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物种战争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生态道德教育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李湘涛//杨红珍//李竹//徐景先//黄满荣等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湘涛、杨红珍、李竹、徐景先、黄满荣等编著的《物种战争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身边事说起,很自然地引出猫爪藤、螺旋粉虱、虹鳟、褐家鼠、沙筛贝、蔗扁蛾、含羞草、凡纳滨对虾、牛膝菊、雀鳝的入侵事件,并以此为主线,条分缕析,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将这些外来物种的起源与分布、主要生物学特征、传播与扩散途径、对土著物种的威胁、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以及人类对其进行防控的策略和方法等科学知识娓娓道来。同时,还将公众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所应具备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生态道德融入其中,使公众既能站在高处看待问题,又能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学术概念和名词,则采用“知识点”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予以注释,使本书的可读性更强。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图片、插图非常丰富,其篇幅超过了全书的1/2,且绝大多数是创作者实地拍摄或亲手制作的。这些图片与行文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映照,生动有趣,画龙点睛,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让读者能够在轻松愉悦中长知识,潜移默化地受教育。

内容推荐

《物种战争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由李湘涛、杨红珍、李竹、徐景先、黄满荣等编著。

与人类的战争一样,外来物种在入侵的过程中,总是充分利用自身在生态适应能力、繁殖能力、传播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使自己一方的力量超过与之敌对的另一方——土著物种。它们像魔鬼一样,通过繁殖竞争、取食竞争,来定居并繁衍和扩散,排挤土著物种,甚至对它们进行毁灭性的打击,从而改变或威胁了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也给人类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造成了严重损失。

在这场物种战争中,人类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前期往往无意中扮演了外来物种的“帮凶”,后期却成为土著物种的坚强后盾。可见,战争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人类要想获得最大的利益,就要长期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科学、谨慎地对待新物种的引入,保护好本地生态环境,在加强检疫和疫情监测的同时,把人工防治、机械防治、农业防治(生物替代法)、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人类在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战争中才可能真正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目录

猫爪藤

螺旋粉虱

虹鳟

褐家鼠

沙筛贝

蔗扁蛾

含羞草

凡纳滨对虾

牛膝菊

雀鳝

试读章节

“天兵天将”需利用

螺旋粉虱自入侵我国海南省以来,由于寄主范围广泛,已经对我国的农林业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控制它们的危害,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不过,这样做的结果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也会造成对螺旋粉虱天敌昆虫的大面积杀伤,从而降低天敌的自然控制力,进而引起螺旋粉虱的再猖獗现象。在非洲,由于螺旋粉虱造成的危害曾引起人们恐慌,结果当地人大量砍伐受感染的树木,并大量使用杀虫剂,使它的天敌也大量死亡,其结果反倒使螺旋粉虱的种群快速增长。

因此,在当前对螺旋粉虱的防治尚无法完全摆脱对化学药剂依赖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和其他防治措施,将对于螺旋粉虱的可持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天敌是螺旋粉虱自然控制中的一个重要因子,调查这些“天兵天将”的种类,有助于天敌的保护和利用。螺旋粉虱天敌种类很多,已记录的共有91种,其中捕食性天敌有81种,寄生性天敌有10种。科研人员在海南调查螺旋粉虱天敌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方头甲——黑缘方头甲,是我国的一个新记录种,它的成虫和幼虫均捕食螺旋粉虱。黑缘方头甲在海南分布较广,目前已知的分布区主要是海南三亚、文昌、那大等地,它的发现对螺旋粉虱的捕食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恩蚜小蜂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昆虫,已知有343种,主要寄生粉虱、盾蚧、蚜虫和鳞翅目昆虫的卯,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在海南发现的哥德恩蚜小蜂也是我国的新记录种。它是螺旋粉虱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蜂,被不少国家和地区引入用于螺旋粉虱的生物防治。我国台湾省曾于1995年年底从夏威夷引进了海地恩蚜小蜂和哥德恩蚜小蜂,在此后3年间进行繁殖并在野外释放,不过只有哥德恩蚜小蜂在台湾定殖,而且抑制螺旋粉虱的效果不显著。有趣的是,海南并没有引入哥德恩蚜小蜂,但却发现它们在螺旋粉虱的若虫上活动。由于哥德恩蚜小蜂可随寄主引人螺旋粉虱的入侵地,如在非洲的贝宁、多哥、加纳和尼日利亚等,在有目的地引人哥德恩蚜小蜂等螺旋粉虱寄生蜂前,已在当地发现了哥德恩蚜小蜂等天敌。因此,海南的哥德恩蚜小蜂也应属于这种情况,即随螺旋粉虱一起带入的。目前,科学家正在注意监测哥德恩蚜小蜂的寄生、分布和扩散的情况,研究是否有必要进行采集饲养,并在适当的地点进行释放。

双带盘瓢虫与六斑月瓢虫对螺旋粉虱均有捕食作用。由于螺旋粉虱已经传人我国的台湾和海南,并存在着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有进一步入侵扩散的潜在风险,而六斑月瓢虫与双带盘瓢虫在上述省区都有广泛分布,因此这两种瓢虫具有作为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应用于螺旋粉虱生物防治的潜力。其中,六斑月瓢虫是一种广食性的害虫天敌,主要捕食粉虱类和蚜虫类的害虫,是螺旋粉虱的优势天敌,可捕食它的各个虫态。科研人员已经在室内对六斑月瓢虫进行人工饲养并繁殖成功。它也有望成为控制螺旋粉虱生防手段中的一支“奇兵”。

草蛉在害虫生物防治中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其防治对象包括蚜虫、粉虱、害螨和鳞翅目害虫等。丽草蛉各龄幼虫均具有背负杂物的习性,通常是将取食过的猎物的残壳背负于自己的背部,十分有趣。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借助伪装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在其他种类的草蛉中也能见到。因此,在接触螺旋粉虱若虫时,丽草蛉幼虫就利用双颚夹取螺旋粉虱的蜡粉背负于背部,并取食其若虫。丽草蛉初孵幼虫虽然也有背负杂物的习性,但由于个体很小,能够背负的杂物不多,因此趋向于取食那些蜡粉受到损伤的螺旋粉虱若虫。此外,它的2龄、3龄幼虫也能取食螺旋粉虱成虫,而3龄幼虫对螺旋粉虱若虫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可作为一种捕食性天敌在螺旋粉虱的生物防治中加以利用。

P31-34

序言

没有硝烟的战场

——《物种战争》序

谈起物种战争,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它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当你出国通过海关时,倍受关注的就是带没带生物和未曾加工的食品,如水果、鲜肉……。因为许多细菌、病毒、害虫……说不定就是通过生物和食品的带出带人而传播的,一旦传播,将酿成大祸,所以,在国际旅行中是不能随便带生物和食品的。

除了人为的传播,在自然界也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战争的参与者或许是一株平凡得让人视而不见的草木,或许是轻而易举随风飘浮的昆虫,以及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它们一旦翻山越岭、远涉重洋在异地他乡集结起来,就会向当地的土著生物、生态系统甚至人类发动进攻,虽然没有硝烟,没有枪声,却无异于一场激烈的战争,同样能造成损伤和死亡,给生物界和人类以致命的打击。正因如此,北京自然博物馆科研人员创作的这套丛书之名便由此而就《物种战争》,既有“地道战”“化学武器”“时空战”“潜伏”“反客为主”“围追堵截”“逐鹿中原”,又有“双刃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见,物种战争的诸多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

我不是学生物的,但从事地质工作,几乎让我走遍世界,没少和生物打交道,没少受到这无影无形物种战争的侵袭:在长白山森林里被“草爬子”咬一次,几年还有后遗症;在大兴安岭,不知被什么虫子叮一下,手臂上红肿长个包,又痛又痒,流水化脓,上什么药也不管用,后来,多亏上海军医大一位搞微生物病理的教授献医,用一种给动物治病的药把我这块脓包治好了。有了这些经历,我深深感到生物侵袭的厉害,更不用说“非典”“埃博拉”……是多么让人恐怖了!越是来自远方的物种,侵袭越强。

我虽深知物种侵袭的厉害,但对物种战争却知之甚少。起初,作者让我作序,我是不敢接受的。后经朋友鼎力推荐,我想,何不先睹为快呢,既要科普别人,先科普一下自己。不过,我担心自己能不能读懂?能不能感兴趣?打开书稿之后,这种忧虑荡然无存,很快被书的内容和写作形式所吸引。这套丛书不同于一般图书的说教,创作人员并没有把科学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读者,而是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身边事说起,很自然地引出每个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事件,并以此为主线,条分缕析,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将这些外来物种的起源与分布、主要生物学特征、传播与扩散途径、对土著物种的威胁、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以及人类对其进行防控的策略和方法等科学知识娓娓道来。同时,还将公众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所应具备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生态道德融入其中,使公众既能站在高处看待问题,又能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学术概念和名词,则采用“知识点”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予以注释,使丛书的可读性更强。

为了保证丛书的科学性,创作者们没有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以及所查阅的科学文献,而是深入实际,奔赴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向从事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第一线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学习、请教,深入了解外来物种的入侵状况,造成的危害,以及人们采取的防控措施,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这套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图片、插图非常丰富,其篇幅超过了全书的1/2,且绝大多数是创作者实地拍摄或亲手制作的。这些图片与行文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映照,生动有趣,画龙点睛,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让读者能够在轻松愉悦中长知识,潜移默化地受教育。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日益加剧,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我国更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非常严重的国家,由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已经屡见不鲜,且呈现出传人的种类和数量增多、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这就要求人们从自身做起,将个人行为与全社会的公众生态利益结合起来,加强公共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范意识和警觉性,将入侵物种堵截在国门之外。

如今,物种战争已经打响,《孙子兵法》说:“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愿广大民众掌握《物种战争》所赋予的科学武器,赢得抵御外来物种侵袭战争的胜利。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刘嘉麒

2014年10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