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聚合,大半是偶然的,不过在这偶然之中,往往可以变为固然。
二和同那位逃难的姑娘,一路谈到这空场子里,也就觉得她果然有些可怜。这时虽然掉转马头,自己走自己的,可是再回转脸来向北看,只见那女孩子两手抄在衣岔上面,低了头,一步拖着一步的走了去。二和将手上的马鞭子一举,叫道:“喂,那位小姑娘,别忙走,我还有话问你呢。”那女孩子听了这话,一点也不考虑,立刻跑了过来。
她走来的势子,那是很猛的,但是到了他面前以后,这就把头低了下来,问道:“掌柜的,你叫我干吗?我已经给你道过劳驾了。”二和跳下车来,笑道:“你不和我道劳驾,这没有关系。我还要问你一句话,你说你有个叔叔在北新桥茶馆里,这话有点儿靠不住吧?”她点点头道:“是的,有一个叔叔在茶馆子里。”二和道:“这茶馆子的字号,大概你不知道。但是这茶馆子朝东还是朝西,是朝南还朝北,你总不会不知道。”她昂着头想了一想,忽然一低头,却是噗嗤一笑。二和道:“这样说,你简直是撒谎的。你说,你打算到哪里去?”她抬起头来,把脸色正着,因道:“我实话对你说罢,因为你追问着我到哪里去,我要不告诉你有一个叔叔在北新桥,那你是会老盯着我问的,教我怎么办呢?”二和道:“我老盯着你问要什么紧?”她道:“我怕你报告警察,送我到师傅家里去。”二和道:“你不到师傅那里去,又没有家,那么,你打算往哪里跑呢?”
她听着这话,倒真个愣住了,瞪了那乌溜的眼睛,只管向他望着,将右脚上的破鞋,不断的在地面画着字。二和道:“你不能跑出来了,糊里糊涂的乱走一气,你事先总也筹划了一会子,自己究竟是打算到哪儿去。”她道:“我要是有地方去的话,我早就逃走了。就因为没地方去,我才是在他们家里待着。”二和道:“怎么今天你又敢跑呢?”她道:“我要不跑,在他们家里,迟早得死。还有那个畜类的师傅,他逼得我待不下去,我只好糊里糊涂,先跑出来,逃开了虎口再说。我也有个想头,一来是逃下乡去,随便帮帮什么人的忙,总也可以找碗饭吃;第二条路,那不用说,我就打算死啦。别的事情不好办,一个人要寻死,没什么办不到。”二和道:“你不是说,你师傅待你还不错吗?”她退后了两步,低了头没有作声,将两个手指头放在嘴唇皮子上抿着。二和道:“这样子说,你准是走第二条路,看你脸上,一点没有发愁的样子,反正是死,走一步算一步,你说是不是?”她沉郁着脸子,把眼皮也同时垂了下去,可没有答话。
二和抬头看看天色,太阳已高升过了人家门外的高槐树上,皱了两皱眉毛道:“我不碰着这件事呢,我就不管,现在眼睁睁的看你去寻死,可没有这个道理,你能不能依着我的话,到我家里去一趟,我家里有个老太太,她见着的事就多啦,可以劝劝你。”她道:“到你们家去也可以的,可是我得声明一句,你要把我送回师傅家里去,我是不干的,你可别冤我。”说了这话,她向二和周身上下,全看了一眼,二和道:“这是笑话了,你这么大一个人,就是你师傅也关你不住,我们一个过路的人,就能把你送回去吗?脚在你身上,我要你回去,你不走,我们也算白着急,你先到我家里去瞧瞧,若是不好,你再走,那也不迟吧?我豁出去了,今天上午,什么买卖也不做,我再陪你跑一趟,你上车。”说着,就上前把车门打开了,而且还欠了一欠身子。她跳着上了车,由车门子里伸出了半截身子,向二和道:“你若是把马车向我师傅家里赶了去,那我就会跳下来的。”二和道:“你这位姑娘说话,也太小心了。你上我的马车,是你自己找着来的,又不是我去拉了你来的,你若是不相信我,就不该叫住我救你。”她笑道:“我倒相信你是个好人,就是保不住你不送我回去。掌柜的,劳驾了,我跟你去了。”二和跳上了车子,一鞭子赶了马车就跑,因为是一径的跑着,也就没有功夫来和她说话,到了家门口,把车子停在门外,那姑娘倒像是熟路似的,开了车门下来,直向小跨院子里丁家走去。在这屋檐下,坐了一位老太太,背对了外坐着,二和道:“妈,我告诉你一段新鲜事儿,我带着一位客来了。”那位老太太扭转身来,尖削的脸上,闪出了许多皱纹,戴了一把苍白的头发,不住的微微的摇撼着,这是表示着为人受刺激太深,逼出来的一种毛病。她虽是站起来了,她还依旧仰了脸看人,由这里可以看出来,她还是个双目失明的残疾人。
二和站在他母亲面前,向那位姑娘招了两招手,因道:“请你过来见见,这是我妈。”那姑娘走了过去,叫了一声老太,丁老太就伸出右手来,一把握住了她的手,左手却在她手臂上肩上,全轻轻的抚摸一番。因笑道:“这可是一位小姑娘。二和,是哪一家的?”二和道:“你老坐着吧,先让我把一段子经过的事告诉你,然后再让她说她的。”丁老太就弯了腰,把刚才自己坐的凳子,拍了两下,笑道:“小姑娘,你就在这儿坐着吧。”她说完了这话,自己慢慢的走到对过的所在,弯下腰,伸着两手,在各处摸索了两三下,果然就让她摸到了一把小椅子,然后坐下。二和在墙上钉子上,取下了一条半干湿的手巾,在额头上乱摸擦了一阵,这就笑着把今日早上的事,叙述了一番。
P17-19
张恨水(1875—1967)原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他自小聪颖,迷恋文学,十三岁时就写出第一篇武侠小说。张恨水年轻时走南闯北,1919年出任安徽芜湖《皖南报》总编辑,开始记者生涯。1924年在北京协助成舍我创办《世界晚报》,担任副刊《夜光》主编,在《夜光》连载长篇小说《春明外史》,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创造了20世纪中国文坛的一个奇迹。
1993年出版的《张恨水全集》总共62卷,长中短小说一百多部,洋洋两千多万言,总共整整56卷,实在是蔚为大观。对这位可能是有史以来产量最丰的中国小说家,文学史家一般认为《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为其“四大代表作”,前三部系“社会言情”小说,后一部则为“借古讽今”的批判小说,或许可以大致展示张恨水众多小说的两大类型。其实,张恨水还创作了大量抗战小说、国难小说、历史小说、武侠小说和游记小说,还有数量同样惊人的散文和杂文。他是当之无愧的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大师。
张限水与上海的关系可追溯到1913年春,他十八岁时首次赴沪谋生。1918年初又到过上海,都是短暂的停留。1929年春,张恨水在北平结识严独鹤,应严之请,答应为上海《新闻报》撰写长篇。次年3月,《啼笑因缘》开始在《新闻报》连载,一炮打响,不久,张限水第三次到上海,把《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等已广获好评的作品交上海世界书局印行。1935年秋,张恨水四到上海,出任新创刊的上海《立报》副刊《花果山》主编,与谢六逸主编的《立报》新文学副刊《言林》交相辉映,并在《花果山》上连载长篇《艺术之宫》。次年,张恨水赴宁出任与张友鸾合办的《南京人报》社长,从此再未踏上上海的土地。
张恨水不仅为上海贡献了脍炙人口的《啼笑因缘》,他还在上海发表了久被忽视现在已为文学史家重新定位的长篇小说《夜深沉》。《夜深沉》1936年6月27日至1939年3月7日连载于上海《新闻报》副刊《茶话》,中有间断。1941年6月由上海三友书社推出单行本。无论是连载还是出书,《夜深沉》都不胫而走。后又由上海国华影业公司改编成故事片上映,同样大受欢迎。
《夜深沉》是张恨水处于创作鼎盛期的作品,是四十一回的章回体小说。40年代“总代经售”此书的上海百新书店的“张恨水长篇杰作大集成”中是这样介绍《夜深沉》的:
本书写一孤女投师学戏,经过层层困苦,得成红角。终因年轻识浅,被诱失足。对社会层嫖赌吃着种种罪恶,极力暴露。于男女间爱嗔贪欢等艳闻趣事,写来尤见细腻。文情相生,情节极紧张热烈,人物各色俱全,已由国华影业公司将本书内容摄制电影,足见佳妙。
虽是广告文字,基本上还是恰切的。《夜深沉》描写车夫丁二和与卖唱女王月容的情感纠葛,情节曲折,扣人心弦;挖掘人性,深刻透彻;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刻划,尤为细腻。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夜深沉,,原是戏曲《霸王别姬》中“虞姬舞剑”的一段曲牌名,张恨水匠心独运地将这一胡琴曲贯穿小说始终,成为牵系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纽带与情节发展的线索。不仅小说的多数场景都是发生在深沉的夜晚,而且小说的基调就是黑沉沉的清冷悲凉,“夜深沉”象征着丁二和与王月容命运的悲惨,揭示着社会的冷酷黑暗。就小说的构思巧妙、结构完整和人物塑造的丰满而言,《夜深沉》比之《啼笑因缘》更胜一筹。
奇怪的是,《夜深沉》长期以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第一个对《夜深沉》作出高度评价的是60年代的台湾旅美学者夏济安。他把张恨水与鲁迅、张爱玲并列为20世纪中国三大小说家之后,“特别推崇张氏的《夜深沉》,强调其结尾关于那个可怜的小贩的心理描写是大手笔”(引自庄信正《才情·见解·学问——敬悼夏济安先生》)。近年也有论者进一步论定:“《夜深沉》当与《啼笑因缘》并列张恨水两大言情著作,也可说是张恨水重要代表作。”(引自赵孝萱《张恨水小说新论》)
《夜深沉》初版本无序。后来在重庆重印时,张恨水新写了一篇序,最近才被发现。1957年6月,张恨水又为解放后重印《夜深沉》写了一篇序,这个重印本是否问世,不得而知。现在就把这两篇序置于书前,供读者参考。
张恨水1944年夏在重庆时,为《新民报》成都晚刊版副刊《出师表》撰写专栏“山窗小品”,1945年12月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单干亍本。散文集《山窗小品》以文言写成,充分显示了张恨水的古文功底和“就眼前小事物随感随书”的另一副笔墨,故也一并收入本卷。
陈子善
2009年夏于海上梅川书会
凡例
前言
上编 夜深沉
自序一
自序二
第一回 陋巷有知音暗聆妙曲 长街援弱女急上奔车
第二回 附骥止飘零登堂见母 入门供洒扫作客宜人
第三回 多半日勾留闻歌忆旧 增一宵梦寐移榻惊寒
第四回 娓婉话朝曦随亲挽客 殷勤进午酒得友为兄
第五回 茶肆访同俦老伶定计 神堂坐壮汉智女鸣冤
第六回 焚契灯前投怀讶痛哭 送衣月下搔首感清歌
第七回 腻友舌如簧良媒自荐 快人钱作胆盛会同参
第八回 一鸣惊人观场皆大悦 十年待字倚榻独清谈
第九回 闲话动芳心情俦暗许 蹑踪偷艳影秀士惊逢
第十回 难遏少年心秋波暗逗 不忘前日约雨夜还来
第十一回 甘冒雨淋漓驱车送艳 不妨灯掩映举袖藏羞
第十二回 无术谢殷勤背灯纳佩 多方夸富有列宝迎宾
第十三回 钓饵布层层深帷掩月 衣香来细细永巷随车
第十四回 小别兴尤浓依依肘下 遥看情更好款款灯前
第十五回 揉碎花囊曲终人已渺 抛残绣线香冷榻空存
第十六回 遍市访佳人佯狂走马 移家奉老母缱绻分羹
第十七回 妙语解愁颜红绳暗引 伤心到艳迹破镜难圆
第十八回 忙煞热衷人挑灯做伴 窃听夜阑语冒雨迁居
第十九回 顿悔醉中非席前借箸 渐成眉上恨榻畔拈针
第二十回 带醉说前缘落花有主 含羞挥别泪覆水难收
第二十一回 两字误虚荣千金失足 三朝成暴富半月倾家
第二十二回 末路博微官忍心割爱 长衢温旧梦掩泪回踪
第二十三回 仆仆风尘登堂人不见 萧萧车马纳币客何来
第二十四回 翠袖天寒卜钱迷去路 高轩夜过背烛泣残妆
第二十五回 难忍饥驱床头金作祟 空追迹到门外月飞寒
第二十六回 绝路忘羞泥云投骨肉 旧家隐恨禽兽咒衣冠
第二十七回 醉眼模糊窥帘嘲倩影 丰颐腼腆隔座弄连环
第二十八回 倚户作清谈莺花射覆 倾壶欣快举天日为盟
第二十九回 月老不辞劳三试冰斧 花姨如有信两卜金钗
第三十回 事业怯重摧来求旧雨 婚姻轻一诺归慰慈亲
第三十一回 朱户流芳掠逢花扑簌 洞房温梦惨听夜深沉
第三十二回 虎口遇黄衫忽圆破镜 楼头沉白月重陷魔城
第三十三回 入陷惜名花泪珠还债 返魂无国手碧玉沾泥
第三十四回 归去本无家穷居访旧 重逢偏有意长舌传疑
第三十五回 难道伤心但见新人笑 又成奇货都当上客看
第三十六回 别泪偷垂登场艰一面 机心暗斗举案祝双修
第三十七回 怀骺听歌事因惊艳变 蓄谋敬酒饵肯忍羞吞
第三十八回 献礼亲来登堂拜膝下 修函远遣拭泪忍入前
第三十九回 谈往悟危机樽前忏悔 隔宵成剧变枕上推贤
第四十回 一恸病衰亲惨难拒贿 片言惊过客愤极回车
第四十一回 立券谢月娘绝交有约 怀刀走雪夜饮恨无涯
下编 山窗小品
序
一 短案
二 涸溪
三 竹与鸡
四 泥里拔钉
五 野花插瓶
六 珊瑚子
七 断桥
八 雾之美
九 虫声
十 秋萤
十一 晚晴
十二 蒲草
十三 鸡鸣声中
十四 金银花
十五 待漏斋
十六 贵邻
十七 贱邻一
十八 天河影下
十九 劣琴
二十 愚贩
二一 购《两当轩集》者
二二 蕻菜花
二三 小紫菊
二四 猪肝价
二五 手杖
二六 余之马褂
二七 养鸡
二八 种莱
二九 鬼扯
三十 昼晦
三一 苔前偶忆
三二 忍也忍也
三三 埋葬
三四 苗文夷文
三五 路旁卖茶人
三六 农家两老弟兄
三七 儿时书
三八 吴旅长
三九 对照情境
四十 《长生殿》《桃花扇》合刊本
四一 冬晴
四二 跳棋
四三 建文峰
四四 禾雀与草人
四五 斑鸠之猎取
四六 忆车水人
四七 耙草者
四八 疗贫之铭
四九 月下谈秋
五十 劫余诗稿
五一 小月颂
五二 另一山窗
五三 断桥残雪
五四 果盘
五五 杜鹃花
五六 除夕苦忆
跋
编后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总目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和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便成为国家和民族新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缘于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编纂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也自当要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着眼,充分发挥历史的文化积淀和展现深厚的学术渊源,广采博辑,探幽烛微,以期起到应有的咨询鉴赏和导向传承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都会,对全国文化人才逐步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谓“海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全国四面八方文学人才云集上海、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籍贯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非皆上海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352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在编选这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主要不以作者的出生地域为界,而是视其是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了上海文学事业的共建共荣,并获得重要的文学成就为取舍。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在编选过程中除了直接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编委和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还得到人选作者的家属和海内外文化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信息和资料,特此铭记,以表谢忱。
2010年3月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
本卷为其中之一,收录了张恨水的代表作品,包括章回体小说《夜深沉》和五十六则小品文。
本书是《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中的其中一本,收录了张恨水的章回体小说《夜深沉》和五十六则小品文。其中,《夜深沉》写一孤女投师学戏,经过层层困苦,得成红角。终因年轻识浅,被诱失足。对社会层嫖赌吃着种种罪恶,极力暴露。于男女间爱嗔贪欢等艳闻趣事,写来尤见细腻。文情相生,情节极紧张热烈,人物各色俱全,已由国华影业公司将本书内容摄制电影,足见佳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