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啊北京(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徐则臣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啊北京(精)》是一部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徐则臣的《啊,北京》《西夏》《伪证制造者》《我们在北京相遇》《逆时针》《三人行》《浮世绘》等8篇代表作。小说直面现代都市生活,冷静而理性地观照了北漂一族的当代生存状态,故事精彩,人物生动,引人思索。

内容推荐

《啊北京(精)》汇集了当代70后著名作家徐则臣关于北京的系列中篇小说,如《啊,北京》《我们在此京相遇》《逆时针》《三人行》《西夏》等八篇精品之作。该系列以一种平等的思想、冷静的观察介入当代现实,并以叛逆而不失谦恭的写作伦理建构出了一部丰富复杂的个人史,展示了此漂族的恩考与人生,深入地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与人的关系。

目录

自序

啊,北京

西夏

伪证制造者

我们在北京相遇

三人行

把脸拉下

逆时针

浮世绘

试读章节

他走了我就把这事给忘了,第二天晚上正在电脑前敲键盘,他打了我的手机。口气很郑重,他说他的确想租,现在住的那个地方他实在待不下去了,每天都要为什么时候回去睡觉而伤脑筋,他不想见那个正处在更年期的女房东。他让我尽快和孟一明商量,越快越好。我只好去敲一明的房门,他老婆,其实是他女朋友,沙袖,让我进去,她正坐在被窝里嗑瓜子、看电视。她说一明在隔壁赶教案。一明在北大法学院读研究生,业余给一个民办高校代课,赚钱养家糊口。我想这事先和沙袖商量可能更妥当,就把边红旗的要求说了。

“就是昨天上午那个人?”

“就是他,一个办假证的,不过人倒是挺不错。”

“办假证的?”沙袖犹豫了,“我们家一明可是搞法律的。你能保证他不会出问题?”

“这个,怎么说呢,他人的确很不错,没事还写诗。”

“还是个诗人?”沙袖眉目有点松动了,她对着墙敲了几下,喊一明过来。

孟一明进了门就开始擦眼镜,问我们什么事。我简单地重复了一遍。一明戴上眼镜,说:“我看算了吧,一个办假证的,让人不放心。”

“那好,我就把他回绝掉。”

我回到自己的房间,刚拨好边红旗的电话,沙袖就在客厅叫我了。边红旗问我结果怎么样,我只好说,先等一下,过会儿再打给你。

一明说,沙袖同意了,她希望那一个房间也能租出去。

“那你的意见呢?”我问他。

“就按袖袖说的办吧。”一明说,“当然是听老婆的。”

沙袖说:“装好人!我就是想省点钱,现在房租太贵了,三个人承担总比两个人要舒服点。给一明省一点,也给你省一点。”

“一明,看你老婆多体贴。我一个京漂住这么好的房子的确有点奢侈。”

事情就这么定了,他们俩答应了。看得出来,一明也想把那间空房子租出去,沙袖现在无业,所有的花销都靠北大每月发给他的那点补助和代课赚来的钱,一个人挣的粮食两张嘴吃,真够他受的。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边红旗,他很高兴,说总算可以搞一搞战略转移了。后来我才知道他所谓的战略转移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我会说到。边红旗第二天就把行李找辆车搬过来了。东西不多,被褥和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此外就是一大堆书,都是文学方面的,小说和诗集,还有一些关于中学教育的。他的藏书让一明和沙袖放心了不少。

和边红旗一块儿来的还有一个块头小一号的小伙子,是他在北京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他叫他小唐,是他生意上和生活里的小兄弟。另外一个是女孩,长相还行,头发有点干枯,后来细看一下,不是干枯,而是煽油焗得欠火候,成了干涩的土黄。边红旗没有介绍,但她一开口我就知道是谁了,就是半夜里打电话找他的那个女的,大概是边红旗在北京的女朋友。她自我介绍说,她叫沈丹。在整个搬家过程中,沈丹执行的完全是女主人的任务,床铺和桌子如何摆设,书籍如何堆放,生活用具怎样使用,都由她一一安排。边红旗、小唐、一明和我,都服从她的调遣,磨磨蹭蹭从下午三点钟一直搬到傍晚六点。原来房间里一明的桌椅和书架一部分搬回了他们的房间,剩下的一部分移到了客厅里。沙袖说,就放客厅里好了,空着也是空着。

结束后边红旗请我们吃饭,在承泽园附近的一个川味馆子里。尽管一起搬了家,一明两口子和边红旗他们还是不熟,所以让他们点菜就很矜持,沙袖微笑着不愿意点,意思是客随主便。边红旗就说,他是真心请我们三个的,不是因为我们帮他搬了家,而是能够接受他住进来。

“我知道办假证的名声很臭,”他大大咧咧地说,“尤其是在海淀这儿,警察见着就逮,过路人碰上了也要绕个弯子走。有什么办法呢,想活得好一点,呵呵,有罪啊。你们能接受我,很感谢,从今天开始,我用诗人的名义在左岸生活。不会牵连你们的,只管放心。”

边红旗的话我听得半真半假的,他的样子有点像开涮,语气却很真诚。这话起了作用,一明说:“诗人见外了,既然住到一起了就不说两家话,都是小人物,有什么连累不连累的。袖袖,点吧。”

边红旗拍着手掌说:“嗯,一明这话我爱听。”

沙袖说:“水煮鱼。”

一盆四十。平常我们很少吃的,以我和一明的进账,隔三岔五吃上一顿还是相当奢侈的。如果我们在一起吃饭,点了水煮鱼基本上就不会再点更多的菜了,三个人伸长脖子,用筷子在盆里打捞,能捞到最后一根豆芽都看不见了。

边红旗又说:“好!我就喜欢吃这道菜。麻,辣,香。”

沈丹说:“红旗嗜辣,三天不吃辣心里就痒痒。他跟我说,回到老家就想起水煮鱼了,一想到水煮鱼就待不下去了,就得回北京。是不是呀,红旗?”她挑衅似的斜起眼看边红旗。

P9-11

序言

这些年总会被读者和评论界视为一个“写北京”的作家。说得多了,我也以为自己的确写了很多关于北京的小说,于是堂皇地决定来个彻底的清理,出一本“北京小说”的中篇集子,以纪念寄寓北京十余年的峥嵘岁月。收拾完了,发现除了《跑步穿过中关村》外,所有关于“北京”的中篇也就八个,全在这儿了。短篇差不多也是这个数。都在八个左右,多还是不多呢?

说多也少。在别人和我自己的想象里,肯定该更多,否则真枉担了个“写北京”之名。得有多少作品才能与此名相称,我不知道,想必大家也说不清楚。我担心我辜负了这顶大帽子。此其一。其二,就我对北京这座城市不竭的兴趣,就“城与人”之关系的丰富与复杂,我确实觉得还可以写得再多一点。如此一座现代与后现代的巍巍古城,如此流转和瞬息万变的铁打营盘,如此五方杂处鱼龙混杂各阶级阶层林立、全球化与本土经验交互农耕文明与网络生活并行的巨无霸,要把它弄明白,岂是区区这几个简陋故事所能胜任?浩荡之城,行处止,止处行,指点之间皆“说来话长”——说来话长也说来话多,那些更多的看不见的哀乐与歌哭,那些人间纷繁的焦虑与犹疑,那些深藏内心逐渐生长的向往与追问,于我想象里的那个北京,还需要更多的故事与文字。我尚须努力再努力。

说少也多。能否说出你看到的北京,能否说尽你看到的北京,说到底跟篇目和篇幅没必然关系。有半部论语可治天下,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有以一当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和四两拨千斤,可见规模和大型团体操并非全可靠。同一座城市我花了八个中篇来写,可能还没写出什么道道来,起码离我的愿望还有中关村到中南海的距离,我在写作上也算够铺张的。具体到题材和单个小说,回头看免不了要悔少作:理想地推敲,有些相似的题材实在不必一遍遍地处理,有些小说大可有瘦身的空间,有些想法需要再执着一些,有些表达还可以更加精准与尖锐。它们可以不这么多,它们可以少些再少些。

——但它们已经在了。即使这些小说是你写的,你也无权在事后以完美之名逆向推演,你一个字一个字敲出了它们,端方踉跄都跟你姓。思虑或有不精严,表达可能不准确,但它见证了你思想和艺术行进至今日的轨迹:写作本就是思索与探求的过程,没有一就不会有二就不会有三和四,万里征程谁也没法从起跑线一跃而至终点。

那就让它们在。除去《跑步穿过中关村》的八个中篇,我把它们按照写作的时间顺序排列在这本书里。最早一篇《啊,北京》写于2003年11月,那时候我还在北大念书,整天窝在一把廉价的电脑椅里打字;最后一篇《浮世绘》,写于2010年9月,当时正在美国,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出门时和国外的作家说英语,回到房间里一个个写汉字。  书名叫《啊,北京》,因为是第一篇小说,也因为面对繁复浩大的北京,我几乎和小说中的边红旗一样,一肚子话将要开口时却归于了虚无,只能轻浮但沉痛地感叹这么一声:

“啊,北京……”

徐则臣

2015年2月18日,除夕,知春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