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帝制初期中国传统政治学体系建构--以新语整体性文本解读为基点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唐国军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中国传统社会是否存在自足性的政治学体系

一 为什么要提出中国传统政治学的问题

二 什么是中国传统政治学

三 天道、人道与治道:中国传统政治学的主要理论问题

四 礼乐政刑: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基本范畴与体系结构

五 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基本特色

 第二节 帝制时代的到来与汉初的“道术”重构

一 秦亡汉兴与帝制政治理论思考的必然性

二 汉初政治理论思考的体系性特征与《新语》政治学研究的特殊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 与中国传统政治学相关的研究成果述评

二 秦汉时期政治实践与政治理论研究评述

三 陆贾及其《新语》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无立场”的方法与现代政治学理论观照

二 整体性解读与创造性诠释

三 以传统思维模式为路径

上篇 《新语》政治学整体性文本诠释

第一章 《新语》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总纲:《道基》第一解读

 第一节 政治学理论体系建构:论!‘道术”的生成及其基本原理

一 天地人相参以成天道、人道、治道: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二 礼乐政刑:治道产生的历程及其基本范畴与结构

 第二节 现实的政治选择:君子(统治者)应持之道术

第二章 《新语》政治路线论:《术事》第二、《辅政》第三、《无为》第四解读

 第一节 “因世而权行”:政治路线选择的基本原则——《术事》第二解读

一 治道选择的基本原则和逻辑结论

二 治道内涵:诸术综合

 第二节 君王的“巢”与“杖”:政治路线执行中的长者政治模式——《辅政》第三解读

一 “圣人”之“巢”与“杖”

二 “杖”的特征:长者政治模式的构建

三 “杖”的运用:长者政治中德性的展现

 第三节 无为而治:政治路线的实践途径——《无为》第四解读

一 道莫大于“无为”:“无为”是唯一正确的政治实践途径

二 “无为政治”的基础设置

第三章 《新语》政治行为论:《辨惑》第五、《慎微》第六、《资质》第七解读

 第一节 政治行为之正义论:《辨惑》第五解读

一 政治行为中言与行的矛盾

二 正直君子的言行之辨

三 众议之谗、谐之辨

四 政治行为的正邪之别

 第二节 君子政治行为之修养论:《慎微》第六解读

一 内圣:政治行为正义的保障

二 外王:政治正义秩序保障的行为规范

 第三节 政治行为中的才行论:《资质》第七解读

一 质美者以通为贵,才良者以显为能

二 识才是用人的基础

三 人才与国运

第四章 《新语》政治理想论:《至德》第八解读

 第一节 理想政治实现之前提:帝王之“统理”

 第二节 至德之世:治道的理想境界

 第三节 “古成败之国”的“有为”之鉴

第五章 《新语》政治本质论:《怀虑》第九、《本行》第十、《明诫》第十一解读

 第一节 治道贵“一”:大一统的政治理论本质——《怀虑》第九解读

一 “一”是统治者政治修养的本质要求

二 “一”是天道、人伦之本

三 “道术”必须统一于“圣人之道”

四 道与物:执“一”与行志关系之辨

 第二节 人性与治道:义利之辨中的政治本质——《本行》第十解读

一 圣人的义利观

二 治道中的财、武与道、义

三 圣人无为的道德观

 第三节 天道与治道:政治自然与神圣的本质探源一《明诫》第十一解读

一 天道与人事

二 天人感应:人道丧则天道罚

三 圣人之道在循“天”

四 治道与祥瑞、灾异

第六章 《新语》政治决策论:《思务》第十二解读

 第一节 “明道而知守”:政治决策的正确路径

一 政治决策中的变、通与利、寿

二 政治决策者败亡的历史之鉴

三 正确的政治决策素质与过程

 第二节 “权”是政治决策的灵魂

一 圣人之道与政治决策

二 天地之道与政治决策

三 天道变异与政治决策

 第三节 言行一致的政策推行机制

下篇 《新语》政治学的历史定位

第七章 陆贾与《新语》:帝制时代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创始

 第一节 特殊的时代背景:《新语》政治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孵化场”

一 政治史的巨变:帝国制度的诞生及其对整体性政治学理论体系的需求

二 秦政之失引发的重大政治理论问题探讨与汉初政治学理论体系建构

三 陆贾与特殊时代的刘邦统治集团

 第二节 特殊的人:陆贾“造”《新语》与汉初政治建制

一 “优繇”人生,道家学养

二 “固见全经”,通识儒学

三 因世设道,百家“杂”陈

第八章 《新语》政治学的体系构成与理论定位

 第一节 “万岁”理论:汉初君臣形成共识的实用政治学

一 《新语》文本的性质定位

二 《新语》的叙述逻辑与政治学理论体系构建

三 《新语》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

四 从“因世而权行”到“统理”:《新语》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层次与理论深化

 第二节 《新语》政治学探讨模式与汉初帝国政治学理论体系建构

一 返本开新:言说方式与治道变更的路径

二 整体性思维:推崇尧舜、周公之道,开辟对传统“道术”的整体性复兴之路

三 体系重构:对诸子的超越与开拓

四 整合的架构模式:“因世而权行”的政治理论灵魂

五 “被服”之路:从陆贾到董仲舒一中国传统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完成

第九章 《新语》与汉初帝国政治实践:《新语》政治学的实践定位

 第一节 历代学者论《新语》对刘邦的影响

一 汉代学者的评述

二 宋元明清学者的推崇

 第二节 “因世而权行”:汉初政治指导思想新论

一 汉初帝国政治实体的多层级性:“因世而权行”政治指导思想的现实基础

二 黄老无为思想不是汉初政治指导思想

三 “因世而权行”政治指导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高祖诏令中的《新语》政治学灵魂:“因世而权行”政治指导思想的实践运用

一 “因世”而行政: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的诏令解读

二 逆取而顺守:统治模式的转向

 第四节 汉初丞相的长者政治与《新语》的圣贤模式

一 萧何的政治行为与《新语》政治学的关系

二 曹参的“无为而治”与《新语·辅政》中的“杖”之功能

三 陈平、周勃与长者政治模式的延续

四 小结

结论

 一 《新语》与帝制时代中国传统政治学基本范型

(一)体系论与中国传统政治学的理论体系范型建构

(二)路线论与中国传统政治学之政权结构模式

(三)行为论、决策论与帝国政治学的实践样态

 二 《新语》对帝制政治学理论体系建构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一)帝制时代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开拓者

(二)《新语》“因世而权行”的“道术”选择原则就是汉初所使用的政治指导思想

 三 中国传统政治学研究的当代境遇与前景展望

(一)政治与政治学概念的不确定性: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当代生存语境

(二)列奥·施特劳斯的当代政治学理论建构与《新语》的传统回归之路

(三)罗尔斯的正义论与《新语》政治学的正义观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从整体性的理论特征看,陆贾之《新语》的基本政治理念的价值取向是对生命、自然、和谐与普世伦理观或天下一统观,《新语》政治理论体系的逻辑进路是向传统的整体性“道术”回归与面对现实政治对诸子政治理论元素的重新整合与建构,它第一次完整地概括和阐述了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与范畴。而回归传统,则是当今世界政治理论重构尤其是中国当代政治学体系建构的必经之路,因此研究陆贾政治理论体系及其随后的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体系建构,对于当代政治学的认识与重构具有现实意义。本书从中国自身的逻辑体系出发,力图探讨帝国初期中国传统政治理论自身原有的逻辑体系。

编辑推荐

本书在探讨中国传统政治学的构建时,选择对汉代陆贾的《新语》文本进行整体性解读的方式,对秦汉时期确立的帝国制度的逻辑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

笔者认为,在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世界体系多元重构时,当我们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政治理念时,我们必须在传统的反思中完成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在未来世界政治体系的建构中,中图传统政治学理论体系独有的天下观、和谐观、生命观将是构成“和谐世界”的重要因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3: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