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M.安东尼、丽莎白·罗默著的这本《行为疗法》是经典主流心理治疗理论丛书之一。本书结合大量该领域权威专家的学术著作和研究,向读者全面介绍了行为疗法的主要内容、背景知识和发展历史、理论及依据、治疗过程以及对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对该疗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美国心理学会强烈推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行为疗法/心理治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加)马丁·M.安东尼//(美)丽莎白·罗默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马丁·M.安东尼、丽莎白·罗默著的这本《行为疗法》是经典主流心理治疗理论丛书之一。本书结合大量该领域权威专家的学术著作和研究,向读者全面介绍了行为疗法的主要内容、背景知识和发展历史、理论及依据、治疗过程以及对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对该疗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美国心理学会强烈推荐! 内容推荐 行为疗法是当前最具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形式之一,它强调行为的功能性,以此来确定目标行为,聚焦于改变和习得新行为。马丁·M.安东尼、丽莎白·罗默著的这本《行为疗法》系统且细致地展现了行为疗法的发展和演变,从理论到技术,从历史到新进展,从传统的行为疗法到现代融入正念的行为疗法,展现了行为疗法如何运用到各类行为障碍的治疗中。 目录 1.导言 2.历史 3.理论 4.治疗过程 5.评价 6.未来发展 7.总结 附录1 关键术语表 附录2 本书部分词语 英汉对照表 参考文献 丛书主编简介 试读章节 人们特别倾向于习得威胁信号,因为这是在辨识潜在的伤害和危险标记时,人类进化出来的一种适应性,这样,人们就可以躲过这些伤害或者危险。此外,有些人可能从生物学上就倾向于更容易、更牢固地习得威胁,所以也更倾向于焦虑(eg.,Lonsdorf et al.,2009)。先前受到威胁的经验,或者重要榜样恐惧行为的示范,都会使一个人更加容易习得恐惧信号,从而泛化反应(Mineka&Zinbarg,2006)。生物学上的、先前经验以及模仿在其他类型的学习(比如,酒精和药物的强化性质)中也起到了作用(例如,Enoch,2007)。 联想学习的最初模型认为:习得性联想(对条件刺激)下的条件可以被消除,这样一个有机体就不再对条件刺激作出反应了,即使它和无条件刺激联系在一起。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出,消退(extinction)这个词是不太恰当的,因为事实上联想就不是非习得的,相反,新的、竞争的、无威胁的联想是习得的。所以,在恐惧条件作用的情况中,反复地暴露在没有无条件刺激的条件刺激下,将导致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新的无威胁的联想,这样恐惧就不再是支配性的反应了。因此,消退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抑制学刊(inhibitory learning)(Craske et al.,2008),是一种抑制了之前联想学习的联想。瑞思考勒和瓦格纳(Rescorla and Wagnee,1972)表示,当期待的结果和发生的结果有差异的时候,学习是一种顺应(adjustinent)。所以,消退试验促进了新的学习,因为预期的联想没有发生,那么,条件刺激就可以和“非无条件刺激”联系在一起了,而不是和无条件刺激联系在一起。 波顿等人(Bouton et al.,2006)最近回顾了文献,文献中认为条件联想和那些很可能导致消退和抑制学习更牢固的条件,都不是不经学习而来的。动物研究证实,即使在恐惧联想广泛消退之后,这些联想依然会通过以下途径继续出现:(1)重新生效:当条件刺激出现在与消退试验不同的情境下,对条件刺激的习得性联想又回来了;(2)自然恢复,对条件刺激习得的联想随着时间推移又回来了;(3)恢复(reinstatement),在无条件刺激单独出现之后,紧跟着出现条件刺激,对条件刺激习得的联想就又回来了;(4)快速重新获取,对先前消退的条件刺激的联想在新的条件试验中习得特别快。所有这些现象说明,尽管有成功的消退,一个习得的恐惧联想仍然会维持下去。波顿等人把这些研究成果当成一个证明,证明消退学习是发生在具体情境中的;从进化角度来看也讲得通——人们很容易学习恐惧信号,然后泛化,但是对恐惧刺激的抑制反应的学习还是更具情境性的。这说明了一个重要的生存功能,就是一个人不会过早地学习到一个既定刺激是安全的,仅仅因为它在特定情境中是安全的。然而,它使得习得的恐惧会重现,这对治疗师在治疗中预防复发很重要,所以来访者要准备好会复发,并能够继续接近所恐惧的刺激,促进消退学习在更多情境中更加牢固。研究者还提议,在消退试验中恢复信号的呈现可以帮助消退(或抑制学习)推广到不同的新情境中(craske et al.,2008)。 虽然联想学习经常被描述为对外部刺激的习得联系,但是同样有很多证据证明,有机体可以学习对内部刺激联想(这部文献的更多回顾在惊恐障碍的案例中找到,参见Bouton et al.,2001)。因此,人们自身的内在感受也会成为威胁信号,使他们用焦虑来回应,这样又加强了这个信号,潜在地就导致了焦虑和恐慌的螺旋上升。从行为主义的视角来看,思维也可以跟无条件刺激联想在一起。同样,对于创伤事件的思维和记忆可以引发创伤后应激反应,即便这个事件本身并没出现。思维也可以有奖赏性的联想,以至于饮酒的想法可以导致酒精成瘾的个体产生强烈的条件反应。因为这些内在的信号超出了人们的操作性控制(他们并不能完全避免想喝酒的想法或者焦虑的感受),这些联想尤其容易导致临床问题。因此,学习对这些信号的新的联想就是一个重要的治疗目标(就是学习对它们不作习惯性的反应,后面将讨论)。 P28-30 序言 行为疗法不是一种单一的、固着的疗法,恰恰相反,它是多样的、不断进化的疗法。治疗师对于他们所使用的策略以及他们对于改变问题行为的最好方法的假设都是不一样的。事实上,贝拉克和赫森(Bellack and Hersen,1985)在他们的《行为疗法技术词典》中就鉴定出150多种行为疗法方法,自从25年多前他们的大纲出版以后,已经发展出很多增加的策略并经过了检验。行为治疗师们使用的技术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强化疗法、认知重建、暴露疗法、正念冥想、放松训练、问题解决训练、行为放松、生物反馈等诸多技术。行为治疗师也有所不同,他们不仅会选择个性化的目标行为,根据来访者的特殊需求来制订策略,而且在依靠标准的程度上,在每一次面谈和实证治疗方案上都不同(G.T.Wilson,1998)。 治疗师之间关于行为之精神病理学成因的视角也不尽相同。举例来说,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传统(有时候也被称为极端行为主义)下训练的治疗师假定,所有的行为都有一个功能,适应和适应不良的行为都起源于环境中强化和惩罚的模式。这种方法假定治疗师可以通过改变环境中的应变刺激来促进个体行为的改变。其他的行为治疗师可能会更为关注习得性联想的作用,比如,因为某个环境中发生一些危险的事情,个体对这一特定环境有了习得性恐惧,然后帮助来访者建立一个新的、非胁迫性的联想来应对这些恐惧线索。还有一些行为治疗师可能在他们的工作中吸收了认知策略,将个体的适应不良的信念、假设和预测视为临床问题的一个来源。这些治疗师可能在治疗中直接运用他们的信念和假设,或者通过鼓励新的行为来挑战这些信念。通常,治疗师们沿着这些治疗方法研究下去或者从这些方法中选取一些来研究。 虽然行为治疗师们在治疗方法上有很大不同,但行为疗法有其重要特征,这些特征是行为主义观点之间所共享的,并将其与其他治疗形态区分出来。这些特征包括如下: ■行为疗法的焦点在改变行为亡。行为疗法的目标包括:增加适应行为的频率、降低适应不良行为的频率、提高个体行为库的灵活性。在行为疗法中,行为(behavior)一词涉及很广泛的范围,包括明显的肌肉运动行为、认知、情绪和生理反应。因为行为疗法的目标被框定在特定行为上(比如,降低惊恐发作的频率、增强社会技能、避免尿床、提高关系满意度),比起那些更加难以操作和测量的目标(比如“提升个人成长”或者“增强洞见”),行为疗法的结果相对容易被测量。 ■行为都是具有功能性的。从行为的观点来看,所有的问题行为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们与某种期望的结果有关(通常是即刻减少痛苦),或者是基于经验、模仿或指导的习得性联想的结果。行为主义者视行为是可以理解的,避免因为问题而责备来访者,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反应,并学习新的反应方式。 ■行为疗法深植于经验主义(empiricism)。行为治疗师采用实证的方法来治疗。他们对涉及的变量生成了特定的假说,这些变量被假定是维持目标行为的,他们收集数据来评估这些假说的有效性,他们也在整个治疗进程中使用具有实证效度的方法来评估他们的干预效果。 ■行为疗法得到研究的大力支持。虽然行为疗法不是得到实证研究支持的唯一治疗形态,但大多数随机对照试验,在评估治疗具体障碍的心理疗法的过程中,都已经以一些类型的行为干预为基础了(有关回顾,参见第5章)。 ■行为疗法是主动的。行为策略一般包括让来访者执行一些活动,比如监控活动或思想,或者参与一些新的活动或实践。举个例子,一个来访者要学习控制压力,可能需要在每周一次的治疗面谈中练习渐进性肌肉放松,同时,在治疗会面的间隔期里每天练习。相对于其他治疗的实践者来说,行为治疗师是起指导作用的,经常给来访者提出意见与建议,在家庭作业的计划上经常合作。事实上,在行为疗法中发生的很多治疗改变都被认为是治疗面谈之间的行为练习的结果。 ■行为疗法强堀维持行为的变量。虽然行为疗法承认问题行为早期发展中过去事件的重要性,但“过去”在维持行为持久不变中只起相对较小的作用。举例来说,对于遭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来访者,行为治疗师更喜欢使用策略来改变维持来访者当前问题的行为,比如暴露(减轻对恐惧情景、记忆和情绪的回避)、认知重建(转变关于创伤和相关线索的不合理信念)、正念练习(帮助来访者经验和接受不愉快的感受,而不是试图去控制它们)或者渐进性肌肉放松(减少升高的生理唤醒)。相对于一些其他的治疗来说,行为疗法几乎不太会关注早期发展事件对精神病理后期发展的影响。 ■行为疗法是透明的。在很多案例中,行为疗法理论的基本原理会被清楚地告知来访者,来访者就会彻底明白他们正在使用的策略以及使用每种策略的原因。 ■行为疗珐是有时间限制的。相对于一些其他形式的治疗,行为疗法一般是短暂的,通常持续10-20次面谈。聚焦于问题的治疗[例如,Ost's(1997)对于特殊恐惧的一次面谈治疗]可能更短,反之,对于更加复杂问题的治疗通常持续更久(如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辩证行为疗法可能持续一年或更久;Linehan et al.,2006)。 行为疗法的广度和复杂性一直在发展和增加。曾经是一个依附的干预方法,如今已演变成若干个独立且保有自身特殊性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治疗、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接纳承诺疗法,这只是其中几项。这本书提供了行为疗法的一个概述,包括它的历史、理论基础、所使用的策略和技术的范围及其疗效的证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