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造”的标志性样板,弱势品牌成功突同的典范,释疑民族品牌的风向标。
他在中国的土地上实现民族产业的梦想,他让中国自己的轿车第一次走出国门,他所领导的企业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业的希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汽车梦(奇瑞狂人尹同耀)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作者 | 童媛媛//周曌 |
出版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创造”的标志性样板,弱势品牌成功突同的典范,释疑民族品牌的风向标。 他在中国的土地上实现民族产业的梦想,他让中国自己的轿车第一次走出国门,他所领导的企业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业的希望。 内容推荐 当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流中出现的QQ小车越来越多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人在买车的时候将奇瑞品牌和众多进口品牌放到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对比的时候,当包括通用公司在内的欧美汽车巨头们开始将奇瑞和丰田视为同一个级别的竞争对手的时候…… 你或许会疑惑,身为“世界工厂”中国真的能自己生产自主产权的汽车了吗? 目录 第一章 奇瑞传奇发家史 第一节 尹同耀和詹夏来 第二节 那间充满激情的小草房 第三节 襁褓中的孩子蹒跚上路 第四节 狂人尹同耀 第五节 “虚妄”的自主创新 第六节 风云震撼上市打开奇瑞画卷 第二章 发展中的崛起 第七节 汽车的核心——发动机 第八节 走海滩?走钢丝?选后者 第九节 艰辛的历程,难免适时的“拿来主义” 第十节 有能力就不搞合资 第十一节 “后进者”炒出先进的菜 第十二节 国际化创新依靠几条方法论 第十三节 一颗闯国际市场的野心 第十四节 海外版图源于一次意外 第十五节 只要能成功,为什么不借势 第十六节 奇瑞的路,其实是你选的 第十七节 合不合资,我说了算 第十八节 负增长,也要趟过,可是问题是怎么趟过 第三章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第十九节 梦之队组建史 第二十节 挖人用人有独门秘籍 第二十一节 构建核心的技术团队 第二十二节 那些曾经、现在,和奇瑞一起成长的人们 第二十三节 再说尹同耀用人 第四章 赌徒式创新管理 第二十四节 更新管理抓质量 第二十五节 管理,用实效说话 第二十六节 不疯狂,就死亡 第二十七节 建立自己的汽车研究院 第二十八节 突破极限,炼成教义 第二十九节 卖产品首先卖质量 第三十节 质量是市场的一个关口 第三十一节 让奇瑞拥有完善的核心供应商体系 第三十二节 掌好舵开大船,完善管控制度 第三十三节 控制成本重中之重 第三十四节 研发部门,没钱也要砸 第五章 服务与创意营销 第三十五节 用“快乐体验”服务卖车 第三十六节 创新分网销售,精简经销商 第三十七节 降低库存,依订单生产 第三十八节 新车分步骤上市 第三十九节 为长远发展稳定价格 第四十节 创立督导体系 第四十一节 巨无霸横空出世 第四十二节 吃螃蟹,网上卖车 第六章 产品亮剑 第四十三节 抗日车,A5出世 第四十四节 A5系列取得国际市场认可 第四十五节 09六大阵营集体亮相 第四十六节 四大品牌成型 第七章 黑马奔腾 第四十七节 目标,让行程更远 第四十八节 没有那些难忘的过去,怎么走向更灿烂的明天 第四十九节 戳穿汽车行业两个神话 第五十节 只有不朽的神话才可以真正负担MadeinChina 第五十一节 驰骋两会的奇瑞 第五十二节 新的征程、新的起点 第五十三节 根据市场裂变渠道 第五十四节 详说“精耕2010” 第五十五节 第八工厂打开进军全球的大门 第五十六节 自主品牌VS政府采购,造就一个神话 第五十七节 奇瑞托着民族汽车工业 附录 奇瑞公司建设发展六事记 试读章节 芜湖,一座位于安徽东南部的小城,市区面积仅230平方公里。十三年前的芜湖,小城马路干净,有种素面朝天的平静之美。然而就是在这里,发生了一个让中国汽车行业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因为这个传奇的故事,如今,这个小城已然成为安徽的一张名片。这些年来,芜湖总是和一个叫“奇瑞”的名字连在一起。他,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从中央到地方,参观者、考察者络绎不绝。奇瑞打破了芜湖安宁平静的生活,而芜湖却以奇瑞为傲…… 奇瑞如今成了中国民族汽车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代名词。由此,一个一贯低调人物的身影,也在中国乃至世界汽车界逐渐清晰,他就是领跑奇瑞的人——尹同耀。一个面带书生气、不爱张扬,却带着奇瑞跌跌撞撞行走了整整13年的人物。如果谁说要30万元成就造车梦想,让你听起来肯定觉得匪夷所思,但是13年前,这确实就是尹同耀的全部家底。让我带着你走近奇瑞这匹黑马的传奇故事吧。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当中国政府和德国大众谈判是否能引入一条轿车生产线的时候,少年尹同耀背着行囊从安徽巢湖出发去省会城市,成了合肥某高校汽车制造专业的学生。当他毕业的时候,德国大众与长春一汽的合资公司也成立了,他凭着自己优异的成绩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就这样,尹同耀开始了自己在汽车行业的工作生涯。当时的他并不知道命运会安排他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勤奋刻苦的他,已经坚定不移的走上了人生为他敞开的一扇大门。 我们再回来说说芜湖。早在1995年1月考察欧洲汽车工业期间,得知英国福特的一条发动机生产线要出售,安徽芜湖领导就想抓住这个机会把项目干起来。由于国家政策对轿车项目的限制,当时只能秘密进行,所以这个项目启动时取内部代号为“951工程”(即国家九五期间安徽头号工程),公开则称为“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筹备处)”,对外始终保持低调。从这个神秘的代号上我们不难看出,安徽方面对这个项目给予的大力支持。 芜湖市为了上汽车项目,专门组建一个考察团,由副市长詹夏来带队,去一汽进行考察。就在这里,詹夏来遇见了尹同耀。这,注定是某个奇迹的开端。詹夏来当时一眼看中了这个小伙子,于是考察完请尹同耀吃饭。席间,鉴于外国汽车对中国市场占领的现状,詹夏来讲出了自己的设想:创办一个汽车厂,造中国自主品牌的轿车。尹同耀被他讲得心潮澎湃。最后詹夏来对尹同耀说:“小老乡,跟我回家乡主持汽车厂筹建工作吧!”1962年11月出生在安徽芜湖地区一个很偏僻的乡下,1984年毕业于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制造专业的尹同耀,在这种激情的感染下,一颗年轻的、奋发的、报效家乡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其实这个时候的尹同耀已经小有名气。尹同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一汽工作的12年,他表现得很出色,曾当选一汽的“十大杰出青年”,出任总装车间主任,并以总装车间主任的身份主持生产了中国第一辆奥迪车,在一汽也算是最年轻的技术权威。 P2-3 序言 当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流中出现的QQ小车越来越多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人在买车的时候将奇瑞品牌和众多进口品牌放到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对比的时候,当包括通用公司在内的欧美汽车巨头们开始将奇瑞和丰田视为同一个级别的竞争对手的时候……你或许会疑惑,身为“世界工厂”中国真的能自己生产自主产权的汽车了吗?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真的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吗?奇瑞会不会也是昙花一现?它真的能挑起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大任吗?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一组数字: 36.8亿:1997年1月8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芜湖注册成立,现注册资金36.8亿元人民币; 33: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此时距1997年3月18日奇瑞第一间厂房破土动工仅仅过了33个月; 13:从1997年注册成立至今,奇瑞已经走过辉煌的13年; 200万:2010年3月26日,第200万辆奇瑞汽车下线;而新中国的汽车,从1955年第一辆车下线到1976年的累计100万辆,用了将近21年;整个中国,累计销量达到100万辆的汽车品牌也只有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天津一汽五个企业; 4、16、9、7:奇瑞公司旗下现有奇瑞、瑞麒、威麟和开瑞四个子品牌,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微型车领域。目前,奇瑞已有16个系列数十款车型投放市场,另有数十款储备车型将相继上市。多年来,以“零缺陷”为目标的奇瑞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2009年实现整车销售达50万辆,同比08年增长40%,连续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冠军,连续七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 4、2、1:2009年,奇瑞公司第4次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同时,在世界知名战略管理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里,奇瑞第2次入围“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中国公司TOPl0”;权威汽车评级机构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了2009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报告,QQ3、QQ6荣登紧凑型车与高档紧凑型车榜首。 勿庸置疑,奇瑞以其创造性巨石砸中了世界汽车市场的眉心!从零起步的奇瑞在世界东方和西方都赢得了尊敬。奇瑞无疑已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中国汽车产业不甘沉沦、自主自强的精神符号。 而这符号的背后挺立着一个憧憬以实业报国的人——尹同耀。 出生安徽巢湖、现年47岁的尹同耀,已经在汽车行业干了24年。从在大学里学习汽车制造开始,他眼里就只有汽车这一行。汽车是他职业生涯的全部,也左右着他人生大部分光阴的喜和忧:前12年,他在一汽集团工作,从一个普通的工艺员成长为合资企业一汽大众的总装车间主任;后12年,他从零开始创业,成就了家喻户晓的自主品牌主力军——奇瑞。两个12年,两个开始,恰好是两种人生。 工程师出身、戴着眼镜、气质儒雅、喜欢穿工作服、言语坦荡直白、行事低调神秘。这是大多数人眼中尹同耀的形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书生”,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创造了一个中国汽车业的奇迹——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建立了年产90万辆整车、发动机和40万套变速箱的生产能力的大型汽车工业基地。也就是这样一个“书生”在面对媒体谈起奇瑞未来时,屡屡口出“狂言”:“奇瑞一定要做一个进攻型企业。我非常希望先进攻,而不是防守反击,要不就不干,要干就拼命往前冲。不上量就没前途,不疯狂,就死亡”;“2010年销量要达到100万辆,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出口量不是问题,现在就有一个国外的经销商,拿着现金要买4.1万辆车,可我没卖给他。出口量不是问题,关键是我们想不想卖。我们要一步一步来。”;“干汽车,永远没有终点,永远都在创业。”…… 如果说13年前,芜湖汽车项目演变成为自主开发企业的最大动力来自于“无知”,那么,今天尹同耀和奇瑞丝毫不谦虚的“张狂”则来自于他们内心那不断积聚的自信和无畏。13年过去了,在充满实业报国憧憬的尹同耀的带领下,奇瑞为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留下了新的辉煌一页,有人说,他们最大的贡献不是造了车,而是戳破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所谓合资才能成功、不达百万辆规模不能搞自主研发的神话。 对于未来,尹同耀满怀希冀,他认为:“老一辈汽车人已经为我们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国家对汽车工业很重视,中国汽车市场依然是全球最好的市场,这是我们这一代汽车人的福气。希望我们这一代人拼一下子,走出几个国际水平的企业和品牌,为以后的人们起到引导和示范的效果。” 今天的奇瑞,正以全球汽车产业新一轮调整为契机,继续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朝着将自己建设成为一个拥有一流的人力资本和科技实力,富有进取精神的企业文化,同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化国际型企业的方向迈进。 尹同耀,“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努力的人,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