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让家长和教师从一个新鲜而独特的视角看待儿童教育问题的力作。
每一个家长都渴望了解自己的孩子,与他们沟通、相互理解,以引领他们走向成功;每一位老师都希望教导好自己的学生,使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放在对立的两方,当孩子展示自己的时候,常常得不到理解;而当他们需要时间来思考和成长时,又被认为“太笨”!孩子真的笨吗?孩子与成人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现在,随着这本书,听听一个孩子的心声,听听儿童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孩不笨--孩子最想告诉父母的65件事 |
分类 | |
作者 | 新玉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让家长和教师从一个新鲜而独特的视角看待儿童教育问题的力作。 每一个家长都渴望了解自己的孩子,与他们沟通、相互理解,以引领他们走向成功;每一位老师都希望教导好自己的学生,使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放在对立的两方,当孩子展示自己的时候,常常得不到理解;而当他们需要时间来思考和成长时,又被认为“太笨”!孩子真的笨吗?孩子与成人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现在,随着这本书,听听一个孩子的心声,听听儿童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内容推荐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似乎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面对智力超群、感悟力和理解力超强,吸收信息量超大的儿童,父母该如何与他们交流、沟通,并培养和教育他们呢? 本书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向父母讲述了他成长过程中发生的故事,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讨教育中的方法和误区。是年轻的父母了解自己孩子,改进教育方法的上佳读本。 目录 引言 小孩不是宠物 第一章 乳儿期(0—1岁) 1.我的智商高吗? 2.哭,是我的第一种语言 3.爸爸是在嫉妒我吗? 4.寒风中的孩子 5.能睡是福 6.我要减肥! 7.运动吧.宝贝! 8.宝宝,是妈妈设计出来的“品牌”! 9.站在我的角度看世界 第二章 婴儿期(1—3岁) 10.乱发脾气的“犟”孩子 11.快乐宝贝的大秘密 12.喜欢玩具 13.全家一起出去吃饭吧! 14.爱吃零食不是错! 15.猫猫、狗狗和我 16.过度的保护也是伤害 17.爸爸,我需要你! 18.爸爸、妈妈哪个更好? 19.我的东西我做主 20.乖巧、礼貌、文明——跟着妈妈学礼仪 第三章 幼儿期(3—6、7岁) 21.该上幼儿园吗? 22.无规矩不成方圆 23.妈妈为什么讨厌我? 24.别人的东西我想拿 25.给洋娃娃脱衣服 26.妈妈,性是什么? 27.喜欢玩“老游戏” 28.就是要涂鸦 29.男人与汽车: 30.双子星座,变、变、变! 31.我喜欢与女孩子相处 32.“吹牛”的孩子有创造力 33.我说错了吗? 34.学点什么好? 35.我跟爸爸既是伙伴,也是对手! 36.写字还是不写字?这是个问题! 37.孩子再小.也有“情绪周期”! 38.直面死亡! 39.妈咪宝贝大过招 40.我的妈妈“独一无二”! 41.卡通、卡通、最爱卡通! 42.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 43.我要“真正”的表扬 44.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危险! 第四章 童年期(6、7—11、12岁) 45.让我自己去接受挑战 46.我有自己的生活作风! 47.我有一个好老师 48.零用钱怎么总是不够花? 49.妈妈培养我当“小财主” 50.我是“有卡一族”! 51.惩罚,是一根“魔法棒”! 52.尊重我的隐私,是妈妈的必修课! 53.我的“法国女友” 54.我不想要手机 55.让我玩电玩 56.高尔夫球比乒乓球更高级吗? 57.爸爸、妈妈,你们别吵了! 58.成功还是失败?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59.噩梦般的春游! 60.我的妈妈是“消费狂”! 61.书,是我最好的朋友 62.理想能实现吗?妈妈的愿望就是我的理想吗? 63.背起背包,独自走天下! 64.让我疲惫不堪的作业 65.害怕考试还是害怕分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乳儿期(0—1岁) 1.我的智商高吗? 我,阿迪,男孩儿。我打算从我生下来时说起。虽然在妈妈身体里的最后几天我就有了一点儿感觉,但是并不太清晰,对于我这样一个事事认真的人来说,模棱两可的事情还是不提为好。而且,在没有看到这个世界之前,我觉得我还不具备发言的权利。 再说,那样做会冒犯妈妈的隐私,女人特别在乎这一点。我可不想招惹妈妈,她是我最亲近的人,我跟她的关系比爸爸还密切。毕竟,找从一生下来就认识妈妈了,而爸爸是在他二十五岁那年才认识妈妈的。 我生下来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吃饭。对我来说,最好吃的就是妈妈的奶,虽然大多数孩子在断奶的时候会感到痛苦,不适应,甚至不肯吃别的东西,但是我要告诉妈妈:不管以后的事会怎样,一定要坚持给我吃母乳啊,最好能多吃一些日子。母乳中含有其他乳品中不具有的更适合婴儿成长需要的各种抗体,以及更合理的营养配比,这些对儿童的智力和身体发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好的牛奶也比不上母乳。好多年轻的妈妈怕身材走样,或是怕断奶的时候太麻烦,就不肯给孩子喂母乳,那样的孩子是多么不幸啊! 幸好我的妈妈不是这样,她听了我的话,一直给我最好的照顾,尽管我都一岁了,有时候还吃妈妈的奶呢。所以,我妈妈认定:我的智商一定比其他的孩子高出许多!至于她是不是因为一直喂我吃母乳就认为我智商高,我不太清楚,可是我总觉得妈妈特别在乎这个。 对她的这一表现我至今还认为不可思议,智商高不高真的很重要吗?许多妈妈们都极端地相信“胎教”,就是说在妈妈刚刚开始怀孕的时候就要开始对我进行“教育”。但是,她们知道吗?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至少需要六七个月才能把耳朵长全,而且我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根本听不到任何声音的!外界所有的震动、声音、喧闹都与我无关,因为妈妈肚子里的羊水把我保护起来,把外界所有的干扰都隔离在我的外面,我是在一个宁静的环境里成长的。在这种情况下,给我讲故事,甚至放音乐给我听,简直是不可思议!为什么父母们会相信所谓的“胎教”会生出高智商宝宝呢?我真不明白。 妈妈们,你们知道吗?生出高智商“天才”的概率比生出“白痴”的概率还要低!所有的孩子,不,是所有的正常人,他们的智商其实都差不多,大约在90—120之间,许多有成就的人,我也没听说他们的智商有多高。孩子拥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套用一句外国人的话:那是上帝的安排!你们大可以不去计较这些无用的事情,注重后天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妈咪宝典 “胎教”是否有作用至今还存在着争议,根据科学实验表明:胎儿是没有听觉的,大部分新生儿要在出生一到两周之后才能有听觉。妈妈们在怀孕期间的饮食非常重要,合理的搭配比过度摄入营养更重要。 此外,父母血缘比较远,他们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一点;而妈妈的生育年龄如果在24—28之间,爸爸的年龄在30岁左右的话,生出的孩子也会有较高的智商;还有,吃母乳的孩子更聪明,吃母乳长大的孩子的智商比吃其他东西长大的孩子要高! 2.哭,是我的第一种语言 我睁开双眼看世界,我屏声静气地聆听这个世界的每一种声音,我还不会说话,但是我有自己的语言——哭!如果你是我的话,你就会发现:哭,就是我的第一种语言。从我刚一离开妈妈的身体我就要哭。大声哭,才会使我的肺脏张开,不再依赖母亲的血液来进行氧代谢。至于一位哲人曾经说,婴儿一来到世界就哭,是因为他们对未来的人生充满恐惧;人死前也会哭,那是因为他们为离开这个世界而高兴,道理太深奥了,我听不太懂。我只知道,我的哭就是我在对着这个世界说话。我的声音洪亮高亢,医生说:“这家伙嗓门真大,将来准是个人物!”我妈妈听了好不得意。看来我第一次“说话”就把大家都镇住啦,本公子是个天才嘛! 出生时的“语言”还有三大用处:第一,大声向妈妈宣布:“我来啦!”第二,告诉医院的医生:“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以便让他们在为我洗澡、穿衣服、包被子、拓手脚印、称体重……的时候对我保持应有的尊重和礼貌。第三,给世界一个警告:小心,我来了,从今往后它要乖乖地对待我,听从我的命令,否则我就要它的好看,因为我起一个有改变世界、创造世界能力的人! P4-7 序言 小孩不是宠物 新生命诞生了。对于初为人父母的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件既新奇又神秘。还多少有点儿使人手忙脚乱、晕头转向的事情。看着怀中抱着的、比一只小猫大不了多少的宝宝,父母们不禁在想:这就是我们的孩子吗? 从母亲的身体里来到这个世界的小小生命,会有怎样多姿多彩的一生呢?他会健康顺利地成长吗?他会爱他的爸爸妈妈吗?他会听从父母亲的建议和教导吗?他会按照父母的心愿成为一个令他们骄傲的孩子吗?我们应该怎样去教育他呢? 在宝宝们睁着美丽的大眼睛看世界的时候,一股股莫名的兴奋和疑惑向着年轻的父母们铺天盖地似的席卷而来。 常常听朋友和同事们坐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孩子,办公室里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天哪!我女儿才四岁,她怎么就知道要挑衣服穿了?”“我儿子还不到十岁呢,就带女孩回家,哪个更糟?”“我家孩子怎么什么都知道,跟他一比我成了‘土老帽儿’了!…‘现在的教育落后啦,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我们落伍了!”诸如此类的谈话天天不断。他们有的焦虑、有的得意、有的烦恼、有的不知所措……却个个是一脸的幸福和嘴上发不完的牢骚。 一位还没有结婚的女孩儿实在忍不住大叫:“养孩子好麻烦!还不如养宠物呢!” 一句话说得大家无奈地苦笑。未婚女孩的话未免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可是细细想来,却有她的几分道理。有多少年轻的父母们自己本身就还是一个孩子,自己还不知道是否已经长大,他们不正是抱着一种养宠物的态度生下了自己的宝宝吗? 对于他们来说。小孩,就像是小猫小狗一样,只要喂他们吃饭、喝水。给他们洗澡,高兴时陪他们玩耍,不高兴时让他呆在一边就行了。 但是。不要忘了:小猫小狗不会说话,更不会向你表达自己的主观思维和意识,它不需要上学受教育,更不会独立地进入社会,成为一个有自主能力的人。 而小孩,从他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便不单属于父母,而更属于他自己,属于社会;他不是父母的宠物,更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是社会、是人类的一分子。你或许可以说你了解你的宠物。但是,你敢说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你会教育他、引导他、与他沟通吗? 那些不太了解自己的孩子,或渴望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父母们:请你们静下心来。妈妈们准备好零食,爸爸们可以躺得舒服一点儿。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一个叫阿迪的男孩对父母说了些什么吧! 不过,你们听完了之后,可不要大吃一惊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