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大型系列丛书,力图从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用准确、科学、生动的语言,全方位描述和展现各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和现状,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全家福”。
这本由王明贵编写的《彝族(附光盘)》是其中一册,从彝族的起源和变迁、社会组织与风俗习惯、民族英雄、人口发展、婚姻与家庭、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文化等多个方面向读者介绍了该民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彝族(附光盘)/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王明贵 |
出版社 | 中国人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套《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大型系列丛书,力图从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用准确、科学、生动的语言,全方位描述和展现各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和现状,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全家福”。 这本由王明贵编写的《彝族(附光盘)》是其中一册,从彝族的起源和变迁、社会组织与风俗习惯、民族英雄、人口发展、婚姻与家庭、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文化等多个方面向读者介绍了该民族。 内容推荐 “从大小凉山到金沙江畔,从乌蒙山脉到红河两岸,妈妈的乳汁像蜂蜜一样甘甜,故乡的炊烟湿润了我的双眼……”诗人歌唱的是祖国美丽富饶的大西南,在丘陵连绵的云贵高原上,在莽莽苍苍的西南群山之间、滔滔不绝的金沙江畔、滚滚奔流的红河两岸,居住着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民族——彝族。她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就像西南群山中闪亮的火把,从远古的山路上绵延而来,走向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这本由王明贵编写的《彝族(附光盘)》介绍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人文故事等内容。 目录 综 述 西南群山中闪亮的火把 第一章 一步跃千年 第一节 道慕尼之裔 第二节 从大小凉山到红河两岸 第三节 一步跃千年 第四节 快乐的诺苏 第二章 火光中的生长与回归 第一节 从曲谷到阿买恳 第二节 无所不在的家支 第三节 舅与甥的亲戚路 第四节 威风的德古 第五节 神圣的毕摩 第三章 支嘎阿鲁的传人 第一节 天上一簇星地上一家人 第二节 龙鹰虎子星火之灵 第三节 太阳金姑娘月亮银儿子 第四节 五十不下地六十不出门 第五节 玛牧育德尔比训智 第六节 迁徙背金粉留居披蓑衣 第四章 五彩云霞缭绕多情彝山 第一节 牛皮档案 第二节 梅葛与撮泰吉 第三节 三色漆器与豆腐马鞍 第四节 吃要四脚落地穿比三月赛装 第五节 一颗印与九层宫 第六节 欢乐的火把节 第五章 羊皮口袋里的秘密 第一节 耕者有粮牧者有羊 第二节 够葛与打铜织绸 第三节 云南白药传奇 第四节 宇宙生化与十月历法 第五节 献山祭龙敬畏天地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从大小凉山到金沙江畔,从乌蒙山脉到红河两岸,妈妈的乳汁像蜂蜜一样甘甜,故乡的炊烟湿润了我的双眼……”诗人歌唱的是祖国美丽富饶的大西南,在丘陵连绵的云贵高原上,在莽莽苍苍的西南群山之间、滔滔不绝的金沙江畔、滚滚奔流的红河两岸,居住着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民族——彝族。她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就像西南群山中闪亮的火把,从远古的山路上绵延而来,走向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彝族有人口8714393人(2010年六普数),在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居第六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5个省区市,其中云南省有500多万人,四川省有200多万人,贵州省有80多万人。总体情况是大分散、小聚居。全国有3个彝族自治州,19个彝族自治县,60个县市区的260个民族乡有彝族居住。2010年彝族人口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65%,与1964年相比年平均增长2.26%,人口绝对数量在增加,但总体增幅呈下降趋势。性别结构基本平衡。 彝族人民世代繁衍和生息的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带有大雪山、大凉山、乌蒙山、哀牢山、无量山等山脉,高山耸立,群峰竞秀,山脉蜿蜒,气势磅礴;有奔腾汹涌的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沅江、澜沧江、南盘江等河流,江河绵延,水流奔腾,溪涧潺潺,湖泽星布。在这高山大河之间,山环水绕之处,偶尔有一些河谷和盆地,像一叶小舟孤独地漂泊在湖海之间。 自开天辟地,彝人有好根。彝族族源主源是西南地区土著人,在发展过程中融人了部分其他民族。彝族在蜀汉时受封建“罗甸国”,唐朝有“南诏国”、“滇国”,宋代有“罗施鬼国”、“自杞国”等方国。由于居住区的分隔,支系繁多,有许多自称和他称,如“夷”、“蛮”、“罗罗”、“诺苏铺”、“纳苏铺”、“聂苏泼”等60多种,其中以后三种为自称的占总数的50%以上。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主席提议将“夷”改为“彝”,把“鼎彝”的“彝”作为彝族的统称,象征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与祖国大家庭各兄弟民族鼎足而立于国中,团结一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美好未来。 彝族古代婚姻实行民族内婚,与外民族不婚,即“黄牛是黄牛,水牛是水牛”;等级内婚,不同等级之间不婚,即“山羊是山羊,绵羊是绵羊”;家支外婚,家支内部不婚,叫“乱亲不乱族”;姨表不婚,叫“姨妈姊妹”,姑舅表优先婚,叫“亲上加亲”。家庭则以一夫一妻制家庭为主,有极少的一夫多妻家庭。父母从幼子居住,其他儿子成家后分出去独立门户。女儿出嫁,极少赘婿。幼子继承父母财产,负责赡养父母。“父欠子债是娶媳成家,子欠父债是养老送终”,婚与丧是彝族人生的两件大事。成长到十三四岁,男孩举行“换裤子”、女孩举行“换裙子”的成人仪式之后,就可以融人社会,进行社交,谈情说爱,成家立业。成长到老,劳动、家业等逐渐由下一辈人代理。彝族丧礼十分隆重,“打牛遍坡红,打羊遍山白,打猪遍地黑”是过去隆重丧礼的写照。而今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婚丧仪式也跟随时代潮流有所变化。 彝族社会靠家支制度和习惯法维系。家是同一血缘的祖先作为姓氏名称的一个庞大的家族组织,一家之下又分为不同的支,一支之下又由若干个家庭组成。在过去的彝族地区,家支林立,无所不在,每一个家支都有头人。彝族一般是聚族而居,一个家族居住在一个村寨里。也有几个家族居住在一个村寨或一个家族居住在不同的村寨的情况。产生矛盾纠纷,调解人就是在彝族社会中公道正派、能说会道、熟悉彝族习惯法的“德古”。毕摩在彝族传统社会中拥有崇高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彝族有“兹来毕不起”的谚语。毕摩主持各种祭祀、仪式,进行日常的预测,为病人禳解、治疗,观测天文,制定历法,编撰历史文献、医疗书籍,传承传统文艺,是彝族文化、科技的主要传承人,也是彝族信仰的引导人。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北部、中部、东部、南部、东南部和西部六大方言。语法结构为主、宾、谓结构。彝族传统教育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主,以学校教育为辅。有《玛牧特依》、《尔比尔吉》等教育经籍。现在彝族地区已经全部实行国民教育。 艳丽云霞缭绕着多情彝山。无论是五彩凉山,七彩云南,还是多彩贵州,彝族文艺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彝族有丰富的彝文典籍,这些珍贵的典籍被称为“牛皮档案”。著名的有《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等。《爨文丛刻》被认为是“彝学走向世界的标志”。《阿诗玛》名扬海内外,被译成30多种外语。《撮泰吉》、《海菜腔》、《铃铛舞》、漆器髹漆艺术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传统绘画以毕摩画为主。彝族传统工艺十分精致,以三色漆器和豆腐马鞍为代表。P1-3 序言 如果把一个民族比作一颗星星,那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繁星满天的世界。当今世界上有约3000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国家由多个民族组成。中国也是同样,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密切往来、交流融合、团结奋斗、休戚与共,形成了一个伟大的强盛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开发了祖国的美好河山,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有56个成员,其中有55个是少数民族。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人口一直持续增长。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353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1%。2010年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总量达到了1.14亿,几乎是1953年的3倍,占到了全国13.4亿人口的8.5%。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差较大,如壮族有1693万人,回族1059万人,满族1039万人,维吾尔族1007万人,而赫哲族只有5354人,塔塔尔族3556人,独龙族6930人。中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许多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全国各地。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大都地广人稀,资源富集。少数民族地区的草原面积,森林和水力资源蕴藏量,以及天然气等基础储量,均超过或接近全国的一半。全国2.2万多公里陆地边界线中的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全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中民族地区占到85%以上,是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中国各民族的起源和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本土性、多元性、多样性的特点,五彩缤纷,丰富多彩。 要全面认识中华民族,就要从认识每一个民族开始。正是从这个理念出发,我们编写了这套《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大型系列丛书,力图从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用准确、科学、生动的语言,全方位描述和展现各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和现状,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全家福”。 编写这样一套大型系列丛书,难度非同一般。几经论证和深入研讨,最终形成了编写大纲,这套丛书各个分卷的作者绝大多数由少数民族作家担任,他们不仅熟悉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而且对本民族有深厚的感情。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人口计生委和中国人口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作者们历经数年,几易其稿,终成此书。值此丛书出版之际,我们衷心地祈愿这幅“全家福”能为民族的交流和团结,为中国的文化建设,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翟振武 2012年5月于北京 后记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丛书》中的彝族卷,是在罗焰女士的热情支持下开始的。为了全力支持我完成书稿,在全校上下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繁忙时刻,彝学研究院的陈兴才、禄玉萍、王俊、吴勰等同事分担了应该由我承担的许多工作,我女儿王小丰参加了书稿写作提纲的修改,我爱人丰艳创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让我能够集中精力,顺利完成写作任务。 同时,陈鼎波先生和王显为本书提供了精美的插图照片,姜枫为本书提供了书眉图片。 值此书即将出版之际,谨对家人、朋友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王明贵 2012年11月16日 于毕节流沧河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