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江南问茶/读图时代人文地理系列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作者 郑建新//汪琼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从江南的人文、地理环境和茶文化人手,勾画了江南风情与江南茶文化的丰富内涵,细腻地描述了江南如画的茶乡,从茶、泉、茶具、茶艺、茶馆、茶人、茶俗等方面系统地讲解了江南名茶的采摘、品鉴、配具、冲泡、品饮、感悟,带领茶、茶艺、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地理的爱好者进入一个江南茶韵的世界,感悟茶中人生。

内容推荐

江南是中国版图上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这里有秀丽如画的风景、丰饶富足的物产、灵动灿烂的文化,更有名重天下的好茶。江南茶乡是活动的画。采茶的茶姑,制茶的茶工,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龙井、毛峰、祁红、碧螺春等,茶香飘世界。茶具以紫砂独占鳌头,名泉凭水质名噪天下,茶艺则如诗如舞。江南茶馆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还有茶食、茶宴,则是江南茶另一种表现。江南茶俗又可谓独树一帜。追溯历史,江南茶人占尽风流。

本书旨在突出“江南茶”,描述了江南地理、人文、风貌、特产、名茶等内容,涉及江南以及江南茶的方方面面,图文并茂,简约易懂,娓娓道来,是值得茶文化爱好者、江南风情文化爱好者品赏、收藏之书。

目录

第一章 忆江南 清月满西楼

第二章 问茶图 何处尝春茗

第三章 采茶季 春催茶自香

第四章 制茶家 春光需剪裁

 裁剪春光是茶师

 茶家竞风流

第五章 赏茶具 壶中有洞天

 追根溯源有“三最”

 紫砂风景独好

 好器配好水

第六章 行茶艺 人器境皆雅

第七章 赞茶功 百草让为灵

 茶为王者用和国家用

 另一种可口的茶香

第八章 品茶馆 人间多茶客

 乡村茶喝出人性的光辉

 都市人在茶馆放飞情感

第九章 嗜茶人 茶香悠然起

第十章 讲茶俗 客来茶当酒

试读章节

中国的版图,恰似一只昂首高歌的雄鸡,江南镶嵌在她的腹部。具有温婉风情的江南水乡与古镇则属于“江南中的江南”,即“小江南”。“小江南”恰似一颗明珠,在江南广阔的土地上熠熠生辉。浩荡长江是她的血脉;黄山山脉、天目山山脉、庐山山脉是她的脊梁;“杭嘉湖”平原的纵横水系是“江南水乡”的源泉;老徽州的“一府六县”、江西婺源、上饶、修水等地秀美的古村落及产茶区则自古闻名…一奔腾的热流,丰富的营养,滋润着这块土地,使她无比秀丽、丰饶和灵动,人称“画里江南”。

秀丽的江南,最具魅力的是春天朦胧的烟雨。城市的轮廓被水墨浸染,山体的线条被春雨融化,满天飘浮缥缈的诗意,放眼尽现朦胧的婉约。梦幻迷离的模糊,写在人的心中;天地衔接的无界,迷住人的双眼。姑娘撑着花伞的浪漫,逗着路人的遐想;情人比肩的倚靠,引出他人的嫉妒。

秀丽的江南,美丽在春光艳阳下。莺飞草长、小鸟啁喋、田畴泛绿、阡陌开花、桃红柳绿、梨白麦青、油菜花黄、溪水呜咽、莺歌燕舞,赏心悦目的美,醉人心田。尤其三月,春风哗啦啦吹起,茶旗临风玉立,那是江南春天的旗帜。

江南的美,如丝如水。这里是世外桃源、田园牧歌、鱼米之乡。风到这里停步,拂去人间的尘埃;雨到这里歇脚,洗净凡尘的污垢。乃至有人说,“世界若是水,江南就是水中的明月;世界若是镜,江南就是镜中的兰花”,贴切到位。

江南的古镇——周庄、同里、乌镇、木渎、西递、宏村、江湾、龙川…一是江南的精神和风采,在超凡脱俗中返璞归真;小桥、流水、人家、白墙、黑瓦、耕牛、炊烟,是江南的容颜和风骨,是江南的过去和未来。水乡飘荡着江南小调,跟随习习微风入画。或许跟随阡陌牵引,看民居的风韵,写在白墙黑瓦上。强烈的色彩对比,是刚柔的两面,写出剑胆琴心的文章。高高耸立的马头墙,一簇簇、一幢幢地散落,在青山绿水间,高低交错,疏密互联,动静相见,抒发宁静与沧桑、人文与历中的思绪.存白云蓝天下飞扬。

江南的景观令人向往:“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园林、古寺、古塔、古宅、古树繁多而优美的苏州,折射了几百年妩媚的扬州瘦西湖,以及南京的秦淮河、夫子庙,绍兴的三味书屋,宁波的天一阁,安徽的黄山、屯溪,江西的庐山等,无不沉淀着昔日的繁华,积聚着人文风采,像浓醇的茶,滋味甘醇绵长。

江南山脉磅礴绵延,土地肥沃广袤,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纵横交错。这里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南高北低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平坦,南部多山地丘陵。

江南的大山令人称赞:黄山的鬼斧神工,变幻出奇特风景,被冠以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九华山,吸引无数人寻找精神寄托;天目山与天下名山竞高低;雁荡山的美,白天看山让人兴奋,晚上登山,人动山也动……

江南的茶山,春日腾出氤氲,蒸来熟透的芳香,茶旗英勇地摇曳,抵抗戏弄的春风,一片片无尽的绿,扯出云彩般的锦缎,山间的陡峭,铺向原野的广袤,丘陵的起伏,贴着大自然的肌肤,闪出爽眼的绿意,养护人们的心胸,那是醉人的茶乡。

明代王士性在其《广志绎》中说,“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南宜稻,北宜黍、粟、麦、菽,天造地设,开辟已然,不可强也。”平原成就的“鱼米之乡”,江南的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小麦、油菜、棉花产量也高。横亘的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由京杭大运河互通,织成茂密水网,其间河道棋布、湖泊众多,“水乡泽国”的美誉,恰如其分。洞庭湖、太湖等的淡水鱼产量为全国第一,特别是太湖流域,是重要的蚕桑基地,享誉海内外。  江南的吃是一种文化,淮扬菜、杭帮菜、徽州菜,随意品尝一种,就能窥视到其中的瑰丽。南京板鸭、镇江崤肉和米醋、无锡肉排、苏州豆腐干、湖州豆沙粽、嘉兴肉粽、杭州龙井虾仁和东坡肉、绍兴加饭酒、宁波芝麻汤圆、上海叫花鸡等等,不胜枚举,以及阳澄湖大闸蟹、黄岩蜜橘、无锡水蜜桃、萧山杨梅、杭州藕粉、歙县枇杷、黟县桃等等,名目繁多。P2-9

序言

江南,是深幽小巷中泛着潮湿的青石板路;是乌镇高高挂在架子上的蓝印花布;是周庄的摇橹小船;是西湖岸边打着油纸伞的美女……江南是众多美丽的影像,在它们之中,仿佛总有一缕轻香萦绕其中,那是淡淡的茶香,江南之水所泡的江南茶香。

江南,是一首温婉的诗歌。她美丽、富饶、灵动,富有韵味。茶文化在这地杰人灵之地生根、发芽、滋长。江南作为《茶经》诞生地,历代受到文人墨客、爱茶人的喜爱与推崇,并由此创作出诸多艺术佳作。文人的情怀与茶思,在江南体现得淋漓尽致。

家不可一日无茶,追溯江南茶的足迹,风采流芳,已是跨越了千年。好地出好茶、好茶需采摘,江南茶的采摘、制作、煎煮、品饮等程序繁琐却不乏趣味,这是茶叶香韵必不可少的环节。江南的茶庄制造无数名茶,培育许多茶师,奠定江南茶丰厚的物质基础。茶能提神醒脑,茶可做佳肴,贡茶礼茶是传播情谊的使者。当代人得闲去茶楼成了日常之事,江南人热衷于修习茶艺。茶艺是一首独唱的歌,演绎江南茶独特的风韵。江南茶具有“三最”:最早、最完整、最有影响,尤其紫砂风景独好。好器配好水,好泉不胜数,江南魅力尽情释放在杯里。乡村人、都市人可以在江南茶馆喝出不同的情怀。茶食茶宴为另一种可口的茶香,江南茶性情堪称柔媚无比。

本书以江南茶为主体,以地理、人文、特产、民俗等诸多事物,来介绍江南的茶文化。古意盎然,风格独特,是爱茶人、江南茶文化爱好者的收藏之书。

笔者所见与所识有限,书中难免纰漏之处,由衷地希望读者不吝赐教,以便笔者增遗补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