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个人的澳洲/自游自在书系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作者 蔡成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今,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澳洲早已不再陌生,每年都有大批中国游客登陆黄金海岸等旅游胜地,在大堡礁“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竞争者中,也不乏中国人的身影。更有众多优秀的中国人选择移民澳洲,在南半球开始全新的生活,蔡成先生是其中之一。

蔡成所著《一个人的澳洲》为您讲述其在澳洲多年的生活经历,语言幽默,为将要去澳洲或想要去澳洲的读者提供全面的澳洲解析。

内容推荐

蔡成所著《一个人的澳洲》是一关于作者眼中澳洲的方方面面的生活图景。作为一个优秀的记录者,蔡成四处走访,采访了数十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其中有大陆偷渡客,越南新娘,苏丹达尔富难民,斯里兰卡的“国宝级”作家等。这些内容不再局限于澳洲大陆,而是涵盖了许多国家的历史和小人物的浮沉。

目录

序:去澳洲

第一辑 行走与停留

 当民主来到眼皮底下

 回到老家,你就到岸了

 陪莫言走马观花看悉尼

 “畅销”全球的越南新娘

 复旦博士澳洲钓鱼记

 澳洲人这样打官司

 买栋无拘无束的别墅

 如果你走路比兔子还快,请不要移民到澳洲

 可悲的中国人

 两滴眼水:一滴沉重,一滴冰凉

 男人下厨

 老两口的“黄昏恋”

 谁都可以代表一个国家

 财神爷和上帝掰手腕

 学车的事

 路上遇到一个小乞丐

 树荫底下的新娘新郎

 租房的事

 澳洲小学里的奥运会

 2007年有两个夏天

 澳洲超市的营业时问

 大不同

 同样是老人

 给“老飘族”画几张像

 此时此刻今生今世

 以同性恋的名义狂欢

 世上只有两个爸爸

第二辑 向世界移民致敬

 子弹子弹你慢点儿飞

 我要回到人民的怀抱

 为了忘却的纪念

 没有祖国的人

 我认识两个菲律宾人

 吉拉德你不明白我们的心

 向萨达姆致敬

 中国菜农的悉尼简史

 别了,西贡

 三个穆罕默德

 印度洋上最后的汉族

 藏在掌心里的印度密码

 意大利老乡的炒房史

第三辑 这边风景独好

 袋貂

 鸟撒娇

 野鸡

 鹦鹉暴动

 在悉尼种几垄麦子

 白云落脚的地方

 澳洲的火车站旁都建些啥

后记

试读章节

朋友来悉尼旅游,临走前一天,问我:“能不能领我去你们这里的幼儿园看看?”朋友在中国开了家幼儿园,她想借此机会近距离去澳大利亚的幼儿园取取经。

这不难,我马上给女儿人读的幼儿园打电话。

澳大利亚的幼儿园分两种,一个是childcare,孩子才出生就可“入住”,形同于中国的托儿所;另一个是presch001,多是四至六岁孩子,类似于中国的学前班。幼儿园老师们从不教孩子们文化知识,只教孩子们如何尽情玩耍。

当时我女儿16个月大。我还没进幼儿园,就听到了里面传出兴奋不已的尖叫,笑声,还有掌声。

推门,我吓得后退两步,紧随我身后的朋友惊呼一声,伸手死命抓住我胳膊,她在发抖——幼儿园里,有个长络腮胡的汉子,肩上挂条约2米长的蛇,在孩子们面前走来走去,嘴里竭力鼓动孩子们抚摸长蛇,甚至鼓励勇敢的孩子亲自上阵将长蛇拿到手上、身上去玩耍。孩子们围成圈坐着,正中间地面上,放好几个空铁丝框,铁丝框上趴着至少10条蜥蜴和小鳄鱼。

园长热情迎上来,看我们惊愕,微笑着解释:“今天我们教孩子们认识这些可爱的爬行动物。”天!我留意到园长说的是“lovely”这个词。蛇、鳄鱼,还有蜥蜴,能与“可爱”挂上钩?

园长指着络腮胡汉子向我们介绍:詹姆斯先生是我们特意请来的,

詹姆斯正兴致勃勃向孩子们作精彩演讲,先是使劲夸一群爬行动物的长相。我竖起耳朵听,听到詹姆斯嘴里一再蹦出诸如lovely、cute,beautiful之类与美好有关的英语单词。继而,詹姆斯重点介绍爬行动物的“衣食住行,,和性格特征……最后,他说,这些小家伙们,可爱、温顺、善良,是上帝送给人类的美好礼物,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与它们和睦相处。

接下来,詹姆斯再一次捧着小动物在孩子们中间“巡游”,又加大力度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进行亲密接触。他亲自演示,先试探着轻轻触摸,再缓缓去抚摸,进而将小动物抱到怀里尽情“互动”。终于有孩子跃跃欲试了,一个3岁左右男孩,按奈不住好奇心,恳求詹姆斯将蛇小心翼翼围他脖子上。当小男孩得意地挺直原本有些许战战兢兢的身子时,其余的孩子们露出赞叹,欣羡不已的眼神,毫不吝啬地用劲拍巴掌。

有了“带头大哥”,孩子们相继踊跃起来,连不到一岁的小女孩,也全神贯注地盯着蜥蜴,悄悄伸手去捉它的小尾巴。十余只爬行动物,三下五除二被孩子们瓜分一空,兴高采烈嬉戏起来。

我偷偷对刘思思说,你看孩子们的脸。

所有的孩子,包括我女儿,只在我刚进幼儿园与我亲热拥抱一下后,现在也完全置我这老爸于不顾,全身心都被蛇、蜥蜴吸引去了。孩子们脸上的表情,从畏惧到好奇、兴奋、刺激、快乐、意犹未尽,毫无保留全数流露出来。

告别幼儿园,出门。朋友摇头,连说三个“没想到”。终究是同业中人,她马上问了个为什么:“为什么这家幼儿园要请这些动物进门来和孩子们一起玩?,,很快,她又自己给答案,“很可能是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心,这或许是澳大利亚幼儿园自创的爱心教育。”

我对所谓“爱心教育’’这类教育学的研究课题兴趣不大,我说,或许这当中没藏着“为什么”,只不过是让孩子们逐步接触、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仅仅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而已,没别的用意。来澳越久,我越来越看清澳洲人的真实面目了,他们的为人处事,习惯于干脆,直接,一步到位抵达目的,不夹带任何拐弯抹角的意图。

我倒是对另一个问题感兴趣。我问朋友:“在你们的幼儿园,曾开展类似的活动么?”她笑:“我们哪敢让蛇和四脚蛇这些动物近孩子们身边。再者,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决不会允许我们干这类荒唐事啊,若是万一惊吓、伤害了孩子,谁承担得了……”在湖南,称蜥蜴为四脚蛇。

朋友承认,在她的幼儿园,老师们也曾提到过蛇等爬行动物,但他们强调的是安全意识。幼儿园会提醒孩子们,蛇是凶残狠毒的,一旦咬人,有可能置人于死地。所以,特意警告孩子们一旦看到蛇类赶紧绕道而行,避免受到它们的攻击。

我忆起我幼时在中国乡下,其他词语没学会几个,先记牢了“蛇蝎之心”。当年(其实到而今也如此),见到模样狰狞恐怖的蛇类唯恐躲之不及,立刻逃之天天;或急切呼来大人,操起家伙将蛇痛击,直到打死埋到土里才解恨才罢休。蛇实际上并不曾与我为敌,但我却对它恨之入骨。所有的恨,来自于大人们一再言传的蛇的本性——毒,凶。

我问朋友回国后,是否会在她的幼儿园依葫芦画瓢,也将一些动物请到孩子们身边,让他们与它们试探着和睦共处。朋友笑,摇头。

詹姆斯说,动物是上帝送给人类的美好礼物。我想,上帝是仁慈的,应当不会厚此薄彼,送给东西方,或者南北半球世界的小动物们大相径庭,有天壤之别。为何一样的生灵,却在中国人和澳洲人眼里,有不同的面目?我胡思乱想不少理由,可不敢断言哪个是标准答案。或许,日后等我去天堂,见了上帝,问问他老人家便会一目了然。

P76-P78

序言

20年前,我还年少。那年,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在为北京申奥的事儿牵肠挂肚。9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时任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悉尼获得了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个结果对于刚上初中的我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外婆见我黯然伤神,关切地问出了什么事。我垂头丧气地答:“北京申办奥运会没弄成。”外婆虽不识字,但申奥这件事也有耳闻,于是问:“北京没弄成,那谁中办上了?”我说:“悉尼。”听到这两个字,老人也不干了,情绪很激动:“西宁!那还不如让我们兰州办哩!”

其时,对于悉尼,对于澳洲,我们知之甚少,甚至只是因为北京申奥缘故才在电视中看到了美轮美奂的悉尼歌剧院和环抱着澳洲大陆的蔚蓝大海。而如今,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澳洲早已不再陌生,每年都有大批中国游客登陆黄金海岸等旅游胜地,在大堡礁“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竞争者中,也不乏中国人的身影。更有众多优秀的中国人选择移民澳洲,在南半球开始全新的生活,蔡成先生是其中之一。

关于澳洲的移民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欧洲人抢滩大洋洲,从那之后,澳洲大陆敞开怀抱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从大山里走出的作家蔡成,携妻挈子,先落脚悉尼,随后移居中央海岸过上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生活。但他很快发现,虽然同是移民,很多人却经历九死一生才踏上这片土地。他们或经受战乱,或屡遭迫害,于他们而言,澳洲不仅仅是向往的幸福之地,更是最后的避难所。

蔡成初到悉尼时曾在一家蔬果店打工,老板甄秀珠来自柬埔寨。甄家祖籍在广东梅州一带,早年流落柬埔寨,经过几代努力终于从一贫如洗到衣食无忧。岂料“红色高棉”执政后,波尔布特宣称建立“民主柬埔寨”,继而号召全国消灭城市和与资本主义有关的一切,将城市人口强行驱赶至农村。甄家的财产被无情剥夺,多位至亲惨死。甄秀珠的老公阿强曾经历了逃亡,子弹就在身后追,“要是被逮住,会被摁住脑袋,用带锯齿的草慢慢割喉咙,直到割断气管死去”……直至今天,蔬果店仍不卖红富士苹果,不卖大红椒,只因阿强“怕红色”。

逃亡的还有美兰,甚至在梦里,她也在一刻不停地奔跑。1998年的那个5月,印度尼西亚发生了针对华人的暴行,但在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知道这一惨绝人寰的事件,甚至蔡成先生本人,也不知道“那一天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棉兰、巨港等地山河失色,日月无光”。独立调查机构称,有万余名华人被活活烧死,或被以断头、断肢、掏心、切乳等手段残忍虐杀,近千名华人女性惨遭强暴。在暴徒追来时,妈妈喊:“美兰,快跑!”多年之后,美兰说,她常看《阿甘正传》,每逢看到那个小女孩喊“run”,她就号啕大哭。看一次,哭一次。

在历史洪流面前,个体微渺如同沙砾,被浪潮裹挟其中,无力抗拒,所以才更显命运之残酷。今天,很多记忆已被尘封,被看不见的手抹去,无数逝去的人们悄无声息地湮灭在沉重的岁月中。

但,往事并不如烟。

蔡成先生找到了甄秀珠,找到了美兰,相对于互联网中偶见的事件报道,这些幸存者讲述了更多不为人知的生动细节。蔡成用他的文字还原了那些历史,令读者身临其境,被巨大的恐惧和悲怆紧紧扼住咽喉,痛苦、窒息、无力……

看这些文字,我的泪水肆意流淌。感谢蔡成先生,因他记录下这些小人物的故事,与那些血色记忆相关的,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

想起6年前,蔡成先生曾经在我供职的《读者·原创版》杂志发表了《巴东的“一夜情”》,巴东的善举和乡村的贫瘠、素朴令人记忆犹新。那时,蔡成先生尚在国内,陆续走过不少偏僻的农村、山区,凭着湖南人的热情和自身对生活强烈的感受力,用近百万文字和数千张照片记录了那些土地的穷困、荒凉、愚昧、落后……但与此同时,他眼中的土地又无时无刻不呈现出原始、厚实、良善、沉静之美。蔡成先生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从那些文字中,可以看见一颗柔软的心。

而今,蔡成先生远赴澳洲,这片大陆为他的写作提供了全新的素材。他带着女儿蔡朵行之游览风格各异的澳洲小镇,体验西方式的民主和选举制度,感受着中西方不同教育理念的碰撞,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澳洲同性恋大游行。这些文字,陆续以专栏形式在《读者·原创版》杂志发表。

蔡成给他的专栏定名为“一个人的澳洲”,不仅仅是因为他写下了自己眼中澳洲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优秀的记录者,蔡成四处走访,采访了数十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其中有大陆偷渡客、越南新娘、苏丹达尔富尔难民、去国的斯里兰卡“国宝级”作家……当然,也包括被迫亡命天涯的同为炎黄子孙的甄秀珠和美兰。他们登陆澳洲,孤独求存。由此,蔡成的专栏开创了新的格局,其内容不再限于澳洲大陆,而涵盖了许多国家的历史和小人物的浮沉。但请原谅我个人对《子弹子弹你慢些飞》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两篇文章的偏爱,因为同是华人,甄秀珠和美兰的故事更让我心痛和关切。在我看来,这些文字体现了蔡成先生作为一名作家的责任感,也正因为蔡成先生的书写,那些尘封的记忆被打开,而这些文字也有了永久存世的意义。

蔡成先生的专栏开设两年,广受读者好评,这个春天,“一个人的澳洲”文字将结集出版。蔡成先生同时还告诉我另外一个好消息,他的第二个孩子即将诞生,这是他在澳洲获得的福利,更是上帝对他的奖赏。

作为这些专栏文字的责任编辑,同时亦是一位父亲,我由衷为他感到高兴!

后记

开卷未必有益,有时会有害。比如描绘异国他乡的书,就让我没跨出国门前已先犯俩大错。一错,我以为人家外国是人间天堂;二错,我以为人家外国是人间地狱。

跨世纪前后13年,我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读了不少热烈歌颂西方世界的书籍,印象最深,莫过于赞叹外国具有著名美国佬罗斯福同学提出的“人类的四大基本自由”,让我误以为一旦踏入异域,就可以为所欲为,孰料在澳生活几年明白除上帝和独裁者外,自由永远都是打折扣的,且折扣够狠。

在澳洲,砍棵坏了家门风水的小树都要向政府机构提交正式的文书申请;自家后院放颗名为“二踢脚”的烟花、把不能回收的垃圾错投可回收垃圾筒、活捉一只野鸭想尝尝野味、无证钓鱼、所钓之鱼短于法规所要求的长度一厘米你却拿回家煲汤、盛怒之下推了别人一把、痰吐在公共场所、借猪之芳名侮辱了他人智商、逃火车票……只要被当场逮住或被人告发,极可能招来罚重款,且被警察记录在案,污点一辈子洗刷不清。尽管这些细枝末节是为提高全民公德之需,但真的让我觉得四周都是锦衣卫的火眼金睛,任何不小心犯下的错误都有被告发的可能。这哪是自由国度,简直是套套国度,条条框框比中国还多。在澳洲,写文章和说话,遣词造句要步步为营,万一被人抓了逻辑上的小辫子,一旦污蔑诽谤罪被陪审团确认成立,那可不轻,倾家荡产不说,还有可能进监狱了却余生。

那些歌颂西方世界的书里,除“自由”被人所称颂外,“先进、发达”也是不少积极向国内同胞推销外国的先行者们所吹捧西方时常用的高调词汇。可当中国铁路已奔跑着外观鲜亮全封闭的空调高铁时,从悉尼出发的诸多铁路上还流窜着用手拉开窗户的旧式火车,且大多数火车连厕所都不设一个;澳洲大多数超市门口,竟还站个人检查顾客口袋,这场景应该出现在二三十年前的中国小县城的商场嘛;还有硬件设施,如物质文明建设的高度也被中国远远抛下,基础设施没法跟上中国的趟,楼那个老态啊,路那个破旧啊,啧啧。我曾走访过的不少城市,其公路实际不如中国县级甚至乡级公路先进发达,坑坑洼洼,路面颜色也不一致,一瞧就属缝缝补补又三年之类;尤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外国人的吃喝落后得我想掩脸不忍心看。几十年几百年也许还可说上千年,多数外国人竞还处在面包夹块火腿和半片生菜叶子当美食享受,且连这都敢在大路边的咖啡店门前刀叉上阵大动干戈,一点与时俱进的思想都没。等于说中国人早与“饮食文明”挂钩了,而他们的饮食还处“蛮荒时代”。这就不得不提那些赞美外国山美水美人更美的书籍了,西悉尼风景名胜蓝山,虽然也美,但那美就算只跟我的湖南老家的张家界、崀山一比,也只能算二三流的名胜了。

又有一说,称往外国的大街上一站,就能免费获得一项福利,美名日“大饱眼福”。实际是,这项“福利”纯属子虚乌有。要说人家外国也有美女帅哥,但几乎所有的美色集中表现在稚幼阶层,如十岁以下娃娃身上。金头发,白嫩皮肤,整个就从画里私奔来到人间的天使。可人家一往上长,出问题了,尤其处在女孩身上。脸坚持原则,还能保持天使痕迹,但身子不听使唤,横着往斜刺里长,全成胖乎乎了。你见过肉滚滚的天使吗,就算见过,她也肯定是不能飞的天使。要逞强,翅膀超能量发挥,硬要把铁疙瘩重的身子拎起来在空中乱窜,或许也成。但没准一头栽下来,地球人的损失就大了,没准一个天然洞穴眨眼出现在眼前。据说外国女人任由赘肉野蛮生长,都是师从大不列颠王国。英国女子腰间的肉有热衷横行的传统,美国也罢,澳洲也罢,本属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盘,后来诸国独立可她们还坚持传统。其恶劣后果是,胖子们走路干辛万苦,坐公共交通一个人要占两个人的空间,等于严重损害他人利益。除身材不美妙不忍观瞻外,皮肤也惨不忍睹。在介绍异国的书籍里,常见的美女形象,皮肤必定是细嫩白皙的(黑珍珠除外),切,澳洲男人倒给我健康肤色印象,女人的肩膀胳膊全是锈迹斑斑,接下来可能就是皮肤癌致以亲切问候了——都是阳光造的孽。研究者说,南半球的天空有处臭氧层破了个窟窿,太阳的紫外线直射人间,结果是澳人得皮肤癌比率全球第一。能把一切罪过扣阳光头上么,要怪就怪洋番们没健康的保健知识。烈日当空不见人打伞,不把防晒霜当回事,才导致皮肤癌登门造访,活该。这就像因与先进科学的饮食观绝缘,以油炸、甜腻食品为最爱,出行全以车代步,不可让脚行使其本职功能,易致肥胖症。总之,都是坚持落后不思进取造成的,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走着瞧吧。多少年后,中国人民在全世界都比你们耐看不说,还比你们健康长寿。进一步发挥,就是没先进的饮食观,没科学的健康认知,就是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都出行不宜了,难道不属于彻彻底底的“毁三观”么。

除了五花八门的宗教团体为壮大各自的教徒队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此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奇招丛生外,我真瞧不出澳洲在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上有一手。澳洲的商店和舞榭歌台都早早关门歇业,夜生活之贫乏,让这不远千万里追寻,有心到异国他乡潇洒走一回的我徒然长叹:书店里永远都是生活实用性的书最畅销,文学书籍难进畅销排行榜;多数年少学子会读到中学就止步不前;超半数的澳人你若打听他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很可能面对的将是一问三不知……

精神文明不咋的,物质文明也落后,就实在不符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身份了。要说物质丰富,中国是世界之最,不说别的,就是吃到嘴里的,比如蔬菜水果的品种,澳洲的超市蔬果架,数来数去就那么几种蔬菜水果,若不是“上海白”、“中国大白菜”这类纯属中国血统的蔬菜填补了不少历史空白,人家外国传统的菜蔬货架就更沙漠化了。至于肉类,我都不好意思曝光,猪肉没猪味,鸡肉没鸡味,说不清道不明,可能要请科学家出山验明正身其所含具体化学元素的臭味倒有。对于无论跑到哪个角落,肠胃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的我来说,没有中国美食的日子,是多大的沉痛打击哟。

如果你游澳洲,不是在风景名胜之地走马观花,而是花心思深入民间,你会发现,澳洲人的民宅瞧来瞧去就几款,设计老土,年岁久远;澳洲人家的砖墙篱笆好多是歪斜的,不少干脆已垮塌。细看你会发现,他们修筑的篱笆墙居然十之八九不留排水孔,若下几天暴雨的话,身子不正而后迟早崩溃是必然;开车走在乡村公路,路边人家的台阶上,一个老人在晒太阳,睡觉的猫狗是他的同伴——我从报上读到近十个澳洲老人死后多年成木乃伊后,尸体才被人发现。瞧出来了吧,若你是一个老人,寂寞以及枯燥乏味,将是你日常生活的主旋律。

综上所述,赤膊上阵,不遗余力给人家脸上贴金,说人家外国是人间天堂,只能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反之,心怀鬼胎,赤膊上阵,不遗余力,一味给人家脸上抹黑,把异国他乡描绘成人间地狱,也该唾弃。

好多前辈,部分已属逝者。细说的话就是以前那些被意识形态教育武装到牙齿的文艺阵线的前辈高人们,用笔,用戏台,将外国人民扔进水深火热里,然后孜孜不倦地以此教诲中国人民:瞧人家外国多惨。弦外之音是,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啊比蜜甜。

随便回忆一下,借助这些曝光国外“悲惨世界”的书,我就能下结论。外国太黑暗,坏得流脓(具体说,此文中的外国仅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若是刚果、苏丹等外国,中国具备外国无法比拟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其“不堪为国人道也”的黑暗之处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政治腐败,黑白不分;治安差,刀枪横行江湖险恶,当街就可杀人放火;男女关系混乱,性解放大行其道;人民生活凄惨,社会整个儿就一个大火坑……浓缩成一句话:外国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

澳洲虽地处南半球,却属西方阵营。落脚澳洲没几天,我就瞧出自己上当了。

先说政治。澳洲实行多党制,动辄爱玩竞争上岗。所以电视上看到的镜头是,国会议员们整天在斗嘴,报纸上最爱演出高潮迭起的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的舞台剧,敌我双方没拳脚相交却唾沫横飞。可这不正好表明人家政治是摆在台面上,正大光明,明镜高悬么。黑箱操作背地里做手脚的事据说有,但来澳几年,被人实名举报该行径的报道所见不过一二,如此说来政治还算清明,黑白亦算分得清晰。举个实例,我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的某位领导干部只动用一次公款泡了回妓,被人抖出来,网民也没来得及掀起愤怒声讨,选民还没来得及强烈控诉,这位比县团级官阶还耀眼的高干立马灰溜溜自我放逐,还连累上司也不得不引咎辞职,更导致所属政党整体声誉受损,以至于在后来的选举中受此腐败案例的牵连——中国有“子不教,父之过”说法,人家外国是“下不为,上有责”;关于治安,尽管总听到警车呜呜呜乱叫窜街而过,但用“差”形容就太说不过去了。我居深圳13年,手机或传呼机被当街抢去累计十余个,自行车丢过十辆,或租或购的住所被撬开共四次,从深圳坐大巴车去广州曾被抢一次……而来澳六年余,仅在游野生动物园粗心遗弃过一个相机套;拦路打劫损失铜板的事没发生过;也无缘目见当街杀人。有回出门一日游归来,竟发现家门虚掩,忘锁了,屋里安然无恙。这治安,不说盖帽,也勉强与半个世纪前我的湖南老家“夜不闭户”的面貌有得一拼了;最令我失望的是此地男女关系一点都不混乱,道德不高尚的我原本心怀鬼胎,想借异国他乡性开放的西风,浑水摸鱼,逮机会与外国人民心连心,一丝不挂坦诚相见。我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原来人家外国并非男女可以随意乱来。总算认识位祖籍汤加王国的肥女子有四个娃,四娃的亲爹是不同汉子,但其余所见多是一夫一妻,且恩爱得很,周末必携家带口倾巢而出。工作日不分男女,下班后即急匆匆归巢享受家庭团聚之乐。街头吻别倒常见,公众场所舌吻、抚摸等火辣镜头则梦里寻她千百度,现实里终难见得一二回。回想曾读有关调查,称重庆超80%男女有第二性伴侣,我的第二故乡深圳,大街小巷发廊丛生,不用说基本都提供性服务,相比之下,异国他乡成性保守,而华夏大地恐怕赶美超英成性解放的新阵地了。至于说异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里,那更是闭着眼睛说瞎话,强着脖子唱歪腔。第一次买房,澳洲联邦政府予以丰厚的真金白银赞助;懒得买房者,若租房政府替你支付部分租金;孩子读书不要钱;男女老少,管你是具选举权的公民,还是没选举权但属澳洲永久性居民,若生病,医院治疗不掏钱——无论哪个执政党上台,这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以“住房、求学、治病”为主体的“新三座大山”,是绝对不能在澳人身上发生的。若发生,执政党立马被选民抛弃,反对党登场。管你农民大伯还是工人兄弟,下岗失业了,联邦政府会把失业补助奉上之余,还会把你以前缴纳的税金按适当比例退回部分;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剧发生,当地执政党会集体滚蛋,而反对党受选民之托翻身做人民公仆,势必还会有直接责任人将乖乖走上历史审判台……

综上所述,若说人家外国是人间地狱,我敢说全国人民都会趁着脑子没彻底糊涂还能判断是非,义不容辞地选择下地狱,自取灭亡算了。

说了一堆外国丑话,又说了一堆外国好话,我知道,对爱国者和恨国者,我是两边都不讨好。两边不讨好,我也不能闭嘴,我还是要表态,非要认认真真告诉你,我亲眼所见所闻的外国,既非天堂,更非地狱。而这,才是真实的异国他乡——本书里的轻描淡写的社会风情,柴米油盐酱醋茶一齐上阵的寻常日子平民生活的记录,还有那些来自不同国家、地域的“小人物”们灌输给我的“大命运”,都真实。

这年头,有什么会比“真实”更重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