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长江流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受大自然的眷顾,这里蕴藏了无尽的宝藏。长江流域适宜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充沛的水源,为多种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李卫星主编的《长江流域的珍奇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章。在动物章中,细分为鱼类、两栖及爬行类、鸟类、食肉类、食草类及其他类等。在植物章中,细分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其他类等。最大程度地让读者了解长江流域的各种珍奇生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长江流域的珍奇生物/长江文明之旅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长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自古以来,长江流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受大自然的眷顾,这里蕴藏了无尽的宝藏。长江流域适宜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充沛的水源,为多种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李卫星主编的《长江流域的珍奇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章。在动物章中,细分为鱼类、两栖及爬行类、鸟类、食肉类、食草类及其他类等。在植物章中,细分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其他类等。最大程度地让读者了解长江流域的各种珍奇生物。 内容推荐 《长江文明之旅》丛书分为《长江流域的名山奇峡》《长江流域的楼台亭榭》《长江流域的岁时节庆》《长江流域的饮食生活》《长江流域的名城古镇》等32册,着力把握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深入挖掘长江文化底蕴和特质,以求全面、系统地展示长江文明。全套书包括500多万字和上千幅图片,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可读性于一炉,雅俗共赏,适合全民阅读。走进长江文明馆,阅读“长江文明之旅丛书”,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慢慢打开,一条浩浩大江的光阴故事鲜活呈现! 李卫星主编的《长江流域的珍奇生物》为其中一册,介绍了长江流域的珍奇生物的有关知识。 目录 野生动物 鱼类 鱼类化石——中华鲟 亚洲美人鱼——胭脂鱼 致命诱惑——河鲀 两栖、爬行动物 两栖巨无霸——大鲵 袖珍鳄鱼——扬子鳄 鸟类 高原仙鹤——黑颈鹤 鸟类寿星——丹顶鹤 “三长”尤物——东方白鹳 鸟之国宝——朱鹮 孑遗动物——中华秋沙鸭 食草动物 高原精灵——藏羚羊 藏民之舟——野牦牛 “六不像”——羚牛 “四不像”——麋鹿 花斑若穆——梅花鹿 食肉动物 顶级国宝——大熊猫 “山门蹲”——小熊猫 “熊瞎子”——亚洲黑熊 王者雄风——华南虎 豹中精灵——云豹 其他动物 西南三友——金丝猴 长江女神——白鳍豚、江豚 “无一物可上之”——中华绒鳌蟹 千娇百媚——桃花水母 植物 裸子植物 植物化石——水杉 华夏杉树——银杉 树中仙翁——银杏 玉树临风——红豆杉 秋风送美——金钱松 被子植物 东方鸽子树——珙桐 “美丽动人”——香果树 极品木材——金丝楠 “艳而不妖”——云南山茶 青海人参果——鹅绒委陵菜 万山红遍——杜鹃 中国橡胶树——杜仲 南国人参——三七 果中之王——猕猴桃 神奇美味——莼菜 忍冬傲雪——金银花 其他植物 神奇藏药——冬虫夏草 恐龙美食——桫椤 后记 试读章节 袖珍鳄鱼——扬子鳄 与大型鳄鱼不同,扬子鳄身材瘦小、性情温和,行动缓慢,最喜爱的活动方式就是伏于水面,或趴在地上晒太阳。但在捕食、逃跑或护雏时却身手敏捷,性情凶猛。这个历史超过2亿年古老物种,仿佛一位老人,阅尽了沧海桑田的巨变,见证了自然生命的传奇。它们是真正的活化石,它们的生存状态一直令人担忧。 1.物种简介 扬子鳄,又称中华鳄、土龙、猪婆龙,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生活区域长江曾名扬子江,故称“扬子鳄”。 扬子鳄一般只有1.5米长,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之一。 扬子鳄生性好水,它们对水的依赖远大于食物,因此,它们一般生活于水中,巢穴建在水边,它们的主要食物——螺、蚌、蛤及鱼和蛙也多为水生动物。因体型较小,扬子鳄的攻击力和咬合力比大型鳄鱼逊色许多,但这也是它们的主要捕猎技术,另外,它们还善从水中突然跃起捕捉水上的猎物,并利用身体的旋转将猎物肢解,最后一口吞下。它们能够暴饮暴食,也可以长期不进食。 世界上大多数鳄鱼都会挖洞,但扬子鳄挖洞本领最强。它们一出生就会挖洞,一生也致力于挖洞,而且越老的鳄鱼洞的结构也越复杂。它们的洞穴有入口、出口,上面有通风口,侧面有适应水位的侧洞口。洞体弯曲,上下左右纵横交错,有卧室、晒台和水潭,如同迷宫一般。盛夏时鳄鱼在此避暑,更重要的是冬天在此冬眠。有人认为,在恐龙灭绝的年代,扬子鳄正是凭借这套建筑手艺而顽强生存下来,如今的扬子鳄的生存也受益于这门祖传绝学。 一般情况下,扬子鳄是独居动物,一般在6月上旬进入繁殖期,此时它们的求偶声较大,百米之外可闻。其交配过程在水下完成,雌鳄在7月初产卵。此后,雌鳄会用杂草、枯枝和泥土在离自己巢穴合适的距离建筑圆形的产卵巢,每巢产卵、10~30枚之间。此时气候炎热,鳄卵借助着太阳照耀、地热,以及筑巢材料的腐败发热逐步成熟。卵中的仔鳄也会自己啄破卵壳钻出来。雌鳄虽不孵卵,但时常守巢旁,一旦听到仔鳄的孵出的声音后,就会马上扒开覆草,帮助仔鳄爬出巢穴,并把它们引到水中。仔鳄体表色泽非常鲜艳,比它们的父母漂亮许多。不过,它们在初生时腹部有道裂痕,直到两周后才会渐渐愈合。小鳄鱼数量虽多,鳄鱼的寿命也长达60~80年,但能够活过一年的小鳄不过2%,绝大多数的小鳄因为天敌或自身的原因夭折。 扬子鳄是变温动物,据称它们吃食后必须马上出水,通过晒太阳来消化食物,否则食物会在胃中腐烂。 温度对扬子鳄控制幼鳄的性别有决定作用,实验证明,当扬子鳄卯在孵化温度为28.5℃时,孵出的全部为雌鳄;当气温在33.5℃到35℃时,孵出的全为雄鳄;气温在30℃时,雌雄比例相等。也就是说,温度越高,孵化出的雄性幼鳄越多。 同样的研究表明,扬子鳄也许已经掌握了这种温度控制性别的手段,因此,每次孵卵化时,雌性的比例都比雄性高得多(大约是5:1),这也使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的几率大大增加。大自然中真的蕴藏着许多人类未知的有趣秘密。 2.物种分布 与许多鳄鱼一样,扬子鳄曾在恐龙活跃的年代盛极一时,但随着恐龙的灭绝和冰期的到来,绝大多数种群遭受灭顶之灾,仅有在长江流域生活的少数幸存下来。 今天扬子鳄仅见于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 P15-17 序言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雪域高原涓涓细流起步,以百折不挠、水滴石穿的毅力,一路容纳大小支流,终成我国的第一大河。其风采,其气概,其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品质,令人神往,令人感叹。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雪山主峰各拉丹冬,干流自西向东,横穿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福建和浙江8个省(自治区)。干流全长6300余千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无论从长度、流域面积,还是水量来看,长江都位居全国第一,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 自古以来,长江流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受大自然的眷顾,这里蕴藏了无尽的宝藏。在长江流域不到全国五分之一的土地上,繁衍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生产了三分之一的粮食,创造了三分之一的GDP。 长江流域适宜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充沛的水源,为多种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无论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还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群落、物种和数量,长江流域均在全国占有极大比重。截止到2014年,全流域已建立了100多处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古老珍稀的孑遗植物如水杉、银杉、珙桐,硕果仅存的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驰名中外。流域内共有淡水鱼类378种,包括长江特有鱼类142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4种,其中白鳍豚、中华鲟、扬子鳄、白鲟和胭脂鱼等是我国的特有种类。 为了便于读者感受长江流域的珍奇生物,同时不致使本书内容过于驳杂,本书在结构的安排上,首先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章,在动物章中,细分为鱼类、两栖及爬行类、鸟类、食肉类、食草类及其他类等;在植物章中,细分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其他类,共为九节。 由于长江流域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国大多数的一级、二级保护动植物在流域内都有分布,限于篇幅,也限于知识结构,我们不可能一一道来,只能从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生物,对其主要特征进行概述。同时由于诸多物种的数量每年都在变化,资料来源不同、统计的时间不同,获取资料的渠道不同,所得到的数据也不同。我们不可能获得所有的文字资料,也不可能对这些数据一一查实,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不得不借助于网络及新闻媒体。为了保证其权威性,我们尽可能地参照权威文献、权威媒体,以及可信度较高的权威网站,同时发挥互联网作用,对那些确实重要,但一时查不到文字依据,或文字依据语焉不详的物产,则适合采用网上资料予以补充。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难以避免,在此还请读者海涵。 现在,让我们从雪域高原的大江源头开始,顺着滚滚的江流,走人长江流域这个巨大的物产宝库…… 后记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近半年的辛苦劳作,《长江流域的珍奇生物》一书终于如期完成,这应该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 我最初接受任务是在今年3月,当时,长江出版社的副社长赵冕找到我,希望我能写作本书。对此,我颇有顾虑。因为我在此之前虽然写过类似作品,但毕竟不是科班出身。长江流域的珍奇生物数量繁多,我真正了解的并不多,如果专写一省一地的生物资源勉强还行,可要在短时间内写一本书,概括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千米上的诸多珍奇生物,我实在心中没底。 不过,任务既然下达,说明组织信得过我,我也只能义不容辞地接受下来。好在原来写作时的笔记还在,曾经购买的参考书还在,湖北图书馆和武汉图书馆都离家不远,有大量资料可供参考。再加上互联网上的信息,真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只是这些东西多为死的文字,缺乏珍奇生物的“活的灵魂”。为此,我多次前往武汉市及湖北周边的各大植物园、动物园,并抓紧时间到庐山植物园生活了几天,掌握生物性状,了解生物习性,也为自己的创作增添点生活的元素。 同时,我发现,一些权威媒体曾经为许多重点动植物制作过纪录片,其实中央电视台的专题片不仅音画俱佳,而且许多解说词本身就是极好的叙事散文,完全可以为我所用,于是我下载了不少视频文件,并受益匪浅。 准备材料基本完成后,从4月份起,我开始了具体的创作,此间的经历可真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时常会出现文笔迟钝、才思枯竭,以至于怎么也写不下去的时候,真的想打退堂鼓。但想想领导的关心、出版社的期待,以及自己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也只能咬牙坚持了,好在这些困难最终都顺利克服了。大约8月中旬时,书稿基本完成。想想这四个月,从初春到盛夏,时间悄然从手指问溜过,参考书籍积满案头,自己的点滴知识、感悟通过键盘化为文字,真有点恍惚的感觉。 在写作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如有些很有代表性的生物,如动物界的黑麂、林麝、疣螈、川陕哲罗鲑以及植物界的连香树、香果树等,或无法见到,或见到了也不认识,因此不和不忍痛割爱。还有一些物种,不同媒体提供的信息出入较大,部分媒体常用似是而非的夸大词语吸引眼球,要找到真相并非易事,为此,本书只选取权威媒体发布的数据。此外,由于珍奇生物一般等级较高,因此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比重较大,而相对低级如苔藓、地衣类本书没有收集,在动物物界中,最高级的灵长目和豚类数量太少,只能与最低级的桃花水母放在一起,多少给本书留下了一些遗憾。 有遗憾不是坏事,至少说明我还有进步的余地。我知道自己精力有限,水平有限,加上写作时间勿忙,错讹谬误想必不少。但能够为丛书的出版,为长江文化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我深感自豪。如果读者能够通过我的叙述,对长江流域的丰饶物产及博大精深的长江文化有直观的认识,那我更深感自豪。 最后感谢长江出版社及丛书编委会的领导,感谢原作者李典军,同时也感谢那些为本书出版做出无私奉献的每一个人,没有他们,本书的写作和出版都是不可想象的。 李卫星 2015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