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民国政坛内幕》编著者宁公子。
宁公子,好读书,尤喜民国作品。历经多方考究,终有”民国往事“系列问世。
闲瑕舞文弄墨,曾有《江湖风云》《国商传奇》《且把浮名抛——才子》《乱世之侠客——武林》《鸳鸯蝴蝶梦——名媛》等作,深得众多读者厚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本书读懂民国政坛内幕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宁公子 |
出版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本书读懂民国政坛内幕》编著者宁公子。 宁公子,好读书,尤喜民国作品。历经多方考究,终有”民国往事“系列问世。 闲瑕舞文弄墨,曾有《江湖风云》《国商传奇》《且把浮名抛——才子》《乱世之侠客——武林》《鸳鸯蝴蝶梦——名媛》等作,深得众多读者厚爱。 内容推荐 《一本书读懂民国政坛内幕》编著者宁公子。 《一本书读懂民国政坛内幕》内容提要:一个皇帝:袁世凯,本身就是个农民,当了总统也时常用袖子揩鼻涕,能指望他弄清共和真谛? 两路阵营:前者是北洋集团,以控制北京政权为己任,自诩中央正统:后者是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 三系军阀:北方皖、直、奉连年征伐不亦乐乎,后皖系衰亡,新三强出炉:江西孙传芳、湖北吴佩孚、北京张作霖——也就是历史课本上说的北伐对象。 四大势力:指国民党新军阀,军既成阀必祸国殃民,最大的军阀当然是蒋介石,桂系、冯系、阁系与蒋并称“四绝”。 五派主义:大致可分蒋介石“集权派”、汪精卫“改组派”、仇共“西山会议派”、胡汉民“党内民主派”和总理继承人孙科的“太子派”。五大派合纵连横,与军事斗争相互辉映,煞是精彩。 六大领导:出自孙中山构建的“五权宪法”,国民政府主席是名义上的领袖,辅以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政府主席与五院院长如何分配,各派各系自然争得是昏天暗地。 目录 前言民国,一盘很大很乱的棋 卷一 窃国风云 一 袁世凯整垮了大清国 二 玩政治各有千秋 三 谈民主无非闹剧 四 当皇帝众叛亲离 卷二 北洋总统 一 府院之争京师乱 二 兄弟阋墙虎狗斗 三 直奉联手败老段 四 贿选总统陷牢笼 卷三 军阀更迭 一 吴佩孚与孙传芳 二 老子英雄儿好汉 三 阎锡山左右逢源 四 穷小子扳倒老官僚 五 革命火种来之不易 卷四 争霸中原 一 后起之秀始登台 二 覆雨翻云显手段 三 桂系居然敢逼宫 四 中原混战无错对 五 两广再起波澜 试读章节 一、袁世凯整垮了大清国 枪声打响 历史进入了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清帝国在经历了庚子之变、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后,已经是内外交煎、风雨飘摇。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响起了革命的第一枪。这可不得了,汉人竟敢“造反”,朝廷当然要派威武之师戡乱。这就给宣统皇帝的亲爹——摄政王载沣出了一道难题,究竟派哪支军队呢? 载沣所统率的八旗禁卫军,基本成了老爷兵,斗鸡遛狗在行,打仗估计不成,而且这些根正苗红的纯爷们还“肩负拱卫京师保驾”之责,不可轻动。综观全国,当时能够迅速调动而又具有战斗力的军队只有北洋军。 如果启用北洋陆军的话,谁来担任统帅呢?这在朝议中再次引起了一番争论。有人跳出来建议用袁世凯,理由很简单:北洋军是在他的手里建成的,这家伙人气旺。 袁世凯与北洋新军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经朝廷同意,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以武卫右军(袁在天津小站编练的陆军)为基础编练“新式陆军”。四年后,袁提议统一全国军队番号,将原有常备军编成“北洋六镇”(镇相当于师),共7万多人。 1907年8月,清政府决定仿北洋六镇之制,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 由袁世凯全权负责。袁乘机广插心腹。 自从小站练兵,袁世凯通过一系列怀柔手段,又是结拜又是发钱,逐渐将北洋各镇培养成了袁家军,一时间军中“只知有大帅,而不知有朝廷”。北洋军这种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状况让载沣坐不住了。他老袁想干什么?想当活曹操吗?于是赶紧联络爱新觉罗家的人一起倒袁。当然,铁板一块的北洋军使得摄政王载沣清算袁世凯时投鼠忌器,只是借口袁世凯患“足疾”将其开缺回籍了事,没能砍掉老袁的脑袋。 当年好不容易把老袁赶下台,现在怎么能又把钢刀递到他的手里去呢?所以,载沣和满族王公大臣一致强烈反对让袁重新出山。 这些居庙堂之高的文臣武将们吵来吵去,到底也没能拿个章程出来,最后,载沣一拍脑袋说,荫昌老弟啊,这次又少不得要辛苦你了。 荫昌是谁?根正苗红的皇族子弟,爱新觉罗的子孙,被视为中兴爱新觉罗王朝的骨干力量之一,他做过北洋武备学堂的总办,在北洋里也算是人头很熟了,刚刚又新任陆军大臣,指挥军队作战名正言顺。朝廷现在已经在国内失尽了民心,在国外丢尽了脸面,载沣实在是不放心那些征调的汉族军队,就怕那些个北洋重将玩阵前倒戈,或是黄袍加身。最后,他决定从北洋各镇中挑选精锐部队组成战时混合军,利用他们互相牵制,再由自家人荫昌掌权,以防发生意外。 再说荫昌,虽被任命为统帅,但从来没上过战场。这可不比到承德去打野兔子,下人们敲锣打鼓地把猎物赶到你身前来让你爆头,稍有不慎,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就不稳了。所以,还得给他挑一个负责具体军事指挥的合格副手。 冯国璋就这样进入了朝廷大员们的视野。一来冯国璋是北洋军的元老,在剿灭义和团时可是拼了老命,将那些个所谓刀枪不人的拳民杀了个鬼哭狼嚎,对朝廷可谓忠心耿耿;二来他跟皇族良弼是铁哥们,在北洋诸将中可靠;当然,最重要的是,皇族子弟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习惯了天天遛鸟听曲的黄带子中无人可以担此大任了。 一番吵吵之后,最后的任命是这样的:荫昌为督师,冯国璋为军统, 从北洋军第二、第四、第六三镇中各抽调一协(旅)组成战时混合军开往武昌。同时,清政府又命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长江水师助战,形成水陆并进之势。对比之下,朝廷戡乱之师水陆并进,陆军的兵力也远超乱党,强弱对比还是很悬殊的。因此,对于武昌首义,满清政府虽然感到惊慌失措,却又认为荡平乱党指日可待。在这种忐忑的心情下,戡乱大业开启了。 载沣哪里知道,这冯国璋前脚领命,后脚就直奔袁世凯“养病”所在地——彰德府,将北京的军事调动情况一一向自己的带头大哥禀报。 袁世凯玩了把心计 慈禧老太婆归天之前,遗诏小醇王爷载沣的儿子爱新觉罗·溥仪继承大统,载沣则为摄政王辅佐皇帝儿子。这样一来,袁世凯失去了慈禧这个靠山,加上在推行新政时将满清皇族几乎全得罪了,政治上孤家寡人一个。而摄政王年轻气盛,一向将袁当作加害自己亲哥哥光绪皇帝的罪人,几欲除之而后快。载沣摄政后,在皇族权贵的叫嚣下,立即着手清算袁世凯。如果不是著名贪污犯庆亲王奕勖和官场老狐狸张之洞力保,袁世凯差点就被砍了脑袋,最后落得个以“足疾”开缺回河南项城老家养病的下场。 袁世凯被载沣赶下台后,奉命回籍“养疴”。一到老家彰德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貌似被批斗怕了。袁世凯虽然已经回家,清政府还专门派人“随身保护”,这就是告诉他,老袁,咱可盯着你呢!袁世凯对这位“监察官”招呼得相当殷勤,好烟好酒伺候着。监察官吃人嘴短,自然会在上司面前美言。 袁还嫌自己不够低调,一会儿装诗人,一会儿装渔翁,表示自己与世无争。 P3-P5 序言 民国,一盘很大很乱的棋 武昌起义莫名其妙胜利,全国各地立宪派、革命党、帮会乘机举事,十几个省迅速独立。尚在美国筹款的孙中山得知国内革命成功、各界殷勤推举自己当临时大总统,颇为意外:“不可思议,没想如此迅速!”等孙先生回国,云集南京的各派代表多数想的并不是如何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在考虑改朝换代后能否加官进爵。更有谣言纷纷,说孙在海外多年,募集了巨额经费。孙哭笑不得,只得宣称“本人一文不名,带回的仅是革命精神”。精神能当饭吃么,精神能当军饷么?精神能封赏“功臣”么?松散的南方顿时寄希望于执掌北洋军团的袁世凯。 不管定都南京北京,“临时政府”的构建也相当怪异。宋教仁提出“责任内阁”被孙中山否定,后者主张实行美国似的总统制,确保元首权威便于除旧革新;等孙让位给袁世凯的时候,临时议院匆忙翻出宋的议案,通过《临时约法》规定“国家政体必须是法国式的内阁制”! 也就是说,同盟会认为孙中山的人品可信,不会乱用权力;袁世凯则不可信,必须以责任内阁加以限制。可是谁都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立国室”,江湖帮在民国初建后会被政党踢开,同盟会几大主要盟军显然分解。即便改组后的国民党内,懂宪政的人也不多。 封建帝制瓦解,袁世凯还想当皇上,更有辫子大帅张勋鼓捣清廷复辟——如果没有政界动荡、军队反复、议会吵嚷,“还不如有皇上”之论调也不会有群众基础。 《临时约法》虽然规定了国体,北洋军团却随意解散国会、议院;即便是“赞成共和”,也用军警提枪威胁议员选举;或者认认真真走过场,明码实价出钱购买选票,甚至出现“总统能买”的闹剧。 国民党内部也是一团乱,它本由五大政党联合组成,“九大理事”为了各派利益彼此攻击;即便孙中山也无能为力,甚至宣称“这个党我不要了”。二次革命失败后他另组中华革命党,规定入党者必须发誓效忠党魁,如同帮规。此举更导致了国民党的全面分裂,大批元老认为有悖于共和宗旨,拒绝入党。多年后,孙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联合共产党再次举起国民党大旗。孙去世后,党内争权夺利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个小小的军校校长居然能步步上位。 如何厘清民国政界之乱象,基本能如此概括:一个皇帝、两大阵营、三系军阀、四大集团、五派主义、六位领导。 一个皇帝,当然是袁世凯(溥仪已经退位,十二天的复辟闹剧权当玩票),袁本身就是个农民,当了总统也时常用袖子揩鼻涕,能指望他弄清共和真谛? 两大阵营中,前者是北洋集团,以控制北京政权为己任,自诩中央正统。袁世凯以下,皖系段祺瑞、直系曹锟、奉系张作霖每人嚣张四年,与老袁当权的时间一样长,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谢幕,相当公平。后者是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国民党人,从民国初建便没能停止征战。老袁当国时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段祺瑞掌权后拒绝恢复国会、践踏约法,有护法运动;曹锟贿选总统,有“广东大元帅府”讨贼;张作霖问鼎京畿,正好赶上北伐。夹在两阵营中的就是墙头草西南六省,两广陆荣廷、云贵唐继尧只求自保;川湘无论愿不愿意,反正被南北打成了“缓冲区”。 三路军阀,北方皖、直、奉连年征伐不亦乐乎,后皖系衰亡,新三强出炉:江西孙传芳、湖北吴佩孚、北京张作霖——也就是历史课本上说的北伐对象。 四大势力则是国民党新军阀,军既成阀必祸国殃民,最大的军阀当然是蒋介石,桂系、冯系、阎系与蒋并称“四绝”。川、粤、滇、青、宁等小军阀有的喜欢内斗,如四川军阀们“蜀中别有天”;有的见风使舵,如粤、滇;有的要钱就不作乱,如青海、宁夏、新疆等土地主。小军阀们无问鼎中原之心,“四绝”为争取天下第一,难免斗得你死我活。 五派主义,大致可分蒋介石“集权派”、汪精卫‘‘改组派”、仇共“西山会议派”、胡汉民“党内民主派”和总理继承人孙科的“太子派”。各路人马都明白“枪杆子跟笔杆子”同样重要,前有刀斧手,后有仪仗队,方能显得威风凛凛。五大派合纵连横,与军事斗争相互辉映,煞是精彩。 至于六大领导,出自孙中山先生构建的“五权宪法”:国民政府主席是名义上的领袖,辅以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行政院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设各部,设内政、外交、军政、财政、农矿、工商、交通、卫生等部),政府主席与五院院长如何分配,各派各系自然争得昏天暗地。 尤其繁琐的是,政府六大领导已经不好安排,国民党在党务方面又设置了一套机构,设有总裁(总理一职为孙中山先生特有,后改为总裁)、中央执行委员会(以及常务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下设中央政治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 总裁,顾名思义是最高精神领袖;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党务机关,闭会期间由“常务委员会”负责执行;中央监察委员为最高监察机关——三者三位一体,象征三权分立。 中央执行委员会下又设中央政治委员会抓意识形态,中央军事委员会指导军队。 这些五花八门的机构独立于行政体制之外,导致指挥系统一片紊乱。 更有领导喜欢兼职,如蒋介石曾兼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中央军委委员长、国民政府主席,又代理行政院院长。假设蒋之心腹、行政院某部长犯了贪污案,司法院将案卷绕过行政院,直接提交国府主席和中央政治委员会,就会出现这样滑稽的局面:行政院长蒋介石不会看到案卷,但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蒋介石都能过问该案——如果蒋想保下某人,换个身份就行了。又如冯玉祥曾任军政部长,如果有人举报其部将贪污受贿,直接向中央监委和中央军委检举,军政部长冯玉祥不能干涉,但是中央监委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冯玉祥就能过问了! 除了上述一二三四五六,还有乱七八糟的地方小实力派,新旧军阀此起彼伏,稍微有几支枪便自封司令,对所谓的中央听宣不听调。直系兴衰、奉系崛起、阎系扑腾、桂系更迭、粤系演变,无不影响着民国历史的走向,让纷乱之民国大放异彩。用狄更斯的话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是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