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生帝国 接受磨炼
我们都知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能够称之为天骄的人其实并不只有他一个,或许蒙古人骨子里就具有这种不服输、挑战世界的天性。随着成吉思汗的去世,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上并没有就此没落,而是出现了新一代的骄子。
元太祖十年(1215年)八月的一天,在漠北草原上的一个蒙古包里,几位蒙古族的妇女和一名接生婆正围在一个产妇的旁边忙碌着。不一会儿,就从产房里传出了一个婴孩的哭声,众人赶紧围过去观看,原来是一个生得黑黝黝的男孩,大家喜不自胜,赶紧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等候在蒙古包外的男人们。男人们听了,也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没错,出生在这个黄金家族的男婴,就是将来鼎鼎有名的元世祖忽必烈。
所谓的“黄金家族”还是有来历的。
据说,蒙古民族本来是有共同的祖先的。一个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翻译为苍色的狼,后来他娶了受天命而生的豁埃马阑勒,翻译为惨白色的鹿,两个人生了一个儿子,为他取名为巴塔赤罕。
巴塔赤罕的第十传人是朵奔篾儿干,朵奔篾儿干娶了美丽漂亮的阿阑豁阿,两个人在草原上的生活十分和谐美满。但好景不长,朵奔篾儿干在妻子生下第二个儿子以后就去世了。阿阑豁阿后来受到圣光的照耀,又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不忽合答吉、不合秃撒勒吉和索端察儿。蒙古人认为这三个儿子的出身都是纯洁的蒙古人,而且后来的蒙古可汗大都出生于这个家族,因此该家族被蒙古尊为“黄金家族”。伟大的“成吉思汗”也是该黄金家族的后人。
1204年,成吉思汗完成了统一蒙古高原的大业,随后就制定了“忽里台”。“忽里台”又作“忽邻勒塔”、“忽里勒台”、“库列尔台”等,是大聚会的意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将其变为决议国家事务和推选大汗的一种聚会方式。在1206年的忽里台上,成吉思汗被蒙古贵族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大蒙古国也正式建立起来。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并没有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或者文化发展上,而是继续对外发动战争,首选的战争目标就是中原地区的金朝。
说起蒙古和金朝的战争,也是由世仇引起的。原来,成吉思汗的祖父俺巴孩汗在担任蒙古部的首领时曾经被塔塔儿人偷袭捉住,然后就被押送到金朝,金朝的皇帝竟然残酷地将其杀害了。从那时起,蒙古后人就发誓与金朝势不两立。后来,金人一直侵犯蒙古帝国,经常掳掠蒙古人,将他们作为奴隶进行贩卖。金世宗害怕蒙古有一天强大起来会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每三年就会对蒙古进行一次大规模征战,避免蒙古强大。金朝这样的做法,更加重了两国的仇恨。
虽然两国有如此大的仇恨,但在金世宗、金章宗的统治时期,金朝势力强大,蒙古力量薄弱,因此只能采取退避政策,不敢轻举妄动。直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金章宗完颜璟也因病去世。金朝和蒙古的力量对比才发生了变化。金章宗虽有众多妃嫔,却没有生育一个儿子。金章宗去世,只好将皇位传给了其皇叔完颜永济,也就是卫绍王。
说起完颜永济,他本人优柔寡断、懦弱无能、遇事很少有自己的主见,算是金朝的一位昏庸君主,因此成吉思汗很看不起他,同时也让他找到了分身的契机。1209年,卫绍王即位,按照惯例,蒙古的领导人应该向金朝君主朝贺,但成吉思汗怎会对自己厌恶的人屈膝呢。成吉思汗不但不拜,反而认为攻金报仇的时机已到,于是下定了决心要与金朝决裂,来个先发制人,派兵攻打金朝。
元太祖六年(1211年),成吉思汗发动了攻金战争。他带领蒙古士兵一路过关斩将,接连夺取了金朝大部分土地,并迅速逼向了金朝的首都,也就是当时的大都,今天的北京。
卫绍王面对蒙古大军如此猛烈的攻势,在崇庆二年(1213年)的时候紧急起用胡沙虎为右副元帅,率领武卫军五千人在中都城北驻守,以防止蒙古军队破城而人。胡沙虎本就是个无赖,他不但不进行防守,反而成天作乐。一天,卫绍王派使臣进行劝诫,没想到被他打死。胡沙虎为了躲避金朝的法治,起兵叛变,直接杀死了卫绍王,积极准备起自己称帝的事情。但金朝内部没有人同意他当皇帝的决定。经过商讨,大家决定让卫绍王的儿子完颜珣在即位,也就是后来的金宣宗。
金宣宗即位之后,面对蒙古大军咄咄逼人的攻势,自知无力抵抗,直接派出了使者与蒙古议和。
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大军连年征战,虽然连连获胜,但也人马疲惫,有意暂时休养生息,所以就同意了金朝的求和,同时提出了很多苛刻的条件,金朝全部同意。
蒙古军队退走以后,金宣宗仍然心有余悸,害怕蒙古军队再次南下进攻。贞祐二年(1214年),便把都城迁到了汴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
成吉思汗听说金宣宗改迁了都城,认为金朝缺乏议和诚意,于是再次发兵南下。
这次的蒙古大军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更是所向披靡,迅速占领了元大都。但成吉思汗知道金朝经营多年,根基稳固,一时难以灭亡,于是便在该地设置机构进行管理,自己则带领军队回了漠北。就在这时,下一代天骄,忽必烈诞生了。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儿子——拖雷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当时,在蒙古部落中也流行着一夫多妻制,每一个男人都能供养多个妻子。忽必烈是拖雷的正妻唆鲁禾帖尼的儿子。
说起唆鲁禾帖尼,也是一个比较传奇的女性,她共生有四个儿子,即长子蒙哥、次子忽必烈、三子旭烈兀、四子阿里不哥。如果按拖雷正妻所生的儿子进行排序的话,那忽必烈则排行老二。
唆鲁禾帖尼是克烈部首领王汗的兄弟扎合敢不的女儿。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后,看到扎合敢不的三个女儿都很美丽,便将他的大女儿阿必合娶作自己的妻子,将他的二女儿和三女儿都给了自己的儿子。唆鲁禾帖尼就是成吉思汗赐给幼子拖雷的三女儿。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