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莲从牯牛家出来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一阵风吹来,道路两旁法国晤桐树上的树叶纷纷飘落。已是深秋了。
今年的秋天怎会说来就来了呢?还没来得及准备过冬的东西呢!
翠莲回家是要去做饭等宝贝儿子回来——儿子在县城读高中,每个月回家一次。
儿子一进门就告诉翠莲说这次摸底考试他考了班上第五名。
翠莲为儿子感到高兴。
翠莲特意做了儿子最爱吃的回锅肉,怜爱地看着他狼吞虎咽,仿佛永远也看不够。儿子被母亲看得有点儿不好意思,就说:“妈,你吃饭啊。”翠莲说:“我看你吃得那么香,高兴得都饱了。”
儿子吃完饭,说:“妈,我看书去了。”
儿子十分勤奋,而且很听话,学习上的事根本用不着她操心。翠莲看着儿子的背影,突然发现一个月没见,儿子好像已经长成男子汉了。
这孩子越大越像他爸了。翠莲心想。想到男人,翠莲的眼泪不禁流下来了。男人在镇上挖矿,没日没夜地干,玩命似的。他说要为儿子积攒上大学的费用。那天,男人临出门前翠莲总觉得心慌慌的,预感到有什么事情要发生。翠莲真后悔当时为什么不叫住男人。当翠莲得知男人出事的消息赶到时,男人刚刚被人们从坍塌的矿洞里挖出来,已奄奄一息。男人死死地攥着翠莲的手,交代说:“好好抚养儿子,一定让他读大学,找份好的工作,别让他再过咱们这种日子了。”
翠莲早已泣不啜声,使劲儿地点点头。
男人走后,翠连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男人用命换来的那点可怜的死亡赔偿金很快用完了,不得已翠莲就去找牯牛。她要进洞去挖矿。挖矿虽然危险,但工资高。为了儿子,她什么都肯做,包括献出自己的生命。
牯牛是镇上开矿的大老板,仗着有几个臭钱就为所欲为,视挖矿工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他的矿洞因为出事停产没几天,很快又开工了。
牯牛盯着翠莲风韵犹存的身段,不怀好意地说:“你男人死了,你这样漂亮性感的身子不浪费了吗?”说着,就把那像牛掌一样的手往翠莲身上凑。
翠莲一巴掌掴在牯牛脸上。牯牛摸摸那牛脸,并不生气,嬉皮笑脸地说:“我们来做笔交易怎么样?听说你儿子成绩不错,上大学是没问题的。问题是你出得起学费吗?如果你答应做我的情人,我就负责你儿子上大学的费用,两不吃亏。”
“你休想。”翠莲说完,转身就走。
背后传来牯牛的声音:“你会来找我的,信不信?”
翠莲想起成绩不错的儿子,想起男人临终时祈盼的眼神,脚步迈得有些沉重。
冬去春来,儿子终于如愿考上了重点大学。
翠莲很欣慰。她想,等儿子毕业了,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当然,儿子也曾多次向翠莲问起学费的来源,翠莲就找了些理由搪塞过去。
后来,儿子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儿子觉得很屈辱,没脸见人,不再回家,也不再要翠莲的一分钱。他凭自己的聪慧在一家电脑公司里找到了一份兼职,所得的报酬足够应付在学校的各种开支。
想儿子想得心痛的翠莲就给儿子去了一封信。翠莲告诉儿子他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和她之所以这样做的苦衷。最后,翠莲告诉儿子,钱是干净的,钱本身没有错,要说有错,全都是人的错。她对不起儿子。
儿子收到信后,眼泪“哗”地就下来了,一下子原谅了母亲。假期到了,儿子急匆匆地赶回家,他是多么迫切地想早一点见到母亲呀。
可是,等待他的却是母亲的坟茔。荒草萋萋,母亲已经与他阴阳相隔。他突然明白了,母亲这是以死来保全他的尊严啊。
悔恨万分的儿子在母亲的坟前跪了整整一天一夜,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小镇。
文章写到这里,应该没什么可说的了,但我还是想告诉您,翠莲就是我的母亲。
我出差回来,已经是到了晚饭的时间,却不见了母亲。一问,才知道已经回乡下老家去了。
妻子小心翼翼地解释:“不知道什么原因,娘说走就走,怎么劝也劝不住!”
我瞪了妻子一眼,满心的不快:“是什么原因难道你心里不清楚吗?为什么不给我打个电话?”
“你什么意思?难道说是我得罪了娘,她才走的?”妻子十分委屈。
“除此之外,我找不出其他理由。你的脾气我还不清楚啊!难道就不能忍忍吗?娘才来多久呀,一个月不到。”
“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对娘怎么样,难道你不清楚?你倒好,经常借口加班,跟一帮狐朋狗友吃吃喝喝,陪娘的时间有多少?我看是你把娘气跑了才对。”
“别强词夺理,我这不是为了工作吗?这事我跟你没完!”我声音大了起来。
“悉听尊便。我还跟你没完呢!”妻子没有一点儿让步的意思。
我之所以生这样大的气,是因为我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干了口水母亲才愿意进城来跟我们住在一起的。父亲过世得早,母亲为了把我们兄弟姊妹拉扯大,供我读书,没过上一天好日子。我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成了家,打算把母亲接来一同住,可是她死活都不愿意来。说城里的房子就像个鸟笼,十天半月看不见一个人。没病都会憋出病来,哪像在乡下,一出门就看见太阳,邻居们经常坐在一起拉拉家常,那日子才叫舒坦呢!P8-10
这是本人的第二本小小说集。
文学一直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喜爱她,并不一定是要成为作家,而是因为生命的过程不能缺少了文学。心灵需要文学的滋养,需要文学的力量。
我的文学梦始于读师范时。那时,物质生活相对贫乏,娱乐就不必说了,因此学校的图书室和书店就成了我们的天堂。读多了就萌发起动笔的念头来,于是不知天高地厚地买来一个本子,并且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每天写一首诗。没想到竟然坚持了一个学期,写了满满的一大本。虽然现在看来那根本不是什么诗,只不过就是把散句分了行而已,但文学的种子从此在心里种下。然而,参加工作特别是成家以后,沉浮于自己的日子里,对文学的那份热情逐渐被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柴米油盐酱醋茶淡化了,其间虽然也偶尔写些散文,但都是零敲碎打,凭兴趣而为。
写作小小说是从读小小说开始的。我发现小小说那么短的篇幅,竟然也能尺水兴波,甚至写起重大题材来也是游刃有余。一窗明月的夜晚,手握一杯清茶,觅得一方清幽,品读那些构思巧妙、积沉深厚、思想博大的小小说,实在是一种高雅的享受。于是,我像着了魔似的写起了小小说,当身边的同事打牌、喝酒、钓鱼的时候,我却沉迷其中,日思夜想,广泛阅读,推掉了很多应酬,把家务放到一边,以写小小说当作生活中的最大乐事。每当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小小说,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有人说,小小说是心灵的体操,我深以为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喧嚣、浮躁的年代。大气污染、环境破坏、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教育失衡、职工下岗、金融危机、食品安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新名词进入我们的生活辞典。物欲的膨胀难免会使一些人有些空寂、落寞与苍凉,工作的重压和处境的窘迫也常令人会无所适从。于是,每个人都在有些茫然中选择着自认为适合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赚钱和花钱,升迁和交际,出行与旅游,等等,不一而足。我也是凡夫俗子,这么多年来,除了与常人一样整天在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奔波而外,就是一直坚持读书与写作。所幸的是,我完全是一种放松自由的写作,不为功名,也不图报酬,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精神的心灵的需要,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和充实自己。每当我坐在电脑前敲击着文字的时候,我的心会立即平静下来,生活的困顿、失意的沮丧便会抛诸脑后。与小小说为伴,心灵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安放场所。
《一根绳子的孝顺》这本集子所收录的作品,都是本人近几年来发表在全国各地报刊上的新作。形式也许粗糙,内容也不一定新颖,质量也许并不厚重,字里行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它实实在在地记录了我小小说创作的历程,是我喜怒哀乐的见证,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以及人生的态度。
光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算一算,自发表第一篇小小说到现在,四年时间过去了。虽然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150多篇小小说,但是,当我静静地坐下来思考的时候,我发现好像还没有真正学会写小小说,有时我甚至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叙述方式,或者常常为一个素材的取舍而苦恼。我深知这条路还很长。一直喜欢一句话: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在文学这条道路上我充其量只是一个跋涉者,既然出发了,就不要问终点在哪里。那么,为了那个梦想,我又收拾起行李,继续上路……
曾祥伍作为贵州的一位小小说作家,贵州特有的山水和风情,让他的小小说有别于其他小小说作家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他的小小说让我听到了一种呐喊,那种呐喊嘹亮、鲜活、激动人心。
短短几年,曾祥伍的小小说带着贵州特有的气质走向了大众,使大众看到了新的文学风景线。
纵观曾祥伍的小小说,我最大的感触是他的作品自由洒脱,不像其他作家的作品带着明显的功利性,不知道这是源于贵州独特的环境还是作家自身的宁静。他的作品在自由洒脱中,唯一保持的是自觉的文体意识,艺术价值在他的创作中有着特殊的印记。所以,曾祥伍的小小说是自由洒脱的,同时也是合乎“运道”的。
当今是小小说繁荣昌盛的时代,文坛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小小说作家,这些作家的作品各有各的风格,曾祥伍的小小说因为自由洒脱,所以读者往往能在读完每篇作品时得到美的速率刺激,这一度是我神往的。
曾祥伍是一位执著追求的作家,因此他的作品进入的领地很多,在他作品中出现地名、人名或企业名称,各种消费场所,商品……总之,商业、休闲、官场,情场等都是他小小说的天然载体。说是天然载体,就是因为他写的自由洒脱,这种自由洒脱打开了新的天地,使这些常见的事物在他的笔下成为新的形象,逐一展现在读者的脑海。
近几年,曾祥伍的小小说覆盖了我常见的报纸杂志,比如《百花园》、《小说月刊》、《微型小说选刊》、《天池小小说》、《小小说选刊》、《文学港》、《青春》等。曾祥伍的小小说文体从“民间”到“官方”,一直不断向纵深推进。《一根绳子的孝顺》中的作品,也许只是他优秀作品中的一部分,但作品所展示的风貌,已然体现了曾祥伍小小说的自由洒脱。这些小小说,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作品侧重故事性,并调动各种文学表现手段,其构思之精巧,情节之奇妙,令人拍案叫绝。这类作品继承了传统小说的叙事品质,又汲取了小品文和散文中的有益成分,于方寸之间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和美学价值。
另一类作品则是侧重抒情性,在精心设置小说细节的前提下,全篇充满了散文般的味道。这类作品的篇幅比较短小一些,营造的意境却美轮美奂,拨人心弦,甚至催人泪下。
还有一类作品,属于探索性、边缘性的。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都是剑走偏锋,一反常规套路。这类作品不屑于表现生活的常态,善于借鉴现代小说的写作技法,极尽夸张、荒诞之能事,直抵人性的最深处。这类作品给人以震撼,令读者耳目一新。
同时,纵观该书中的作品,有的清新、通透、好读而易懂;有的则用隐喻、多义和陌生化去引导读者,在反复品味的过程中领悟美的极致。
曾祥伍的小小说有着一份自由和洒脱,曾祥伍有着一份执著和追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曾祥伍小小说的高文学品质,将会让我们惊喜。
用同样潇洒自由的简单评论,记下我对曾祥伍小小说的印象,虽然简短,想必广大读者会心声共鸣。
肖晨
2011年11月于福建泉州
你面前的这本小小说集《一根绳子的孝顺》(作者曾祥伍),选材广泛,手法新颖,内容涉及商业、休闲、职场、校园生活等方面,《一根绳子的孝顺》旨在通过对父子情、朋友情、师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叙写,让读者在热爱生活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一根绳子的孝顺》所收录的作品,都是作者曾祥伍人近几年来发表在全国各地报刊上的新作。形式也许粗糙,内容也不一定新颖,质量也许并不厚重,字里行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它实实在在地记录作者小小说创作的历程,是作者喜怒哀乐的见证,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以及人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