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面》收录的是印度尼西亚作家金梅子的微型小说。
金梅子小说转换了华文文学中司空见惯的带有作家个体生活经历明显印记的叙事方式,采取的是在特定层面上对生活的全景式观照。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可以用“世相”一词来概括金梅子小说的内容特征。也就是说,作者的笔触所及是整个印华社会尤其是下层人群的生活百态,不可否认这当中也势必包含个体的因素。但这种个体经历已升华为更高意义上的审美体验。与个体经历之间,拉开了文学创作最难能可贵的“距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客家面/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印度尼西亚)金梅子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客家面》收录的是印度尼西亚作家金梅子的微型小说。 金梅子小说转换了华文文学中司空见惯的带有作家个体生活经历明显印记的叙事方式,采取的是在特定层面上对生活的全景式观照。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可以用“世相”一词来概括金梅子小说的内容特征。也就是说,作者的笔触所及是整个印华社会尤其是下层人群的生活百态,不可否认这当中也势必包含个体的因素。但这种个体经历已升华为更高意义上的审美体验。与个体经历之间,拉开了文学创作最难能可贵的“距离”。 内容推荐 市井小说是金梅子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以写实的笔触,生动形象地反映华人世相,华人社会中华人创作心态和艰辛外,也写出了他对人生、生活和人性的各种深刻体悟。 《客家面》一书收录了印度尼西亚作家金梅子的36篇微型小说,包括《大哥的婚姻》、《女佣亚比》、《最后一次离婚》、《购车记》等。 这本《客家面》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系列之一。 目录 三年大发 买棕刷 代沟 何铁口 倒账记 分居 古壶 售屋记 坟前 大哥的婚姻 大善人 太太回娘家 女佣与手机 女佣亚比 婴 客家面 工头 庆姨 庙内庙外 微型诗 捕鼠记 提前交货 最后一次离婚 桥 猪肥 盟约 第六胎女婴 老屋 自己人 阱 高招 购车记 农村的故事 刨凿声中 相亲记 一颗黑痣 附录 试读章节 古壶 这具古壶传到小龙这一代,少说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依推算,该是出自唐朝年间。 古壶打造得很精致,圆圆的壶身,画了幅仕女图,上款“茶香扑鼻”四字,行书绘画很富雅气。 古壶年代久远,除了请专家鉴定,一般外行人,谁也无法确定身价。不过,经过十数代承传,肯定是稀世古玩,价值连城无可异议。 这一年,小龙回家乡省亲,适逢二叔病重,重病的二叔避开家人,偷偷地将这只古壶交到他手里,悄声说:“这古壶,是我郑家世代相传的宝物,二叔年老多病,恐怕日子也不长了,二叔亲手传给你,你千万要好好珍藏,一代代传下去,不可失落……” “可……阿刚他……”小龙有点诧异,阿刚是二叔的独生子,二叔怎么可能把家传宝物随便传人? 一听到“阿刚”,老人家的脸孔一阵抽搐,吃力地摇摇头:“不行,阿刚他不行!” 的确,阿刚虽是二叔的独生子,一生不务正业,整日吊儿郎当,50多岁的年纪,还是孤家寡人一个,不是他不想成家,而是乡下的女人,没有一个看得起他,二叔显然对他缺乏信心。 阿龙将古壶接过手,一脸茫然,莫衷一是。 病榻上,气若游丝的二叔流着泪,脸带歉意地对阿龙说:“当年这茶壶,按规矩是应该传给长男的,可你爹整天捧书赶考,我只好把它接过手保管,乡里人还骂我霸产呢,‘文革’期间生怕被抄家,我又把它装进瓮里,埋藏在菜地近十年,上面一直翻土种菜,没被发觉……” 二叔又说:“这具古壶很珍贵,我一直珍藏着,不让谁发觉,去年你四叔要搞个体户缺乏资金,一直吵着要分产,还唆使家人逼我把古壶交出来卖钱,我没有答应,祖传的遗产,传了十几代,怎么可能说卖就卖?我和他们吵了一阵……” 眼泪溢出二叔混浊的眼球,阿龙默默谛听,却没有答话。不错,他当年就依稀听说过,家乡二叔强占了爸爸的传家宝,爸爸临死还直担心,怕贪婪的二叔会将古壶押进当铺去,永世对不起祖宗呢。 交托完大事,二叔终于放下一切,含笑离开人世。出殡的第二天,叔叔婶婶之间就开始有人追问古壶的下落。 “阿刚,把你爸爸的古壶拿出来,让叔叔婶婶们看过!”首先开口的是四叔,他很早就跟他二哥过不去,二哥一死正好喊话。 阿刚眼睛发直,这愣小子,什么时候关心过爸爸的古壶? 同来者气势汹汹,一个个摩拳擦掌,装腔作势。四叔问急了,不由分说冲进房里,翻箱倒柜下手搜查。软弱的二婶唯能呼天抢地痛哭,气得发抖。 面对横蛮的乡亲,阿龙劝也劝不开,只好站在一旁干着急。 古壶始终没被搜出来,四叔抡起拳头,声色俱厉地警告:“不把祖传家产交出来,大家没完!” 丧事办完,阿龙拜别了乡亲,打算回印度尼西亚。 临走前一刻,四叔率领一帮乡亲来“送行”,很有礼貌地要求搜身,理由是:他们担心二叔会将古壶交阿龙秘密带走。传家宝是祖宗传下来的,是属于大家的,他们不允许它流传海外。 阿龙很冷静地打个手势说:“请搜吧,没问题!” 他只要求不要耽搁启程时间。 二叔一声令下,抢着翻开简单的行李,但很失望,除了几件换洗的衣服,什么也查不到,只好悻悻然离去。 望着这群虎狼般的背影,阿龙无奈地叹了口长气,他庆兴自己能当机立断,做出了明智的决定。 他苦笑:“终究是菜地才是最安全的地方,上面长年翻土,种菜!” P34-37 序言 有人曾说,地不分东西南北,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华人的身影。话虽有玩笑的成分,但当前华人遍布世界各地,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扎根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情感世界怎样?他们的所思所想何在?……要找到这些答案,阅读他们以母语写下的文字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诚然,并不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创作,但在一些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华文创作几十上百年来一直薪火相传所结出的果实,显然也是令人瞩目的。遗憾的是,因为多种原因,国内的读者多年来对海外的华文创作了解甚少。尤其对广布世界各地的华文微型小说这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文体,更只是偶窥一斑而不见全貌。“华文微经典”丛书的出版,可谓弥补了这一缺憾。 海外的华文微型小说创作,主要分为东南亚和美澳日欧两大板块。两大板块中,又以东南亚的创作最为积极活跃,成果也更为突出。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创作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各国在时间上又略有先后。最早开始有意识地从事微型小说的创作,并且有意识地对这一新文体进行探索、总结和研究,而且创作数量喜人、作品质量达到了一定艺术高度的,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稍后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是泰国,再后是菲律宾和文莱,再后是印度尼西亚。在发展过程中,各国的创作曾一度因具体的历史原因而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这一状况在近十年来正日益得到改善。 美澳日欧板块则因创作者相对分散,在力量的聚集上略逊于东南亚板块。不过网络的发展正在弥补这一缺憾,例如新移民作家利用网络平台对散居各地的创作进行整合,就已显现出聚合的成效。 新移民的创作是海外华文微型小说创作中近十多年来涌现出的一股新力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作家对当地文化和生活的日渐融入,其创作已日渐呈现出新视野,题材表现也开始渐渐与大陆生活经验拉开了距离,具有了海外写作的特质。 以上是对海外华文微型小说发展的一个简单梳理,而“华文微经典”丛书的出版,正是对这一梳理的具体呈现(为避免有遗珠之憾,丛书也将有别于中国内地写作的港澳地区的华文微型小说写作归入其中)。通过系统、全面、集中的出版,读者不仅可以得见世界范围内华文微型小说创作风姿多样的全貌,更可从中了解世界各地华人的文化与生活状况,感受他们浓郁的文化乡愁,体察他们坚实的社会良知,深入他们博大的人文关怀,触摸他们孜孜不懈的艺术追求。书籍的出版是为了文化和文明的传播与传承,我们希望这一套丛书能实现一些文化担当。我们有太长的时间忽略了对他们的关注,现在是校正这种偏差的时候了。这也正是丛书出版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