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旦旦编著的《中国历史报》真是一份好看的报纸、好看在哪里?它把历史写成了新闻。这样一来可不得了,大臣成了爆料人,皇帝成了八卦对象,战争上了快讯,大事有了深度报道,拗口的专有名词则化身为“时政辞典”里推广普及的热词……一句话,严肃到近乎沉闷的历史一下子紧张活泼起来,充满了新闻激动人心的特质。想想看吧,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做访谈嘉宾,曩和你一起聊聊穿胡服的好处,都江堰的验收报告上了科技资讯,阴谋家吕不韦现身说法,来和你谈风险、投资,贤良的长孙皇后,和亲的文成公主、孝顺的晋阳公主都荣登大唐耀眼女性榜,翰林院的大臣们还为此搞了一个特别策划,在“三八节”集中报道……你见过,这么有趣的历史吗?
谁说历史是枯燥的数字,呆板的叙述,老学究式的照本宣科?《中国历史报》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读物,它会带你穿越到历史的现场,亲身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喜怒哀乐。
吴旦旦编著的《中国历史报》每个朝代都有一份,编辑、记者既有王侯将相、文化名流,又有平民百姓、贩夫走卒,所有材料均来自第一现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新闻、评书、快板、戏剧、广告、诗歌,不一而足。这里的文章篇篇风趣幽默,保准让你耳目一新,带你在开怀大笑中神游历史,轻轻忪松把握历史脉络。
玄武门兵变
今天在玄武门发生了一件大事,秦王李世民射杀了自己的亲哥哥,也就是当今太子李建成。消息一出,全国一片哗然,所有媒体都展开了跟踪报道。现在我们去采访一下当时的现场目击者。
李世民的马夫
秦王李世民少年得志,长得又帅,武功也好,推翻隋朝的时候更是声名大振。精英人士都争着巴结他,走在路上都有人找他签名。这让他哥李建成恨得牙痒痒,做梦都想干掉他。最终李建成联合弟弟李元吉,准备把梦想变成现实。李世民知道了这一切之后,只好先发制人,除掉李建成。
常何
我是玄武门的门卫,本是太子李建成的人,但是秦王李世民平日对我很好,没事就请我去吃饭喝酒,打牌还经常输钱给我。日子久了,李世民的个人魅力征服了我,于是我成了他的卧底。玄武门事变之前,他叫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各带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玄武门外,准备跟李建成闹翻。当时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玄武门当值宦官
李建成今天出门应该是没有看皇历。皇历上明明写着“忌出行”,他可倒好,一大早就带着李元吉,骑着马准备进宫去看他爹。走到玄武门的时候,忽然觉得不对劲儿,正准备回去,李世民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大叫一声:“殿下,别走!”李元吉回头一看,好家伙,这李世民带着家伙是来打架的,于是他马上拉开弓,准备射杀李世民。谁知道关键时刻,他紧张起来,连着射偏了好几箭。李世民倒是毫不含糊,一箭就射中了哥哥李建成。紧接着,尉迟敬德也带兵赶到了,几下就把李元吉给解决了。
兵变发生之后不久,大唐新闻部举行了记者招待会。皇宫新闻发言人说:“皇帝李渊知道了这件事之后,觉得非常痛心。他决定提前退位,把皇位让给李世民。”
失败的抢劫计划
听说唐朝换了一个新皇帝,原来的老皇帝李渊退位了,他儿子李世民接了班。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懂什么?好啊,现在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最近天气不错,带着军队去唐朝的边境骚扰一趟,顺便抢些东西回来!
说干就干,我带着十万军队,一路唱着歌到了渭水便桥。先派执失思力去给李世民送个信儿。他聪明的话,就乖乖地送东西给我,不然,我可就不客气了。谁知道李世民不吃我这一套,把执失思力关起来不说,还带着人过来和我谈判。我一看这家伙胆子不小,而且后面还跟着那么多部队,要是真的打起来,我们未必能占到便宜。好汉不吃眼前亏,更何况,李世民还答应每年都送金银财宝给我们。想想我们也赚到了不少,还是回家吧。于是,我们在便桥上杀了一匹白马,双方签了一个互不侵犯的条约,然后各自带着部队回家了。
好皇帝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大唐的子民们,我是你们的皇帝李世民。不要以为当皇帝很风光,其实要做一个好皇帝,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就拿我来说吧。在品德方面,我尽力做到最好。有些人一开始不支持我,甚至反对我,还和我打架,但是我都不记仇,更加不会因为自己是皇帝就为难他们。比如说魏征,他以前帮我哥哥李建成出主意,还建议尽早杀掉我。现在他做了我的大臣,老是说我这也做得不好,那也做得不好,虽然有时候很生气,但我还是会耐着性子接受他的意见,因为他说的基本都是对的。
再说智力方面,我把整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几年人口增加了,经济也增长了,没有什么战争,百姓生活得也更加幸福了。有空的时候我也写写诗,大家都说我写得不错。最近出版的《大唐诗选》第一首就是我写的《帝京篇十首·其一》。
体育更是我的强项。长年在外面打仗,刀枪可不长眼睛,一不小心就会受伤,甚至死亡。在这种环境中,体育锻炼是非常必要的。玄武门事件中,就是因为我体质好,箭法准,心理素质也不错,这才赢了我哥哥。
别以为我只是打仗厉害,在艺术鉴赏方面,我也是眼光一流。我很喜欢书法,尤其对王羲之的字情有独钟,还经常在家模仿练习,一有时间就和书法家虞世南一起学习讨论。有时候,我还会写一些字送给我的大臣。
至于劳动就更加不用说了。每天处理那么多的文件,除了自己国家的事情,还有很多国际关系需要面对,可我从来不叫苦嫌累。
我觉得我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皇帝,你们觉得呢?P16-18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作为传递信息的报纸品种也越来越多,林林总总、琳琅满目,但现代人看到和听到的信息很多,反倒不觉得新鲜了。不过,古代发生的好玩儿的,有意思的事儿,现代人没有亲历过,如果从当事人的嘴里说出来,会不会觉得很有趣呢?
其实,古时候和现在一样,也有很多“新闻”。那时的调皮小孩也会逃学、打架、捉迷藏、玩游戏。只是那些事情离我们渐渐远去,很少有人对现在的你讲起。历史课上,老师要我们背诵的只是一些枯燥乏味的年代、数字、人名和名词解释,诸如唐朝于618年建立,在907年灭亡,老师只关心我们能否把唐太宗的丰功伟绩背得滚瓜烂熟,在答卷上得个高分。可有谁知道那些好玩儿的事儿呢?例如,在唐朝,唐太宗最爱“照镜子”、第一大美女竟胖得像水桶、皇帝有个野蛮女友;在明朝,大臣可以在皇帝面前打群架、皇帝有私人警察——锦衣卫、太监竞把皇上卖给了敌国……
现在,这些趣事都作为新闻登在了《中国历史报》上。
《中国历史报》每个朝代都有一份,每份都报道名人的趣事,历史上发生的新鲜事儿、皇帝鲜为人知的家长里短、宫廷里的钩,心斗角,以及一些令人难解的历史谜团……
《中国历史报》上还有一些有趣的小栏目:“新闻快报”“记者述评”“娱乐八卦”“广而告之”“百姓生活”……
可不要小瞧《中国历史报》的编辑和记者们,他们都是每个朝代的名人呢!他们会给我们带来最真实、最详尽的新闻和报道。当然,《中国历史报》也会刊登小读者和普通老百姓的来稿。所有的新闻都来自“第一现场”,根据“第一手资料”得来。这些新闻每一则都风趣幽默,能引得读者开怀大笑,因为《中国历史报》编辑部的办刊宗旨就是:把历史事件写成好玩儿的故事,容易理解、便于记忆,以唤起小读者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有趣的历史故事都汇集在《中国历史报》中,走进这个熟悉又陌生、令人惊奇又发人深思的历史世界,你将感到无穷的快乐。
《中国历史报》真是一份好看的报纸、好看在哪里?它把历史写成了新闻。这样一来可不得了,大臣成了爆料人,皇帝成了八卦对象,战争上了快讯,大事有了深度报道,拗口的专有名词则化身为“时政辞典”里推广普及的热词……一句话,严肃到近乎沉闷的历史一下子紧张活泼起来,充满了新闻激动人心的特质。想想看吧,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做访谈嘉宾,曩和你一起聊聊穿胡服的好处,都江堰的验收报告上了科技资讯,阴谋家吕不韦现身说法,来和你谈风险、投资,贤良的长孙皇后,和亲的文成公主、孝顺的晋阳公主都荣登大唐耀眼女性榜,翰林院的大臣们还为此搞了一个特别策划,在“三八节”集中报道……你见过,这么有趣的历史吗?
有趣可不是《中国历史报》的唯一好处,它的第二个好处是可靠i,就像我们今天看新闻,谁都知道负责任的媒体和娱乐小报大不相同,看古代的新闻,更是容不得为博眼球而胡编乱造。在可信度上,《中国历史报》绝对属于负责任的主流媒体。它一共八本,按时代先后分成先秦、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八部分,每本书里讲什么,怎么讲,可都经过了编者的精心安排。怎么安排呢?第一原则是突出时代主题,比如秦朝这一本,它由七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变法图强,第二部分合纵连横,第三部分横扫六合;第四部分千古一帝,第五部分竿起义,第六和第七部分都是楚汉争雄。把目录读下来你就会发现,这不正是从战国开始一直到秦朝灭亡的历史进程吗?变法图强让秦国强大,合纵连横则是因为秦国强势而产生的激烈外交斗争,横扫六合是秦国的统一历程,千古一帝则对应着秦国变为秦朝这一千;古变局和秦始皇的巨大成就,揭竿起义是秦末危机,而楚汉争雄则对应着在诸侯灭秦的基础上如何建立新时代,翻开书目,历史大势就已经跃然纸上,时代特质也了然于胸,这样的历史读物,可比那些专讲奇闻,异事的书籍强多了。
除了突出时代主题之外,《中国历史报》还力求全面反映时代风貌。以往的历史书不都是政治主导吗?《中国历史报》的眼光可要开阔得多。就拿第一章变法图强举例子吧,除了三家分晋,各国变法之外,竟然把河伯娶媳妇、扁鹊见齐桓侯、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故事也都写了进去。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小故事,它对应着地方治理,医学进步和谋臣纵横这样的大主题。举重若轻,让人在妙趣横生之中长了见识。
每种书当然都有它的预期读者。《中国历史报》的第三个好处就是定位清晰。一什么定位呢?中小学生。价值导向考虑中小学生,表达方式贴近中小学生。栏目设置向中小学生倾斜,还有知识测试来检查中小学生们的读报成果……不拔高,不降低,不长不短不肥不瘦,恰如量身定做。有了这种量身定做的态度,中小学生读者们就不至于有阅读成人读物的违和感啦。确实,如今严肃的历史书不大讨中小学生喜欢,通俗的历史读物又往往是写给成年人的,虽然好看;但是内容设定、写作风格乃至价值判断都未必适合末成年人,这样的读物拿给孩子看,家长们难免惴惴不安吧。如今,《中国历史报》回应社会需求,专门打造一套适合青少年阅世纪读的历史普及读物,算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想想看,是不是有很贴心的感觉?
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事情,但它永远面向未来。孩子当然是不折不扣属于未来的。但他们和她们,也都继承着来自祖先的古老、基因,无论是血统,还是文化。历史是主壤,孩子是花朵。土壤是花朵生存的养料,花朵是土壤存在的意义。那《中国历史报》呢?希望它成为花朵和土壤联系的纽带吧!
蒙曼
2015年4月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这套《中国历史报》通过读“报纸”这一轻松、活泼的形式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真相,是一套很好看的历史趣昧读物。这套书有史料依据,文字清新,好看好读,青少年读了这套书可以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
——孙立群(《百家讲坛》主讲人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
《中国历史报》真是一份好看的报纸。好看在哪里?它把历史写成了新闻。这样一来可不得了,大臣成了爆料人,皇帝成了八卦对象,战争上了快讯,大事有了深度报道,拗口的专有名词则化身为“时政“辞典”里推广普及的热词……一句话,严肃到近乎沉闷的历史一下子生动活泼起来,充满了新闻激动人心的特质。
——蒙曼(《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