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淞沪大会战(1937)/话说中国抗战史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徐志耕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话说中国抗战史》是一套完整记录中国抗战史的鸿篇巨著。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叙述这段历史,意在对中国抗战历史的沉痛缅怀和深刻解读。

徐志耕所著的《淞沪大会战(1937)》全景式地再现了1937年8月13日开始历时3个月的上海战场的烽火硝烟,用理性思考审视历史原貌。本书以全景白描手法配以清晰真实的老照片,带领读者一起走进封存已久的历史档案。

内容推荐

“八一三”淞沪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

《淞沪大会战(1937)》以中日上海战场为圭线,以国际外交斗争为背景,展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万众一心的凛然正气,描写了从统帅部的高级将领到各界民众的抗日救亡活动。一触即发的虹桥事件,寸土必争的“血肉磨坊”,姚子青营宝山悲歌,八百壮士威名四行;大场撤退,杨行喋血,闸北大火,直至孤岛沦陷。既有枪林弹雨的浴血厮拼,又有秘密战线的除奸暗杀;还有赤胆忠心的悲壮英烈和名扬四海的慷慨义举。

《淞沪大会战(1937)》作者徐志耕采访当年官兵,踏看战场地形,查阅原始档案,以翔实的史料和文学笔法。全景式地再现了1937年8月13日开始历时3个月的上海战场的烽火硝烟,气势恢宏,场面雄奇,为历史留下了一部关于淞沪抗战的真实记录。

目录

第一章 一声枪响,揭开了中国抗战的序幕[1]

 1.一触即发[2]

 2.风驰电掣[6]

 3.沪宁急电[9]

 4.剑拔弩张[11]

 5.计谋和阴谋[13]

 6.调兵遣将[17]

第二章 攻击!攻击!攻击![25]

 1.横扫千军[26]

 2.碧空扬威[28]

 3.寸土必争[32]

 4.弓与箭[36]

 5.长天大捷[40]

 6.众矢之的[44]

 7.铁拳行动[48]

 8.烈火尖刀[54]

第三章 日本到上海是三天,贵州到上海走了三十七天[59]

 1.旧地故友[60]

 2.推波助澜[66]

 3.急如星火[71]

 4.大本营[74]

 5.百川归海[77]

第四章 向全国的所有爱国军队和爱国同胞致以

 革命的敬礼[85]

 1.誓师出征[86]

 2.豪气长歌[90]

 3.血雨江阴[95]

 4.铁军神炮[99]

第五章 从优势进攻到弱势防御[107]

 1.全线登陆[108]

 2.吴淞失守[112]

 3.宝山青史[118]

 4.分割包围[122]

第六章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129]

 1.铁的后盾[130]

 2.捧出你的心[136]

 3.血色红十字[145]

 4.巾帼风采[154]

 5.患难相依[161]

第七章 艰难的苦守,一寸山河一寸血[169]

 1.血肉磨坊(一)[170]

 2.血肉磨坊(二)[174]

 3.血肉磨坊(三)[178]

 4.血肉磨坊(四)[185

第八章 最后的拼搏[191]

 1.先下手为强[192]

 2.多路突击[198]

 3.以守为攻[203]

第九章 “兴登堡”防线在哪里[209]

 1.大场失陷[210]

 2.壮士浩歌[214]

 3.最后的防线[224]

 4.肉弹攻击[230]

 5.腹背受敌[235]

 6.哀兵悲民[241]

后记[253]

试读章节

一触即发

由南而北的淞沪铁路以江湾为中心。东江湾路1号面对四川北路的拐弯处,像军舰状般地横卧着一幢四层高的钢筋混凝土大楼。椭圆的外形和粗壮的门柱以及粗线条式的建筑风格,显示出大和民族的骄横和强壮。这幢建于1924年占地6 130平方米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的重要据点和指挥部。

这幢军舰状大楼背后,淞沪铁路逶迤而过。这里是虹口地区的繁华地段,也是公共租界和华界的边缘地区,横浜路、宝山路、宝兴路和四川北路在这里交会。相距不远的北面,是松柏苍翠的虹口公园。宝山路上狭窄而平坦的八字桥,因引发了1932年19路军的“一·二八”抵抗和1937年的“八一三”抗战而闻名。

和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1937年“八一三”的淞沪抗战是日本侵略军的故伎重演,也是贫弱而坚毅的中华民族又一次悲壮的呐喊。

这一天是星期五,8月的太阳像火球在天空燃烧。

住在法租界的姜豪,一吃完早饭就急匆匆地赶往西藏路三马路的一条里弄。里弄里有一幢二层的老式楼房,这里是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秘书处的办公室。秘书长叫陶百川,是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的执行委员。小个子的姜豪那年29岁,是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的监察委员,又兼市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的书记。“七七”事变后,“抗日救亡”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上海市的工人、妇女、青年和学生纷纷成立各行各业的群众救亡组织。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领导的500多个半公开的秘密组织全是合法的社会团体,他们得到市党部的许可证,又经过社会局的登记。救亡团体的目的大都是支援华北的抗日运动。1937年的夏季,上海的抗日救亡活动如火如荼。

姜豪刚刚从庐山参加暑期军官训练回来。蒋介石亲任训练团团长,陈诚任教育长,下设30个中队,每个中队150人,人人都是雄赳赳的一身戎装。中队长由师长担任,原定三个星期的训练课目,结果两个星期就结束了。

原因是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7月4日训练团开学,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姜豪是以上海市新生活运动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参加蒋介石7月17日召集的庐山谈话会的。行政院长蒋介石对卢沟桥事变发表了意见,他说:“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占领,那么我们五百年的古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

姜豪记得十分真切,蒋介石说到这里的时候提高了嗓音:“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士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聆听了这番慷慨激昂的讲话,姜豪的心中既激动又紧张。他是上海人,老家在上海北郊的宝山。自从5年前日军挑起“一·二八”事变,19路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就失去了在上海驻军的权利。眼见野心勃勃的日本兵又点燃了华北的战火,毕业于上海交大的姜豪怒火填膺。他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个秀才,后来到宋庆龄家当家庭教师。大战在即,复仇的炮火可以扬中国人的民族正气,但两军交战,&NR该蒙受多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这时,有人送来了早晨出版的报纸,姜豪接过报纸,散发着油墨味的报纸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火药味。《本市新闻》栏的头条消息是《日军舰兵靡集本埠形势严重》。及便衣队,在横浜河以东及青云桥开始活动,并在今晨3时余,曾开三四枪挑衅,但我方沉着镇静,不予理睬。今晨2时后,记者驱车往公共租界与闸北交界处作最后巡视,但见凡通华界之各铁栅门,均已紧闭,每处均有武装万国商团警卫把守。遥视闸北方向,马路电灯,虽仍如昔日光亮,但路上空无一人,状至凄凉,无形中已入战时状态矣。

密密麻麻的铅字报道的都是临战前的紧张气氛。吴淞、闸北、江湾一带的居民,纷纷携带箱笼争向租界区域搬迁,汽车、人力车被雇一空。昨晚10时左右,日方军队纷纷出动,并有多名日军间谍,混入我交通要道以及公共场所刺探消息。公共租界中的店铺多已提前关门,有轨电车9点45分时都已进厂,只有往来于北四川路、靶子路、静安寺之间及外洋泾桥、静安寺间的一、二路电车维持运行。英国、美国、法国都已准备增兵来沪,法国400名陆军昨夜已从安南到沪,另400名下周可到。英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分别由香港和菲律宾出发。公共租界的万国商团和法租界的白俄商团,昨夜也已出动,布防租界边境道口,租界巡捕也全体出动,维持区内治安。

还有,在上海的江海各轮,已全数离沪。自本日起,上海的华商轮船公司,不论国营、民航,各航线的正班轮船,已完全停航。京沪铁路线的客车,昨日也已停驶。

每一则标题都令人担忧,《俞市长发表重要谈话,日派大批军舰到沪殊深遗憾,深盼市民镇静尽国民之职责》、《共同委员会昨开会应日方之请竟要求我方撤兵,俞市长严正驳斥,会议无结果》……

与《申报》和《新闻报》成为上海三足鼎立的《时报》,在8月13日的报纸封面上,加印了两个血一样的大字:难关。

就在姜豪翻阅当天报纸的时候,苏州河北的宝山路上,日本海军陆战队首先向中国军队扫射,这是1937年8月13日上午9时15分。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1: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