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代中国宪法学家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编著的《当代中国宪法学家》是为纪念中国宪法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由中国宪法学会特组织出版的介绍中国当代宪法学家的书籍,旨在纪念他们为中国宪法学作出的贡献,包含王叔文、许崇德、吴家麟、肖蔚云、何华辉、张友渔、张光博、张庆福、龚祥瑞、蒋碧昆、廉希圣的生平、学术贡献、主要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主要论著等内容。

内容推荐

为了纪念老一辈宪法学家的学术贡献,经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编写《当代中国宪法学家》,为王叔文等11位为中国宪法学发展和中国宪法学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宪法学家编写学术传记,对他们的生平简历、著述观点和学术贡献进行整理综述。

目录

张友渔

王叔文

肖蔚云

许崇德

何华辉

吴家麟

龚祥瑞

张庆福

张光博

蒋碧昆

廉希圣

试读章节

3.张友渔教授的宪政观

在张友渔教授的法治观中,法律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宪法处于根本法的地位,其他一切法律都是从宪法派生出来的。可以这么说,法律是法治的灵魂,而宪法又处于法律的顶端。一部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宪法对整个国家的法治状态有着深远意义,所以在法治的诠释中,他反复强调,只有当宪法这个根本法具有保障人民权利、限制政府权力这一作用时才能称为“真法治”。他从宪法的本质和任务出发,系统论述了宪法的基本内涵,充分彰显了“宪法至尊”的基本理念。在他看来,实行民治基础之上的真法治首先应当表现为“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则是对“依宪治国”原则的具体贯彻与落实。以民治为基础的真法治必然首先表现为宪治。

张友渔教授是我国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积极引领者和推动者,为我国的民主宪政理论和实践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经将宪政与立宪政治、民主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从新中国成立初到改革开放初期,则是从实质层面对宪政概念予以阐述,大体将宪政概念归结为“四个要素”与“一个统一”。这“四个要素”即宪法、民主、法治和人权,“一个统一”即人民民主专政。在宪政制度框架下,张友渔教授对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论述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民民主专政在实质上仍然是无产阶级专政;第二,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还具有自己的优点;第四,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倡导的民主立宪,重在强调民主原则和民主政治基础上的立宪,只有这样才可能制定出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体现“真民主”的宪法。他的民主立宪思想主要由民主立宪权、民主立宪他明确提出,1982年宪法是新时期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宪法。

4.张友渔教授关于1982年宪法的认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法制建设的基础。依法治国的核心在于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关键在于依宪执政,实行依宪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1982年宪法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制定的宪法,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新规定,使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2年宪法确立了维护法制统一和尊严的原则;1982年宪法对我国立法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为我国的立法工作奠定了基础;1982年宪法加强了保证法律实施的规定。1982年宪法是一部具有现阶段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宪法。它是社会主义宪法,具有社会主义的特点,但又不是仅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一般社会主义的特点,而是具有适合中国这个国家的特殊情况的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特点。

1982年宪法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在法律的实施方面也作了许多新的重要规定。一是恢复了1954.年宪法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恢复这个原则对于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重要作用。二是强调要加强司法机关的建设。司法机关是专门执行法律的机关。为了保证法律的实施,1982年宪法参照1954年宪法,增写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增写了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等。这些规定,有利于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三是着重强调了必须守法。1982年宪法除了把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外,“总纲”第5条还特别新增加了“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四是新增加了对公民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第24条规定,国家要通过纪律和法制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这对于增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保证法律的实施是完全必要的。

总之,1982年宪法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面,从基本原则到具体措施都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35年来的制宪工作,我们取得的主要经验是:第一,必须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从社会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二,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针。所谓原则性主要是指两条:一条是民主原则;另一条是社会主义原则。第三,必须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民主原则是社会主义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不仅宪法的内容必须体现这个原则,宪法的制定过程也必须遵循这个原则,走群众路线就是贯彻民主原则。

虽然张友渔教授认为1982年宪法到现在为止是中国最好的一部宪法,但不是说今后就不会有更好的宪法。虽然要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宪法的稳定性,但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来说,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着的。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就会有适应这一发展的新的更好的宪法。所以,宪法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还要不断地向前发展。此外,由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具有相似的苦难经历,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任务。我国1982年宪法的规定,对第三世界国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不是完全适用的。

5.张友渔教授关于宪法实施的观点

虽然张友渔教授认为1982年宪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因为它集中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但是有了一部最好的宪法,如果不能贯彻实施,那么这部宪法就等于一纸空文,不起任何作用。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怎样贯彻实施宪法的问题,其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一年来宪法实施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认真贯彻实施宪法的情况和今后的主要工作问题;另一个是为了保证正确地贯彻实施,对宪法一些重要规定的正确理解问题。这些认识集中体现在他的《新时期的宪法》、《进一步研究新宪法,实施新宪法》等几篇文章和讲话中。

1982年宪法颁布以后,一部好宪法的产生固然不容易,要保障它的全面贯彻实施也很不容易。不能满足于宪法的制定、颁布,而应当特别强调保障它的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全体人民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遵守宪法和保证宪法的实施方面,都应起模范带头作用。因此,他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障宪法的实施:第一,要继续制定、修订有关的法律、法规,形成统一、严密、完整的法制体系,加强政法工作,从各方面保证宪法、法律的严格遵守和执行。第二,要进行宪法宣传和教育。在全体人民中间反复进行以遵守宪法和法律为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从小学起各级学校都要设置法制教育的课程,努力使每个公民知法守法……

P16-18

序言

编写说明

2015年是中国宪法学研究会成立30周年。30年来,在宪法学界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不断发展壮大,并为中国的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我们要特别铭记老一辈宪法学者在重建中国宪法学科、在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建设中不断推进宪法学发展的重大贡献。为了纪念老一辈宪法学家的学术贡献,经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编写《当代中国宪法学家》,为王叔文等11位为中国宪法学发展和中国宪法学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宪法学家编写学术传记,对他们的生平简历、著述观点和学术贡献进行整理综述。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为中国宪法学的赓续发展提供学科史资料以及精神上的不竭动力。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在讨论确定人选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乃至更早就已经从事宪法学研究与教学;著述学说对宪法学学科基础的奠定或者宪法学的理论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积极参与了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的创立和组织建设等。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的诸多同人积极承担了本书的写作,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秘书处承担了编辑统稿的工作,这里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从学术人物的角度进行学科史的梳理,对中国宪法学研究会来讲是第一次。本书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希望广大同人对本书的补充、修订和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 2015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6: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