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企业文化角度,以纪事、对话、评论三个篇章,介绍了在企业家常德传的领导下,青岛港获得腾飞的发展之路与成功的经验,是一个典型的企业文化案例,其企业文化对于我国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常德传印象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杨春光 |
出版社 | 宁夏少儿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从企业文化角度,以纪事、对话、评论三个篇章,介绍了在企业家常德传的领导下,青岛港获得腾飞的发展之路与成功的经验,是一个典型的企业文化案例,其企业文化对于我国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内容推荐 以常德传同志为首的青岛港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实干兴港,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用真理的力量启迪人心,用人格的力量激励人心,用情感的力量温暖人心,用民主的力量凝聚人心,努力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建设了一个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具有共产党人之德和市场经济之才的领导班子。这种和谐的力量,正是今日青岛港成就辉煌的灵魂。常德传是山东人的骄傲,是宁夏企业家的榜样,是实践科学发展的楷模。 本书集中彰显了常德传这位青岛港掌门人谦卑的姿态、“宰相”的气度、超人的勇气、非凡的胆略、执著的追求、无私的奉献的精神,走进宁夏企业家的心灵家园,共创宁夏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目录 上篇 纪事 百年老港换新颜 ——青岛港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青岛港:扭转乾坤的四次决策 常德传,20年与港“共荣” 职工的心就是企业的根 ——记全国劳模、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 “金牌班子”带起亿吨大港 职工心中的好兄长 超越奇迹的秒时代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楷模——常德传 以人为本 ——青岛港国企改革探新路 和谐之美 ——青岛港实践科学发展观纪实 常德传的中国式管理 李盛霖部长盛赞:青岛港是全国交通行业的骄傲 《青岛港十条》诠释科学发展模式 不建码头挖潜力照样发展 对农民工,青岛港意味着什么 青岛港亲情港清洁港 “青岛港科学发展”系列报道 常德传,国企好班长 乘长风破万里浪 ——青岛港改革发展之路调研 常德传:演绎百年老港新传奇 《常德传论国企》出版发行 在危机中挺立的坚毅风骨 重金造岗不减一人 《常德传论国企》管理思想高峰论坛举行 时代召唤青岛港经验 手捧金球的人 ——记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义不容辞 ——访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 一个好的领导集体搞好了一个大型企业 ——关于青岛港务局情况的调查报告 成功之本 ——青岛港务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纪事 将“老搬”的代名词扔进太平洋 中篇 对话 超越自我潜心大计 尽最大努力把青岛港建设发展得更快更好 ——常德传做客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直播实录 常德传谈人才观 挑战极限超常发展 ——访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 青岛港的跨越 合纵连横破坚冰 ——访青岛港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张磊 常德传做客新浪聊天实录 激发国企效能的四种力量 我们是在中国搞国企 ——《国企》与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对话 常德传专访 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 青岛港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谈大型企业节能减排 为农民工营造幸福家园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访谈 青岛港总裁常德传谈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风雨中挺直国企脊梁 ——专访青岛港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 逆势上扬彰显国企本色 专访人大代表、青岛港总裁常德传 “长子”常德传 干出国企发展志气 ——常德传接受《美国之音》资深记者周幼康专访 下篇 评论 发挥国企的支柱作用 飞得高看得远抓得准 神奇的港湾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好典型 创新的张力 青岛港经验值得重视 常德传身上的文化特色 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从青岛港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企业领袖 人的工作最关键 常德传:我是工人的儿子 “决不让一个员工下岗” 以人为本与因人而宜 给当代“阿基米德”的黄金支点 实在人说的实在话 大道至简 ——从《常德传论国企》说开去 干事业就要有“三不”精神 挺起国企脊梁 一部洗涤心灵的现代“孝经” ——读《常德传论国企》 青岛港的意义 ——评《常德传论国企》 领导干部要有高尚情操 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性的跨越 ——祝贺青岛港吞吐量超越亿吨 试读章节 常德传,20年与港“共荣” 黄伟 改革篇:改革造就今天的辉煌——青岛港20年改革之路 1968年,常德传从大连海运学院毕业后到青岛港工作,先做装卸工人,后担任过机电科副科长、科长,作业区党委副书记、主任等职务。在1984年,也就是青岛港改革开放的同一年,常德传出任青岛港务局党委书记。从此,常德传便与青岛港的荣辱兴衰相联系。 青岛港真正改革的开始是1987年1月1日,根据国务院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会议精神,青岛港正式实行以青岛市人民政府管理为主、交通部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名称由“青岛港港务管理局”更名为“青岛港务局”。 1988年9月2日,常德传出任港务局局长,当年12月,青岛港实行局长负责制。从此,青岛港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始。 1988年9月25日,青岛港将青岛港第一、二、三、四作业区的名称进行了更改,以适应改革的需要,并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1989年6月,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港务局签订经营承包合同书,使港口在改变企业经营机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2003年,青岛港体制发展掀开新的一页,1月8日,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揭牌,青岛港管理体制实现重大变革,由过去政企合一的企业转变为现代企业集团。 改革的成果是巨大的,青岛港吞吐量从2000万吨到去年突破了1.4亿吨。在去年8月份,青岛港与国内外其他三方签订了目前我国最大的港口合作项目,创造了新的合作方式。 一个国企改革的成功并不能只依靠勇气和吃苦精神,更需要智慧。 常德传便是一位富有创意的企业家。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港口以地域划分腹地,但常德传认识到“没有货主,没有用户,青岛港就没有饭吃。谁行动快,谁发展上去了,市场就是谁的,航运中心就是谁的”。审时度势,他提出了“主战场在港外”“960万平方公里都是青岛港的经济腹地”的观念。 未来篇:向着北方航运中心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青岛港吞吐量从2000万吨发展到今天的1.4亿吨,跻身于世界亿吨港口行列。但常德传并不满足眼前的成绩。随着2002年我市经济中心的西移,港口的西移给青岛港发展带来新的空间。 常德传说:“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便利化、国际运输集装箱化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港口发展带来了更为难得的机遇。青岛港的蓝图规划是建成以广阔腹地为依托,以物流、信息中心为支撑,具备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作用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随着去年吞吐量突破1.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箱,三国四方项目的签订给了青岛港巨大的发展信心。常德传正憧憬着青岛港美好的未来。“到2010年,吞吐量力争突破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 篇外篇:常德传9次灭火传奇 自1989年至今,常德传先后成功地组织指挥了9次灭火抢险,这9次经历,向我们展现了常德传的另一面。 1993年12月1,6日,在“华海一号”油轮灭火抢险中,常德传连续9个小时盯在现场指挥灭火抢险,最终将大火扑灭,创造了油轮海上灭火的奇迹,被上级领导誉为海上灭火专家。 1997年正月初一,货船“北拖710”发生火灾时,当时常德传正在黄岛新港区慰问一线职工,接到火警后,他立即火速赶往火灾现场,面对舰内弹药随时可能爆炸的生命危险,常德传连续15个小时坚守在第一线指挥。等到第二天凌晨灭火结束时,他的双腿已经肿胀,被人扶着走下指挥船。 而真正让人记忆深刻的,也是常德传无法忘记的要数1989年黄岛油库的灭火经历。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胜利油田黄岛油库遭雷击起火,10时45分,常德传等领导即从青岛乘船赶到现场组织灭火抢险。到下午4点,风向由北转南,凶猛的火舌严重威胁着黄岛油港,更大的爆炸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为避免更大的损失,市指挥部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接到命令后,参加救火的人员纷纷上船,常德传留在最后。一名船员拉住常德传,让他上先开的“港燕”轮,常德传说:“你们可以走,我不能走!” 在黄岛油库灭火抢险中,常德传整整五天四夜坚守在前线,指挥着3000多名海港职工与烈火展开了殊死决战,保证了海港安然无恙。 当今天再次提起这9次灭火经历的时候,常德传语气里透出的是轻松。但从中,我们仍能感觉到当时形势的紧迫与危险。 (2010年5月17日《财经旧报》) P24-26 序言 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5月在银川会见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时指出,中国国有企业能够搞好,就在于像常德传一样培育出了以许振超为代表的金牌团队。金融危机来袭,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 青岛港和常德传之于改革开放的中国,无疑具有标杆意义。 这种意义就是青岛港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了财富。当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中急速滑坡时,青岛港这个具有117年历史、23000多人的国家特大型港口,经受住了考验,焕发出应对危机的巨大能量,实现了吞吐量从2000万吨到3亿吨的世界第七大港的跨越,为国家创造了上千亿元的海关关税税源和上百万的就业岗位。这种意义更在于常德传带领青岛港为人类贡献了一种精神、一种人格的力量。3月,陈建国同志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第6期刊登的《青岛港常德传同志话国企》一文上批示:“青岛港能搞上去,靠的是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责任心。工人们都说常德传同志干起工作来是‘拼命三郎’‘不要命’‘不怕难“不怕事’。其实,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这种‘三不’精神。” 以常德传同志为首的青岛港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实干兴港,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用真理的力量启迪人心,用人格的力量激励人心,用情感的力量温暖人心,用民主的力量凝聚人心,努力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建设了一个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具有共产党人之德和市场经济之才的领导班子。这种和谐的力量,正是今日青岛港成就辉煌的灵魂。常德传是山东人的骄傲,是宁夏企业家的榜样,是实践科学发展的楷模。 对宁夏来讲,因为原来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自然条件恶劣,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以国有骨干企业作支撑。我们的事业需要更多像青岛港这样的先进典型,需要更多像常德传同志这样的优秀企业家。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常德传同志为榜样和标杆,切实发扬“三不”精神,每一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忠实实践者和坚定执行者。希望全区干部群众,尤其是国有骨干企业,一定要树立信心,振奋精神,知难而进,逆势而上,以“小省区能办大事情”的豪迈激情,自加压力,奋起直追,为实现宁夏经济跨越式发展继续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危机彰显品质,时代呼唤典型。在当前形势下,大力宣传推广青岛港应对危机、科学发展的先进经验,对于正确认识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后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常德传印象》一书付梓印刷之际,应该让更多的宁夏人,尤其是宁夏的企业家们认识常德传,了解常德传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感受到常德传的人格力量。希望宁夏的企业家走进常德传的精神世界,也希望《常德传印象》一书中集中彰显的常德传这位青岛港掌门人谦卑的姿态、“宰相”的气度、超人的勇气、非凡的胆略、执著的追求、无私的奉献的精神,走进宁夏企业家的心灵家园,共创宁夏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杨春光 2009年11月29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