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勒编写的长篇小说《十五岁的船长》讲述了:双桅捕鲸船流浪者号欲从新回兰返回旧金山。在太平洋洋面上,他们搭救了一艘半沉的船及船上五个黑人和一条狗。航行中五位船员坐上小艇去捕鲸,不幸罹难,船长的重任落到年仅十五岁的迪克·桑德身上。船上的厨师内格罗本是贩卖黑奴的坏人,他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耍弄阴谋,制造混乱,但在刚毅坚定、聪明绝伦的十五岁小船长领导下,都一次次化险为夷,成功地驾船返回美洲大陆。
小说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活,语言生动幽默,而且全书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格调,热情地讴歌了人性中光辉的一面。年轻的小船长迪克·桑德是青少年的好榜样,相信他的故事对青少年朋友的成长也大有裨益。
本书是由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勒编写的长篇小说《十五岁的船长》。《十五岁的船长》的故事内容如下:
1873年1月,双桅捕鲸船“流浪者号”从新西兰的奥克兰市起航返回美国。途中,船上的厨师内格罗耍弄阴谋诡计,使船偏离航向开到了非洲。在十五岁的小船长迪克·桑德的领导下,船上的人最终成功地返回美国。
第一章 “流浪者号”
1873年2月2日,双桅纵横帆船“流浪者号”在南纬43°57′、西经165°19′的方位上航行。这艘载重400吨的捕鲸船是在旧金山装备起来的;船主詹姆斯·W.韦尔登是一位富有的加利福尼亚船商,多年来,他一直委托赫尔船长指挥这艘船。
每到捕鲸季节,韦尔登就会命令船队北上或南下,向北穿过白令海峡直到北冰洋,向南则经过合恩角直到南极洲。“流浪者”号是船队中最小的一条捕鲸船,但它设备先进,操作简便,只需要很少的人手就能在南半球的大浮冰中穿行。富有经验的赫尔船长总能带领“流浪者号”在冰山间履险如夷。
赫尔船长是一名出色的海员,也是船队中最好的捕鲸手之一,他手下有五名水手和一名实习水手。靠这么几个人去捕鲸实在是少了点儿。不过,韦尔登觉得从旧金山出海时只雇用驾船必需的人手能省不少钱,等到了新西兰再招人也不迟。新西兰有各种国籍的鱼叉手和流浪者在捕鲸季节找活干,他们一般都熟悉捕鲸业务。捕鲸季节一结束,就发给他们工钱,送他们上岸,等来年再雇佣他们。对船商来说,这是最经济的方法。
“流浪者号”刚刚在南极圈附近忙完了这个捕鲸季节,可船上的油桶里并没有都装满鲸油,鲸须的收获也远远算不上丰收。由于人们毫无节制地捕杀,鲸类已经越来越少了,北冰洋和南半球海域中的须鲸快绝种了。于是,捕鲸人只好去猎取背鳍鲸或座头鲸这样的庞然大物,但是猎取这种大鲸鱼是很危险的。在这个捕鲸季节,赫尔船长追捕的就是这种大鲸鱼。
这次捕鲸并不顺利。一月初是南极的夏季,虽然返航的时间还没到,赫尔船长却不得不离开捕鲸区域。因为那些临时水手不停地找麻烦,船长只好考虑与他们散伙了。“流浪者号”转头驶向新西兰北部舒拉奇海湾的奥克兰港,临时工们上了岸。
船员们都不太高兴,因为船上鲸鱼油的收获比往年要少两百桶。赫尔船长像一个第一次空手而归的老猎人,沮丧极了,几乎有点儿无地自容。他不会原谅那些不肯配合而致使他们无功而返的无赖们。赫尔船长本想重新雇人再去捕一次,但临时工们都上了别的捕鲸船,已经雇不到人了,他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当他准备离开这里时,有人提出要搭乘他的船。船长无法拒绝,因为提出这个要求的是船主的妻子韦尔登夫人。
韦尔登夫人、她5岁的儿子杰克和她的表兄贝内迪当时正好在这里。韦尔登先生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常到新西兰来。上次他来的时候,把他们都带来了,原打算是从这里回旧金山的。就在他们准备动身的时候,小杰克突然生病了,还病得不轻。韦尔登先生因为商务紧急,不得不一个人先离开了这里。
三个月后,小杰克终于康复了。韦尔登夫人很高兴,她正准备起程回旧金山时,得知“流浪者号”到达了。韦尔登夫人立即请求赫尔船长把她、她的儿子、贝内迪表兄和黑人老女仆南带回旧金山。赫尔船长把自己的舱房让给了韦尔登夫人,想让她在三千海里、四五十天的航行里尽量舒适些。不过,“流浪者号”要先到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港卸货,然后才返回美国。
韦尔登夫人时年三十,身体强健,经常跟随丈夫经历海上长途旅行,乘坐一条吨位不大的海船的风险她是清楚的。但她知道赫尔船长是一位优秀的海员,而“流浪者号”在美国捕鲸船队中也是出了名的好船,所以她毫不犹豫地上了船。
贝内迪表兄大约50岁,他长得又高又瘦,脑袋瓜很大,头发又密又长。他的长胳膊长腿在生活中给他带来了不少困扰。他生活简单,对什么都能将就。如果没人给他送吃的、喝的,他就会忘了吃喝;他也不知道冷热,就好像他不属于动物类而属于植物类。你可以把他当做一棵没什么用处的树,不能结果子也不能遮凉,却有一副好心肠。大家都喜欢他,韦尔登夫人把他看成自己的孩子,就像是小杰克的大哥哥。
贝内迪表兄唯一的爱好是博物学,这门科学是由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地质学等不同的分支构成的。准确地说,他痴迷的是那些从头到尾分为三段、长着三对脚的节肢动物。
没错,他是个昆虫学家。在这门科学上,他倾注了全部的时间——全部,甚至在睡觉时都在和六脚虫打交道。他每次采集标本回来,你就会看到他全身上下都挂满了六脚虫。尤其是他那顶宝贝帽子,里里外外挂满了昆虫。
不用说,他随韦尔登先生及夫人到新西兰来,完全是出于对昆虫学的热爱。这次他的标本盒中又多了、几只稀有的昆虫。在这次的收获中,他最钟爱的是一只漂亮的新西兰隐翅虫。
1月22日,韦尔登夫人一行人登上了“流浪者号”的甲板,赫尔船长走到了她的面前。
“尊敬的韦尔登夫人,请原谅我得跟您说明白,”他对她说,“您是自己决定要搭乘‘流浪者号’的,出了问题我可担当不起啊!”
“赫尔先生,您这是要赶我下船吗?”
“夫人,在这件事情上,我没有得到您丈夫的指示,而且一只捕鲸帆船可不像客运公司的邮轮能提供舒适的保证。”
“如果我丈夫在这儿的话,”韦尔登夫人答道,“难道他就会因为带着他的妻儿而犹豫着不上‘流浪者号’吗?”
“不,肯定不会,他会毫不犹豫地上船!”赫尔船长说,“‘流浪者号’是一艘好船,尽管这次捕鲸收获惨淡。夫人,我只是想向您申明,在这条船上您无法得到您所习惯的舒适条件。”
“仅仅如此的话,赫尔先生,我不是那种挑肥拣瘦,埋怨舱房小、伙食差的乘客。”韦尔登夫人看了一眼拉着自己的手的儿子小杰克,说道,“开船吧,赫尔先生!”
赫尔船长下达了起航的命令。船帆张起来了,“流浪者号”顺风而下,驶出了海湾,向着美洲飞速前进。
然而,仅仅在三天之后,“流浪者号”就受到了逆向的强劲东风的阻碍,不得不由向正东改为向东南航行。在2月2日,赫尔船长发现他们位于一个更高纬度的海面,在这样的情况下,看来船似乎不能沿着最近的航线开向美洲大陆了。
P1-4
儒尔·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从小就酷爱科学,而且很喜欢幻想,终日梦想着远航探险。但是凡尔纳的父亲作为一位成功的律师,希望儿子子承父业,因此坚决地扼杀了凡尔纳的探险的理想。凡尔纳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凭借自己非凡的想象力“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游”,运用文字完成了梦想中上天入地、翻山过海的壮举。他一生总共创作了上百部科幻小说,这些作品已被译成数卡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凡尔纳本人因此成为历史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
《十五岁的船长》这部作品与凡尔纳的儿子米歇尔有关。米歇尔遗传了父亲喜欢幻想的秉性,而且性格有点儿放任不羁。凡尔纳夫妇对这个无法管制的儿子感到十分头疼,无奈之下决定把米歇尔送到一艘开往印度的三桅帆船上进行强制管教。没想到米歇尔却雀跃不已,满怀热情地接受了这种“惩罚”。在船上,天性聪颖的米歇尔不仅没有受到冷酷的管制,反而成为一名实习水手,并受到了船长的宠爱。凡尔纳把儿子送走后,时常会想象才十五岁的儿子在海上会怎样。尽管这个孩子有些任性,但是也不失为一个可爱的小伙子。如果能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一定能成为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子汉。如果船上只有他这么一个实习水手了,他能否处理好自己遇到的困难呢?于是,凡尔纳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个勇敢坚定、聪明机智的“十五岁的船长”的形象,《十五岁的船长》这部小说就这样诞生了。
故事开始于1873年2月2日,双桅捕鲸船“流浪者号”正在太平洋上航行。大半个月前,“流浪者号”准备从新西兰驶往美国海岸时,船主的妻子韦尔登夫人、儿子杰克、黑人女仆南及夫人的贝内迪表兄正好要返回旧金山,便上了这艘船。2月2日这天,他们在太平洋上发现了一艘半沉的船,搭救了船上的五个黑人和一条名叫丁戈的狗。之后,他们遇到了一头座头鲸,船长与船上的五位正式船员坐上小艇去捕鲸,不幸全部罹难。于是,年仅十五岁的实习水手迪克·桑德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船长的职责。船上的厨师内格罗本是黑奴贩子,他对船上的人们心怀不轨,于是耍弄阴谋诡计使船开到非洲,想把船上的人都卖了。在这期间,迪克·桑德、韦尔登夫人一行人以及救上来的五位黑人朋友遭遇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境,险象环生,但是他们在十五岁的小船长迪克·桑德的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迪克和韦尔登夫人他们成功地返回美洲大陆。
这部作品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活,语言生动幽默,而且全书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格调,热情地讴歌了人性中光辉的一面。年轻的小船长迪克·桑德是青少年的好榜样,相信他的故事对青少年朋友的成长也大有裨益。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