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7日,日本海上保安厅的两艘巡逻舰,在我神圣领土钓鱼岛海域野蛮撞击我国渔船,抓扣渔船船长。中日钓鱼岛争端再度升级!日本这一非法行径。激起了海内外中国人的极大愤怒。不独钓鱼岛,我们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苏岩礁、日向礁……被一些不怀好意的邻国或霸占。或控制,或觊觎,已处于万分危急之中。面对海岛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严峻形势。我们中国人除了愤怒和抗议,还能做些什么呢?
本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辅以大量鲜活的实例,阐述了海岛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价值,明确了岛礁是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核心利益的“核心”。
我国海岛众多,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就有7000多个。小于500平方米的岩礁近万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万岛之国”。
近年来。我国沿海开发利用海岛已掀起前所未有的热潮,但其过程中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尤其是不少地方对无居民海岛的生态功能和国防功能认识不足,保护意识薄弱,开发秩序混乱,致使海岛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周边海域(包括海岛)一直很不安宁,8个海洋邻国对我海洋国土和权益均提出不同程度的无理要求,我国海域被分割、海岛被侵占、海洋资源被非法掠夺的情况十分严重。受此影响,海岛主权的争端也更加复杂……
海岛的世界,曾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海岛的明天,还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明天吗?!
我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万岛之国”。海岛无处无时不闪烁着迷人的光辉,因为她的美丽、因为她的富饶、因为她的神妙,引来了邻国无数觊觎和贪婪的目光。中国的海岛,中国的管辖海域,已经处于四面楚歌中!
我国海岛知多少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问。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唐·白居易《长恨歌》)。
在辽阔的海洋上,分布着许许多多的海岛。它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波光粼粼的蓝色大海上。人们常用“星罗棋布”来形容它们数量之多,用“宛若翠链”来比喻它们景色之美,用“千姿百态”来称赞它们构造之奇。
大海,浩渺无边,时而微波荡漾,时而惊涛骇浪。唯有星罗棋布的海岛,恰似中流砥柱,屹立于海面之上,打破了瀚海的寂寥。它为远航的海员指引方向,赐渔舟以避风之港,给苍鹭以栖息之所。
我国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如果你坐上一艘船,从渤海起程,经过黄海、东海,再进人南海,沿着中国18000千米的海岸线航行,风雨晨昏中关于海陆奇观的联翩浮想之后,你最为惊讶的就是形态各异的海岛了。它们在大海的怀抱中或醒着或睡着,日光下你以为这是仙山,月光下你以为那是梦境。
我国究竟有多少海岛?2000年出版的《中国海岛》一书称,我国海域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6500多个。如果将海南岛以及台湾省、香港、澳门地区所属海岛包含在内,实际上我国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共有7000多个,海岛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0.83%。
那么,面积小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多少呢?答案实在是太多了,只能用“不计其数”来形容。据估算,这样的小岛礁至少有上万个!广义上讲,我国和印度尼西亚一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万岛之国”。
沧海茫茫中的海岛,好似蒙着面纱的妙龄女郎,给人一种风姿绰约、神奇美妙的神秘之感。为了接近它、了解它,许多人不畏艰险、远涉重洋,甚至不惜用生命作为代价。在探险家和先行者们前仆后继的伟业中,人们逐渐认识了一些海岛。原来,有些海岛早在千百年前就是岛民生活的家园,岛民们过着原始、宁静、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有些海岛是野生动物的“诺亚方舟”,海龟成群登岛,海鸟栖息其间,珍稀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为千奇百怪的动物岛;有些海岛蕴藏着丰富的矿产,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有些海岛周围的海域分布着宽阔富饶的渔场……海岛,这个充满了神话色彩的诗画世界,有多少人为之倾倒!
我国的海岛位于亚欧大陆以东、太平洋的西部边缘,分布在南北跨越38个纬度、东西跨越17个经度的广阔海域中。自北向南分别隶属于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东部与朝鲜半岛、日本为邻,南部周边被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国家所环绕。在我国所有的海岛中,最大的是“宝岛”台湾岛,最南的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的是钓鱼岛东边的赤尾屿,最北的岛屿是辽宁省的小笔架山。
在邻近我国的四大海域中,东海的岛屿最多,约占全国海岛总数的66%,仅浙江沿海就有3000多个;南海岛屿次之,约占24%;黄海岛屿较少,渤海的海岛最少。从海岛分布的特点看,既有孤悬海上、相对独立的单个岛屿,如著名的刘公岛、东山岛等;又有彼此相距较近、呈明显的链状或群状分布的岛群,人们习惯上称为“群岛”或者“列岛”,这些群岛、列岛共有55个,它们的排列很有规律,并且构成了14个海岛县(区)、近200个海岛乡。人们耳熟能详的群岛可谓如数家珍:舟山群岛、长山群岛、庙岛群岛、万山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
有些大的群岛还包括若干个列岛,比如我国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就由嵊泗列岛、中街山列岛、火山列岛等8个链状排列的列岛组成。当然,大部分海岛分布在我国沿岸海域,距离大陆不到10千米的海岛约占我国海岛总数的66%,而超过94%的海岛分布在距离大陆不到100千米的海域内。
不同的地区,对海岛的叫法也是五花八门。长江口以北一般称为“岛”,如辽宁的葫芦岛、天津的三河岛、山东的北长山岛、江苏的秦山岛等;浙江省多将海岛称为“山”,如泗礁山、大洋山等;福建和台湾多将海岛称为“屿”,如牛屿、棉花屿、花瓶屿、彭佳屿等;广东省将一些海岛称为“礁”、“沙”、“洲”,如雷州尾礁、羊尾沙、沙鱼洲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则多将海岛称为“墩”,如高墩、红沙墩等;而海南省将一些海岛称为“石”或“角”,如高尖石、英豪角等。
海洋的庄严与奇妙离不开海岸、波涛,同样离不开形形色色的海岛。小而言之,它是浪里奇葩。大而言之,它是海上村庄。
海岛,它的孤悬海上的状态,它为浪涛簇拥的氛围,它的坚忍不拔,它的忍辱负重,它的苍凉气息,它的无怨无悔,不禁使人想起探险者和他的探险船,残存的桅杆,破碎的风帆,谜一样的灯塔……一般来说,这一切只是来自大陆的人们偶然航行在海上时,面对茫茫大海中的小岛的感觉和联想。
如果你见到的海岛多了,而它们又是各有风姿,这不仅是存在于你的想象中,事实上它们也都是从海底生出由波涛连接的,这是海洋之上的一条堪称特立独行的风景线。它是大海的浩瀚与奇妙的一部分,是大陆板块移动而留下的一道印鉴,是勇敢的先行者踏下的不沉的脚印。它们与海岸线以上的森林、平原、河流、山岭互为呼应,声气相求,组成了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民族的不同侧面,包含着历史、现实和未来。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就必须了解中国的海洋;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海洋,就必须了解海洋的这一部分。P1-3
我国海岛众多,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就有7000多个,小于500平方米的岩礁近万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万岛之国”。海岛,是大自然的恩惠,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原始旅游的理想场所,还是国防前哨和海洋权益的基石。
近年来,我国沿海开发利用海岛已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潮,但是海岛开发利用存在问题之多,同样令人震惊。不少地方对无居民海岛的生态功能和国防功能认识不足,保护意识薄弱,开发秩序混乱。炸岛炸礁、填海连岛、开山采石、滥捕滥采等急功近利的开发方式,造成许多无居民海岛资源和生态的毁灭性破坏,甚至导致岛屿灭失。领海基点海岛、国防用岛等一些特殊用途海岛因保护不力,已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主权权益。作为一名从事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工作的海洋人,每当看到遭到严重破坏后满目疮痍的海岛生态,触目惊心之余,无不感到痛心与无奈。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周边海域(包括海岛)一直很不安宁,八个海洋邻国对我海洋国土和权益均提出不同程度的无理要求,我国海域被分割、海岛被侵占、海洋资源被非法掠夺的情况十分严重。受此影响,海岛主权的争端也更加复杂。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岛礁只有8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所侵占或要求的岛礁却超过45个!当东南亚诸国在南沙群魔乱舞之时,日本则在东海利用钓鱼岛问题一再向中国挑衅。韩国为了掠夺我东海和黄海资源,于2003年抢占我苏岩礁,并命名为“离於岛”。现在韩国又将魔爪伸向了我黄海的日向礁,企图以此为基点和中国平分黄海水域。最近,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大放厥词,赤裸裸地宣称“南海岛屿领土争议事关美国国家利益”,明目张胆地公开干预我国关于南海问题的争端解决。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也随之鼓噪不已,试图将侵占我国南海岛礁、侵犯我国南海主权的行为事实化、合法化和国际化。 我们不难看到,中国的海岛及海洋权益正遭受严重威胁,中国的海上安全正面临着严峻形势。海岛,作为海洋上最重要的领土标志和主权归属象征,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上安全领域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任何一个中国人,面对日本对钓鱼岛的侵占、韩国对苏岩礁的霸占、南海周边国家对我南海岛礁不断蚕食的无情现实,愤慨之余,保卫中国海岛之心无不油然而生。《谁来保卫中国海岛》一书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本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辅以大量鲜活的实例,阐述了海岛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价值,明确了岛礁是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核心利益的“核心”;同时揭露了一些国家侵害我国海岛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强盗行径,揭示了我国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的出台,对产生上述问题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解决我国海岛问题的基本设想和建议。衷心希望本书的出版,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了解我们的海岛,爱护我们的海岛,保卫我们的海岛,为国家海岛保护、开发与管理事业贡献微薄之力,使我国海岛真正成为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海上明珠”。
是为序。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王小波
2010年8月2日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