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影响一生的世界名人》编著者金大业。
《成长必读:影响一生的世界名人》丛书兼顾中外,选择世界上最知名的30个各类名人,聘请著名的人物传记故事作家、学者、教授,历尽两年多的辛勤耕耘编撰而成。以传记故事为载体,选择真实可信的素材,记录传主一生的传奇经历,以优美简洁流畅的文字,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全方位地讲述其成长历程、主要成就和性格身份特征,可靠、可信、可读。此外,该丛书编排形式新颖,以别具一格的副书名最大限度地表现传主的人生成就,封底用诗的语言概述传主的精彩一生。选择大量最能体现传主身份和成就的插图,间或插入与内容相关的其他图片或世界名画,直观形象,活泼美观,匠心独具。书中插入五种十几个附件链接,如“刨根问底”回答读者可能想问想知道的问题,“格言警句”选择传主比较经典的话,“时空漂流”包含与文相关的背景、传说、典故、小故事等,“成长词典”解答文中涉及到的名词术语、小知识等,“头脑风暴”提出问题,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等。丛书版面活跃,注重阅读感受,是中小学生阅读人物传记故事的不二选择。
《千古一帝(秦始皇)/影响一生的世界名人》编著者金大业。
《千古一帝(秦始皇)/影响一生的世界名人》内容是是人物传记故事,记述了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的一生。秦始皇14岁的时候就继承父位当了秦国的国君。他励精图治,经过10年的战争,灭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朝。他反对分裂,设置郡县,统一了全国的行政、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筑了长城和驰道,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乱世王孙
公元前259年,阴历的正月,赵国京城邯郸的一座深宅内,传出了婴儿呱呱落地的啼哭声。接生婆眉开眼笑地对产妇说:“恭喜,恭喜,是个福大命大的贵人呀!”
产妇名叫赵姬,是个绝代佳人。她疲惫地笑了,轻声说:“是个苦命的王孙罢了。”
这个被母亲称作“苦命的王孙”的人,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帝。他因为生在正月,取名政,从氏族姓赢。赢政为什么被称作乱世王孙呢?这得从他降生的那个时代说起。
公元前481年至公元前222年,是我国战国时代。那时候,一百多个诸侯国经过兼并战争,形成了秦、齐、楚、魏、韩、赵、燕七个大国,还有几个依附这些大国的小国。七个大国被称为“战国七雄”。
七雄中秦国最厉害,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实力最强。他先后在兼并的领土上建立了巴、蜀、汉中、上郡、河东、陇西、南邵、黔中、南阳、北地等lO郡。秦国的土地已经大于其他六国的总和,在七雄争斗中占据主动地位。六国为了抵御秦国的进攻,尤其是在危难之时,往往联合起来,互相支援,共同抗秦,这在当时叫做“合纵”。秦为了打破六国的合纵,防止他们之间的支援联合,则采取“连横”策略,即与其中某一国建立盟约,停止战争,而攻取别国。
七国之间战争不断,而且战争规模不断扩大。仅秦国在历次战斗中所杀的人,有记载可查的,就有165万之多。而当时七国加上附属国人口总数不过2000万。可见战争之残酷。
秦昭王(公元前307年登基)的时候,实行了远交近攻的政策,蚕食诸侯。为了取信于赵国,他把自己的一个叫异人的孙子送到赵国做人质。这时候的异人才十五六岁,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身为王孙,他到赵国做人质应该是有分量的。但由于他并不是安国君的嫡子,在安国君的二十几个儿子当中排行居中,其母夏姬又不受安国君的宠爱,所以他在秦并不为人看重。又由于秦在列国之间专讲兼并攻取,奸诈不守信义,各国都吃过秦国的大亏,对秦怀有戒心,因而对秦派来的质子也都不抱有好感,当然也不会给予照顾了,经常给予软禁之类的“特别处理”。异人在赵国的首都邯郸生活得很不开心。
没有钱请客送礼,所以没法开展外交活动。国内也没有很好的供应,衣食住行都不大像一位大国的王孙。这种情况被阳翟(今河南禹县)富商吕不韦发现了。
他认定这是一桩赚大钱的好买卖,便跑去对异人说:“我能光大公子的门第!”
异人这些天有点儿烦!秦赵边境不断有战争摩擦,自己在赵国过得很不自在,经常受到邯郸官府的要挟。从国内也经常传来昭王健康状况欠佳的消息,或是说太子安国君地位有所动摇的传闻。这些消息或传闻不能不影响异人的情绪。现在又跑来这么一位韩国富商(阳翟当时属于韩国),说要光大他的门第,什么意思?异人在社交场合见过这位商人,也耳闻过他的大名。但是,在这个时刻,吕不韦的突然出现,却使异人生出怪异的感觉。他会不会是赵国国君的密探?或许是韩国别有用心?长期的人质生活,使异人的心理有些扭曲。所谓害人之
我的门第吧!”意思是:别拿我开心啦!
吕不韦是什么人?他可不是一般的商人,他是有政治头脑的富商。据史料说,他来异人这里之前还特意回家向他父亲讨过主意。
吕不韦问父亲:“耕田可获利多少?”
父亲答:“可获得十倍。”
“经营珠宝玉器能获利多少?”吕不韦问。 “百倍。”父亲说。
“如果扶立一个国家的君主会得多少利呢?”吕不韦又问。
父亲答:“这是不能用数字计算的。”
于是吕不韦拿定主意,决定在异人身上投资,与异人结交,去干建国立君的大事业。吕不韦是有备而来,早已把异人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他不介意异人的抢白,他要开导这个落难公子。
“我只有先光大了公子的门第,然后才能光大我的门第呀!”吕不韦不急不躁,徐徐讲来,“昭王老了,安国君将会继位。我听说安国君最宠爱华阳夫人,夫人没有儿子。你又不是安国君的长子,他有二十几个儿子。挨个儿排,立太子总也轮不到您呀。”
“那是,那是!”异人连连点头,“那您说怎么办呢?”
“公子贫困,客居邯郸,一没钱孝敬双亲,二不能广交宾客。这样苦熬下去,怎能出人头地呢?”
“先生帮我,救我走出困境。”异人可怜兮兮地拉住吕不韦的手,急切地说道。P1-P3
人生,是与每个人身形相伴、不可分离的客观事物。可以说,人生就是自己书写的等身之作,就是自己描绘的岁月长卷。无论是谁,都在有意无意地设计着、实践着各自的人生:劳动者把掌握谋生的本领、辛勤操劳、过好每一天当做本分,科学工作者把探求真理、钻研技术、发现发明看成最大的乐趣,军人把练好武艺、为国效力视为莫大的光荣,社会学者把解剖社会现象、提出解决办法作为应尽的义务,教师把传授道德和知识、培养下一代奉为神圣的职责……在一个家庭里,长辈晚辈,父母子女,也都在履行着不可推卸的人生责任:抚幼、扶老、教导、孝敬……人生是幸福的,也是辛苦的;人生是付出的,也是获取的;人生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
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是每个人的期盼。处于起步时期不断成长中的青少年,更是对人生充满好奇和憧憬:我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做成什么事?与此同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把接触到的其他人进行比较,选出自己喜欢的、敬佩的人,把他当成榜样来学习。小的时候,多是关注身边的人,父亲母亲、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甚至是不相识的邻居路人,都可能成为效仿的对象。长大了一些,能独自看书了,眼界渐阔大,心境渐高远,就会敬慕书中讲的成功人士,努力寻找他们的“奇特”“奥秘”之处,并视为楷模。这就说明,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能帮助青少年开阔胸襟,丰富知识,增强自信心和分辨能力,摆脱幼稚而走向成熟,在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进。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曾经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世界大人物》丛书一百种,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现在,出版社又推出了这套《影响一生的世界名人》传记故事丛书,向读者展示中外各界成功人士的人生经历、成就和风采。此套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有链接的知识扩展,有启发思考的提问互动,有传主的名言警句,形式也别致新颖。人物传记类的图书,在尺寸之地让读者与心仪已久的名人会面,认识对方,审视自己,成为心灵中的好朋友。一本优秀的人物传记,可以给人一生的影响。在人生的旅途中,多读一些这类饱含真情实感的书,对提升自身素质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读多了,读懂了,思想自然就会有所触动,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有了“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的情怀;有了“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的抱负;有了“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的动力。而这一切,首先在于对书中人物的真正理解。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地位,不在于名气,更不在于金钱。书中的人物和我们大家一样,本来都是普通人,只不过他们的经历复杂一些,他们取得的成就大一些,才对后来人有所启示。这些名人已走进历史,而“读”他们的人一代接着一代,还在不断延续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书里的人物和读书的人都是永存的,既是老朋友又是新朋友。
我向来不赞成“偶像崇拜”,因为它虚假,它僵化。如果把一些所谓“星”当“偶像”,则是太幼稚,太肤浅。书里的人物虽然都是世界级名人,然而没有哪一个是十全十美的,他们是活生生的,是真实的。每个人的成长之路,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开拓,去排除艰险,去创造辉煌。书中的朋友能给予读者的,是启发,是态度,是方法,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