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蒋介石与大国的恩恩怨怨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尧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蒋介石与大国的恩恩怨怨》力争对蒋介石与当时的主要大国的交往进行实事求是地描述,从而将蒋介石与大国之间的恩恩怨怨展现给读者。本书共分六编,分别讲述了蒋介石与7个国家之间的恩恩怨怨:第一编讲述蒋介石与美国之间“恩断情未了”的纠葛:第二编刻画了蒋介石与英国交往中所遭遇的“傲慢与偏见”;第三编叙述了蒋介石“仇视苏联争扶持”的经过;第四编抒写了蒋介石对德国“崇拜与决裂”的复杂情结;第五编描绘了蒋介石“师法东洋反被辱”的曲折历程;第六编介绍了蒋介石与意大利、法国之间的“合作与分歧”。本书由王尧著。

内容推荐

蒋介石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在国际关系逐渐走向全球化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个大国也是弱国的政治领袖,蒋介石的外交活动组成了他政治生涯的重要部分,特别是他与世界大国的交往,在蒋介石一生中尤为重要。

蒋介石最早接触的国家是日本。他曾东渡扶桑,企图从那里学到强国之术,可惜时间不长。后来他被迫与日本兵戎相见。战争与谈判是他与日本主要的关系,从“九一八”事变打打谈谈,一直到日本投降:他与日本的关系,可谓是师法在前,遭受侵略在后,继而奋起反抗,最后打败日本。对蒋介石影响最大的国家非美国莫属。蒋介石手握实权后即与美国接触,美国对蒋介石政权帮助巨大,帮他搞币制改革,帮他训练军队,帮他打内战,在抗日战争中,美国开始大力支持蒋介石政府,不仅提供了数额巨大的武器装备后勤给养,而且对中国作为大国走上世界舞台贡献极大。而后,美国又因为蒋介石集团的贪腐无能一度企图弃蒋。冷战开始后,又帮助他孤守台湾。蒋介石与苏联的关系,与英、德、法等欧洲大国的关系也是纷繁复杂。民国时期,蒋介石作为国家的代表,与当时的大国领袖们进行着纵横捭阖折冲樽俎的交往,留下了数不清也道不明的历史恩怨。

《蒋介石与大国的恩恩怨怨》搜罗整理了大量历史资料,将蒋介石与诸多大国关系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条分缕析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实事求是,耐人寻味。

《蒋介石与大国的恩恩怨怨》还配有丰富的插图,文字平实晓畅,叙述娓娓道来,值得一读。本书由王尧著。

目录

第一编 恩断情未了——蒋介石与美国

第一章 从初识到结盟

一、美国赞同蒋介石上台

二、抗战后寻求美国的支持

三、美国全面支持蒋介石

第二章 从挺蒋到弃蒋

一、内战前的调停

二、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三、弃蒋

第三章 说不清的暧昧关系

一、美蒋重结联盟

二、“蜜月”中不乏矛盾

三、蒋遭受严重一击

第二编 傲慢与偏见——蒋介石与英国

第四章 对日问题上的矛盾

一、寻求英国的承认

二、《中英新约》的签订

三、访问印度的是非

第六章 从盟友到断交

一、开罗会议前后的分歧

二、争夺香港的冲突

三、在西藏问题上的争执

第三编 “仇视苏联争扶持"——蒋介石与苏联

第七章 骗取信任揽大权

一、走向反苏反共

二、争取苏联顾问。问鼎中央

第八章 从绝苏到反苏

一、从绝苏到联苏

二、废除条约。与苏联绝交

第四编 崇拜与决裂——蒋介石与德国

第九章 在中国的德国军事顾问

一、中德关系密而不亲

二、从重炮专家到“国防军之父”

三、塞克特和法肯豪森的在华事业

第十章 陶德曼调停枉费心机

一、德国选择了日本

二、陶德曼调停

三、与德国断交、宣战

第五编 “师法东洋反被辱"——蒋介石与日本

第十一章 向日学习与妥协

一、师法东洋

二、妥协误国

第十二章 对日战争与求和

一、烽火抗日

二、与日媾和

第六编 合作与分歧——蒋介石与意大利、法国

一、与意大利:从密友到仇敌

二、与法国:不愉快的合作

三、与法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分歧

后记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1928年12月,蒋介石宣称:在我们北伐完成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最要紧的工作是外交。蒋介石明白必须与所有在华有利益牵涉的帝国主义之间确定明确的外交关系,因为,随着北伐的胜利,各国在华的利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早在1927年7月,新任外交部长王正廷正式提出,与西方各国的条约期限已满,应当废除,对于没有到期的,应当解除重订。

1928年6月15日,蒋介石命令外交部发表对外宣言,声称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中国要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7月7日,国民政府《关于重订条约的宣言》提出了一个对不平等条约的处理方案:第一,中华民国与各国问条约之届满者,当然废除,另订新约;第二,其尚未期满者,国民政府应即以“相当“之手续解除而重订之;第三,其旧约已经期满,而新约尚未订立者,应由国民政府另订适当临时办法,处理一切。

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活动主要围绕着关税自主权和废除领事裁判权,总称“改订新约”运动。

众所周知,关税自主是主权国家起码的国家主权,这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特别重要,自主合理的关税政策不仅可以扶植本国经济事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鸦片战争后,中国即开始丧失关税主权,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关税税率由双方协定,中国不仅不能自主决定关税税率,甚至连中国海关管理权也为外国霸占。这种在炮口下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既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也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长期以来,成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南京政府既为了表示主权独立,也为了增加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于7月20日宣布:自9月1日起实行关税自主。规定在5%的进口税外增加附加税,特种消费品为25%,烟酒为57%。

南京国民政府废约宣言发表后,马上开始同各有关国家进行交涉,先是分别照会条约期满国,通过双边谈判,以正当外交手续废除旧约,重订新约。经过努力,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后与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西班牙五国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按照条约规定,这些国家都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

经过谈判,美国、德国、挪威和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荷兰、葡萄牙、英国、瑞士、法国、西班牙等国,先后与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关税协定。在这些关税条约中,各国都声明取消在中国的一切关税特权,承认中国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1929年2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实施第一个国定税则。至此,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自主便告实现。

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自主”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外交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举措。通过关税自主运动,取消了一些苛捐杂税,统一了海陆关税,降低了出口税,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高了国民政府在国际上的地位。

但,也有局限性。国民政府与各国签订的一些新的关税条约之中,仍然保留着帝国主义某些特权,南京国民政府与各国列强之间的互惠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互惠,而且中国海关的行政大权在一定程度上仍旧为外国人把持。

这一时期,蒋介石的另一项重要的外交活动便是废除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最早产生于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章程规定,如果英国人和中国人发生诉讼事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草案,发给管事官(领事)照办”。

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也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这些条约,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享有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他们在中国犯了罪,不受中国法律制裁,只受本国驻中国领事法庭的审判,中国政府不能过问,这就是臭名昭著的领事裁判权。它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法制,也是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和维护其既得利益的法律保障,而且大大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南京国民政府在同各国签订友好通商条约和关税条约后,便提出了废除领事裁判权问题。1929年4月27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分别向当时在中国仍保留领事裁判权的英、美、日等国的驻华使节发出照会,要求废除领事裁判权。各国对此很是不满,但也没有直接反对,而是采取了拖延手法。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国民政府放弃全盘交涉的计划,转而着重个别谈判,以期达到目的。

1929年5月8日,南京国民政府照会英、美、法、荷、挪、巴西等国,提出收回租界的上海临时法院,废除领事裁判权,另外成立由南京国民政府管辖下的中国法院。1929年11月25日,南京国民政府电令驻美、英公使,请该两国政府派员来华商讨撤废领事裁判权办法,无结果。不得已,南京国民政府表现出了一定的强硬态度。12月28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宣布自次年元旦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在这种情况下,列强无法继续装聋作哑,只得面对现实。

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1930年7月28日,设在法租界内的临时法院改组,由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机构在上海行使职权。次年7月28日,中国法院正式成立。1931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与英美两国分别进行谈判,直到4月,谈判仍在继续,列强做出了一定的让步,改逐渐放弃为重点地区保留的办法,提出沪、穗、津、汉、哈、沈六处仍须保留。南京国民政府明白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大部分集中在上述地区,如这些地区领事裁判权不废,法权谈不上收回。于是,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只留上海一处,期限三年,谈判又告停顿。

1931年5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管理在华外人实施条例》12条,规定“外人应受中国各级司法法院之管辖”,并宣布自1932年元旦起施行。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仍未关闭谈判大门,不久又与英、美、日重开交涉。6月6日中英妥协,上海保留10年,天津保留5年,并拟定了一份草约。7月,中美谈判也获初步协议。但是日本的大规模侵华打破了这一局面,英美将谈判无限期拖延。南京国民政府也希望得到英美支持,遂于1931年12月29日下令暂缓施行5月4日的《条例》。这样,废除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的交涉长期停顿下来,中国仍然未能完全摆脱领事裁判权的束缚。

历时近两年的废除领事裁判权的交涉,南京国民政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收回了上海公共租界内的临时法院。除此之外,收回租界和租借地的谈判也在进行,镇江、厦门英租界,天津比租界以及威海卫英租借地先后为南京国民政府收回。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对于不平等条约,无论是晚清政府或是北洋军阀的历届政府,都不敢与列强交涉,收回主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正式发表宣言,宣布废除不平等条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南京国民政府采取和平手段和谈判方式,对列强在华特权逐项交涉,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尤其是中国获得了关税自主权,使南京国民政府获得了自订税率的权力,这对保护国内市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P8-10

序言

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蒋介石是一位绕不开的人物,对其评价也是千差万别。随着有关蒋的大量材料的公布,尤其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蒋介石在历史上的地位也越来越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他曾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率军北伐,并经过二期北伐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疯狂镇压和屠杀共产党人、革命群众和工农红军,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抗日战争中,尽管其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抗战方针,但毕竟取得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他违背民心,执意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最终被赶到了台湾岛上;在台湾岛上,蒋介石坚持反共立场,多次进行所谓的“反攻复国”的活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作为一个曾经的大国领袖,蒋介石的活动不能不涉及到外交问题,外交活动是他政治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与大国的交往。

蒋介石最早接触的国家是日本。他曾东渡扶桑,企图从日本那里学到强国之术,可惜时间不长。以后与日本打交道,主要是战争,从“九一八”到日本投降。可谓是师法东洋,又受其侵略,最后又打败了日本。

对蒋介石影响最大的是美国。自大革命后期开始,蒋介石就与美国接触。美国对蒋介石政权帮助巨大,帮助他搞币制改革,帮助他训练军队,帮助他反共打内战,一度又曾企图弃蒋,后又帮助他孤守台湾。但美国终究是个利己主义的国家,在许多问题上与蒋的想法和希望并不一致,也是合作中有矛盾。

至于与英、德、法等欧洲大国,蒋介石对他们也是爱恨交加,恩怨相叠,要揭开这个谜团还需下面一一道来。

后记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蒋介石是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他与当时蛮横而狡诈的大国领袖们进行着纵横捭阖的交往,并留下了数不清也说不明的历史恩怨,而这篇波澜壮阔的历史文章,还从未被连贯和全面地展现在当代读者面前。

目前,从外交角度讲述蒋介石经历的出版物已经很多,其中也不乏权威之作。本书则力争对蒋介石与当时的主要大国的交往进行实事求是地描述,从而将蒋介石与大国之间的恩恩怨怨展现给读者。本书搜罗、整理了大量历史资料,语言追求客观、平实,并配有丰富插图,希望能够满足广大读者了解蒋介石另一面的需求。

本书共分六编,分别讲述了蒋介石与7个国家之间的恩恩怨怨:第一编讲述蒋介石与美国之间“恩断情未了”的纠葛;第二编刻画了蒋介石与英国交往中所遭遇的“傲慢与偏见”;第三编则叙述了蒋介石“仇视苏联争扶持”的经过;第四编抒写了蒋介石对德国“崇拜与决裂”的复杂情结;第五编描绘了蒋介石“师法东洋反被辱”的曲折历程;第六编说明了蒋介石与意大利、法国之间的“合作与分歧”。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数易其稿,但是囿于条件及作者水平,因此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参与本书资料搜集、编辑、校对和其他工作的还有李晓雨、渠爽等人,对于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在此深表谢忱。

作者

2012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