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知识、传统节日、星座生肖、礼仪、起名、实用文体、生活小窍门、汽车知识、家庭理财、健康与养生、优生优育等。这些家政主题,你想了解吗?本书将向你详解民俗宝典《万年历》,善于生活的人需要一本这样的书,不善于生活的人,也需要一本这样的书。
一书在手万事不求人,你追求幸福生活的参考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万事通万年历(第3版) |
分类 | |
作者 | 历象 |
出版社 | 气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历法知识、传统节日、星座生肖、礼仪、起名、实用文体、生活小窍门、汽车知识、家庭理财、健康与养生、优生优育等。这些家政主题,你想了解吗?本书将向你详解民俗宝典《万年历》,善于生活的人需要一本这样的书,不善于生活的人,也需要一本这样的书。 一书在手万事不求人,你追求幸福生活的参考书。 内容推荐 善于生活的人需要一本这样的书,不善于生活的人,也需要一本这样的书。 历法知识、传统节日、星座生肖、礼仪、起名、实用文体、生活小窍门、汽车知识、家庭理财、健康与养生、优生优育等,本书将向你详解民俗宝典《万年历》。 目录 历法知识篇 一、我国目前使用的历法 公历 农历 藏历 伊斯兰教历 傣历 二、公元·世纪·年代 三、朔·上弦·望·下弦 四、天干地支 干支纪年 干支纪月 干支纪日 干支纪时 十二生肖 五、星期纪日 六、二十四节气解释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自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七、杂节气 春社与秋社 入梅与出梅 三伏 数九 传统节日篇 一、春节与年 扫尘 贴春联 挂年画 放爆竹 守岁 拜年 包饺子 吃元宵 舞狮子 耍龙灯 踩高跷 二、元宵节 三、二月二 四、寒食节和清明节 五、端午节 六、中秋节 七、重阳节 八、腊八节 九、小年 星座天象篇 一、星座 二、黄道 三、二十八宿 四、北极星和北斗七星 礼仪篇 一、日常生活礼仪 社交言谈的基本规则 男士的西服礼仪 女士穿内衣 的礼仪 举办婚礼 出席婚礼 举办宴会 参加宴会 出席丧礼 参加舞会 观看表演或 比赛 乘坐交通工具 送礼的学问 赠花的学问 二、对外交往的礼仪 与外国人交往的鲜花礼仪 世界各国的礼仪和禁忌 欧美酒店的礼仪和禁忌 网络交往礼仪 三、称谓的礼仪 口头称谓 常用传统尊称 常用传统谦称 常用传统敬词 常用传统客气语 常用传统交友说法 传统年龄称谓 日常称谓 对妻子的称谓 其他家庭称呼 礼貌语 起名篇 一、中国姓氏简说 二、好名字的必要条件 义美 音美 形美 用字佳 讲禁忌 三、中国人起名的传统方法 姓与名相配成新意 姓名中标出出生地点 姓名与重大事件相关 姓名中缀入父母名字 根据属相取名名字中含有自然事物 在名字中加入衬字 常用于取名的典故 四、怎样给宠物起名字 五、怎样给企业取名字 根据地名简称、地理位置或地方特色命名 根据创业者的姓名命名 根据公众熟知的吉祥物命名 以独创虚拟组合的词命名以外来词命名 以古典韵味的字词起名 六、怎样给产品取名 实用文体篇 一、日常文体写作 感谢信 表扬信 请柬 贺电(贺信) 慰问信(电) 介绍信 申请书 求职信 聘请书 保证书、决心书 倡议书 讣告 唁电 书信常用语 二、常用法律文书写作 刑事自诉状 民事起诉状 答辩状 上诉状 生活小窍门篇 一、吃的窍门 巧除苦瓜苦味 保存食糖的窍门 清洗蔬菜不宜长时间浸泡 巧去蔬菜皮 巧选茶叶 如何分辨毒蘑菇 冬季存放啤酒的窍门 做米饭的好方法 如何分辨植物油的好坏 如何分辨问题奶粉 如何掌握做菜火候 巧洗水果 巧切洋葱 巧识变质酸奶 巧选火腿 巧选螃蟹巧选鲜虾 巧辨猪、牛、羊肉是否新鲜 如何迅速解冻食品 厨房中巧用醋 巧除食物中的致癌物 二、穿的窍门 巧选羽绒服 巧洗羽绒服 购买钻饰小窍门 擦洗饰品的小窍门 皮鞋保养技巧 旅游鞋刷洗方法 保存真皮皮包妙法 羊绒制品的挑选和收藏 真假毛皮鉴别法 如何去掉油漆、油墨等顽固污渍 洗涤丝绸衣服妙法 巧去霉斑 洗涤中巧用醋 新衣先用盐水洗 三、用的窍门 巧识塑料袋有无毒性 巧开瓶盖 如何使用和保养眼镜 巧除餐具怪味 保持切菜板卫生的窍门 切菜板如何防裂 收藏凉席妙法 巧晒被子 如何安全使用与保养压力锅 如何正确使用不锈钢餐具 清洗纱窗妙招 巧选凉席 如何保养自行车 牙膏研磨汽车小划痕 清洁钢琴妙招 去除瓷砖污渍妙招 去除地毯污迹方法 盐水拖地巧防虫 生活中巧用醋 汽车知识篇 一、选购新车要注意的问题 如何选购家用轿车 购车前的准备工作 购车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怎样使用和保养汽车 怎样开好磨合车 车辆养护的注意事项 如何使汽车更省油 三、恶劣天气驾车怎样避险 雾天行车 遭遇打雷 风中驾车 雨天行车 冰雪路面行车 四、危险路段怎样避险 通过山路 通过沟渠 通过溪谷和沟壑 通过陡坡 通过积水区 五、汽车的保险知识 车辆投保应注意的问题 车辆投保的细节问题 车险如何索赔 六、发生车祸怎么办 发生车祸后的几种简单急救方法 如何快速处理交通事故 七、如何购买或出售二手车 选择正规渠道进行交易 细心比较,货比三家 选择恰当时机出手 细心检查,谨防上当 家庭理财篇 一、家庭收支平衡技巧 学会记录家庭账目 学会合理支出,安全消费 及时堵住财产流失的漏洞 二、银行业务与理财技巧 储蓄 个人消费信贷 个人投资指南 三、家庭理财的哲学 让孩子和金钱做朋友的方法 主妇的理财小常识 晚年理财经 健康与养生篇 一、春季防病养生 怎样防“上火” 怎样护肝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毒 怎样防流脑 怎样防小儿肺炎 怎样防皮炎 怎样防风疹 怎样防“面瘫” 怎样防花粉症 春季食补方案 春季身体“卫生死角”大作战 二、夏季防病养生 怎样防中暑 怎样防疰夏 怎样防空调病 怎样防食物中毒 怎样防菌痢 怎样防治皮肤病 怎样防“热伤风” 夏季食补方案 夏季晒后补救方法 三、秋季防病养生 怎样防“秋燥” 怎样防便秘 怎样防治支气管哮喘 怎样防治胃病复发 怎样防脱发 怎样防治疟疾 秋季食补方案 秋季护肤如何补水 四、冬季防病养生 怎样防流感 咳喘病人怎样保健 怎样防急性心肌梗 类风湿性关节炎怎样保健 怎样防冻疮 怎样防治皮肤瘙痒 怎样防治小儿口角炎 女性怎样防“三症” 冬季食补方案 优生优育篇 一、妇女孕期的营养与保健 怀孕前期要注意营养平衡 孕妇慎食大豆及其制品 孕妇不宜多吃土土豆 富含叶酸的饮食可防宝宝“兔唇” 孕妇多吃鱼可预防早产 孕妇进行休闲运动可降低早产危险 减轻晕吐 大妙招 孕期做B超勿超过三次 孕早期不宜治牙 前检查不容忽视 孕妇慎防弓形虫感染 怀孕后须谨慎使用化妆品 快分娩了,准妈妈要做些什么准备? 二、产后护理 夏季产后月子护理 冬季产后月子护理 自然分娩护理方法 会阴侧切术后护理方法 剖腹产术后护理方法 三、婴幼儿的营养和保健 婴幼儿所需的营养 怎样喂养婴幼儿 怎样判断婴儿患病 尽早开发幼儿右脑有好处 法律知识篇 一、《劳动合同法》选介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办理用工手续与签订劳动合同 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及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的条款 劳动合同试用期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情况 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经济性裁员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 偿的情形 经济补偿的计发办法 非全日制用劳务派遣 二、《婚姻法》选介 合法婚姻成立的条件 哪些是无效婚姻和可撤销的婚姻对同居关系的处理规定 夫妻共有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的平等处理权 夫妻的个人财产 夫妻约定财产 夫妻间的扶养义务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协议离婚的具体程序 对协议离婚的申请不予受理的情况 诉讼离婚 人民法院准予离婚的情形 离婚案件中的两项特殊保护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 离婚时,对夫妻投资经营的财产的分割 离婚时,对夫妻共有房屋的分割 可以要求返还彩礼的情形 离婚时夫妻债务的区分和清偿 离婚时对生活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 离婚后对子女的抚养和探望问题 离婚时的相关法律责任 三、《继承法》选介 遗产的概念 丧失继承权的情况 法定继承的适用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法定继承的顺序 代位继承与转继承 分割遗产时的注意事项 遗嘱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件 担任遗嘱见证人的条件 遗嘱的变更和撤销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选介 消费者的法定权利 经营者应履行的法定义务 消费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途径 经营者应提供三包服务的商品范围 经营者侵犯消费者权益时的法律责任 旅游常识篇 一、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旅游服装的选择 出游行李装备 旅游应讲究礼仪和禁忌 哪些入不适宜到高原地区旅游 二、如何更好地享受旅游 浸泡温泉注意事项 旅游中注意补充的营养 旅游突发病的紧急自救 怎样防止晕车 旅游中的安全原则 自驾车游的注意事项 三、如何与旅游经营者打交道 怎样挑选旅行社 发生旅游纠纷后的投诉 请求旅行社赔偿保证金应当符合的条件 质量保证金赔偿的程序 保证金赔偿的请求时效 保证球赔偿案件的审理期限 各省市假日办投诉电话 安全常识篇 一、安全准备 了解风险和警报信息 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和分级 制订家庭应急计划 熟悉应急避难场所 准备应急物品储备箱 二、防火与火场自救 防火知识 大火逃生知识 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三、防盗、防抢、防骗 家居如何保安全 公共场所如何保住财物 遭遇偷盗、抢劫如何自保 常见街头骗局 ATM机取款三大骗术 四、如何应对各种自然灾害 地震前兆现象 家庭如何做防震准备 地震发生时怎样逃生 地震发生后该怎么办 水灾发生时怎样逃生 水灾自救逃生方法 水灾后的饮食卫生原则 雷雨天的安全防范 雷雨天在户外应特别注意 五、居家安全 用电安全 有人触电怎么办 如何应付煤气漏气 煤气中毒怎么办 如何避免被宠物咬伤 六、各种急救常识 溺水急救 心绞痛急救 心肌梗死急救出血急救 烧、烫伤急救 脚踝扭伤急救食物中毒急救 七、正确拨打110,120,119,122 拨打110 拨打120 拨打119 拨打:122 蒙学贤文篇 一、百家姓 二、三字经 三、千字文 附录一:2010—2020年历表 附录二:国际、国内长途自动电话区号表 附录三:国内常用邮政编码表(未包含港、澳地区) 试读章节 四、寒食节和清明节 清明是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远在春秋时代,古人就运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到秦汉时代,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自此就有了清明这个节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届时风和日丽,空气清新,春意盎然。这大概就是“清明”二字的含义。 清明的前一天为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传说晋文公重耳早年在外颠沛流离,介之推和他患难与共,相伴十几年忠贞不二,最艰难的时候,曾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让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当了君主,要重赏有功之臣,谁知介之推蔑视权贵,隐居深山,过着清贫的生活。重耳寻找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逼介之推出来。面临大火,介之推仍不下山,最后紧抱一棵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百姓为纪念介之推,每年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即介之推被焚日,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吃三天寒食。 由于清明是个节令,寒食则是传统祭祀的日子,但由于仅差一天,长期以来人们就把这两个节日混同起来,统称为清明节。《燕京岁时记》载:“清明即寒食,又日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栽柳祭扫坟茔而已。”因此,缅怀先烈,祭奠英灵,寄托哀思,是这个节日的主要内容。 清明节除祭祀、扫墓外,还有折柳、插柳、戴柳的习俗。据说唐高宗三月三日游春于渭阳,熏香沐浴后,“赐群臣柳圈各一个,谓之可免虿毒”。这是清明折柳、插柳的开端。但在江南地区将此演化为插柳,逢清明节家家户户将柳插入井边,“井井有条”这句成语,就是清明节植树活动的起源。 清明、寒食节,由于春回大地,一片青绿,于是人们三五成群到野外游玩,古时称之为踏青、探春、寻春,从唐宋时普遍盛行。《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蹲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也有的在青绿的草地上骑马踏青,马蹄得得,疾驰如飞。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先旌旗”的诗句。宋人欧阳修在《阮郎归·踏青》词中写道:“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又有荡秋千、跳球、斗鸡等活动。历代承袭传为习俗,杜甫有“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的诗句。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端”是“初”的意思,而农历的正月是“建寅”月,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古人也常把五日写成“午日”。“端”字既和“初”字一样,“初五”也就可以写为“端午”了。由于“午月”和“午日”的两个“午”重复,所以又叫“重午”。又因为古人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也可说成“端阳”。 端午节这天,民间有吃粽子、划龙船的习俗,传说这与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有关。相传战国时候,楚怀王不接受大夫屈原关于联齐抗秦的主张,被张仪骗到秦国软禁起来,并逼他割地献城。楚怀王又羞又悔,忧虑成疾,不久便死于秦国。这消息传到楚国,忠贞的屈原悲愤欲绝,上书新即位的楚顷襄王,望其近忠远奸,选将练兵,为怀王报仇。谁知顷襄王宠信奸佞,把屈原削职逐放。秦国一看时机成熟,便立即出兵,在很短的时间内,楚国便失地千里,百姓尸横遍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悲愤之极,但又始终不肯舍弃自己的祖国,便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抱石投泪罗江,以身殉国。他的好友得到消息后,忙带人用舟楫打捞他的尸体,未捞到。为了不让鱼虾食损他的遗体,就用竹子简装米,也有用苇叶包成粽子投入江中。以后就演变成端阳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习俗。 龙舟竞渡是一种极好的民间体育活动。参加比赛的好手,既要有较强的耐久力,又要有一定技巧。赛龙舟是一种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对增强臂力,提高大脑神经活动以及心血管和呼吸机能都大有益处,也可使全身各系统得到良好发展。至今,我国南方的水乡,每逢大地回春时节,经常举行壮观的龙舟划船赛。 端午吃粽子,在晋以前杜台卿著的《五烛宝典》中有所记载。晋代周处撰写的《风土记》中说:“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之形。”可见,古时粽子形态和用料均与现今差不多。北方粽子多以黄米或江米加上小枣或豆沙做成。江南的粽子品种则丰富多采,除甜味粽子外,还有猪肉、牛肉、火腿等咸味粽子。江浙一带的粽子被誉为“粽中之魁”。 我们的祖先,历来就很注重食与疗的关系。许多食物,既是美味,又是良药,古人把粽子列入了中药之中。《本草纲目》中说,粽子“气味甘、温,无毒。五月五日取粽尖,和截疟药,良”,如今,医生已不再用粽尖治疗疟疾了,但糯米(江米)确是一味中药,它有“补中、益气、止泻”之功。据营养学分析,二两糯米可产热量360卡,再加二两小枣,产热300卡,二两粽子可产热600多卡,相当于六两标准粉馒头的热量。天热时,食欲欠佳,如剥上一盘冰镇粽子,撒些白糖,不仅色香味美,还可促进食欲,实为营养丰富的时令佳品。 端午这一天,民间喜食粽子、竞渡龙舟之外,还有插艾叶、佩香包,用雄黄酒灭五毒等习俗。端午处在小满和夏至节令之间,正是多种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人们根据初夏时节昆虫活动的特点,采艾叶悬于门户上,利用其挥发的药味洁净空气。有的用艾叶、苍术、白芷、佩兰等芳香性中草药点燃熏烟,以灭室内毒虫。为了确保孩子健康,又用苍术、山柰、白芷、菖蒲、雄黄、冰片等中药,制作成香包,带在孩子衣襟上。香包里面装的中药,不时散发出阵阵药香,对流感、白喉、水痘等幼儿常见传染病有极好的预防效果。 “唯有儿时不能忘,持艾簪蒲额头王”。额头王,即在端午时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画个王字。在鼻尖、耳垂上也涂上一些,以避毒虫侵害。雄黄酒用白酒掺以蒲根、雄黄配制而成,是古时夏季除害灭病的主要消毒药剂。除了用于孩子的皮肤点染外,床下,墙角等阴暗地方都要洒上一些。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剧毒药砒霜。砷化物又是致癌很强的化学物质。所以,雄黄酒只能作环境消毒灭虫,切忌饮用,以免发生急性砷中毒。 端午这天,民间还有用佩兰熬水洗浴风俗,“五日蓄兰为沐浴”。所以,端阳节又称“浴兰节”。 六、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农历八月居秋季七、八、九三个月的中间。按一个季度的孟、仲、季月的排法,八月为仲月,而八月十五又是八月之中,所以八月十五称中秋,定为节日称为“中秋节”或“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明而圆,月色也最美丽,人们望着玉盘般的明月,自然会想到家人的团聚。独在异乡旅居的人,也期望借助明镜般的皓月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人们把月圆看作是团圆的象征,所以八月十五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成为佳节,又在于月亮有种种美丽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等。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得最广。据说后羿的妻子长得十分美丽,因偷食了老道士献给后羿长生不老的仙丹,飞到月亮上广寒宫里做了嫦娥仙子,每逢中秋佳节总要走出广寒宫遥望人间。所以中秋夜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嫦娥奔月等有关月宫的神话,反映了人们向往登月的美丽幻想。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这种幻想已变成现实。古人想象的神秘的仙境,经宇宙航行员已几次登上月球视察,原来是一个没有空气,没有生物的荒凉世界。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嫦娥、玉兔、吴刚,更不会有什么神仙了。 中秋之夜,碧空如洗。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正是赏月的好时光。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明月今宵多”,都是有道理的。中秋时节天气晴和,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空气中的尘埃也比较稀少,使得空气吸收光线的能力大大降低,空气透明度大大增强,这样月亮自然显得格外明亮了。这时节,又值秋分前后,月亮的轨道离地球最近,太阳光差不多是垂直照射到月亮上的,月亮上接收的光线多,反射的光线自然也多,这又增加了月亮的明亮感。同时,我国地处北半球,月亮出来的时间也要早些,太阳刚落山,月亮就升起来了;加上历来人们对月亮的美化和夸张,更感到“月到中秋分外明”,于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了。 中秋的夜晚,明月高挂太空,清辉洒满大地,千家万户围坐在一起观赏月色,人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叙谈,共享天伦之乐。传说月饼在唐代就有出现,至宋代更盛。北宋诗人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也有月饼的记载。明代《西湖游览志余》记载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现在的月饼已成为传统糕点。其制作风味有京式、广式、苏式、滇式月饼等。花色品种又以馅芯成分、制作工艺、饼面花形各异,根据表皮又可分酥皮月饼和糖浆面皮月饼。 P20-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