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屡立奇功的007(军情六处在行动)/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作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们是否与007—样,爆破、渗透无一不精,打入对手的秘密据点如闲庭信步,获取对手的秘密情报如探囊取物,身边不时还有漂亮女郎相伴?他们是否真的与传说中—样拥有镇静的头脑和冷酷的手腕,上演着一幕幕不死传奇?中情局、军情六处强强联手、看两个情报大国如何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黄金组合?“恩尼格玛”密码这—世界最先进的密码系统,如何为盟军指明了纳粹的进攻方向?

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编写组编著的《屡立奇功的007(军情六处在行动)》记述了英国军情六处重要的情报事件及著名间谍的人生经历。

本书内容丰富,可读性强,读者阅读后将对世界历史有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

内容推荐

军情六处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旨在收集外国情报的机构。1909年10月,它作为新的特别情报局的“外国处”而成立。它从默默无闻的小办事处,发展为冷战初期一个受到重视、建立在现代化和专业化基础上并得到认可的英国政府的主要情报机构。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军情六处引导着英国走向胜利。从功勋卓著的首任局长曼斯菲尔德·卡明,到其组织成员——包括贵族、工人、社会名媛、官僚分子、爱国者和卖国者。他们中有些人很有勇气,其中许多人为了他们所从事的重要而又危险的情报工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军情六处在数十年间得不到英国政府的公开承认。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编写组编著的《屡立奇功的007(军情六处在行动)》将把这个神秘组织向读者全面地展现出来。

目录

第一章 形势逼人——时势造英雄,007已出动

 1.来自上校的焦虑

 2.灵感来源于小说

 3.他们创造了奇迹

 4.来自英国的幽灵

第二章 大国交锋——挽弓当挽强,擒贼先擒王

 1.苏俄震惊日不落

 2.派员潜入苏维埃

 3.冒险王独闯苏俄

 4.为保命制造假信

 5.上校打入克格勃

第三章 混沌时期——几家欢喜几家愁

 1.Z组织成立前后

 2.英国人的迟钝

 3.眼睁睁放走真相

 4.孟席斯的美梦

 5.移花接木,嫁祸于人

 6.意外邂逅卡纳里斯

第四章 偷心高手——倾听德国的“心跳”密码

 1.密码机:情报的忠诚卫士

 2.折断鹰翼:破解密码带来的奇效

 3.壮士断臂:“月光奏鸣曲”响遍全城

 4.绝处逢生:大西洋的争斗

 5.北非角逐:是谁打碎了蝴蝶梦

 6.哑谜被破:逼退沙漠之狐

第五章 共结连理——与美国情报局互通你我

 1.丘吉尔的愁思

 2.背负使命的勇士

 3.“野人比尔”回访英吉利

 4.通力配合除“鼹鼠”

第六章 双料间谍—007原来也是两面派

 1.007原来也是两面派

 2.“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3.“海王星”打败“太上皇”

 4.血浆测谎辨真伪

 5.史诺——英国双料间谍第一人

 6.“双十行动”的绝妙棋子

第七章 月亮女神——丘吉尔的心爱“谍花”

 1.初涉谍海显神威

 2.出马色诱拉伊斯

 3.只身赴美钓大鱼

 4.揭开维希政府的老底

 5.让情人与自己同流合污

 6.月亮女神败走麦城

 7.激情盗窃保险柜

第八章 一吻夺命——难民女舍命阻止细菌战

 1.希特勒的无声“武器”

 2.由难民向间谍的转变

 3.冒名顶替打入虎穴

 4.用贞操换来的情报

 5.与魔鬼同归于尽

第九章 “肉馅”行动——瞒天过海的伟大杰作

 1.少校巧施“借尸计”

 2.“马丁少校”诞生

 3.加的斯海湾惊现男尸

 4.希特勒当真了

第十章 弥天大谎——诺曼底登陆背后的阴谋

 1.“霸王行动”出炉

 2.实施“杰伊计划”

 3.蒙哥马利的替身

 4.虚构军团登场

 5.双十字委员会的宝贝

 6.大西洋铁壁被击穿

第十一章 将计就计——日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佯装遇难打入英伦岛

 2.为得情报以身相许

 3.美人吞消玉殒

 4.献身精神感天动地

 5.开棺验尸酿悲剧

第十二章 旧事重提——翻天彻地查“鼹鼠”

 1.迷恋社会主义的英国人

 2.受命进入英国军情局

 3.乱象之中的生存之道

 4.一波三折,“鼹鼠”出逃

 5.间谍王子获得善终

第十三章 伦敦告急——谁破坏了德军飞弹

 1.希特勒的神秘“利剑”

 2.不明飞行物惊扰伦敦

 3.见习生的情报

 4.用智慧拯救伦敦

第十四章 重水失落——希特勒的原子弹梦破灭

 1.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2.联手行动破坏重水

 3.重水运输船葬身湖底

 4.失落重水今何在?

后记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2.派员潜入苏维埃

就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准备联手,妄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扑灭的同时,英国秘密情报局面对波涛汹涌的红色狂潮,也在积极地寻求对策,他们向苏俄派出了自己最优秀的间谍,西德尼·赖利就是其中之一。

赖利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显得神秘莫测。关于他的身世,他曾煞有介事地对人说,他是一个当船长的爱尔兰人的儿子,出生在蒂珀雪里。而事实上他是一位俄国妇人和一位维也纳犹太医生的私生子,1874年出生在俄国敖德萨附近的一个小镇上。

大概是因为犹太人血统的缘故,他天资聪颖,并具有学习语言的天赋,俄语、英语、法语、德语等信手拈来。赖利很早就离开母亲出外经商谋生。他到过莫斯科、圣彼得堡,后又随开发南美的移民船到了巴西,几年后又从巴西到了英国伦敦。赖利善于幻想,他的心中藏有不少编织好的美梦,让人觉得浪漫轻盈,像诗歌一样美丽动人。

这样的个性自然引起了诸多人的关注,不仅记者对其情有独钟,甚至他本人也经常沉迷于自己的梦境不能自拔。情报局的局长、海军大臣还有其他高官都很敬佩赖利,说这是混血儿的优良品质,融合了犹太人的演员气质和爱尔兰人的勇猛。

面对十月革命,赖利更是虎视眈眈,他深知只有在苏俄大显身手,才能够有更大的作为。他自命不凡地将自己比做法国历史上伟大的拿破仑:“一个科西嘉炮兵中尉,扑灭了法国革命的余烬,一个有如此之多有利因素的英国间谍肯定能使他自己成为莫斯科的主人”。因此,他自诩为布尔什维克的克星,认为经过周密的计划与安排,就能把苏维埃政权推翻。

于是在伦敦警察厅厅长巴兹尔·汤姆逊以及秘密情报局长卡明的推荐下,赖利就出使苏俄了。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还为赖利提供了会见列宁的亲笔信,这更使赖利信心大增,他要直接去见列宁。

1918年5月,赖利带着劳合-乔治的亲笔信来到了克里姆林宫,然后直接对警卫说他要会见列宁。当然,他还告诉警卫说,他是英国首相亲自委派的特使,来莫斯科会见苏维埃的领导人,了解有关苏维埃俄国的情况。

警卫听赖利说了自己的来头后,自然是不敢怠慢,于是立刻向人民委员会办公厅报告了。办公厅主任虽然很快就接见了赖利,但还是对赖利的身份表示怀疑,因为他们谁也没有见过赖利。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副部长加拉罕出面了解情况,他会见了英国驻苏俄的代表布色斯-洛克哈特,并询问他有关赖利的情况。

洛克哈特听到赖利来俄国的消息后,立刻就明白了他此行的目的。虽然洛克哈特在俄国时间不长,但是对俄国却有很深的了解。他曾经告诉伦敦方面,俄国革命不是昙花一现,希望伦敦方面能够认清时势。因为,洛克哈特深知,四年的世界大战,让英国元气大伤,已经没有足够强大的武装力量来对付俄国。洛克哈特对秘密情报局嗤之以鼻,他认为光凭秘密情报以及多给俄国老百姓钱是不能推翻苏维埃政权的。虽然他的分析是正确的,但这样的结论肯定是不太容易让英国上层人士所能接受的。

毋庸置疑,赖利的到来,就等于向他宣告:英国政府对他不太信任。于是,满腔愤懑的洛克哈特就对加拉罕说,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些情况,必须做一些调查。最后还加了一句,说那个人是个骗子。

其实,俄国人也非等闲之辈,他们的情报组织契卡早就对赖利展开调查了,并且还有他从事阴谋活动的确凿证据。列宁当时日理万机,根本无暇顾及这个小人物。这样一来,赖利急了,他只好重操间谍旧业,干脆从事反苏维埃的地下活动,并打算在1918年8月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上逮捕列宁以及其他国家领导人。

赖利为此首先取得了白俄罗斯200多万卢布的支持。赖利异想天开,他以为自己就要主宰俄国了,他亲自列出了新政府的名单,还得意洋洋地把自己列为首相。他联合了6万白俄罗斯军人,等候着莫斯科的行动,此时,他还找到了两位苏俄最高领导人的警卫,并且这两位警卫都是拉脱维亚人。

在赖利的眼中,拉脱维亚人是雇佣军,他们只认钱不认人。可是这一次,赖利的判断大错特错,这两位拉脱维亚人并非只认钱不认人的人,他们之所以愿意同赖利联系,就是为了帮助拉脱维亚独立,拉脱维亚人也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

这时,之前对赖利颇有微辞的洛克哈特坐不住了,他不想让赖利独吞胜利果实,自己也要分得一杯羹。不过,与赖利比起来,洛克哈特还是比较冷静的,他没有赖利那样鲁莽。洛克哈特知道拉脱维亚人有个团在克里姆林宫担任警卫,若是他们能够参与到行动中来,那么推翻苏维埃政权就会信手拈来,他积极行动了。他深知,凭赖利的鲁莽是干不成大事的,而且他没有钱,而拉脱维亚人则是嗜钱如命。

在会见了警卫拉脱维亚人别尔津之后,洛克哈特立即与法国军事使团团长接触,讨论这件事的可行性,结果法国人也认为,只要舍得花钱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于是,洛克哈特又会见别尔津,别尔津说,全部的费用得400万卢布。言下之意就是你们现在没有钱,能拿得出来吗?洛克哈特随即说,我先付200万卢布,其余的在两星期内付清。

几天后,赖利就找到别尔津,给了他70万卢布。别尔津回答道,这些钱暂时是够了,但是以后会需要更多的钱。赖利见别尔津收下钱后,就把计划和盘托出,他打算在8月28日大剧院举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的时候发生政变,逮捕列宁以及其他国家领导人。此时,6万白军也会行动起来推翻苏俄政权。赖利对这项计划满怀信心。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他们怎么也没有算计到,在克里姆林宫担任警卫的拉脱维亚人别尔津竟然是契卡人员,而且契卡早就对赖利的阴谋了如指掌。苏俄公布中央委员会议推迟召开,赖利的努力随之付诸流水。

几天后,社会革命党人刺杀列宁,契卡开始全国大搜捕,以对付反革命的恐怖,大批反革命分子纷纷落入法网。在这场活动中,赖利的总部也被揭出,英国的代表被迫撤出苏俄。可怜的洛克哈特被捕,赖利成了丧家之犬,仓皇外逃。

虽然赖利的行动失败了,但是他并不承认自己的失败,还用假设来掩盖自己的无能,空留笑柄。

P24-27

序言

提到特工,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电影《007》,想起詹姆斯·邦德,想起漂亮的邦德女郎。事实上,007是英国情报机构的一个代名词。它代表了英国谍报机构中最杰出的机构——英国军情六处。

1909年,军情六处与军情五处同时成立,军情六处的第一任处长是皇家海军上校曼斯菲尔德·卡明。军情六处又称秘密情报局,缩写为SIS,代号为M16。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军情六处一直是在处于极度机密的情况下进行活动,它不受政府领导,政府部门的名单上也没有它的名字。

1909年,英国情报机关改组后,M16的称号一直被沿用下来。改组后的军情六处主要行动任务是:负责在国内外搜集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从事间谍情报和国外反问谍活动。虽然军情六处不负众望,成功刺探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消息,但是目光还是过于短浅,所有的行动仅限于刺探情报上面。世界形势的快速发展,要求他们必须扩大思路。

军情六处第二任处长辛克莱海军上将在任职14年之后,于1939年11月4日因患癌症去世,随即由其副手斯图尔特·孟席斯接任。接手之后,孟席斯毅然抛弃传统的刺探情报观念,把目光投向了刚刚接管过来的政府密码学校,决心依靠对密码学校的利用,从截获和破译的德国电报中获取情报。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布莱切利庄园破译人员获取的“厄尔特拉”(超级机密)为英国赢得最后的胜利立下了奇勋。

丘吉尔担任首相后,军情六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大量才华出众和有献身精神的年轻人,从大学、从伦敦商业界、知识界纷纷应招加入军情六处。

值得一提的是,二战爆发后,英国从监狱释放了不少偷窃技术高超的保险柜撬窃犯等刑事犯罪分子,要他们为盟军服务。其中大多数人获准参加突击队;少数人参加军情六处,他们的主要行动是制锁、撬保险箱和爆破。这些都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战时行动对策。军情六处招收间谍的标准向来较为严格,他们认为理想的间谍,应该是出身上等社会、有经济收入、性格开朗的年轻人。而且必须受过比一般人稍高的教育,另外,还要英俊、勇敢、顽强、冷静和客观,一如银幕上的“007”詹姆斯·邦德。因此,英国的间谍机构历来都重视从牛津和剑桥这两所世界名牌大学中招收间谍。

1942年5月,军情六处组织参与了暗杀纳粹党卫队保安局局长莱因哈德·海德里希的行动,在其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特别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其特工人员非常成功地拖住了德国精锐的装甲部队,延误了他们抵达沿海地区的时间。

军情六处在一战、二战中,为英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其中,有我们所熟知的007——达斯科·波波夫;有丘吉尔的心爱谍花——月亮女神辛西娅;有为阻止细菌战而献出年轻生命的难民女韦芳菲;有让希特勒上了大当的“马丁少校”……更多的则是那些默默无闻的特工。

后记

2009年11月1日,英国秘密情报局即军情六处迎来了新掌门人,时年53岁的约翰·索沃斯。索沃斯拥有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但他在情报工作方面却资历浅薄,不少人对其任命持保留态度。

军情六处向来重视背景——包括学历和履历:·历任首脑和高级官员大多出自英国精英学府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也有“世袭”传统——父子两代都在该机构任职的例子不少。而索沃斯没上过牛津或剑桥,他本人在诺丁汉大学攻读物理和哲学,毕业后进入军情六处实习,之后被派往也门担任情报人员,但他对搜集情报工作不感兴趣,不久就“跳槽”到外交部。索沃斯在情报领域的资历唯此而已,外界已有不少人质疑他是否能胜任军情六处首脑职务,此时他的“后院”又给他“添乱”。

他的妻子谢利·索沃斯似乎没有意识到丈夫新职位的敏感性。英国首相办公室2009年6月16日宣布索沃斯将成为军情六处新局长当天,谢利就在著名社交网站“脸谱”的个人主页上,用象征军情六处“一号人物”的代号“C”称呼丈夫以示祝贺,还将数十张家庭照上传,索沃斯无意中大大曝光了一把。谢利的“脸谱”账号没有设置任何隐私保护,这意味着浏览网站的上亿网民都可以看到这些信息。

军情六处前首脑将照片曝光的事件,是缺乏情报工作经验的表现。虽然索沃斯的任命让军情六处不少内部人士感到相当失望和不满,但索沃斯也不乏支持者。他们认为索沃斯丰富的外交经验能帮助他胜任军情六处局长这一职位。索沃斯曾任英国驻美国、叙利亚、也门、南非等国外交官和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首席外交政策顾问,获任军情六处首脑前是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我完全支持对约翰(索沃斯)的任命,”前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欧文说,“他完全可以胜任这一职位,我从来不认为这存在任何问题:他聪明而严肃,富有经验。”索沃斯当年离开军情六处后进入英国外交部,于20世纪80年代被派驻南非,当时的英国驻南非大使是罗宾·伦威克。伦威克是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最器重的大使,得到他的青睐是索沃斯后来开拓仕途的重要财富。撒切尔夫人执政后期,索沃斯受命负责策划英国轮值欧盟主席国任期内的事务,在撒切尔夫人下台后,他又得到新外交大臣道格拉斯·赫德的常务秘书这一美差。

布莱尔上任后,立即发现索沃斯的才能。索沃斯2001年被任命为英国驻埃及大使,两年后布莱尔将他派往伊拉克,负责评估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局势。索沃斯到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不久就发回一份题为《伊拉克:出了什么问题》的报告。索沃斯还曾经作为英国外交使团负责人参与有关伊朗核计划的谈判。索沃斯大学时学习物理专业,“他可能是(使团中)那个真正明白核弹是怎么回事的人”,使团一名成员说。

英国议会2009年7月发表报告显示,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可能在巴基斯坦、古巴关塔那摩等地参与虐囚。军情六处因此遭英国警方调查。尽管索尔斯前任约翰·斯卡利特对虐囚指控予以否认。但对于索沃斯来说,如何处理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关系是一个难题。他需要在保障与美国方面合作的同时,确保这种合作不会引发英国民众对军情六处的反感。军情六处一名内部人士说,索沃斯面临的另一挑战是在预算可能遭到削减的情况下保持军情六处行动规模。军情六处现阶段有大约1800名工作人员,这名内部人士认为,管理这样一个庞大部门对索沃斯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现阶段,索沃斯更倾向于将情报工作回归伦敦总部,重点培养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和后勤技术人员。特工在国外执行秘密任务的“冷战时期模式”已经过时。军情六处眼下急需应对网络安全问题,防止关键计算机系统遭恐怖分子或其他对手的恶意攻击。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要建立一个情报机构来抗衡满大街的德国间谍。

——英国前首相 阿奎斯

我也要出版一本回忆录,四开本大,封面用大红字写着标题“秘密情报局长的轻率言行”,有400页厚,页页都是空白!

——英国军情六处首任局长 曼斯菲尔德·卡明

真正的军情六处特工,事实上比虚构的007更加吸引人。真正打动你的,是他们行动所处的高危环境,及以付出宝贵生命为代价的勇气。

——《军情六处》作者 基斯·杰弗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9: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