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诗风自然纯净,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不仅为中国诗歌指明诗之本质,更重要的在于让人体味到生命纯净的气息,读之忘我。顾城的小说《英儿》以开放型的结构,诗化的语言,展现了人世间的真性情,令人震撼。《顾城作品(珍藏版)》收录了当代诗人顾城的诗歌、诗论和文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顾城作品(珍藏版)/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顾城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顾城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诗风自然纯净,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不仅为中国诗歌指明诗之本质,更重要的在于让人体味到生命纯净的气息,读之忘我。顾城的小说《英儿》以开放型的结构,诗化的语言,展现了人世间的真性情,令人震撼。《顾城作品(珍藏版)》收录了当代诗人顾城的诗歌、诗论和文摘。 内容推荐 《顾城作品(珍藏版)》收录了当代诗人顾城的部分文学作品。 顾城(1956—1993),中国当代诗人,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1956年出生于北京,1962年开始写诗,1987年应邀出国访问讲学,1993年离世。顾城的哲学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作品《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中,他认为哲学使人自在,并不使人存在。“自然”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没有预设目的的和顺状态。美是顾城的终身信仰,贯穿在他所有的作品和整个的人生道路中。顾城曾将自己的诗创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的我(1974)作者以《生命幻想曲》为代表作;文化的我(1977—1982)作者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代表作;反文化的我(1982—1986)作者以《布林的档案》为代表作;无我(1986—1993)作者以《颂歌世界》《水银》为代表作。诗风自然纯净,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不仅为中国诗歌指明诗之本质,更重要的在于让人体味到生命纯净的气息,读之忘我。顾城的小说《英儿》以开放型的结构,诗化的语言,展现了人世间的真性情,令人震撼。《顾城作品(珍藏版)》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诗歌 星月的来由 我的幻想 太阳照耀着 村野之夜 无名的小花 我赞美世界 生命幻想曲 幻想与梦 白云梦(十三首) 渎史 寄妈妈 怀古诗哲十一一章 我是黄昏的儿子 秋望 夕时 地震 秋林 小楼信笔 震旦歌 闲步 自叹 闲笔五则 长卧荆棘中 官感 游玉潭 僧感 一代人 摄 结束 泊 指北针 给我的尊师安徒生 给安徒生 牺牲者.希望者(11首) 梦痕 雪人 就义 水乡 游戏 蚯蚓 远和近 小巷 芦席 我总觉得 感觉 弧线 在陌生的街上 在淡淡的秋季 世界和我(85首选24首) 羽化 昨天,像黑色的蛇 我的诗 规避 简历 永别了,墓地 留学 雪的微笑 思想之树 土地是弯曲的 回归(一) 初夏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古代战争 小花的信念 不要在那里踱步 叽叽喳喳的寂静 我的心爱着世界 布林的出生及出国 我耕耘 还记得那条河吗 给我逝去的老祖母(一) 现代的桥 也许,我不该写信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 十二岁的广场 不是再见 生日 布林的遗嘱 我要走啦 我的一个春天 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 设计重逢 小春天的谣曲 港日写生 老人(一) 老人(直) 猿人之猎 灰鹊 佛浯 生命的愿望 童年的河滨 有时,我真想 节日 郊外 我要编一只小船 分离 梦园 门前 来临 分别的海 我们喜欢葡萄 铁铃 南国之秋(一) 南国之秋(二) 南国之秋(三) 异地 净土 转入静物 我不知道怎样爱你 曾经 倾听时间 早晨的花 很久以来 都市留影 探监 一个没有人的村子 许多时间,像烟 有墙的梦寐和醒 分布 我还在收集金黄的烟丝 季节.保存黄昏和早晨 就在那个小村里 提示 方舟一 懂事年龄 内画 来源 史涛 有时 迎新 是树木游泳的力量 名 目 届时 我们写东西 村子里鸟不多了 红酒 失事 家.家 上边有天 作业 麻衣相法 案 柳罐 愿 前卫 日晕 直塘 暖天 阳光下的人 铁矾 机关 法门 箭 衢 墓床 明示 压刨 淡水湾 原作 桌子 神说 医务室 木梯 小旗 □ 埕 我最后的日子 看见 集市 麦田 桥 小说 扫瞄 回文几何 重名 海盗 日历 中华门 德胜门 剪贴 一人 紫竹院 邓肯 首都剧场 昌平 南池子 太平湖 故宫 白石桥 公主坟 建国门 象来街 豁口 将台路 鬼进城 你在等海水吗 (无题) 有无说 大集 娴歌 风鸣荒丘 言外 远村 “渺渺大水” “空山不为空” “鸟与声俱去” 回家 诗论 诗话散页 关于《城》的两封信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文摘 《你是前所未有的,又是久已存在的》 《这一瞬间破译出全部飞翔的奥秘》 《唯一能给我启示的是我的梦》 《神明留下的痕迹》 《生命创造了诗歌》 《“看见鸟飞你也就飞了”》 《“神灵贯穿其间”》 《别有天地非人间》 《与穗子谈》 《冥冥的人间游戏》 《真理没有“好”“坏”》 《为了有一天到树上去歌唱》 《麦地在阳光下一片平坦》 《最端正的杯子,是桔子》 《实境.虚境.幻境》 《因为土地才有天空》 《只要诚实,就能到达》 《说出来,就说出来了》 《灵魂艺术环境》 《光使万物枯萎,又使万物生长》 《与起点合一的终点》 《解释概念我不擅长》 《它诞生另一个世界在》 《处然在心里,心在自然中》 《语言是自己的就好》 《来自命运感中的认识》 《“排着队,突然我就走出去了”》 《感性即自然的理性》 《生命与生活无关》 《树枝轻轻动,屋里有灯光》 《我就看它是不是真的》 《生生之境》 树枝的疏忽 试读章节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东方艺术的灵性与背景 佛拿起一枝花是须臾的事情,它却穿越两千五百年到达了我们的今天;花早已谢了,却在时间中历历在目;它是如此的乌有,又是如此的清晰。——释迦牟尼是个王子.他离弃了现世中他拥有的一切,穿越人世弥障,到达了他的境界;这时他拿起这枝花,这枝花才会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就是我说的东方意识。孔子赶一架破马车周游列国。奔波十四年到处游说,贵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不奢求说服别人,那并不是他的目的。他想达到的是一个行为过程的尽善尽美。 现世对他来说如果是“万古长空”的话.他的行为便是他的“一朝风月”;同时这一“一朝风月”亦如“万古长空”,而“万古长空”也即“一朝风月”。 要是没有这个背景的话.那就触及不到中国古典精神,更谈不上感受东方艺术的特性。 中国古代文化点点滴滴.哪怕是匠人的文化.都蕴涵着这个韵味。中国自最古老的时候起,就有人住在山里默想一言不发。中国显耀的文化根植于此。正因为这个不为人所见的巨大的根。偶尔生发出的一枝花、一片叶才会格外永久,谐和宁静,才能够穿越漫漫时空而在今天鲜明如初。 东方艺术的“灵”和“象”是在东方艺术的境界——它的“空”——巨大的隐性背景下显现的。它们是浑然为一的生命体。这样的血液也流淌在我们的身体里。 我很小的时候,就想筑一座小城,黄昏的时候带着弓箭在上面走,外边没有人。一九八八年,我到达了新西兰的一个小岛.我站在一块长了青苔的大石头上看海,我意识到有一件事情开始了。然后我经年累月地打这块石头,修我心中的城墙,断断续续花了很长的时间只修了个小小的门垛,一个被我的夫人称作“废墟,,的东西.她一开始还因为我的蓝图而帮助我,跟着就放弃了,因为照她的计算,我要实现我的计划需要五百年以上. 我一天天地修下去,钢钎冒出火花时走下山来,我觉得我的生命适得其所。 灵是不可找的,甚至是不可等的,我只是打开窗户.让鸟随意地飞进飞出。 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之间似乎有一条界线,有的人不着文字.有的人著作等身。苏东坡和李白都有做和尚的朋友,王维过了三十岁就不再迎娶:“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寒山隐在山里.树皮和岩石上被人抄下了三百多首诗。中国有话说:知子守母。子就是这个现实,这个显现形式;母就是那个巨大无言的隐性背景。 中国哲学中永远有两极的事物,恰恰是它们组合完成了灵性艺术的选择过程。 中国的树林预示着很漂亮的创造。一块美玉,人们欣赏它自然的花纹,同时也将自己的感想雕刻在里边。玉不琢不成器——同时.老子说:光而不耀。 光而不耀——这一点是中国的气质和西方的气质,大不同所在:西方人的表现性是很强的。 中国艺术的隐性和显性亦是中国哲学中的无为无不为的体现。无为是境界,诞生了巨大的隐性文化背景;无不为演化为显性的灵动。 无为就像天一样;灵性就像风一样。风吹动山川,而天默默微笑——天是风的归宿,风是天的舞蹈。 孔子是一个十分实际的人,但是他也说过这样的话:上天没有声音,它却使四季运行——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我想他在做一切事情的时候,是在这个境界、这个精神之下的。中国一样样实物中间,都浸涵着这个无限的背景,所以在那些铜铸石刻、雕梁画凤中才会永远地读到一片亘古清新的天地。 空中之音,水中之乐——这一切都是统一的,只要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无所不在的背景,我们就能看见一事一物的美丽。 至于西方,这不是我今天的话题。我只是说我们知道电脑的更新换代是很快的。 弓拉多大的力,箭就射多远的距离,弓拉到无限。箭也就射到无限了;如果蒙娜丽莎经得住画胡子。那么现代艺术也就应该经得起踢自己两脚。 1992年11月15日柏林 选自《顾城文选.卷三.与光同往》 P321-3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