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谭易编著的《把时间放在对的地方》内容介绍:能够时刻忙于要事,是一个人提高工作效能的关键。也就是说,区别一个人工作效能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不是看他有多么努力地工作,而是要看他能不能时刻忙于要事,忙在点子上。
著名效能管理专家亨瑞·杜哈提说,不论他出多少钱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具有两种能力的人。这两种能力是:第一,能思考;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亨瑞·杜哈提一语道破了我们提高工作效能的关键——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这也正是本书期望带给各位读者的一个提升个人工作效能的理念: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把时间放在对的地方。
由谭易编著的《把时间放在对的地方》内容介绍:国内外许多效率管理专家在提倡人们要“少干活,多出成果”的同时,无一例外地都十分强调“要更多地享受生活,不要过于迷恋工作”,为此,《把时间放在对的地方》在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提升工作效能的理念和方法之后,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技巧,让大家在高效工作的同时也能够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目标与时间有关系吗?时间管理专家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回答:“是的,有关系。”
关于目标的作用,耶鲁大学曾就这一问题在一群智力与年龄都相近的优秀年轻人中进行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3%的人有自己清晰的目标,后来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精英、行业领袖,生活在社会的上层;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后来他们几乎都是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标,后来他们基本上属于社会中的大众群体,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事业平平;27%的人没有目标,后来他们过得很不如意,工作不稳定,常常怨天尤人。
由此可见,明确而清晰的目标,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甩。所以,掌握时间应该有的放矢,日常活动都要紧紧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
下面,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美国海岸警卫队有一名厨师。这名厨师在空余时间代同事写情书,写了一段时间以后,他突然觉得自己爱上了写作。他给自己订立了一个目标: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完成一部长篇小说。于是他立刻行动起来。每天晚上,大家都去娱乐了,他却躲在屋子里不停地写作。
这样整整写了8年以后,他终于第一次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可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豆腐块文章,稿酬也只不过是10美元。但他并没有灰心,相反,他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潜能。
从美国海岸警卫队退役以后,他仍然写个不停。稿费没有得到多少,欠款却越来越多。有时候,他甚至没有买面包的钱。朋友们见他实在太穷困了,就给他介绍了一份到政府部门工作的差事。可他却拒绝了。他说:“我要做一个作家,我必须不停地写作。”
经过几年努力,他终于写出了预想的那本书。为了这本书,他花费了整整12年的时间,忍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困苦。因为不停地写作,他的手指已经变形,他的视力也下降了许多。
然而,他成功了!他的小说出版后,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仅在美国就发行了160万册精装本和370万册平装本。
这部小说还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观众超过一亿三千万人,创电视收视率历史最高纪录。
这位作家的名字叫哈里,他获得了“普利策”奖,收入一下子超过了500万美元。他的成名之作就是至今仍经常被人们所读到的《根》这本书。
无论一个人做什么工作,他都期待着有一个最好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通过努力后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但在工作中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不可能有积极的行动,也就不可能收获丰硕的成果。那些工作效率高的人都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他们往往在做事情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也知道为了实现目标,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因而能事半功倍,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目标对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当不断向目标努力时,目标就会成为指明方向、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
从耶鲁大学的调查中可以知道,3%的成年人会写下自己的目标,并据此为每天的工作制订计划。当一个人能坐下来写出自己的目标时,他就跻身于这3%的成功人士之中了。
清晰的目标能协助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使我们不至于走许多冤枉路。就好像赛跑的选手一样,他们都是朝着终点进发的,目的就是第一个冲线。更重要的是,确定目标能使我们集中注意力和意志力,并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要怎样做才能有所收获。P1-3
美国时间管理之父阿兰·拉金说过,勤劳不一定有好报,要学会聪明地工作。拉金先生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人只靠忙并不能保证取得好的结果,只有善于掌控时间、能够时刻忙于要事的人才能够取得好的结果,成为工作和辛勤劳动的受益者。
能够时刻忙于要事,是一个人提高工作效能的关键。也就是说,区别一个人工作效能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不是看他有多么努力地工作,而是要看他能不能时刻忙于要事,忙在点子上。
著名效能管理专家亨瑞·杜哈提说,不论他出多少钱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具有两种能力的人。这两种能力是:第一,能思考;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亨瑞·杜哈提一语道破了我们提高工作效能的关键——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这也正是本书期望带给各位读者的一个提升个人工作效能的理念: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把时间放在对的地方。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一些不重要的和无意义的事情上,那么他就没有时间去做重要的和有意义的事情了。这也是很多人总是忙得团团转,但是工作还是不见成效的重要原因。忙并不能直接为你带来你所期待的结果,而只有正确的行动才能为你带来预期的结果。一个人只知道忙而不知道忙于正确的事,就好像一个把宝押在了错误地方的赌徒,最后只能连本带利地输光。
做事缺乏重点,不能够忙于要事,不仅是工作上的一个坏习惯,而且它还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因为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工作一团糟,那么整个生活也将失衡。同时,生活失衡,我们的工作效能也会受到影响。事实上,如果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那些做事效率高、工作业绩好的人,往往在处理个人生活方面也做得非常好,他们能较好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之间的时间冲突,使两者得到了兼顾。
国内外许多效率管理专家在提倡人们要“少干活,多出成果”的同时,无一例外地都十分强调“要更多地享受生活,不要过于迷恋工作”,为此,本书在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提升工作效能的理念和方法之后,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技巧,让大家在高效工作的同时也能够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编著者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