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桃花(精)/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谢志强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众所周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麻雀能被誉为“空中的平民”,是因为它生存能力极强,有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天性。无论春夏秋冬,天涯海角,处处可见其灵动活泼的身影;啼鸣说不上婉转,却是内心的歌声;离人间烟火最近,却又不愿被关在笼子里,是飞翔活跃在五大洲的唯一鸟类。小小说雅俗共赏,言近旨远。

由谢志强编著的《桃花(精)》主要内容为黄羊泉,陆地上的船长,女模肚里有条虫,呼唤,棍子行动,雪,向日葵,城市的鸟,渴,享受错误,过冰达坂,提前草拟的悼词,消失,侥幸,半支蜡烛,哑巴补鞋匠……

内容推荐

中国小小说30年心血结晶,23位名家殿堂级作品,精短文学的至高水准,值得一生珍藏的经典文丛。由谢志强编著的《桃花(精)》为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之一。

《桃花(精)》收录了大名鼎鼎的越狱犯哈雷,珠子的舞蹈,钥匙,黑羊,重现的铜镜,一方丝巾,神奇之泉,镜子里的公主,公主的肖像,两粒珍珠,失眼,无情的命令,猴子,钱包,秀发,镜子,桃花,纪念一个孩子,身份,三重门,会议生涯,另一间房子……

目录

第一辑 陆地上的船长

黄羊泉

陆地上的船长

女模肚里有条虫

呼唤

棍子行动

向日葵

城市的鸟

享受错误

过冰达坂

提前草拟的悼词

消失

侥幸

半支蜡烛

哑巴补鞋匠

第二辑 珠子的舞蹈

大名鼎鼎的越狱犯哈雷

珠子的舞蹈

钥匙

黑羊

重现的铜镜

一方丝巾

神奇之泉

镜子里的公主

公主的肖像

两粒珍珠

失眼

无情的命令

猴子

钱包

秀发

镜子

第三辑 想象一座城市

桃花

纪念一个孩子

身份

三重门

会议生涯

另一间房子

赵一现象

能说话的那堵墙

拇指女郎

想象一座城市

居高临下  

高空盒饭

车祸与爱情

卧底

小偷的疑问

自杀是一个过程

第四辑 启蒙教育

精神

启蒙教育

一片白云

一封家书

外婆点亮煤油灯

私塾先生

门帘子

我头顶那一盏灯

麦面馒头

黑子

蘑菇

牛犊

赌气

香香

一只恋爱中的蚂蚁

生瓜蛋

第五辑 会唱歌的果实

雪人

会唱歌的果实

过礼拜六

篮球

寻找那棵胡杨树

羊膻味儿

带根的芦苇

拖拉机手

马兰花

沙枣花香

一匹枣红马

盐碱地里长苗苗

马尾掸子

馏馒头

不确定性与后现代主义——谢志强小小说创作论

试读章节

黄羊泉

已经离休的左矿长说:早年发现这眼泉,是一头黄羊引的路,那眼泉就叫黄羊泉了。

我慕名拜访了左矿长,他赋闲在家,没离开黄羊泉。他说:我喝惯了黄羊泉的泉水。

这个黄羊泉的传说在沙井子垦区流传甚广。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三五九旅一支部队驻扎沙井子开拓荒野,都是戈壁沙滩。远远地,可以望见哈拉蒂克山脉,当地人称黑老山。

当时,左矿长还是一名排长。部队首长说:有山就有水,左排长,你带上几名战士上山,找找水,垦荒不能没有水。

左排长带领三名战士出发了。垦区和大山中间隔着戈壁和沙漠。看看山不远,应了那句看山跑死马的话。他们是徒步,过了一片一片戈壁,一道一道沙梁,可那山还是那么远远地耸立着。左排长说:那山好像会自己往后退。再走半天,山还那副样子。行军壶里的水已经喝干了。他闻着沙漠的干燥的死亡气味,像是要把体内的水分都收走那样。

夕阳西斜。左排长绝望地下令鸣枪求救。可是,枪声还没来得及传开便被广阔的沙漠吸收掉了。枪声像炒豆一样。

突然,左排长发现了一个闪动——那是永恒的宁静里的一动,一只黄羊,是沙子的金黄色,好似一小堆沙粒凝聚起来,被风鼓动着奔跑。

左排长说:那一刻,我知道有救了,死亡的沙漠出现一只黄羊意味着什么?它是生命,生命离不开水。

左排长说:盯住,别让它甩掉我们。四个人不知道哪儿来的力气,抛开了累和渴,开始撵黄羊。而且,子弹上了膛,打算撵不上就放枪撂倒它。

黄羊跑得那么轻捷、灵活,带起了一溜儿沙尘。它跑跑停停,不让他们接近,不让他们离远,老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左排长说,它像山里来的一个精灵,沙漠里的事儿就是这么奇怪。

黄羊站在一座沙包顶上边,望着绝望的他们。他们喘着粗气,喉咙里涌上一股液体一样的火流。黄羊在沙梁上边用蹄子刨着沙子,像是作弄他们。

太阳像是好奇,舍不得沉没,又在沙梁上镀了金辉。黄羊的踪影和太阳的余晖一起消失了。

沙梁顶,他们看到了一片绿洲。奇怪的是,耸立的山影已在眼前,像突然垂下的天幕。左排长说,我怀疑是不是我的耳朵出现了幻听,沙漠里常常这样,我听到了流水的声音。

水养育了绿。这道沙梁隔着两个世界。甚至,左排长闻到了沙枣花的浓香。那是个初夏,水在吟唱,那是沙漠里最悦耳的歌声。他们扑向溪流,一阵狂灌,身体像胡杨树一样顿时焕发出生机。

左排长胡乱抹了抹嘴,说:他娘的,真有这么甜的水呀。他告诉我,那是他一辈子喝过的最清甜的水了。他们沿着溪流,找着了山脚下的源头,那是一个清泉,咕嘟咕嘟地冒着水。泉水边沿长满了茂盛的灌木丛,叠着细细碎碎的金黄色的花儿。

金色的黄羊就在泉边。它也在饮水,只是没他们那样急切。黄羊像是披着金色的阳光金色的沙粒,浑身是金色,它的眼里闪着温柔,还有俏皮。一看就知道,它从来未受过人类的侵扰。

左排长端起了枪——好久没有沾过荤腥了。黄羊的眼里没有恐惧,它大概不知道黝黑的枪口意味着什么。它根本没有这种戒备,它没有过这类记忆的阴影。

枪响了。左排长看见金色的黄羊头颅绽开了一朵鲜红的花。黄羊没来得及恐惧。那花瓣溅开来,落入泉水,泉水一片洇红。

左排长当时还得意自己的枪法,已经很久没有过过枪瘾了。他喊:中了,中了!黄羊被肢解,又在舞动的篝火里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后来的事儿,左排长一直弄不懂。第二天,他携带着壶里的泉水,赶回去,向首长报告他的发现。首长欣喜地喝了一口,可又忙吐出来。首长说:这是啥甘泉水?又苦又涩又咸,还有—股羊膻味。

他们一起辩解,说:咋会苦呢?真的很甜的呀。他们再尝,果然又苦又涩又咸。左排长犯嘀咕:咋变味儿了呢?

再上山。那泉水确实又苦又涩又成。左排长说,我嘴硬,就是不承认那泉水的苦,我总能在苦味中喝出一丝甜来。我相信第一次的感觉,别人都回味不出那种甜来。

左排长——现在已是离休了的左矿长,说:那泉水确实苦,我坚持喝过来,这也是对我的惩罚吧。我想想,是这么回事儿,最初它甜,我的嘴巴也不会弄虚作假。

发现了泉,随后,又发现了泉水附近的山上有硫磺、煤炭、石灰、石英等矿产,那里建立了一个矿区。左排长自愿当了矿长。矿区的职工家属都喝垦区天山引来的雪水,他坚持喝泉水。

左矿长说:那以后,我再没使过枪了。他还说,远看,这座山像一只黄羊。我还是第一次发现,确实像一只黄羊。陆地上的船长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问,一只手一挥,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喊:起锚,出航!

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

我好奇地望着他。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他迎着照进山坳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服,很威武,很气派。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

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接着,他开始踱步。我观察了好些天,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一副沉思的样子。晒谷场铺着水泥。

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肤黝黑,不是山民那种黑,是海风吹出的黑,父亲告诉我。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

他走得那么准确。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那么大一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

爹说,别去打扰他,可怜的船长,一个失却了船的船长。我对他生出敬意,他的身材魁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

太阳在不知不觉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那是他在甲板上散步。我希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里猎猎抖动。P2-5

序言

  飞翔的写作姿态——谢志强小小说印象

杨晓敏

在我国当代群星璀璨的小小说作家群里,谢志强是个让读者抱有极大欣喜和期待的独特存在。这是因为,谢志强从未停下艺术探索的脚步,其小小说的表现形式、审美、意蕴、语言风格等,总是不落窠臼,花样翻新,以丰富的想象力构筑了属于自己的卓尔不群的小小说王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谢志强小小说的探索深度,比之领风气之先的一部分当代中长篇小说也毫不逊色。

谢志强的与众不同,在于他从事小小说写作的数十年间,清晰地趟出一条“传统写作一先锋写作一传统筋骨+先锋手段写作”的三级跳路子。他的写作,在小小说发展史上,显得不可或缺。《半支蜡烛》、《精神》、《呼唤》等,是志强早期的代表作品。在初入道的传统写实阶段,志强倚重的是写作者、小说人物的视角——它后来成为作者操练小小说的一种技术性极强的绝活儿。写作者的观念,往往体现着作者的精神向度、艺术品位等,属于内涵范畴的东西。而小说人物的站位,是观察事物的基准点,在言谈举止中,直接表述着细节的准确性,传导给阅读者感知的可信度。这类作品,志强称其为“会走的小小说”。它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焦点,推崇人际关系中的善美力量。在叙述中讲究语言的洗练,并寻找结尾的出奇制胜。我总觉得志强早期的语言,多有生涩之嫌,有些倒装的“欧化语言”,也不太适合常人的阅读习惯。但作者后来转入魔幻小小说写作,此种句式经锤炼改造后,反而与内容显得珠联璧合,由拗口变成别致,使人不得不信,即使不按规定套路走,练到极致,同样可以破蛹化蝶。

从20世纪80年代始,能一路走到现在的小小说拓荒者,已属凤毛麟角,被后来人称为“元老”。20多年的追寻,千余篇作品,9部著述,志强信奉“小说其实都是作家的精神自传,每一篇作品,无非是其中的某个细节而已”。他说,一个人一生中只能干好一件事,我得干好小小说这桩活儿。这句话,肯定触动了我的某根神经,曾使我泪湿眼眶,并引其为知己。

志强在新疆的阿克苏大漠度过6岁到26岁的青少年时光,那片神奇的土地,在志强心中有诸多难解之谜。从喜欢读拉美、法国、美国等代表作家如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卡佛、昆德拉、福克纳等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开始,作者在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新的创作激情,那是积攒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的神秘力量。于是,一个虚拟的《沙埋的王国》(系列小小说)一发而不可收,迄今已发表200余篇。《大名鼎鼎的越狱犯哈雷》、《神奇之泉》、《珠子的舞蹈》等,成为志强转型写作的标志性作品。在这些以形而上进行思辨的作品里,经常出现的角色主要有四种,即国王、大臣、平民和物件。这四种角色进行互动和控制与反控制。再虚构的作品,当然也离不开现实、社会和人生,它为诠释世界提供着另一种方法。

志强性情敦厚,温文尔雅,谦恭好学,是小小说专业户中难得的学者型作家。这时期的作者通彻的先锋前卫,驾驭着诡谲多变的语言,把思想融化于艺术想象力之中,不再简单地解构现实生活,而是着力“揭示根本性的普遍性的生存境况,抵达存在的本质”,从而表达出作品的多义性和作家的善良愿望。譬如,作品中多次把国王、将军、盗贼等逼入死亡绝壁的边缘,当他们寄希望自救时,智慧的花朵便会绽放它的芬芳,否则便会坠入深渊。作者又特别强调小说的道具(物件)的反作用,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应该和人对等。赋予沙粒、水滴,树叶、碎片、耳环、啤酒等以隐喻、暗示、寓意、先兆等某种神性,甚至让它们左右人物的命运或事件的变化。这时候,作者并不认可“从开场挂在墙上的猎枪,剧终时一定要打响”的框定理念。

志强称这些魔幻小小说是“会飞”的小小说。读完掩卷,感觉就像是中国版的《一千零一夜》。虽然我不能对其未来的艺术价值作出准确判断,但有一点我还是可以肯定的,这是作者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的质的飞跃,的确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当众多的小小说写作者满足于把小小说写作与“大小说”写作同步观照时,志强却以一种超然的姿态,直接把自己的创作,瞄准了世界性的小说发展前沿。这些纯粹的小小说,从内容、语言到结构,似乎都有先行的探索意义。倘有合适的译者,我以为,那些成熟的“谢氏”作品,是极有可能在海外文坛产生影响的。

其实,我更看重志强的新作。《黄羊泉》、《桃花》、《陆地上的船长》等,虽属志强魔幻小小说的“农场系列”,但我认为,这才更体现了日臻完美的艺术境界。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现实题材,却被作者娴熟的现代写作技巧调动,插叙、倒叙、时光交错、双向视角等,带来新鲜而刺激的阅读奇效。更主要的是,它靠一个深刻的立意,支撑着小小说的“飞翔”姿态。《桃花》堪称“典范”,人即是树,树反衬着人,人的一生在花开花落中,相映成趣,相互折射出“生存的本质”。作品不再简单拘泥于故事情节的块状留白,而是导引着时隐时现的思想观念,如丝如缕地进入读者的深层理解,继而放大成为无限。新作《提前草拟的悼词》同样以别出心裁的构思、意味悠长的内涵,让人在类乎荒诞的故事中,发出莫名的喟叹。世风如此,情何以堪。谢志强亦是老一茬小小说作家中的一员骁将,有着自己的艺术个性追求,多年来锁定目标,埋头修炼,在遣词造句上渐次由生涩到晓畅,由拉美模式入手,又演化为汉语质地,厚积薄发,大器晚成,“谢氏风格”倏然浮出水面。

相对于谢志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发表的千余篇小小说来说,《启蒙教育》所收的108篇小小说,从数量上只占了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我看来,这本书是他的“超常体验系列小小说”的最新的组合,在艺术质量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具备了可以流传的优秀文学作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质:即原创性和丰厚的精神支撑点。在这里,谢志强创造了一个独异的神奇的城堡——艾城。他带领读者从各种途径,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的道路抵达这个梦幻般的城堡,去认识那里的人,或者可以说去认识自我。严格地说,艾城和它那里发生的故事,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现实世界的翻版或复制,它更接近于虚拟的形式,以虚拟映照现实世界,达到现实人性和灵魂的高度真实。本书以《纪念一个孩子》开篇,这是一篇令人灵魂震颤的力作。来到艾城访问的客人发现,这里几乎是孩子们的乐园。所有的小朋友都在尽情地玩乐嬉戏,没有发现一个孩子在埋头苦读。问其缘由,回答是为了纪念一个死去的不会玩不会淘气的“学习尖子”,全体儿童半个月不用上学,专门玩。那个孩子学习成绩每门都是全校第一名,曾把所有的时间和力气都用在功课上(就像现实人间的所有父母都希望的那样),然而这个乖孩子却患上了连医生都诊断不出的怪病,临死前,爸爸妈妈问他要什么,他说“我要玩耍”。这四个字,让作为父亲的我眼泪夺眶而出。剥夺了儿童的天性,“像一棵树苗缺水缺光一样眼见着枯萎了”,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于是,对这个不幸的孩子的最好纪念,就是在每年这半个月,让艾城所有的孩子都痛痛快快地玩。所有的家长都应该好好读读这篇作品,它像一面镜子对现实发出反射和警示。救救那些患了“缺乏玩耍综合征”的孩子!让儿童的天性在大自然中正常释放,而不要让他们变成“学习机器”。

谢志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是本源性的,不动声色地指出一切罪恶的源头在人性结构的缺陷和教育的缺失,小小说《启蒙教育》的深刻之处就在于此。一个小偷入室盗窃,恰恰遇上房主。房主显而易见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于是,一场“启蒙教育”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在现场进行。老教师极端的“职业病”式的做法固然有喜剧意味,但这个事件本身的悲剧色彩,又使人感到了沉甸甸的分量。让我们在阅读时,不由自主地笑过之余,又不免发出沉重的叹息。启蒙教育,是人类最初的文明洗礼,如果连最起码的是非观都模糊不清,门和窗的作用都不知道,那么人性的扭曲就成了必然。看着房主挥舞着教鞭“对牛弹琴”,不由让我们对这个老教师产生了由衷的敬意。这篇小小说构思之巧妙,把“不可能”化为“可能”的本事,体现了作者举重若轻的创作才能。

在这个虚拟的艾城,有许多非常态的人物和故事,但也塑造了一批像活跃在我们身边的人那样熟悉的人物,只是,作者以高度的概括能力,把人物典型化,从司空见惯中发现非同寻常的一面。谢志强小小说的批判意识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锋芒不露,只是巧妙地利用荒诞化手法揭示社会内涵。《提前草拟的悼词》中,艾城某官员临终前,最后一个牵挂是审阅自己的悼词,为此特地委托一个自由撰稿人来操刀。他一生审阅过无数文稿,但最大的心愿是携带着自己的溢美之词进入另一个世界。这篇构思奇特的小小说对人间的生与死的规则进行了“游戏化”的处理,潜台词异常丰富。

谢志强执着于小小说王国的构建,但他又是一个艺术追求善于转移、喜欢挑战自我的作家。仅就“现实主义”手法而言,他就使用过“心理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视作品题材采用不同的创作手法,提炼社会、道德、伦理现象的理性认识意义。从这批“超常体验系列小小说”中,可以看出谢志强的艺术探索成果。他往往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设置上,弃实就虚,有意造成极端化、象征化。谢志强小小说形式中的抽象性和超前性,仔细分析却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他呈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华丽外表,更是丰富精深的内涵。他的创作步履从来也没有离开过脚下这片坚实的大地。

在普陀山春雨浸湿的青石板上,我和志强融入那些礼佛的善男信女人流中。面对慈航普度的南海观音,志强说,咱俩为小小说祈祷吧。于是一炷清香燃起,缭绕得一对小小说信徒满脸虔诚。志强说,我一是敬畏师长,二是敬畏宗教,三是敬畏大自然。这种敬畏之心反而使人显得有容乃大。

小小说写作,也是一条朝圣之路。

(杨晓敏,现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小小说选刊》、《百花园》主编,曾荣获“小小说事业家”等荣誉称号)

书评(媒体评论)

在当代小小说作家队伍中,谢志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力度是众所周知的。他乐于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小小说写得空灵洒脱。他的小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的,一类是超现实的。前者把着眼点放在人物的心灵史中,善于表现苦难和黑暗中的光明一面,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希望。而后者,如《珠子的舞蹈》、《神奇之泉》等,较为娴熟地运用了象征、隐喻、魔幻等表现手法,超越时空和现实,构筑了一个想象中的奇幻世界,以哲理思辨与现实世界发生内在联系。

——金麻雀奖颁奖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0: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