首先要感谢台海出版社安然社长的大力支持,他从学术的角度对本书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提升了本书的价值。 我还要感谢本书责任编辑杨燕民,他对文字的处理让人叹为观止,颇有画龙点睛之妙。对本书增色不少。 我还要感谢吕莺、赵智熙老朋友的帮助和照顾。 同时,本书的顺利出版还有赖于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付梓之际,心申甚是惶恐,忐忑不安,深恐出错,误人子弟。敬请读者赐教,并提宝贵意见,我将虚心接受,以利提升自己的水平。 李 立 2008年4月2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